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鼎:從一等功臣到權力巔峰第2347章 查缺補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問鼎:從一等功臣到權力巔峰 >>問鼎:從一等功臣到權力巔峰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47章 查缺補漏

第2347章 查缺補漏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24日  作者:晨星天使  分類: 都市 | 官場 | 晨星天使 | 問鼎:從一等功臣到權力巔峰 

十月二日,高新區工業園區。

沈青云站在濱州紡織廠的車間里,機器的轟鳴聲震得人耳膜發疼。

廠長趙建國陪著他,手里拿著技改方案:“沈書記,我們引進的新生產線,能把棉紗的次品率降到百分之一以下,就是資金還有點缺口,銀行那邊……”

“銀行的事,我已經跟市工行打過招呼了。”

沈青云打斷他,目光落在流水線上忙碌的工人身上,淡淡地說道:“下周銀企對接會,你們一定要參加,把技改的規劃、預期效益說清楚,銀行才敢放貸。”

趙建國的眼睛亮了起來:“謝謝沈書記,有您這句話,我們心里就有底了。”

“不用謝我,要謝就謝你們自己。”

沈青云走到一位老工人身邊,老人正戴著老花鏡檢查棉紗,手指粗糙得像樹皮。

“師傅,新機器用著還順手嗎?”

老工人抬起頭,認出了沈青云,連忙點頭:“順手,比老機器省勁兒多了,以前一天查五十斤棉紗,現在能查八十斤。”

沈青云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您了,等技改完成,咱們的工資還能再漲漲。”

走出車間,錢明遠低聲說:“沈書記,園區還有三家企業也反映融資難,要不要順路去看看?”

“走。”

沈青云沒猶豫。

他知道,濱州的經濟要起來,光靠政府推動不行,必須讓企業真正活起來。

這三家企業里,有兩家是中小微企業,主營農產品深加工,正是濱州要重點扶持的產業。

在一家玉米加工企業,負責人李娟遞上產品手冊,指著其中一款玉米淀粉說:“我們的產品能做藥用輔料,就是沒渠道,一直賣不出去。”

沈青云翻著手冊,忽然想起省農業廳的一位朋友,專門負責農產品產銷對接。

“我給你個電話,你聯系他,就說是我介紹的。”

他掏出手機,把號碼存到李娟的手機里,嚴肅的說道:“另外,下個月的農博會,你們一定要參加,多展示產品,總會有機會的。”

李娟握著手機,眼眶有點紅:“沈書記,您真是為我們企業辦實事啊。”

“這是應該的。”

沈青云的語氣很平淡,嚴肅的說道:“企業發展好了,能帶動就業,能增加稅收,濱州的經濟才能好起來。我們當干部的,就是要給企業搭好臺,讓他們唱好戲。”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沈青云一直馬不停蹄的走訪全市的各個部門。

在市政務大廳,沈青云走進大廳的時候,人不算多,各個窗口都有人值守。

他走到市場監管局的窗口,假裝要辦營業執照,開口問道:“辦個個體戶執照,需要多久?”

工作人員抬起頭,微笑著說:“您好,現在實行一窗通辦,材料齊全的話,當天就能拿證。”

“需要哪些材料?”

沈青云繼續問道。

“身份證、經營場所證明就行,我們這邊可以免費幫您復印。”

工作人員遞過一張辦事指南,笑著說道:“要是您不會操作,那邊有自助服務區,有專人指導。”

沈青云點點頭,又走到社保窗口,問一位正在辦事的大姐:“大姐,您辦什么業務?”

大姐笑著說道:“辦養老金認證,以前得跑好幾趟,現在在這兒刷個臉就行,兩分鐘就完事兒了。”

沈青云心里踏實了些。

政務服務大廳是政府作風的“窗口”,自從黨風廉政建設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推諉扯皮、吃拿卡要的現象少了很多,工作人員的態度也好了不少。

他對隨行的政務服務管理局局長說:“要保持這個勢頭,不能一陣風。可以定期開展滿意度調查,讓老百姓來評價我們的工作。”

局長連忙點頭:“我們已經在做了,每個窗口都有評價器,不滿意的我們會及時整改。”

很快,國慶假期就結束了。

十月八日的濱州市委大院,晨霧還沒散盡,就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攪散。

辦公樓三樓的常委會議室里,長條實木桌已擦得锃亮,桌上擺著燙金的常委銘牌,投影幕布上正循環播放著國慶期間調研的照片,明遠小學的塔吊、高新區的生產線、城西老舊小區的新窗戶,每一張都透著秋陽的暖光。

沈青云走進會議室時,常委們已基本到齊。

市紀委書記熊楊坐在左手第一排,指尖夾著份折疊的《民政系統案件進展報告》,眼底帶著熬夜的紅血絲。

市委秘書長錢明遠剛把會議議程分發給眾人,筆記本上已提前標好了重點。

市長劉彥昌翻著經濟報表,鋼筆在融資缺口幾個字旁畫了圈,眉頭微蹙。

“都到齊了,咱們開會。”

