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逸飛做項目的思路存在問題。
這是俞興去紐約的時候就和熊瀟鴿、徐欣聊過的事情,但彼時只是當作業界動態的閑聊,現在回到申城又把手上的要緊事處理完,真正再面對五樓的孵化就更加不滿意了。
大貼吧、小貼吧、優化貼吧……
翟逸飛最早見到俞興的時候是談微信,那時還說沒法用同質化的東西擊敗更強大的企鵝,現在輪到他自己創業,仍舊難以避免的把自己過去最成功的產品思路拿過來放在移動互聯網之上。
俞興最早看到項目書的時候不置可否,沒有先入為主,也想看看這玩意到底行不行,但“同樂”app用自己的數據轉化和留存證明,它確實不太行。
不說做超級app的潛力,不管應用商店的點擊率還是下載安裝率,又或者相關的留存率,它堪堪也就中層水準。
俞興是自己帶人做出微信的,雖說是利用了對手的輿論,但深知各種數據所表現出來的意義。
“同樂”的應用商店點擊率只有1左右,下載安裝率在15左右,安裝后首次啟動的用戶比例最多45,而完成注冊和功能引導的僅占30。
留存率的次日留存、7日留存與30日留存同樣普遍在平均水平徘徊。
從種種數據的表現來看,“同樂”的立足切入點并不穩固。
俞興自己在心里復盤,認為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小貼吧”既遠不如“大貼吧”的用戶體量,也無法把興趣愛好進行分門別類的細分,哪怕,它已經是一款用戶總量超過100萬的app。
該改就改,該砍就砍,只有堆出來的量,沒有足夠的活躍度,仍然是一條死路。
移動互聯網在2011年的下半年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亂,二是快。
俞興覺著五樓這幫人是時候重組了。
當然,考慮到創業公司某些時候存在的執拗,這個話還是從別人嘴里出來更合適。
劉建凱起到的作用非常之好!
他既有前東家的風格,也有多年投資的經驗,不管是贊是批,都可以格外契合。
甚至,他和這邊連合同都沒簽,就是個打零工的,萬一真弄出眾怒,也很容易解決。
果不其然,劉建凱那么當場一嗆聲,被面刺的翟逸飛只在三天之后就主動來找了樓上的資方。
“同樂”這家公司,其實與百曉生、碳硅集團、紅隼資本都沒有關系,純粹是俞興個人出資的持股,然后給了辦公位置,又給借用了程序員。
俞興對于翟逸飛思考后的變化頗感欣慰,而為了彰顯重組的主題,他專門把開會時間定在周六,不僅僅是自己、翟逸飛、劉建凱,還有碳硅集團旗下的投資子公司,以及,紅隼資本。
紅隼是專業的投資機構。
碳硅投資是圍繞自身業務做戰略投資。
俞興在這場會議一開始就表明了自己的想法:“不管紅隼還是碳硅投資,我希望大家能投出來一些流量可以互享的項目,移動互聯網的空間很大,但在當前階段,大家很難從BAT那里獲得流量支持,那就要必須挖掘業界中小項目的流量與開發自己的流量。”
“怎么開發自己的流量?滿足用戶的廣泛需求,也滿足用戶的細分需求。”
“怎么挖掘中小項目的流量?用投資,也用我們開發出來的流量作為交換。”
“我舉個用戶需求的例子,還是拿我在很多場合說過的場景好了,我在地鐵和公交上看到很多人都拿著手機不放,智能機帶來的娛樂屬性比過去強太多,吸引力也高太多,那么……”
“手機既然使用時間大幅度增長,同時增長的廣泛需求是什么?”
俞興環視會議室里的眾人,著重看向了劉建凱和翟逸飛。
隨后,他說道:“是流量,手機固然可以提前下載內容,更多的還是需要通過流量來獲取內容,但流量是要錢的,所以,如果滿足用戶們的流量需求就可以獲得自然而然的發展。”
“如果我們做一款利用wifi來分享手機流量熱點的軟件,你們覺得,它是不是很有增長前景?”
