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神霄法蛻,青面鬼蟹(5.6K字奉上,月底求月票)
第三百四十九章神霄法蛻,青面鬼蟹(5.6K字奉上,月底求月票)
“堂主,那屬下想先去看看第四進。”
程心瞻說。
老堂主聞言便笑,說,
“你不是第一個這么說的,幾乎所有有資格去第四進的人都會這么說。我也會繼續重復我的警告,你聽好了:
“如果領了第三進的陰尸,在三年內沒有養出靈智,或者領了第四進的陰尸,在五年內沒有養出靈智,那么,陰尸要收回。除此之外,你還要在一年之內再找回來一具同等級別的陰尸送來,如果找不回來,那你自己就要被煉成陰尸。”
老堂主輕描淡寫把話說完,讓程心瞻恍然醒悟,這里是魔門,并不是什么和藹寬容的正道宗派。
不過程心瞻自然不會被這樣的規矩嚇到,便回答,
“屬下愿意。”
老堂主點了點頭,他知道,每個進來的人都認為自己是不世天才,洪福齊天,找到一具絕世奇尸,然后從此修為大進,入神君法眼,平步青云。不過這些人,大多都把奇尸還了回來,自己也被煉成了一具尸體,而且這里面大部分人還因為境界太低,進不了尸宅,被隨意丟進海里,只有少部分被放在一二進,供后人挑選。
不過這種事情,越是在教中待得久的人才越能體會養育奇尸的不易,越是活的久的人才越是怕死。像賴有德這種,又是新來的,年紀又不大,便是真正的不見棺材不落淚,勸是沒有用的,希望眼前這個頗得將軍看重的人真的是個幸運兒吧。
“跟我來吧。”
老堂主說了一句,便帶著程心瞻御風而起,直接往最里頭飛去。
程心瞻在空中俯視陰宅,宅院的每一進里都密密麻麻堆放著一具具透明的冰棺,數不勝數。這些冰棺有大有小,但排布整齊,像是一個超大的義莊。另外,這些冰棺都是立起來的,里面的陰尸也都是站立姿態,看著又像是一片綿延軍陣,散發著駭人的威勢。
越往里,便感覺越冷,等來到第四進院落的上方,程心瞻看到陰宅墻上都掛滿著白霜,同時他還感覺到了「北極寒光煞」的氣息。看來,這第四進的陰尸也是真夠奇的,竟然還需要以真煞保尸。
兩人落下來。
這每深入一進,陰尸的數量便急劇減少,比如三進是四進的好幾倍,二進比三進四進加起來還要多,而一進則是占據了整個陰宅的一大半。
四進一共也只有不到五十具陰尸,安安靜靜站在冰棺里。
“我記得四進奇尸截至目前為止,包括在分家之前,一共只有五十二具。其中僅有兩具孕育出了靈智,一具孕育出靈智后,便脫離養尸人,進了真陰堂。另一具還在養尸人身邊,但這個養尸人本身就是中三劫金丹大修,也是憑借養育出奇尸真靈的功勞,如愿被調去了長老院,過起了聽調不聽宣的清閑日子。
“還有三具現在被領了出去,沒有歸還,但這三具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孕育出真靈,時間最長的那個,已經四年多了。
“而從這座尸宅建立以來至今,奇尸被領出去的次數是九十多次,也就是說,差不多平均每一具奇尸都被領出去過兩次,但攏共也只有兩個人成功了。而且,這些領出都是發生在尸宅初建的時候,近些年來,膽敢領奇尸的人是越來越少了。
“而那些領尸卻養靈失敗的人,也只有一個人找回來了一具奇尸,放進了尸宅,免除一死。其他人全部被煉成了僵尸,至于本身就是陰尸的領尸人,則是被打散真靈,挫骨揚灰。”
老堂主對著冰棺幽幽說完,然后再看向程心瞻,
“如此,你還要領尸嗎?”
程心瞻也不想表現的太過自信,聞言后作勢想了想,說道,
“那堂主能否容屬下看過一番后再做決定?”