沈青云在主位坐下,解開風衣扣子,露出里面的深灰色襯衫。

他拿起議程表,目光在“聽取工作匯報”那欄頓了頓,這才開口說道:“國慶假期剛過,大家都沒歇著,先把近期工作捋一捋,再定下個季度的重點。熊楊同志,你先說說紀委這邊的情況吧,民政系統的案子是當前的重中之重。”

熊楊立刻直起身,把報告攤在桌上:“省紀委專案組昨天傳來消息,王學濤已全部交代涉案事實,確認通過境外賬戶轉移低保資金四千三百萬,受益人為其小舅子,也就是前省人大副主任之子。目前省紀委已對相關人員采取留置措施,濱州這邊協助固定了二十三份關鍵證據。”他頓了頓,翻到下一頁:“何晨光那邊也有新突破,供出曾經幫王學濤虛報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項目,套取財政資金兩千兩百萬,這筆錢目前已追回。”

會議室里很安靜,只有鋼筆劃過紙張的沙沙聲。

常委們的表情都很嚴肅,大家都知道,這件事的影響已經不僅僅是濱州市一個地方了。

如今整個江北省的民政系統,都在接受著紀委的調查。

沈青云的手指在桌沿輕輕敲擊,心里盤算著自己的考慮。

民政案雖有進展,但基層民政系統的漏洞還沒堵上,萬一影響到正常低保發放,老百姓該有意見了。

“基層民政工作有沒有受影響?”

想到這里,沈青云抬頭看向熊楊,目光帶著審視的問道:“比如低保發放和困難戶補助。”

“我們提前做了預案。”

熊楊連忙回答,開口說道:“從市財政局抽調八名會計,臨時接管市民政局的資金發放,國慶期間已完成十月份低保金的足額發放。另外,針對發現的系統漏洞,省民政廳正在開發新的低保審核系統,預計下個月能在濱州試點。”

沈青云點點頭,想起國慶調研的時候,有企業反映的辦事效率問題,突然問道:“紀委在辦案的同時,能不能同步推進作風整治?比如窗口單位的推諉扯皮、吃拿卡要,得趁這個機會徹底剎住。”

“已經在做了。”

熊楊拿出另一份文件,對沈青云解釋道:“我們聯合政務服務管理局,組建了八個暗訪組,國慶期間查了十二個窗口單位,發現三起不作為的案例,今天早上已經通報批評。下季度計劃開展清風窗口評選,倒逼干部轉變作風。”

“很好,就按這個思路來。”

沈青云把目光轉向劉彥昌,嚴肅的問道:“劉市長,經濟方面的情況怎么樣,之前企業反映的問題,有沒有落實方案?”

劉彥昌放下報表,身體微微前傾:“國慶期間走訪的十六家企業,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融資難、銷路窄、技改缺資金。針對融資問題,我們聯合市工行、建行,定在這個月開銀企對接會,目前已有四十七家企業報名,預計能解決近兩億貸款需求。”

說著話,他翻到“產業規劃”那頁,語氣更嚴肅了一些:“紡織和農產品加工是咱們的支柱產業,下季度計劃投入一個億技改補貼,重點扶持濱州紡織廠、綠源玉米加工這些龍頭企業,帶動中小微企業配套發展。”

“兩億貸款,夠不夠?”

沈青云追問道:“綠源玉米提到的藥用輔料認證,進展怎么樣了?”

“貸款缺口大概還有八千萬,我們正在對接省農發行,爭取專項貸款。”

劉彥昌連忙補充道:“綠源的認證材料已經提交,省藥監局上周去核查過,預計下個月能拿證。拿到證后,他們的產品價格能翻三倍,還能帶動周邊五個合作社種植專用玉米。”

沈青云心里松了口氣。

濱州的經濟底子薄,全靠這些實體經濟撐著,只要企業活了,就業和稅收就有保障。

“要盯著銀行,別讓貸款卡殼。”

他叮囑道:“另外,招商引資不能停,林部長那邊要是有線索,你們要主動對接。”

坐在斜對面的市委統戰部長林耀輝立刻接話:“國慶期間聯系了三個外地的濱州商會,有幾家企業有意向回來投資,主要是農產品冷鏈和物流項目。下季度計劃組織返鄉投資懇談會,把政策紅利講透,爭取落地幾個大項目。”

“精準招商,別搞大水漫灌。”

沈青云提醒道:“優先引進能補產業鏈的項目,比如紡織業的染料、助劑,農產品加工的包裝、運輸,這樣才能形成集群效應。”


上一章  |  問鼎:從一等功臣到權力巔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