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第七百零三章 額外承諾的鎖定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新官路商途 >>新官路商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零三章 額外承諾的鎖定期

第七百零三章 額外承諾的鎖定期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10日  作者:更俗  分類: 都市 | 現實題材 | 都市 | 官場 | 智商在線 | 更俗 | 新官路商途 


星視通訊電子成立之后,鄭仲湘對手機項目寄以厚望,幾乎每半個月都要飛一趟秣陵,與秣陵這邊的團隊碰面快速推進各項工作。

十一月上旬星視決定與美國網聯集團聯合投資秣陵一家名叫趨勢網的初創科技公司,鄭仲湘又專程飛到秣陵來。

趨勢網的兩名創始人,早年都曾畢業于秣陵大學的通信專業,畢業后一人在秣陵電信局工作,一人入職一家美企在秣陵的分公司擔任技術工程師。

一年前兩人租下辦公室開發網站,推出免費的郵箱系統,走上互聯網創業的道路。

星視既然在秣陵投資了通訊信息科技產業園,除了將添美網遷入外,自然也要重點挖掘、扶持秣陵及周邊城市的互聯網創業資源。

星視投資發展部還不怎么看得上免費郵箱系統的商業價值,經過溝通跟游說,趨勢網創始人團隊決定仿效雅虎,轉型做提供綜合性互聯網信息資源并提供免費郵箱、信息搜索等信息服務的門戶網站,最終促成星視與網聯集團的這次風險投資。

趨勢網隨即也正式入駐星視通訊信息科技產業園。

鄭仲湘這次飛來秣陵,除了慶祝趨勢網入駐星視通訊信息科技產業園(秣陵)發展外,主要還是在召開董事會之前,找蕭良私下溝通新股增發的事宜。

筌灣信息港作為超級項目,所需建設資金巨大,鄭仲湘第一時間就想到增發新股融資。

鄭仲湘沒有考慮銀行借貸,主要還是星視目前的資本規模太薄弱了。

以不到五十億的凈資產,之前還欠銀行近十億的債務,這次還直接找銀行拆借一百三四十億建設貸款,負債率會提高到多少?

單每年需要支付財務成本又是多少?

在香港樓市低迷之際,無上限的提高負債率,就不擔心信息港項目建設稍有不順,導致資金流枯竭,最終來個大崩盤?

增發新股雖然會攤薄原有股東的持股比例,但鄭仲湘持有星視近70的股份,這一次照上限增發20的新股,鄭仲湘對星視的持股僅僅是攤薄到58,也壓根不會影響他對星視的絕對掌控權。

倘若能成功通過增發新股籌集上百億資金,對星視的好處就太多了。

單單星視的凈資產從五十億港元,通過這次增發,提升到一百八十億港元,給人的感觀就完全不一樣。

不過,鄭仲湘作為鄭家子弟,做事是更容易贏得關注跟信任,也能輕而易舉獲得別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資源,但也不是說鄭仲湘想要以每股一百港元的高價,增發一億三千萬股新股,投資機構就哭著喊著手捧一百三十億港元跑過來跪求賞賜的。

這一切的根本,投資機構得覺得參與新股增發,有利可圖才行。

因此,除了星視所做的項目,營造的概念,確實需要足夠的吸引力外,投資機構也會提出種種附加條件:

比如集團管理層以及董事會成員承諾延長持股鎖定期。

不僅承諾新一輪增發新股鎖定期內,他們不減持一分錢的股票,還要給這些投資機構預留出一定的減持期限。

簡單的說,有意參加這一輪融資的幾家投資機構,都希望星視的管理層以及董事會成員,能承諾延長持股鎖定期至少24個月,才方便進一步細談新股增發的事宜。

作為鄭仲湘的重要合作伙伴,蕭良這段時間跟丁文江、韓振亞、韓振國、溫駿以及怡田的鄒志林,在秣陵也有不少見面的機會。

鄭仲湘此行秣陵,也是在丁文江的私人會所江南會館里剛用過晚餐,大家走到前院坐下來喝茶、品嘗雪茄,跟蕭良談及董事會成員延長持股鎖定期這事。

“啊?”

聽鄭仲湘竟然對他提出這樣的要求,蕭良都禁不住微微一愣,懷疑這段時間是不是對鄭仲湘,對星視的事太熱切、太熱心了,以致他產生某種幻覺,疑惑說道,

“那些投資機構提這樣的條件,有些強人所難了吧?我連執行董事都不是,這些投資機構,怎么可以對我提這樣的要求?”w.xszω㈧.йêt

“也不是這幾家投資機構強人所難,主要還是我覺得,我們既然都對互聯網、移動通訊、信息電子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現在游說投資機構拿出真金白銀支持星視在相關領域深入發展,我們自己也需要有實際的行動,對星視未來的成長,對星視的長期價值,展現我們更為堅定的信心!”

