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真的有紫云耶!”
太子冊封大典上,當太子趙弘佑將香插入香爐,汴京城東方籠罩起一片紫云,漫天而來。免費看書就搜:我的書城網樊樓之上,楊瀟瀟趴在欄桿上,不由的感嘆:“沒想到這個王從愈,還有點本事。”
坐在食案后的王蘇瑤笑問:“我哥哥在你眼里,就那么差勁呀?”
“沒有!”楊瀟瀟坐下來,笑著恭維:“恭喜呀,太子妃娘娘!”
“別鬧!”王蘇瑤給楊瀟瀟倒了一杯茶,問:“楊姐姐,德太妃有找你嗎?”
楊瀟瀟得意道:“解決了。”
“解決了?”王蘇瑤震驚。
她原想著若是能確定德太妃有此意,若是楊姐姐當真是一點也不愿意,她便和殿下去一趟荊王府,旁敲側擊的暗示一下。沒想到,竟然這么快就解決了。
王蘇瑤忙問:“你怎么解決的?”
“簡單!”楊瀟瀟道:“前幾日,德太妃的娘家侄媳邀請二嬸和我去聽戲,聽沒戲完,我就讓你哥哥來接我了。”
“楊姐姐,你瘋了!”王蘇瑤雙手撐住腦袋,頭大:“你這般敗壞自己的名聲,還想不想要找婆家了?”
“我害怕嘛!”這一般的人家還好說,那可是皇家,真說出口,她還怎么回絕。楊瀟瀟笑呵呵道:“抱歉呀,連累你兄長。”
“哥哥是男子,到底好說些。”王蘇瑤一時也不知說什么好,問:“楊姐姐,我和殿下過幾日就去雄州了,你要不要跟我們一起去,正好順路,送你去保州!”
“不用了!”楊瀟瀟搖頭:“過不了多少天,爹爹就回來了。”
“為何?”明明義父才剛赴任。
“澶州之盟,臺桌下的約定。當初河北西路一行,遼丹沒有攻破的州縣,全部都換了,別跟你家殿下說哦,說了,他又要跟陛下吵了。”
說到這里,楊瀟瀟嘆氣:“沒用,陛下鐵了心要求和。”
王蘇瑤氣道:“哥哥當時也在御前,他怎么就不知道勸著點?”
“你怎么知道他沒勸!”楊瀟瀟替王從愈說好話,“當初,陛下承諾的是100萬兩,是你哥哥讓寇相威脅談判的使臣,說是要超過30萬兩,便砍他的頭,這才壓下來。”
“可誰知道遼丹會提這樣的要求,陛下竟然也會同意。”楊瀟瀟想起那日的事,感嘆道:“要不是如此,你哥哥怎么會只得一個不痛不癢的御史中丞的位置。”
看似不低,可并不是什么要職。
這些事,再提也沒有什么意義了。王蘇瑤身后放著一只藍色包裹,她拿到食案上,推到楊瀟瀟面前,伸手解開。
里面露出一打賬本。
王蘇瑤道:“楊姐姐,我離京這些日子,你幫我打理一下吧。”除了楊姐姐,她不知道還能放心交給誰。
楊瀟瀟翻看,越看越震驚:“婠兒,你什么時候開了這么多鋪面?”
“就近些時候吧!”她用的是母親給她的銀子。
王蘇瑤的面容有些尷尬,楊瀟瀟看著,忽而一掌拍在食案上,“他竟然不給你銀子花!?”
若這是王府的賬本,她留給府里人打理便是,何必交給自己,楊瀟瀟越想越肯定,起身就要去找周王。
“沒有,沒有。”王蘇瑤忙按下她,解釋:“府里的銀子都歸我管,殿下從不過問。這些,是我自己的銀子,殿下不知道。”
楊瀟瀟笑了。
王蘇瑤心虛:“楊姐姐,你說,我這樣背著他,是不是不太好?”
楊瀟瀟輕拍她的肩頭,安撫道:“有什么不好的,他也沒有事事告訴你呀,你自己攢些私房錢怎么了。”
“嗯!”聽楊姐姐如此說,王蘇瑤放心了不少。
十日后,太子妃冊封儀式。冊封儀式后的次日,周王府五輛馬車駛出汴京城,一路駛向北地。
青草從枯黃的草葉中鉆出,車輪壓過,淡淡青草香;柳樹抽出新芽,迎風招搖,向山向水向沃野。
次首的馬車座駕上,王蘇瑤拿著馬鞭,歡快的趕馬車。趙弘佑坐在她的身邊,實在是無法理解。
“趕個馬車這么高興?”他問。
王蘇瑤笑道:“我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路!”
“小丫頭,還記仇呢!”趙弘佑想到了她當初想要獨自北上找哥哥的情形,輕捏她的鼻子。
“哪有!”王蘇瑤氣呼呼的哼了一聲,看向一望無際的沃野良田。目之所及,皆是綠油油的小麥,雖不過半掌高,卻為大地裹滿了綠裝。
小姑娘目光太過新奇,趙弘佑不由的問:“沒有出過遠門?”
王蘇瑤道:“小時候住在江南,然后就是乘船隨爹爹進京述職。”其他的地方,她確實不曾去過。
遇上她的鄢陵,是她獨自達到過的最遠的地方。
趙弘佑為他戴上虎皮氈帽,道:“那這一次,我們好好看看。”
“嗯!”王蘇瑤將馬鞭遞給趙弘佑,懶懶的靠在他的背上。
他們也不著急,行行停停,這一路,走了十日。馬車駛入雄州城,在忠武侯府門前停下。
氣派的府門早已變得斑駁,紅漆半落,銅釘銹綠。
歷來抄家滅門的府邸歸官府所有,或變賣,或留用。但這座忠武侯府,一直沒有人購置,官府也沒有另做他用,一直留到了今日。
也不知是嫌棄兇宅不祥,還是敬重忠武侯。
府門打開,
郭城拉著郭妍踏入,趙弘佑拉著王蘇瑤跟在后面。一行人踏過荒草叢生的正院,走進正廳,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
空蕩蕩的正廳滿地草席,草席上躺著衣衫襤褸的老人、孩子,約摸十來個,有兩名半蹲著的女人端著稀糊糊的米湯喂他們。
不止正廳,聽到院中的動靜,左右廂房的人走了出來,一樣的衣衫襤褸。
“大家伙抄家伙!”躺在地上的一名老人晃悠悠的站起,橫舉拐棍。眾人聽聞,紛紛抄起木棍,鋤頭,鐵鍬。
郭妍嚇得躲到郭城身后。郭城護著她退到院中,趙弘佑護著王蘇瑤退到院中。此一行,他們帶著八名帶刀侍衛。
侍衛紛紛將出刀將殿下等護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