俞興提到了類似wifi萬能鑰匙的項目。
劉建凱聽到這里,眼睛一亮:“咦,俞總,你說的這個……哎,你這是舉例嗎?這是來談‘同樂’的嗎?我怎么感覺這個wifi分享的想法比‘同樂’好很多啊。”
智能手機正在高速增長,3G網絡也在飛快發展,各種內容日新月異,這種情況下來幫助用戶降低流量費用,邏輯上完全成立。
翟逸飛稍微有點難堪,但也認可道:“俞總,這是工具,這是淘金的鏟子。”
俞興點頭道:“是的,同樂需要導流量來堆用戶,我最近就在想,還是工具類的東西最能快速的獲取用戶,比如,迅雷,比如,輸入法,這種工具類的流量沒有太大黏性,大家打開用完就放那了,但是……工具類的東西積累流量再進行傳導,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翟總要做內容,要研究算法,這些都需要流量和用戶來驗證方向的正確性,如果我們能有自己的流量池,無疑會方便很多,也更容易對其它潛力項目達成投資。”
資本流量,這是企鵝先前要轉型所提出的手段。
俞興覺著這種手段在當前階段挺有用,但企鵝忙著打生打死,沒空繼續那么改革,他也就結合近期情況和自身現狀來思考如何起到類似作用。
資本還行,紅隼手里投完碳硅還留著錢,但流量方面,微信一賣,百曉生論壇的垂直流量相較于移動互聯網的app導流需求是不足的。
不過,沒有流量也簡單,再做就是了。
工具類app因為它沒有黏性的流量屬性,不容易開拓營收,不容易獲得融資,但可以嘗試當作導流源頭的流量池。
什么工具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廣泛需求?
俞興這幾天沒閑著,想到了美圖秀秀,想到了天氣預報,想到了移動應用商店,可是,這些都已經在做了。
一直到他前天在樓下的沙縣大酒店吃午飯,偶然聽到顧客抱怨這個月流量費又超標,腦海里才把這個需求的邏輯串起來。
wifi萬能鑰匙是契合時代需求又可以做的,而且,類似技術的門檻并不高。
他讓人查了查,甚至早在2001年就有美國的公司在做這方面,但受限各種問題沒有做起來,國內現在則還沒出現類似的工具。
至于國內這個階段為什么沒出現……
俞興覺得門檻不高,但這仍舊是有門檻的,特別是想要做大更需要包括但不限于資金、地推等方面的支持。
這么一考慮,它就成為第一梯隊的備選項目。
劉建凱作為專業投資人,越想越覺得俞總的這個例子確實很有可行性,不是說多能賺錢,而是作為一個流量源頭很有可行性。
工具嘛,既是給用戶們做的工具,也是己方用來導流的工具。
他腦海中的念頭轉了又轉,由衷的說道:“俞總,我記得你談互聯網階段,說市場擴大,用戶高速增長,然后,只要能滿足用戶們不斷變多的需求,那就可以獲得成功。”
“微信可以充當免費的短信,可以打電話,這種通訊需求的滿足,它確實成功了!”
“現在這個wifi分享,它可以滿足用戶們降低流量費用的需求,成功概率也很大!”
“再回頭看你當初的分析,滿足需求,獲得成功,簡直鞭辟入里了啊!”
俞興腦海里有現成的成功案例,聞言只是擺手:“不用吹噓,咱們就談移動互聯網的項目要怎么來搞。”
劉建凱還是忍不住說道:“俞總,你是能運營的!”
“談事,給你錢不是讓你吹捧的。”俞興的注意力還是在今天的重組之上。
劉建凱絕對是真心實意,又見俞總這樣的態度,只能有些悻悻的閉嘴,誒,以前是小甜甜,現在是牛夫人了……
翟逸飛其實也想出聲稱贊的,這確實很好啊。
只是,他瞧見俞總的回應也就忍住沖動,開口道:“俞總,我想了又想,同樂的切入點確實有問題,興趣愛好的這個不行,后面我想試試切到搞笑類的內容軟件,我們分析了這一塊,感覺一些應用的數據轉化是更好的。”
俞興微微點頭:“還是試,數據可以的話,咱們再繼續大規模的推,要做手機出廠的內置,要做各類應用軟件商店的宣傳,但在這之前都以百萬用戶的表現來作為篩選。”
同樂的一百萬是不成功的,切換賽道之后的軟件暫時也就以這樣的標準來做。
翟逸飛見俞總同意,心里松了一口氣。
“既然要做,既然要試,時間寶貴,那我們就多試幾個。”俞興的話還沒說完,“搞笑類的可以,再做一款資訊類的,我覺得這兩款都可以主推,其它的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的,咱們都可以拿來填充流量池。”
“這個流量池可以給我們內部自己的軟件導流,也可以拿出去和別的軟件導流,再讓它們給我們力推的軟件合作推回來。”
俞興說到這里,看向劉建凱:“我之前看劉總有威脅別的項目,說要投資競品。”
劉建凱已經做好了認錯的措辭。
然而,俞興繼續說道:“這一點很有啟發,我們就做一做競品,成功了就填充流量池,不成功就賣給小魚中魚,然后再要它們的流量當條件,看看到底能攢出來一個什么樣的流量池。”
劉建凱看著認真的俞總,意識到一件事……
自己是個投資人,雖然帶了些強硬的風格,但真的只是威脅談條件而已。
可是,俞總這幾年是大小項目一路做過來的,他是真的能那么干,也真的能搞出來。
成功了就是自己的流量,不成功就湊一湊外界的流量。
翟逸飛聽完這些話,怔然道:“同時做嗎?這……是不是會有點多?”