老堂主點點頭,要不是有將軍交代的“照顧一二”,自己哪里會跟他說這么多。此刻見他有所動搖,便揮揮手,示意他自己挑選去。
于是,程心瞻便開始在這些冰棺間隙里穿梭,打量起這些所謂的奇尸來。
離程心瞻最近的,是一個無頭尸,身披甲胄,渾身都是傷痕,手里還緊緊握著一把斷戈,而讓人意外的是,無頭尸身上的甲胄和斷戈都是前秦戰國時的制式了,隔著冰棺,也能感受到一股兇戾暴虐之氣撲面而來。這般久還沒腐化的尸體,也不知是從哪里尋來的,不過,也確實是當得奇尸二字了。
程心瞻又望向下一個,這個更奇,竟然是一個木魈之尸,人臉木身,四肢俱全,明明是一具死尸,但是其木身依舊碧翠盎然。
他就這么一具一具的看過去,新奇倒是新奇,臉上也適時表現出一些驚嘆之色,但事實上,他的心中是沒有什么波瀾的——他已經見過了明治山下的奇景,哪里還會被眼前的陣仗給嚇到。
而且,在他看來,這里的尸體太過雷同,這雷同并非說的是他們的外相,而是這些尸體都是老古董,身上的煞氣都太重,生機太薄,一看就都是從絕兇極煞之地挖出來的,都不知多少年了。尸體自然不是越老越好,這樣的尸體,陰氣太重,陽氣太淺,不符陰陽之道,是很難孕育出靈智的。
從本質上看,這些尸體更偏向于天鞘山的五廟邪尸,更適合以絕靈之術強行驅使,而非從無到有孕育靈智。但是,即便是強行驅使,這里的奇尸存放的時間也都太長了,煞氣浸潤尸體的每一個角落,遠不如五廟邪尸那種殺人煉尸的方法來的“新鮮”,所以即便是強行駕馭,元神也很容易遭受煞氣的侵染,從而傷神,甚至是走火入魔。
換句話說,在程心瞻看來,這里面的奇尸大多是看著來頭唬人,實質上卻都是一些樣子貨。
倒是難為還有兩個人挑出來合適的,孕育出了靈智。不過,這里是魔教,又讓程心瞻不禁猜測,興許是唐余生或者赤尸故意放了幾個合適的進來做做樣子?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四進的陰尸確實是沒什么領取的必要了,還不如去看看三進的,那里應該才是藏有正道高人尸首的地方——程心瞻知道,在正道與萬尸海的長年斗法中,不是所有正道弟子的尸首都是被同門搶回來的。
程心瞻馬上要走到第四進的盡頭,腳下卻是一頓,目光也是一凝,緊緊盯著眼前的尸體。
這是一個道士!
道士的軀體保存完好,看著四五十歲的年紀,有些瘦,松骨鶴姿,面容平和,牙齒和指甲也沒有長成尸牙和尸甲。
程心瞻之所以認出他是道士,自然是因為此尸的衣冠竟也還保留完好。道士頭戴一頂白石冠,穿一身簡樸的青衣大褂。而真正讓他感到震驚的,是這個道士的腰帶。
這位道士腰系一條由青、紫、赤三色絲綢編織的長條絲絳,兩端有銀質的小鈴垂穗。雖然此時腰帶破爛,絲綢褪色,銀鈴也是腐銹晦暗,但依舊可以想象腰帶完好時的精致。
腰帶在道士腰間纏繞兩圈,系法為左搭右,而在紫色的那一綹絲帶上,又以顏色相近的藍線隱繡著一排頭尾相交的仙鶴。
程心瞻前段日子花費了不少時間鉆研道門科儀,有學習諸派服飾,所以一眼便認出了這絲絳,是神霄派兵鋒山的第二代長老制式常服所標配的腰帶!
而兵鋒山的第二代制袍,早在北宋末年的時候就已經被第三代制袍給取代了,現如今,都已經發展到第十代了。這樣的腰帶,程心瞻也只在書上見過。
書上說,三絲長絳是金丹長老所有,隱繡仙鶴則是四境太上長老所有。
眼前的陰尸,竟然是神霄派北宋年間的太上長老遺留在外的法蛻!
程心瞻眼神從法蛻上挪開,假裝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看向下一具,直至看完所有奇尸。
然后,他又重新回到神霄道長之前,指著法蛻道,
“堂主,屬下想領這具。”
無論是由于什么變故導致高真法蛻遺落在外,也無論三尸教是從哪找來這具法蛻的,但現在,程心瞻看見了,同為豫章道門與三大雷府,他又怎么可能坐視不管。
老堂主聞聲先是搖頭,沒想到這個年輕人還是不聽勸,依舊選擇要領尸。
隨后,他走到程心瞻跟前,看了一眼法蛻,便道,
“哦,原來你選了這一具。”
然后他又看向程心瞻,
“你為何選這一具呢?”