鄭仲湘說道,

“我想,大概沒有比承諾延長鎖定期更直接的方法了吧!”

星視借殼上市之初,鄭仲湘就找了幾家跟鄭家關系密切的投資機構,參與了資產重組時的第一輪新股增發融資。

當時的新股發行價僅為每股十五港元,這幾家投資機構都沒有進入董事會,目前都已經過了六個月鎖定期,賬面浮盈都高得驚人。

不過,六個多月前第一輪就增發了八千多萬股新股,目前市值高達八十多億港元,這幾家投資機構也不敢減持,就怕把其他投資者嚇壞了,不知道股價會跌到什么地方去。

這幾家投資機構此時都有愿意參與第二輪的新股融資,但除了跟鄭家長期以來的密切合作外,他們更主要的還是保障第一輪增發新股,能以一個極高的價格順利減持出去,將盈利收入囊中。

此時就算沒有新的投資機構引進,這一增一減,這幾家投資機構相當于再拿出五十多億港元的資金,將持股規模從之前的八千多萬股增加到一億三千萬股,實際能將持股成本能降到每股五十元以下。

更為關鍵的,還是星視能獲得關鍵的一百三十億港元發展資金,將之前炒作的概念一步步做實,大家都相信股價未必不能跨入一個全新的高度。

所以這里面最關鍵的一環,就是第一輪增發的新股要在限定的時間內順利減持清倉,第二輪增發新股才能獲得充足的融資,又或者這兩者需要同時進行,即便可以找銀行拆借過橋資金應付一些,但兩者間隔時間也不能太長。

這時候唯一頭痛的,就是蕭良聯合盈投、鴻臣所持的六千六百萬股,沒有納入他們的控制,一旦大規模提前減持,就極可能會徹底打亂掉他們設計好的節奏。

這也是鄭仲湘前期極其排斥蕭良野蠻闖入的關鍵原因。

這令他與陳逸森早就共同設計好的資本運作環節,很可能卡在蕭良這一環難以持續下去,導致整個局面崩潰。

雖然鄭仲湘提這么話題很突兀,但蕭良還是很洞察他真正的意圖,說道:

“鄭先生應該知道蝸巢科技目前的消耗有多恐怖,也應該知道星源時代一兩年內都很難盈利,還需要我持續不斷從外部籌集資金投入,才能期待有朝一日結出豐碩肥美的果實。我現在堅定看好科技股,但每個月也至少減持五千萬港元轉回內地,我很難保證未來六到十二個月期間,完全不減持對星視的持股。”

蕭良心里說:你丫的別裝了,你最多延長六個月的鎖定期,反正目前還不打算從董事會辭退,第一輪增發新股在接下來六個月里,有足夠空間減持出去,給第二輪增發籌集資金了。

鄭仲湘卻不清楚科技股接下來半年到一年時間內的走勢,自然希望時間能更寬裕些,得寸進尺的說道:

“蝸巢能不能承諾未來十八個月內不減持?”

“這不是討價還價的問題,”

蕭良吸了一口雪茄,說道,

“我現在唯一能確定的,就是未來六個月內,我的資金不會有問題,這段時間里,我可以僅代表蝸巢新技術投資不減持。”

“如果蝸巢內地的業務缺乏資金,長和可以從其他渠道提供必要的貸款支持。”鄭仲湘說道。

“鄭先生要這么說的話,那我六個月鎖定期延長都不應該承諾了,這畢竟不是我應該承擔的義務。”蕭良不喜歡跟人討價還價,搖頭說道。

“那我再跟幾家投資機構商量商量吧!”鄭仲湘不滿意蕭良僅給出六個月的延長期,心里不悅,卻也不想第一次勸說就將關系搞僵,語氣委婉道。

“我覺得鄭先生對這些投資機構態度可以更強硬一些,”蕭良說道,“星視是有廣闊未來的,但也不可能完全沒有波折。我與鴻臣、盈投持股星視,主要還是財務投資,在這個過程中,能更好促進星視的發展,我們肯定也是不余遺力的。不過,遇到好的波段機會,我們肯定會進行一些必要的減持、買入動作。就像天盈科技對亞馬遜的操作一樣。天盈科技六七月份在亞馬遜上先減持再增持,不僅獲得兩千多萬美元的現金,還將對亞馬遜的持股市值增加到一億五千萬美元。在星視未來漫長的成長過程中,我也希望能捕捉到一兩次這樣的機會!說實話,我承諾延長六個月的鎖定期,都完全是多余的!我完全可以先賣掉一些星視,等過靜默期再找機會買進一些……”

丁文江、韓振亞他們不便硬湊過來,便此刻也是恨不得將耳朵豎到頭頂上去,努努力,還是能隱約偷聽到蕭良跟鄭仲湘的只言片語,知道他們在星視新一輪的新股增發融資這個問題,還是存在不小的爭議……


上一章  |  新官路商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