“只要能滿足用戶們的需求的工具,都可以嘗試,這種沒開發出的需求其實沒那么多,能找到是最好的,找不到的話,看看那些帶著點門檻又沒把需求做到位的方向,這是能入手的。”俞興說道,“app和電腦的玩法不一樣,我們要多嘗試,也快嘗試。”
“用工具類app來做流量,有了流量就嘗試內容的方向,驗證出方向便大力推廣和優化,然后,我們再看看能做到什么地步。”
“有紅隼資本,有碳硅投資,外面還有關系不錯的IDG和今日資本,一旦取得用戶規模和活躍的突破,那更容易拿錢。”
“趁著阿里和企鵝相互攻訐,趁著移動互聯網剛開始發展,咱們就試試能不能再打造出新的超級app。”
俞興說到這里,還想著安慰了翟逸飛一句:“同樂的改變是嘗試的成果,不是嘗試的失敗,翟總,移動互聯網的天地很大。”
翟逸飛聽著俞總的規劃,有種工業化和模塊化推進的感受,只覺心潮澎湃。
劉建凱這時候潑了一盆涼水:“嗯,我贊成俞總的想法,不過,這種投入、嘗試和建設還是得有清晰的歸屬,翟總到底做哪一塊?后面的股權怎么算?他的精力是有限的,像wifiA分享那種肯定還需要線下場景的接入才行。”
他看著翟逸飛,直言不諱:“而且,戰略規劃都規劃出來了,投資數額字不會太少,翟總是打算自己掏錢補足,還是能再拉來外面的機構?”
翟逸飛沉默一會,說道:“俞總,劉總,同樂需要改變,公司也需要打散重組,我做這個項目體會到了方方面面的難處,既然是這樣的發展戰略,我就帶著公司直接并在百曉生下面吧。”
“創業也好,孵化也罷,咱們都是為了最后的成果。”俞興沉吟道,“既然翟總能這么想,那……不要并入百曉生,并到碳硅集團旗下吧。”
翟逸飛愣了愣:“碳硅集團不是在做電車項目嗎?”
俞興點點頭:“是的,電車嘛,這是碳字頭,它是圍繞碳,圍繞碳基生物,移動互聯網的超級app,圍繞硅基生物來嘗試。”
翟逸飛糊涂了,并且,感覺陡然科幻起來。
劉建凱倒是時刻牢記老板的話,今天又多次提到先前互聯網階段的劃分,這時候忽然冒出靈感,猜測道:“俞總,你是指移動互聯網app所能產生的數據價值?”
這是俞總聊過的階段,流量會進入存量時代,屆時就需要對數據價值進行開發和挖掘。
俞興笑道:“你怎么不玩幣之后變得那么敏銳?數據的價值在什么方向?我還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看到的報道,說IBM深藍計算機戰勝國際象棋冠軍。”
“我覺得咱們有生之年是可以看到這方面的巨大進步的。”
“就這么一說,就這么一想,等咱們真能做出超級app再說。”
“總之,碳硅集團會分為兩個事業部,一是碳基事業部,二是硅基事業部,同樂就填充在硅基事業部。”
劉建凱覺得也就是那么一想,只是,他覺得俞總有點著急了,這么明顯的劃分會是臨時想出來的嗎?應該讓自己當當壞人再干這種事啊。
翟逸飛聽完俞總的話,只有一個字。
他點頭同意:“好。”
硅基事業部。
翟逸飛很喜歡這樣的名頭。
以及,公司并入之后就不用再唯唯諾諾的談投資,而是理直氣壯的讓老板撥預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