程心瞻便答,
“弟子看這一具陰尸煞氣不似那么深重,想來養尸誕出靈智的可能性也會大一些。”
老堂主點了點頭,
“不是只有你這么想,但老夫告訴你,你想的還是太簡單了。這具陰尸被領出去過三次,但一次都沒被養出靈智來,最后都是送還回來了,領尸人也全部被煉成僵尸。”
程心瞻神色一動,打聽起來,
“堂主,您知道這具陰尸是什么來歷嗎?”
老堂主便道,
“這具尸體來歷很早,是神君的私藏,聽說是立教之前就有了,后來三位教主占島立教,創立院堂之制,神君便把他的這具私藏拿了出來,放進了堂里,鼓勵后輩取用,不過反正直到現在,也還沒有后人能用的了。”
程心瞻點點頭,然后道,
“堂主,晚輩想試試。”
而老堂主自覺今日已經費了不少口舌,便懶得再勸,只是問了一句,
“想好了?”
程心瞻點頭。
于是老堂主便不再多說,把手一揮,冰棺飛起,里面的陰尸被攝取出來,然后被他裝進腰間一個黑色的袋子里,然后他問,
“那三進還去看嗎?”
程心瞻連點頭。
三進當然要去了,畢竟自己不可能真的把前輩法蛻煉成尸侍用來斗法對敵。所以還是得找一個真正的尸侍,用在在近段時間遮掩身份和對敵。反正四進奇尸養出真靈的期限是五年。五年之后,赤尸還在不在都不知道呢。
于是,兩人又原路返回,來到了第三進。
此時回看,程心瞻便發現了不同之處,他問道,
“堂主,為何前三進的陰尸都是分作了兩邊,只有第四進沒有劃分?”
老堂主解釋道,
“前三進都被劃分成了東廂和西廂,西廂里都是已經尸變但是尚未誕生靈智也尚未開始修行的陰尸。東廂里是已經誕生了靈智并修行到相應境界的尸修,但是暫時被封印住了。”
“封印?”
程心瞻能聽懂西廂,但卻不知設立東廂又是做什么的。
老堂主笑了笑,便道,
“我教的敵人當然不是只有人族,就像人族的敵人不僅僅只是妖魔鬼怪一樣。”
程心瞻立即便聽懂了,回道,
“那東廂里就是和我們作對的尸修?”
老堂主糾正,
“準確說,是不愿意歸降我們的尸修。陰尸開悟修行不易,教主不愿輕易打殺,所以將其封印在此。扈從可領走拘養,像是熬鷹一樣,熬成我們的人。”
“那屬下可以領東廂的陰尸嗎?”
程心瞻問,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是最樸素的道理。
老堂主搖頭,
“你才二境,可以領一二進的東廂尸,三進里,你目前還只能領西廂的。”
程心瞻點點頭,不過無妨,以賴有德原本二境巔峰的境界,自家這兩天改換氣息成三境,應該也不會引起懷疑的。到時候再來東廂領尸。
隨即,兩人走進了西廂。
這里的陰尸看著就比四進正常多了,已經完成了尸變,生機也要更旺盛。而且種類也多,人、妖、精、怪,陸上爬的,海里游的,天上飛的,這里都有。
程心瞻快速掃過,也確實看到了幾個正道人士的尸體,但今天他還不能領走,他必須要先領一個能夠為自己遮掩身份進行斗法的尸體。而且按規矩,只要他能把今天帶出去的陰尸養出靈智,便可以進來繼續領尸,所以也不急于一時。
他快速看遍了西廂,然后選擇了一具陰尸。
一只青殼花背的巨螯大肥蟹,俗名「青面鬼」,又稱「青鬼面」。
“不錯。”
老堂主也直點頭,詫異的看向程心瞻,
“你眼光不錯,現在我才相信你是精于養尸的。青面鬼戰力高,尤其是在海上,而且皮糙肉厚,也適用于護身。你挑的這只我有印象,就是原本石林島海域的一個散修海妖。神君遷于此地時,此妖有眼不識泰山,沖神君說了臟話,直接被神君震殺了元神,肉身一點沒傷到,是一具難得的好尸。”
程心瞻笑了笑,他自然懂得如何挑尸,這具尸體生前有中三劫的實力,又直接被大法力震殺元神,未曾遭受外傷,甚至連金丹都還保留完好。死后又直接被送進了尸宅,自然而然便發生了尸變,此刻生機旺盛,很容易就能開啟靈智,并恢復實力了。
“還要去一二進嗎?在那里你可以多挑些。”
老堂主又問。
程心瞻搖了搖頭,已經領了兩具尸,而在不久之后,自己還會突破三境,并將青面鬼養出真靈,到時候在三進的東西廂又可以各領出一具陰尸,如果再多,就不合適了,而且多是正道尸體,也容易引人懷疑。
老堂主點點頭,便領著程心瞻還有兩具陰尸出了陰宅。
在陰宅門口,守門的金丹登記了賴有德的名字、兩具陰尸的編號以及今天的日期。
在做完這些之后,守宅人放出了一條狗。
一條渾身漆黑,長鼻無眼的狗。
嗅犬?
