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臨近下班之前,沈青云想了想,又給葉霓裳打了個電話,約了她吃飯。
香格里拉飯店的翡翠廳里,水晶燈的光芒被淺米色的窗紗濾成柔和的光暈。
沈青云對著窗外的濱州夜景出神,玻璃倒影里的自己眉頭微蹙,鬢角的白發在燈光下格外顯眼。
服務員輕手輕腳地添了茶水,青瓷杯蓋與杯身碰撞的脆響驚得他回過神。
他已經等了十分鐘,葉霓裳向來準時,今天卻遲了。
包廂門被推開時,帶著一陣晚香玉的氣息。
葉霓裳摘下墨鏡,露出雙帶著歉意的眼睛:“抱歉,采訪超時了。”
她脫下米白色西裝外套搭在椅背上,絲綢襯衫的領口別著枚珍珠胸針,在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沈大書記難得約吃飯,肯定沒好事。”
“哈哈哈!”
沈青云頓時笑了起來,示意服務員上菜,目光落在她略顯疲憊的臉上:“姐,你這是剛從哪里回來?”
“開發區,拍那個新材料產業園。”
葉霓裳攪動著面前的檸檬水,冰塊碰撞的聲響清脆:“巧了,碰到招商局的王海生,說來了位大院士,要投一百多個億建科研基地。”
她抬眼看向沈青云,嘴角勾起玩味的笑:“看來你約我,就是為這事?”
服務員端上清蒸鰣魚,銀盤里的魚眼還泛著光澤。
沈青云用公筷夾了塊魚肉,放在葉霓裳碟中:“嘗嘗,這家的鰣魚是從長江口運過來的。”
他沒直接回答,卻在她皺眉的瞬間補了句:“林俊威,你聽說過嗎?”
葉霓裳的筷子頓在半空,眉頭微蹙:“國家科學院的?搞材料學的?”
沈青云點點頭:“是的。”
“沒聽過啊。”
葉霓裳搖搖頭,隨即她掏出手機快速滑動,屏幕光亮映在臉上:“我印象里兩院院士的名錄當中,沒這個名字。”
說著話,她把手機推過來,名單在林姓條目處停住,這才說道:“最接近的是林俊明,研究航天材料的,去年已經退休了。”
沈青云的臉色頓時變得無比精彩,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擊,節奏越來越快:“但他出示的證件和推薦信都很齊全,省科技廳的人也說是真的。”
他想起肖如水匯報時的興奮,那份合作協議上蓋著的國家科學院材料研究所公章,紅得有些刺眼:“可一個頂尖院士,會帶著投資顧問四處跑項目?”
“不對勁。”
葉霓裳放下筷子,身體往前傾了傾,絲綢襯衫的領口隨之繃緊,嚴肅的說道:“正經科研人員跑地方政府拉投資,要么是有官方背景的產學研項目,要么就是……”
她頓了頓,指尖在餐桌上點了一下,緩緩說道:“去年我曝光過一個騙子,用造假的獲獎證書騙了三個縣的扶持資金。”
窗外的霓虹燈透過窗紗,在桌布上投下斑斕的光斑。
沈青云想起那兩份厚厚的合作協議,土地劃撥、稅收減免、銀行貼息……每一項都精準踩在地方政府的痛點上。
“他的團隊出示了專利證書,還有中試報告。”
他的聲音沉了些,緩緩說道:“市科技局的人看過,說技術路線很先進。”
“技術先進不代表能落地”
葉霓裳搖搖頭道:“我接觸過的真院士,聊項目先談實驗室數據,談論文引用率。假的才一上來就談投資規模,談政府補貼。”
說著話,她看向沈青云問道:“需要我幫你查嗎?”
兩個人這么多年的關系,葉霓裳自然不會跟沈青云兜圈子,有一說一罷了。
“他的團隊里有兩個投資顧問,資料顯示是粵東一家投資公司的。”
沈青云報出兩個名字,直接說道:“這兩人的背景,你能查到嗎?”
葉霓裳在筆記本上記下名字,鋼筆筆尖劃破紙面,隨即說道:“粵東我有朋友,明天給你回話。”
說到這里,她突然笑了起來,用紙巾擦了擦嘴角:“不過,青云你就不怕我把這事捅出去,讓濱州丟面子?”
