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后富怎么了184 責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最新章節列表 >> 184 責任

184 責任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5日  作者:漁雪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漁雪 |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來自四個部門的聯合政策給出了優渥的補貼待遇。

只是,除了單車3.5萬的現金,也同樣規定了未來的退坡,2014年和2015年的補貼標準分別較今年會下降10和20,數字就變成3.15萬和2.8萬。

再加上地方性政策的時限沒那么長,盡量抓住機會并尋求更多的扶持無疑是最好的。

朱澤輝這一趟過來溝通也是看到碳硅集團的原型車已經在測試,所以希望能夠盡快地出成績。

他面臨俞興的拒絕,多少有些失望,但也十分理解這種態度。

倒是俞興把這件事拿到集團的會議桌上討論,不少人都顯得有些猶疑。

申城的補貼政策在今年就已經開始施行,不同的區甚至還有不同的補充,但“導向性”的扶持無疑讓人浮想聯翩。

要不,試試在明年就推動量產呢?

俞興對于這種聲音給予堅定的反對。

“申城確實會是我們前期的重點市場,但我們的車也是要拿到別的市場賣的,出了申城就沒了這樣的補貼,其它城市的消費者在面臨一個新事物的時候,產品力還是重中之重。”

“不要搞那種因小失大的事情,不管是現金還是牌照,又或者充電優惠之類的東西,咱們都是當作錦上添花,得先做出‘錦’。”

老板立場一堅決,別的聲音就偃旗息鼓了。

不過,也難怪出現這樣的心思,一輛車五六萬的補貼就是兩個檔次,而條件又不高,這看起來就可能關乎著第一款車的市場反響。

胡錚南會后找老板匯報了下手里工作的進度,也還提起補貼和扶持:“50公里的純電續航是一點不難,難的還是怎么把車賣出去啊。”

俞興笑道:“我有一計,把車左手倒右手,然后就能吃補貼了。”

胡錚南“呃”了一聲,知道老板在開玩笑,但還真有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

俞興這時候又說道:“補貼這事就隨緣吧,申城這邊要每年看情況來制定退坡比例,不過,朱主任這次過來還提了個標準的事,倒是和我們也很相關,那就是怎么界定增程車的標準。”

國內對于增程車還沒有清晰的界定標準,是把它劃入插電混合這個大類別,至于后續是否會專門細分……這不清楚,但申城這邊似乎在考慮進一步的劃分。

同時,隨著動力電池的發展,50公里會成為輕易跨越的門檻,這就催生出制定標準的需求。

整體政策肯定要等上面來制定,但申城這邊可以先做區域性的試行辦法,而這種先驅性的規定實際上很可能會反過來影響最后的政策制定。

朱主任沒有在溝通中把這方面的事情說得太過直白。

只是……他這一趟過來就是態度的表明。

首先,碳硅集團的車必然要合規,不然,這邊車剛上市,那邊政策出爐,一旦不合標準,那就半途而廢了。

其次,如果能貼著碳硅集團的性能來制定,也是一種定向的扶持。

增程車既用電,也用油,那么,純電續航要做到多少?油箱燃料又要存在多大比例的上限?

這種東西一出來就很可能關乎著后續企業的產品。

胡錚南若有所思,轉動著念頭:“這要是貼著我們的目標做出個200公里純電續航的標準,那不就變相提高進入門檻了。”

碳硅集團目前希望的電池性能就是提供這樣的純電續航目標。

俞興啞然失笑:“怎么可能那么高?標準肯定是往下去,要是真細分出來,估計能比50公里高,不過,油箱比例還真得好好研究,這可能就是行業標準了,先看咱們這個油箱大小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合適。”

胡錚南點了點頭,提前打個招呼,至少不會措手不及。

他邊走邊聊,又問道:“朱主任沒提別的什么了?沒說給我們放放貸款?”

“他也知道我們剛拿了融資啊,別的沒提什么,哦,就是問了我一個三元鋰和磷酸鐵鋰電池的選擇。”俞興說到這里,想了想,“也不知道是不是湊巧問的,但確實挺巧。”

胡錚南認真問道:“俞總,你怎么說?”