火龍島上竟然還有如此異獸。
程心瞻心中略有驚訝。
隨即,不需守宅人說話,老堂主便很懂規矩的打開了尸袋,放出了程心瞻挑的兩具陰尸。于是,嗅犬便貼上去細細的嗅起來。
同時,老堂主給程心瞻解釋,
“也就是三四進的陰尸領走需要嗅犬記一下,畢竟這些都是難得的行尸,丟了就可惜了,等下,你也要讓嗅犬聞一下。”
程心瞻聽明白了,這是防止監守自盜呢。
“你也別多想,這都是為了保險起見。我們用嗅犬已經很好了,其他魔門,要是領走重要物件,都是要吞毒藥的。”
老堂主笑著說。
程心瞻也笑著點頭,表示理解。如果武陵陸幫有這樣的手段,賴有德和孔巨富就不會輕易盜尸而逃了。至于吞毒藥,在魔門確實也屢見不鮮,黃老三也算是吃過苦頭了。
不過,這樣防備自己人的手段也只有魔門在用了,尤其是火龍島這樣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的魔門。前來投奔的陸地尸修、魔道散修、海上妖魔以及周邊海域的投降歸順者,實在是太多了,火龍島不可能一一詳細鑒別,又不能拒之門外,便只能出此下策了。
而這在正道里則是不可想象的。君不見,程心瞻成為記名弟子時,便被溫素空傳下種種妙法,并任由他下山闖蕩,也從未想過防備的事。不過,正道對弟子入門要求極高,幾乎都是從小培養起來的,又基本不收散修,有這樣的自信和胸懷也是應當的。
很快,嗅犬便聞完了兩具陰尸,又湊到程心瞻身邊仔細的嗅。
老堂主還在提醒著,
“離火海之內怎么跑都沒關系,出了離火海,時間就不要太久了,不然嗅犬會警告。未經允許,絕對不能上岸,否則在你上岸之前,就會有人領著嗅犬來抓你了,屆時,你最好有無懈可擊的理由。”
程心瞻認真聽著,也任由嗅犬去聞。
嗅犬是一種異獸,嗅覺極為靈敏,是天賦神通,而且基本不受障眼法與幻術的干擾,在如此近距離之下,就是以程心瞻的遮掩手段也難以騙過。
不過,嗅犬的鼻子又有兩大弱點,龍涎和虎尿,一旦有了這兩樣東西,便可以輕易的騙過嗅犬。只不過,這龍涎指的是真龍涎,所謂虎尿,自然也得是出自和真龍一個層級的神虎。
倒是有些巧了,程心瞻沒有虎尿,卻是有足以媲美真龍涎的涎液——「蟄龍陰涎煞」。
于是,程心瞻稍作遮掩,瞞過老堂主和守宅人的感知,放出了陰涎煞氣,干擾了嗅犬,再稍微改變了一下自己的氣息,便成功瞞了過去。
離開發丘堂,又回到了扈從堂,老堂主遞過來三個物件,然后把兩具陰尸放了出來。
一枚玉簡。
“這是看咱們離火海以及絕陽海浮標的瞳術。”
一個黑底赤龍紋的囊袋。
“這是收尸袋,放五個行尸不成問題。”
一個赤銅龍形的令牌。
“這是我們離火海諸島的通行腰牌,滴血認主。”
程心瞻滴血上去——用的當然是賴有德的血。
他收起三物,又用尸袋把兩具陰尸收了,這也就意味著從此刻起,他就已經正式成為一名火龍島的真傳弟子了。
“還有一事,將軍已經拿下了黃硫島,再往大肚海深入就有些危險了。神君有命,讓我們伏牛衛支援對黑淵海和金湯海方向的擴張,你要去哪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