沈青云端起酒杯,與她的玻璃杯輕輕一碰,酒液晃出漣漪:“丟面子事小,被騙走幾十億事大。”
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的開發區方向,那里的塔吊還在夜色中閃爍:“濱州的錢,每一分都要用在老百姓身上,不能打水漂。”
葉霓裳仰頭飲盡杯中的紅酒,喉結滾動的弧度在燈光下格外清晰:“這才像你說的話。”
她站起身整理自己的外套,點點頭道:“我這就找人幫忙調查,把那個林俊威的底細查清楚。”
說著話。
猶豫了一下,葉霓裳看向沈青云說道:“不過那個招商局長,我建議你最好派人調查一下,或者控制住他,如果林俊威有問題,那這個招商局長說不定也知道一點東西。”
“知道。”
沈青云點頭:“我已經讓紀委留意了。”
他看著葉霓裳消失在走廊盡頭的背影,突然覺得包廂里的晚香玉氣息變得有些刺鼻。
服務員進來添酒時,他擺手拒絕:“結賬吧。”
走出飯店時,晚風帶著黃河的濕氣撲面而來。
沈青云站在臺階上,望著葉霓裳的車匯入車流,尾燈像顆跳動的紅點。
手機突然震動,是張銀峰發來的信息:“組織部復核彭東南提拔的干部,發現三名縣處級干部學歷造假,已停職調查。”
他回復了個好字,轉身走向自己的車。
司機周大偉剛要開車門,他卻擺擺手:“走走。”
周大偉和張耀祖兩個人對視了一眼,連忙跟在了沈青云的身后。
沿著人行道慢慢往前走,路燈在地面投下細長的影子,像一道道警戒線。
林俊威的項目像塊投入湖面的石頭,激起的漣漪遠比想象中更大。
如果真是騙局,背后牽扯的恐怕不止王海生一個。
他想起省科技廳那份推薦信上的簽名,廳長是李躍進的老部下。
這里面,會不會有更深的水?
手機再次亮起,是葉霓裳的短信:“林俊威的國家科學院院士頭銜,在官方網站查不到。我已經讓燕京的同事去核實了。”
沈青云停下腳步,望著遠處開發區的輪廓。
夜色中的廠房像蟄伏的巨獸,而他必須在巨獸睜眼之前,看清它的真面目。
晚風掀起他的衣角,帶著夏末的涼意,卻讓他的頭腦更加清醒,不管背后是誰,只要敢在濱州撒野,他就必須揪出來。
走到市委大院的時候,保安敬了個禮。
沈青云點頭回應,看著值班室的燈光在地面投下溫暖的光暈。
他知道,接下來的幾天不會平靜,但只要守住底線,就不怕任何風浪。
就像這宿舍區的路燈,哪怕被烏云遮擋,也總會亮到天明。
第二天早上,沈青云早早的來到辦公室。
“書記。”
張耀祖對沈青云說道:“市政府辦那邊打電話過來,劉市長有事情找您。”
“請他過來吧。”
沈青云一愣神,倒是有點意外。
一般來說,市長劉彥昌很少來自己的辦公室,主要大家都是副部級干部,雖然自己是市委書記,屬于是一把手,但劉彥昌畢竟是政府部門的負責人,兩個人有點王不見王的意思。
沒想到今天居然主動要找自己談工作,這是怎么回事?
上午十點,陽光透過百葉窗在沈青云的辦公桌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門被輕輕推開,市長劉彥昌拎著個黑色公文包走進來,臉上堆著恰到好處的笑意:“書記,忙著呢?”
