十月中旬的濱州,作為江北省省會,晨霧還沒散盡就被行政中心區的車流攪散。
市委大院與省政府僅隔三條街,銀杏葉把連接兩地的民生大道鋪成金色長廊,卻沒人有心思欣賞。
往日里市委辦公樓走廊的從容閑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匆匆腳步聲,以及辦公室門縫里漏出的、壓得極低的議論聲。
市委辦的老劉攥著保溫杯,在茶水間門口徘徊半天,才湊到一個同事身邊,聲音像怕被風吹走:“昨晚的事聽說了?常委們親自查館子,文旅局老周在濱江壹號包廂被堵,桌上還擺著茅臺呢!現在省政府那邊都傳開了,說咱們市委動真格的了。”
“真的假的?”
對方手里的文件夾啪地掉在地上,撿起來時臉色發白:“我家就在省政府家屬院旁邊,昨晚半夜還看見紀委的車往會所方向開,還以為是抓貪腐的,沒想到是查公款吃喝。沈書記這膽子也太大了,就不怕離這么近,省里聽見動靜?”
“近才好呢!”
另一個人端著熱茶走來,眼底藏著興奮:“我早上聽說,昨晚查了好幾十家高消費場所,抓了幾十個現行,其中三個還是正處級。現在省政府大樓里的干部都在議論,說濱州這屆市委是敢啃硬骨頭,連眼皮子底下的歪風都敢剎。”
這話剛落,走廊盡頭傳來熟悉的皮鞋聲。
沈青云的腳步踩在瓷磚上清脆沉穩,原本嘈雜的茶水間瞬間安靜,所有人下意識挺直腰板。他剛到濱州任市委書記時,就因常在省政府周邊調研民生被干部們熟知,如今這股雷厲風行的勁兒,更讓人心生敬畏。
沈青云沒留意這細微騷動,走進辦公室時,秘書張耀祖正捧著平板電腦,臉上滿是激動:“沈書記,您看。本地論壇和政務平臺都炸了,全是夸咱們突擊檢查的。”
沈青云拿起平板看了一眼,只見屏幕上《濱州政務網》首頁的《市委常委夜查公款吃喝,筑牢作風防線》一文點擊量兩小時已經達到了三十萬,評論區議論紛紛。
“家住香格里拉對面,終于看不到公務車扎堆進酒店了”
“支持沈書記!省會就該有省會的樣子”
“干的漂亮!”
“就應該這么做,早就應該收拾他們了。”
“說實話,公款吃喝太讓人惡心了。”
這些留言被反復點贊,沈青云指尖劃過屏幕,目光停在一條高贊評論上:“以前去政府辦事,總被勸去旁邊飯店坐坐,現在終于能安安心心談工作了。”
他嘴角微揚,隨即又沉下臉。
作為省會,濱州的作風不僅關乎本地民心,更影響全省形象,這次突擊檢查只是開始,如果后續整頓跟不上,不僅會讓老百姓失望,還會給省政府丟臉。
“把網友留言整理成簡報,下午常委會要用。”
他把平板遞回,手指輕敲桌沿,緩緩說道:“讓紀委把初步查處結果做成通報,中午前貼到省政府周邊的社區、單位公示欄,再送一份到省政府辦公廳,讓省里也知道我們的態度。”
張耀祖剛應下,市委秘書長錢明遠就敲門進來,手里攥著《作風整頓方案草案》,額角帶汗:“沈書記,這是根據昨晚情況擬的方案,分三步:一是全市單位財務自查,重點查招待費、差旅費,特別是和政府有業務往來的部門。二是在政府周邊的高消費場所裝公款消費舉報系’,市民掃碼就能舉報。三是一周內出查處結果,公開通報,給群眾百姓一個交代。”
沈青云接過方案,逐字細看,筆尖在“財務自查”處畫圈:“自查不能走過場,要派督導組去政府下屬的單位,隨機抽賬本,發現瞞報的,不僅處理當事人,還要追究領導責任。”
他抬頭看向錢明遠,嚴肅的說道:“舉報系統要和省政府政務平臺打通,市民舉報后二十四小時內必須回應,別讓大家覺得是擺設。”
錢明遠連忙點頭答應著。
這個時候,沈青云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
他走過去看了一眼電話號碼,頓時就愣住了,居然是省長李躍進辦公室的電話。
昨晚剛搞完突擊檢查,今天省長就來電,是表揚還是擔心動靜太大?
他深吸一口氣,按下接聽鍵。
“您好,我是沈青云。”
沈青云淡淡地說道。
“青云同志,忙嗎?”