“他問我為什么想用磷酸鐵鋰的電池。”俞興說道,“我說,磷酸鐵鋰的都是很常見的原材料,不像三元鋰那樣有卡脖子的風險,朱主任對這個答案還挺意外的,然后就沒問什么了。”

胡錚南有點愕然,他對這個答案也挺意外,這個時候不說之前和寧德時代的交流內容了……

俞興瞧見胡錚南的表情,笑道:“和什么人說什么話嘛,我也沒把話說死,反正,咱們碳硅集團進軍新能源產業是有過方方面面的思考和實踐。”

胡錚南覺得老板思考的比自己想象的更多,斟酌道:“朱主任這次……”

他頓了頓,沒把話說下去。

“耽誤不耽誤他的成績,誒,這事又沒法說,反正,我們是從事實出發,誰來問都是這樣,要堅定堅決,不留下搖擺的空間。”俞興直接把話說清楚。

胡錚南心里的疑惑都得到了解答,好吧,事實也是最能堵嘴的。

“不過,我們的進度確實也比預期要慢上一些。”俞興談到目前進度,“原型車沒法最終確定,只能先測著,工藝車間的建設也沒跟上進度。”

胡錚南不得不說道:“俞總,這實在是受到供應鏈的拖累啊。”

從年中到現在,原型車一直在進行臺架測試和封閉場地測試,就像力勁集團沒法給出切實的壓鑄機完成日期,這邊車間的設備導入也無法最終定下,類似的還有寧德時代的電池研發進度。

如果這些都沒問題,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的工藝車間都該全部完成了,然后是樣車測試和生產線調試等工作。

“那不叫拖累。”俞興換了個措辭,“那叫共同成長,沒有共同成長的機會,我們能讓供應商都盡量貼合我們的要求嗎?有得有失嘛。”

胡錚南知道這樣的道理,但也得及時指出責任劃分。

俞興沖著胡錚南笑笑,不再聊這個事。

他心里仍然在琢磨市里可能出現的政策和力度,但沒過兩天就被四號原型車遭遇的問題吸引了注意力。

10月23日下午三點鐘,四號原型車在路測的時候出現故障,空氣懸架在遭受顛簸的時候爆掉了。

這輛原型車采用的空懸來自德國威巴克,而它也是全球最大的空懸供應商。

俞興最初沒太注意這個事,只知道是空懸出問題,但過了兩天從車間路過的時候發現四號車還停著沒動就極其納悶。

“四號車還有別的問題嗎?測試結束了?”

秘書章陽煦很快給出回執:“新的空懸還沒到,要等空懸到了才能更換,估計要到下個月了。”

俞興皺眉:“怎么那么久?”

“威巴克的產線在墨西哥,得先從德國運送材料到墨西哥,然后再運回德國,最后再運到我們這邊。”章陽煦說道,“打電話說是盡量協調,可能下個月第一周就能到。”

俞興看了看四號原型車,沒再說什么。

結果,時隔兩天,五號車的空懸也出問題了。

這一批原型車都使用的是來自德國威巴克的產品,盡管孔輝那邊在空懸上有了突破,但距離量產使用還有一定的時間,所以,空懸目前都是國外供應。

俞興這次忍不住了,直接開了個小會,要知道到底存在什么問題。

原型車自下線之后就在測試,在相似的時間點碰見問題,很難不敏感。

“俞總,兩臺車都是空氣彈簧爆掉,然后把橡膠囊皮扎破了。”負責排查問題的江子墨給了明確的回答,“它們都是過坑的時候爆掉的,可能是不太能承受這種沖擊力,我們把零件全部拆開,全是一個塑料環破碎的直接原因。”

原型車目前的重量是2.3噸,類似產品的漢蘭達和沃爾沃都在2.1噸或者更少。

或許就是這種重量的差異讓威巴克的空懸在測試中出現相似的問題。

“他們的工程師怎么說?”俞興問道,“既然是塑料環的問題,是不是就可以把塑料環改掉?”

江子墨為難道:“威巴克的工程師還沒到,我們在電話里聊了聊,他們認為不需要改。”

俞興蹙眉:“上周出的問題,這周還沒讓工程師過來嗎?”

