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視事業部的總經理邢宏宇這幾天很忙。
不管是外部出現的壓力,還是內部資源分配的聲音,這都讓他憋著一股勁的想把手里的業務做好。
從搜索到微博到微視,這已經是自己在企鵝內部第三個主管業務了……
邢宏宇不清楚自己在Pony、劉熾平等BOSS心里有沒有打上什么標簽,他只知道自己也不得不珍惜這次的機會。
這天晚上加班討論微視的下一步,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是否增加錄制視頻的時長,有不少用戶反饋8秒時間太短,希望開放更長時間的錄制。
然而,微視是和Vine對標的,Vine不變,微視能不能變……
邢宏宇的立場是可以變,要傾聽用戶的聲音,更貼合用戶的需求。
隨后,他就被懟了。
“Vine現在登頂美國蘋果商店的免費應用榜,日活用戶超千萬,這已經能看出來它的現象級了!”
“它增加時長了嗎?它也就6秒啊!”
“它難道不知道能增加嗎?”
“邢總,這就是碎片化和極簡主義,這種形式就是最契合用戶的,我們需要考慮更多的用戶,而不是一小撮用戶的聲音。”
邢宏宇無言以對,并不是他當了事業部的總經理就能讓軟件按照自己的意思來,更何況,摸著別的軟件過河也就很難不被對方的情況所約束。
Vine現在的數據趨勢太靚眼,它年初上線3個月就拿到千萬用戶,日活數據沒有披露,但根據火爆程度來看也至少是數百萬的級別,而這些都是在蘋果iOS版本上完成的。
它上個月發布安卓版本,迅速覆蓋到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據說這個月的用戶總量已經超過2500萬,日活更是逼近1000萬大關。
如此風光的表現就帶來足夠的支撐。
邢宏宇回到家里悶悶不樂,心里翻來覆去的就是同事們掛在嘴邊的理由,特別是那個“6秒敘事”。
更讓他躊躇的是,總裁劉熾平也有過單獨的交待,就是要跟著Vine走……
——6秒敘事。
——它不加,我們為什么要加?
——看市場數據說話。
邢宏宇想著白天的討論,既覺離譜,又覺是自己的想法真有問題。
他剛躺在床上想醞釀睡意,手機屏幕上忽然跳出一條微聊的消息通知。
邢宏宇順手點開,狐疑的看到來自“俞興”的好友添加申請。
他的第一反應是,哪個同事或者合作伙伴出現重名了?
等到瞧見這個“俞興”打招呼的自我介紹,邢宏宇一下子震驚的從床上坐了起來,嗯???
這……
真是那個姓俞的啊?
他怎么會用微聊啊??
邢宏宇下意識的回復:“俞總,晚上好。”
隨即,他有點躊躇怎么和這位打交道。
邢宏宇過去負責的業務沒和俞興有過沖突,但俞興給企鵝造成的傷害至今還在流血,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方是惡敵,但話說回來,微聊對微信的逼迫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邢總,是這樣的,我和同事們在聊Vine和微視,出現一個觀點上的疑惑,像這種基于內容的平臺是不是需要把最高級別的優先性讓渡給內容,而不只是追求用戶規模。”俞興打了聲招呼之后不管這這那那的,開門見山的把事情擺在面前。
邢宏宇已經下了床,不自覺走進書房,但盯著對方發來的消息還覺恍惚,看這語氣就好像對方是自己隔壁辦公室的同事……
他坐在書桌前思索對方的問題,同時也在猶豫這番交流是否要繼續下去。
邢宏宇回神,見對方沒有繼續問,忽然覺得自己思考的時間有些久,心里一頓,回了句:“這個問題啊……嗯,俞總,你這么一說,我們今天也在討論Vine和微視的情況,你覺得微視需不需要增加錄制時長?”
他沒回,不僅沒回,還強行轉折到自己遇見的問題之上。
出乎預料,對面卻直接回答了問題。
俞興答道:“我覺得需要增加,8秒有點短,這種碎片化也太碎片化了,15秒更挺好,創作空間大了不少,用戶自己本身也可以選擇長短。”
邢宏宇見到俞總的答案,也顧不上對方與公司的過往,連忙把白天的討論擺了出來,Vine就是那樣的啊!
俞興的回復還是很快:“Vine開創的這種形式很不錯,但這又不意味著它一直都是對的,就好像有的巨頭以前是依靠即時通訊,也不是一直都對,不然怎么會陷入苦戰,道理是一樣的,短視頻必然要摸索,這種摸索又是以用戶需求為原則,所謂6秒、8秒,這單單是錄制的問題嗎?”
“你們就那么死板嗎?如果是因為Vine不改,你們就不改,那這個8秒的設置,不也是改了嗎?”
“我之前說你們這個產品運營有點大公司病,看來是真沒說錯啊。”
邢宏宇看著俞總連續回復的幾條,恨不得他這番話能在公司會議室里說,恨不得明天就把他請過來當著同事們說!
然而,說不得。
大公司病這種事吧,抽出來單獨看就覺得滑稽。
他嘆了兩聲,沒有附和對方的批評,擔心俞總反手一個截圖就貼到百曉生。
邢宏宇返回去再看俞總最初的問題,也談了自己的想法:“內容平臺確實不太一樣,不說內容就是絕對的第一位,但我覺得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兩者至少也是并列的重要性。”
他模糊了微視具體的數據和內容情況所帶來的支撐,只說觀點。
“唔,微視做起來的感覺不一樣是吧,我這邊討論也覺得移動互聯網的用戶在目前這個階段的獲取,對于一線二線公司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俞興這次回復就用了一些時間,“能進入跑道的選手具有相對平衡的起跑線,其它方面的重要性就獲得凸顯了。”
他下一句就問道:“但我看微視在內容這一塊是學習的微博,也是利用明星效應,這是做前期的內容啟動,還是有一系列的規劃?”
邢宏宇這么討論著,心里漸漸興奮起來,回復道:“確實有參考微博的發展,我之前對這方面的研究比較多,明星效應是能迅速帶來流量和內容的,但明星效應只是催化劑,不會成為護城河,這種路徑是要把它轉化為可持續的平臺生態。”
俞興對這種描述比較感興趣,順著這個切入點就繼續往下聊。
兩人不知不覺的聊了許久。
俞興最后主動結束這次溝通:“邢總,感謝你的交流,我感覺受益良多,祝微視越來越好。”
邢宏宇眼見這么一條,終于忍不住疑惑:“俞總,客氣了,我也受益良多,嗯,其實,我很疑惑,你為什么要和我聊這些?”
畢竟,兩邊的關系說不上好,這種能明顯感覺到真誠的交流會帶來助力的。
俞興明白邢宏宇的意思,回復道:“我覺得企鵝很難做好微視。”
邢宏宇心中一涼,對方的身份好像隨著這句話重新變得扎眼。
他沉默兩秒,說道:“我對微視的未來有信心,微視會越來越好的,就像微聊一樣,俞總,你不也一樣使用了微聊嗎?”
俞興答道:“我是為了和你聊天才下載的微聊,時間太晚了,有機會再聊,感謝邢總的解惑。”
邢宏宇看著對方最后這句話,心里忽然有點抓耳撓腮,一瞬間覺得格外榮幸。
他這天晚上翻來覆去的難以入睡,最終決定明天就找總裁劉熾平再聊聊微視優化的必要性。
次日,不同辦公室的Pony馬和劉熾平用微聊隔空溝通了幾句工作。
隨后,兩人都瞧見微聊上面出現一個莫名其妙的推薦——可能認識的人:俞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