李躍進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帶著沉穩:“要是不忙,過來省政府一趟,就在我辦公室,咱們聊聊濱州最近的情況。”
“不忙,省長。”
沈青云語氣平靜,手指卻下意識攥緊手機,緩緩說道:“我三十分鐘內到。”
掛了電話,錢明遠連忙寬慰:“李省長一直支持咱們的工作,之前民政系統的那個案子還特意叮囑省政府相關部門配合,這次肯定會認可的。”
沈青云點頭,心里卻沒完全放下。
作為省會,濱州的一舉一動都在省政府眼皮底下,這次搞這么大動靜,難免有不同聲音。
“方案先按這個改,我去省政府的功夫,你盯著紀委通報和舉報系統進展,有急事隨時打電話。”
沈青云對錢明遠吩咐了一句,便叫上張耀祖和周大偉,前往省政府。
沈青云的車駛出市委大院,沿民生大道往省政府開。
這條路他走了無數次,左邊是市委家屬院,右邊是省政府宿舍區,路邊的商鋪掛著“便民服務點”的牌子。
周大偉很少見沈青云沉默,忍不住說道:“書記,我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家長們都在夸您呢,說現在再也不用托關系請吃飯了。”
沈青云笑了笑,卻沒有說什么。
車子很快就拐進了省政府大院,值班保安認出他的車,敬了個禮便放行了。
“沈副省長,李省長在辦公室等您,剛才還問了兩次。”
一樓的地方,李躍進的秘書等在那里,看到沈青云,連忙客客氣氣的說道。
沈青云點點頭,快步走向辦公樓。
推開李躍進辦公室的門,茶香撲面而來。
李躍進正坐在藤椅上看文件,見他進來,笑著說道:“青云同志來了,坐吧,我泡了茶,咱們邊喝邊聊。”
沈青云在李躍進的對面坐下,目光掃過辦公室,書架上擺著江北省地圖,濱州被紅筆圈出,旁邊標注著“省會核心區”。
桌角的銅筆筒刻著“為人民服務”,陽光透過百葉窗,在桌面上投下明暗條紋。
“昨晚的事,全省都知道了。”
李躍進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語氣帶著贊許:“早上省委開會,顧書記還特意提了,說濱州作為省會,就該有這種自我革命的魄力,既剎了歪風,又給全省做了示范。”
沈青云心里的石頭落地,連忙說:“這都是省里支持的結果,要是沒有李省長您之前在民政系統案子上協調省政府部門配合,我們也沒底氣搞這次突擊檢查。”
“別謙虛,你的擔當,省里都看在眼里。”
李躍進放下茶杯,身體前傾,嚴肅的說道:“不過我也得提醒你,省會干部關系復雜,動靜大了難免有雜音,比如有些老同志說太激進、影響省會形象,你怎么看?”
沈青云早有準備,挺直腰板:“省長,我覺得激進不是問題,不作為才是問題。濱州作為省會,公款吃喝不僅浪費民生資金,還損害省政府公信力。之前也搞過整頓,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干部們都習慣了。這次突擊檢查,就是要打破慣性,讓大家知道,省會的干部更要守規矩。”
說著話,他從公文包拿出報表:“您看,這是近三年濱州公務招待費,其中四成花在政府周邊的酒店,而去年低保補助才不到兩個億。這些錢省下來,能多建幾個社區養老中心,多修幾條便民路。所以這次整頓,我們不僅要查人,還要堵漏洞,給全省做個好榜樣。”
李躍進接過報表,手指在報表上摩挲,臉色漸沉:“沒想到濱州的問題這么嚴重。你說得對,民生資金不能揮霍,省會形象更不能毀在作風上。省里支持你,有需要省政府協調的,隨時說。”
沈青云松了口氣,剛想談后續計劃,李躍進話鋒一轉:“還有件事要跟你說,中組部的調令剛到,任命了新的常務副省長,姓陳,叫陳紹東,從中央發改委下來的,下周一到任,辦公地點就在省政府大樓。”
他拿出文件推過去:“他專門問過濱州的情況,我跟他說了這次公款整頓,他對你的工作很認可,還說想盡快跟你聊聊省會的產業規劃,畢竟濱州的發展,對全省很重要。”
沈青云拿起文件,目光落在“陳紹東”三個字上。
之前看過他寫的《省會城市在區域發展中的引領作用》,觀點務實。
他心里踏實了:“我一定配合好陳省長的工作,濱州作為省會,會扛起責任,既抓好反腐,又推動經濟,不給省政府拖后腿。”
“我就喜歡你這股踏實勁兒。”
李躍進笑著點頭道:“記住,省會反腐不是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濱州的紡織、高端制造都是優勢產業,要借著作風整頓,把干部精力拉到干事創業上,讓老百姓看到省會的變化,也讓全省看到濱州的擔當。”
“您放心,我們已經在做了。”
沈青云連忙匯報道:“國慶期間調研二十家企業,下周開銀企對接會,解決融資難。政府周邊的老舊小區改造也在推進,月底前完成供暖排查,保證冬天不挨凍。”
兩人聊了近一小時,從省會作風建設聊到全省反腐布局。
離開時,李躍進送他到辦公室門口,拍了拍他的肩膀:“青云同志,好好干,濱州是江北省的門面,你把這里穩住了,省里的工作就好開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