與會的胡錚南說道:“俞總,他們第一時間就聯系了,但威巴克的的動作比較慢,現在就知道這兩臺車的空懸是同一批次的產品,重量和沖擊力以及彈簧的問題,可能還需要再測測。”

俞興臉上出現明顯的不悅。

他這時候又問道:“這兩臺是同一批次?那我們其他車呢?也是同一批次嗎?偶然的還是必然的?”

胡錚南沒法回答這個問題。

江子墨想了想:“其他車還在測試,但可以拆開看看,或者,也多做做這種強度的沖擊試驗,空懸本身也是容易出問題的零件,這是提前暴露問題,還算好的。”

俞興轉念一想,確實,這還算好的,要是到了用戶手里,免不了出現風波。

他提出要求:“繼續測,就測出問題的工況,對比對比。”

這邊一下令,那邊就立即對比測試。

然而,這樣的測試卻沒再出現問題。

等到第二次小會開始,江子墨提到問題的關鍵:“俞總,我們把所有車的空懸都拆開了,它們是三個批次,最早出現問題的那一批好像不同的零件供應,碎掉的塑料環是黑色的,現在還完好的塑料環是白色的,它們本身的材料強度有區別。”

測試車出問題→空懸出問題→空懸的零件出問題。

俞興扭頭詢問胡錚南:“德國工程師到了嗎?”

“到了,已經研究了情況,會發一批新的空懸過來讓我們試。”胡錚南猶豫兩秒,“但他們覺得不是大問題,塑料環他們的兩個不同供應商,可能是其中一個出現了質量問題,他們覺得正常的塑料環不會這樣。”

俞興思考這次的問題。

胡錚南這時候繼續說道:“威巴克也給寶馬那些豪車供應空懸,我周末的時候托人打聽,寶馬用的空懸也是這種,但是……他們給保時捷的是鋁環的。”

俞興詫異:“本身就有鋁環的設計?怎么著?寶馬也用不起鋁環?那要是就存在這樣的設計,為什么不給我們用?”

“他們覺得夠用。”胡錚南強調了一次威巴克工程師的立場,又說了句大實話,“他們沒給我們選,寶馬那邊不清楚是怎么考慮的。”

江子墨這時候說道:“我們的車要更重,這一點不光會對空懸帶來影響,威巴克不覺得這一款設計不夠我們用,這次的問題是想甩給他們的供應商。”

他其實還有話沒說出來,德國工程師過來一看,第一反應是,你們把車造輕一些就行了。

國外供應商的態度普遍牛逼,但這位的態度確實更牛逼。

俞興笑道:“沒把責任甩給我們倒是不錯。”

江子墨和胡錚南對視一眼,沒有說話。

“接著測,然后問鋁材的賣不賣,威巴克的供應鏈在海外,供應周期又長,這特么一個塑料環都能出問題,以后空懸要是出問題了怎么扯皮?”俞興如此說道,還是忍不住皺眉,“郭總那邊的空懸怎么樣了?”

胡錚南說道:“我已經問了他,還在優化硫化工藝。”

俞興仔細的想了一會,說道:“說實在的,郭總那邊能看到的,咱們也能一起坐下來仔細談的,我覺得才是放心的,不然,這邊出問題,那邊遲遲搞不了,這……這不對啊。”

胡錚南沒有表態。

江子墨倒是說道:“威巴克是知名供應商,郭總那種就怕不夠成熟。”

“威巴克的空懸,我們保不了,郭總那種是可以談質保的,只要測試能過,也不是加上大牌的名字就香。”俞興嘆了口氣,問道,“德國工程師在哪?我問問他們。”

德國工程師就在車間。

俞興很快瞧見這么一群人。

他通過翻譯,詢問他們的研究意見,然后得到一個讓自己驚訝的答案。

“俞總,我們了解了你們的測試流程,我認為只要進行正常的道路行駛是完全不會帶來問題的。”工程師史密斯嚴肅的說道,“你們這種沖擊試驗是新的要求,是不納入我們考量的。”

俞興聽完翻譯的話,頗覺荒謬,左看胡錚南,右看江子墨,反而笑了起來:“這過個坑,上個臺階,空懸爆了,反而是我們的錯了?”

他讓翻譯如實翻譯自己的質疑,隨即就看到史密斯一連串頗為激動的話。

俞興這時反而沒有繼續溝通的興趣,只有一個感慨,威巴克這種供應商的好日子確實過多了。


上一章  |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