沈青云從文件堆里抬起頭,指了指對面的沙發:“剛看完開發區的報表,坐吧。”
他注意到劉彥昌的襯衫袖口沾著點墨跡,想來是剛改完材料。
劉彥昌把公文包放在茶幾上,從里面抽出幾份文件:“這是上半年的財政收支明細,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七個點,主要靠鋁業基地的稅收拉動。”
他俯身遞過去,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您之前抓的那幾個技改項目,現在開始見效了。”
沈青云翻著文件,指尖在數據旁劃著線:“民生支出跟上了嗎?別光顧著經濟增長的數字。”
“教育和醫療都按比例提了。”
劉彥昌連忙說道,身體往前傾了傾,對沈青云解釋道:“上個月剛批了兩所社區醫院的建設資金,您放心。”
他端起沈青云倒的茶,吹了吹浮沫,隨即說道:“對了,防汛工程也按計劃推進,下周組織演練。”
辦公室里靜了片刻,只有空調的微風拂過文件的輕響。
沈青云合上報表,目光落在劉彥昌帶來的另一份文件上,封皮寫著“干部推薦名單”幾個字。
劉彥昌順著他的視線看去,笑了笑:“其實今天來,還有件事想跟您商量。”
他拿起那份名單,推到沈青云面前,對沈青云說道:“市政府這邊空了個副市長的位子,幾個黨組成員碰了碰,覺得王海生同志挺合適。”
聽到王海生三個字,沈青云的指尖在文件上頓了頓。
招商局這半年確實動靜不小,先是拉來幾個外資項目,現在又引進了林俊威的考察團,且不說之前恒達集團的事情,單單是這些成績,也足以證明他們是在努力做事的。
但想起葉霓裳還沒回復的調查結果,沈青云的眉頭微微蹙起,還是有點對這個王海生不太放心。
“他的政績是不錯。”
沈青云緩緩開口,目光抬起來,看著劉彥昌緩緩說道:“但招商局的工作剛有起色,這時候動他,會不會影響后續項目?”
劉彥昌放下茶杯,語氣懇切的說道:“正因為有起色才該提拔嘛。”
他掰著手指算了起來:“去年引進的電子產業園,今年就能投產。這次林院士的項目要是落地,那可是一百幾十億的投資。”
他看著沈青云的眼睛,嚴肅地說道:“下面的干部有沖勁,我們應該給他一個更大的平臺。”
沈青云沒有立刻回應,拿起筆在紙上畫著圈。
在他看來,王海生的性子太急,上次匯報林俊威的情況時,明顯隱瞞了些細節。
提拔副市長,不僅要看政績,更要看沉穩和可靠。
“市政府班子的意見是一致的?”
沉默了片刻之后,沈青云突然問了一句,筆尖停在紙上。
“基本一致。”
劉彥昌聞言點點頭道:“就等您這邊拍板。畢竟是市委常委提名,您的意見最重要。”
他適時地遞了個臺階,語氣里帶著尊重。
畢竟是副市長的提拔,市政府通過之后,要報到常委會這邊,只有常委會通過之后,他們才會上報給省委省政府那邊,請省委組織部批準。
一般來說,這種不涉及到市委常委的人事任免,省委不會反對濱州市委這邊的意見。
陽光從窗縫里移過來,照亮了文件上的墨跡。
沈青云看著劉彥昌期待的眼神,心里有了主意:“這事不急。”
他把名單推回去,開口說道:“先讓組織部做個全面考察,看看群眾評議和廉政記錄。”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補充道:“林俊威院士的項目沒定下來前,人事調整還是穩妥點好,畢竟王海生是負責跟進這個事情的人。”
劉彥昌的笑容僵了一下,隨即又舒展開:“您考慮得周到。”
他收起名單,放進公文包,淡淡地說道:“那我讓組織部先準備材料。”
不管怎么說,沈青云是市委一把手,他的話自己不能不聽。
沈青云點點頭,端起茶杯示意:“嘗嘗新到的龍井,前幾天省里送來的。”
茶香漫開時,劉彥昌知道這事算暫時擱置了。
他起身告辭,走到門口時又回頭:“那林院士的項目,下午安排您見個面?”
“下午還有個會。”
沈青云翻開下一份文件,淡淡地說道:“過兩天再說吧。”
他在等葉霓裳的消息,當然不能輕易答應下來。
門輕輕關上,辦公室里恢復了安靜。
沈青云望著窗外的梧桐,王海生的提拔不是小事,至少要等林俊威的底細查清。
因為他很清楚,對干部的考察,從來都不能只看表面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