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放心,我明白。”林知清點頭。
中間的內容定好以后,她又在宣紙上劃了幾個小方塊。
“知清,這些部分又要填什么內容?”林十安忍不住問。
林知清點了點紙張:“畫!”
“畫?畫也能登報紙?”陸南月有些驚訝。
林知清點頭:“當然可以。”
“那我們畫些什么內容?”林泱泱開口問。
林知清心中早有想法:“畫些百姓們一直接觸的莊稼,還有一些簡單的瓜果藥材。”
“這個好!”陸南月拍了拍手:
“醫館那頭有許多因識物不當中毒或喪命之人,畫一些瓜果藥材可以分辨,百姓們肯定是愿意的。”
陸淮和其他人也覺得這個想法可行,于是紛紛點頭。
“另外,有些百姓是不識字的,我們也可以簡單將和親利弊畫出來,搭配問題,更容易讓人理解。”林知清補充道。
其他人紛紛點頭。
隨后,陸淮再次開口:
“我可以寫一些簡單的數術在上頭,這樣即便是女子,進不了學堂,也能接收一些知識。”
“可以,這個想法也不錯。”林知清贊同地點頭。
有陸淮開這個頭,其他人立刻你一嘴我一嘴地討論了起來。
什么寫強身健體的方法在上面,寫兵法在上面,寫生財之道在上面。
這些想法既不觸犯大盛律法,也不會招惹麻煩,確實可行。
林知清本想將鑒心學也寫在上頭,可這樣一來,報紙出自誰手就不言而喻了。
為了避免別人找麻煩,這件事可容后再說。
決定好板塊分布以后,林知清心中很是開心。
主要的內容肯定是與和親有關的。
這些話由她口述,陸淮執筆,很快便寫了出來。
看著那一篇《拒和親辯論立場辭》,林知清深吸一口氣。
陸淮將其讀了一遍后,連林泱泱都不由得稱贊:“妙,實在是妙!”
事情進行到這里,報紙接下來的制作就非常簡單了。
三日后,第一批正式報紙問世。
西市的張屠戶一大早打開門,便瞧見門口不知被誰塞上了一張紙。
他拿起來一看,不由得撓了撓頭:“這是什么玩意兒?看不懂,不過這紙張摸著倒是舒服。”
說著,他將紙張放到了案板下頭,省得擦桌子了。
張屠戶的肉一向是極好的,一上午便被采買一空。
待他忙完以后,開始收拾之時,卻發現那紙張已經不見了,轉頭一看,自家女兒正坐在桌邊,拿著紙張愛不釋手。
張屠戶皺眉,張口呵斥道:“死丫頭,你還不去干活!”
張屠戶的女兒不情不愿地站起身來,將紙張塞在腰間,隨后挎著裝滿肉的籃子向著一家富戶走去。
到了側門處,她輕車熟路地敲了敲門,立刻有丫鬟出來拿肉。
隨后,那丫鬟看到了張屠戶女兒腰間的紙張,不由好奇,將紙張拿了過來。
待看到上頭的內容以后,丫鬟眼前一亮,給了張屠戶女兒幾個銅板,將紙張買了下來。
她爹乃是童生,曾教她識了幾個字,不過后頭因為科考缺錢,將她賣進了大戶人家做丫鬟。
看到“沛國公”幾個字,她便迫不及待到了主院,將手中的紙張交給了大丫鬟。
大丫鬟聽到這紙張上寫了沛國公,立刻拿進院子,交給了小姐。
那小姐一開始還不以為意,直到看到“沛國公對兒媳標準”的字樣,立刻來了興趣。
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當這小姐用一下午的時間將報紙看完以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晚膳時分,家中談論起了和親之事。
眼見席上男子皆認為和親可行,對他們這樣的商戶之家有利,小姐想到了那“報紙”上關于和親之事的討論,當即張口道:
“爹,和親表面是大盛得了五座城池,可從長遠來看,若是大梁出爾反爾,大盛這頭的大人們為了女兒的安危,定然不愿交戰。”
“另外,大梁若是將關稅翻倍,對我們這樣的商戶來說并不是好事。”
“婦人之仁,大梁顧及著大盛兵強馬壯,定然不會生事。”席上男子開口:
“再者,那些女人嫁過去,本就要籠絡大梁君主之心,若是她們做不到,也只是她們沒本事!”
兩種不同的看法一下子碰撞到了一起,誰也不肯讓步。
同一時間,這樣的場景不僅僅發生在一處。
一開始,報紙的出現確實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
不過,大家的目光主要是集中在那些官員的私事上。
也有人慕名而來,專門向他人討要報紙,為的便是那幾條官員八卦。
但很快,隨著報紙越傳越廣,眾人的話題逐漸成了“到底應不應該和親”。
報紙上呈現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應該去有的認為不應該去。
這完美地契合當下的情況,兩種不同看法的人出現了很大的矛盾。
隨著時間流逝,盛京城中甚至有人專門搭擂臺,仿照報紙當中的“辯論賽”,供人討論。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不到半月,辯論賽便已經遍布京中的茶館戲臺,甚至將說書先生的風頭都壓了下去。
聽別人的故事,哪有自己參與過癮?
待報紙中八卦版面的幾位主角得知自己的私事現于人前之時,場面熱鬧得很。
尤其是忠勇公,他的夫人乃是出了名的悍婦,得知忠勇公在外頭養了個小的,鬧了好幾日。
此事一出,報紙的真實性不言而喻。
和親一事的辯論賽愈發熱鬧了,一開始不同意和親的人只占少部分,忠勇公的事情鬧出來后,眾人都覺得撰寫報紙之人定然是官員。
所以,這份報紙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待報紙傳到其他高官府上之時,百姓們支持和親與反對和親的人已經差不多持平了。
甚至不支持和親的人數隱隱約約還有超越的趨勢。
林家,花園內。
丫鬟小廝們討論得如火如荼。
“只有膝蓋軟的人才支持和親,你們想一想,小姐嫁過去大梁以后,若是出了什么事兒,我們這些下人定然要受牽連!”
“不錯,小姐這么好的人,她走了以后我們的賞錢說不準會取消。”
“那大梁改日要是打過來了,第一個遭殃的就是和親女子的母家,到時候我們可怎么辦呀!”
“小聲些,若是被聽到了就糟糕了。”
“咳咳。”林泱泱挽著林知清的手,打斷了下人們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