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鎮世地仙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魔滅寺,再添新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蜀山鎮世地仙 >>蜀山鎮世地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魔滅寺,再添新煞

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魔滅寺,再添新煞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26日  作者:東海鎮守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東海鎮守 | 蜀山鎮世地仙 


“你今天是一定要死的。”

程心瞻從風里顯現出身形來,站在魔僧的頭顱前。

魔僧的頭顱飛了起來,要逃。

程心瞻一翻手,掌心變出一個葫蘆,葫蘆嘴冒著火光,同時迸發出一股強大的吸力,又把魔僧的頭顱攝了回來。

不光如此,葫蘆閃爍光芒,把魔僧的元神從他的靈臺里拉了出來,魔僧金色的元神在葫蘆的攝拿下還在飛速的變小,最后只剩拇指大,被拉到葫蘆嘴的正上方。

葫蘆嘴上燃著火焰,像燭火一樣,魔僧的元神被火焰鎖住了。

“但是。”

程心瞻看著那個驚慌失措的元神小人,說道,

“如果我問你什么,你如實回答,那我可以放你投胎,你的舍利我可以替你找一片干凈的沙地埋進去。

“可如果你不配合,我會把你的元神燒的連渣也不剩,再把你的舍利扔進糞坑里,讓你永世不得超生,再也無法回到凈土佛國。”

魔頭的元神驚恐的望著程心瞻,不知道他的嘴里為什么會說出這樣惡毒的話來。

魔頭的元神散發出強烈的意念,表示無論做什么他都愿意配合。

自己的威脅十分管用,程心瞻也不覺得奇怪。

當年他在天鞘山尸陀洞里當山主的時候,就觀讀過古西方佛教留下來的典籍。

古西方佛教的圣地是凈土佛國,相傳那里遍地都是金沙,每一粒沙子里都有一個小世界。

所以古西方佛徒認為,人死后,把舍利,也就是道門人說的金丹,埋進沙地中,那么下一世投胎就會進入凈土佛國。

而五谷化生之物,又被古西方佛徒認為是世界上最為污穢的東西,只要沾上一點,就永遠也無法成佛了,更別提要把舍利放進去,這種事,光是聽、光是想,對于他們都是酷刑了。

而且對于他們,自爆舍利這種事,也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這里的魔頭和天鞘山里的大不一樣。

或許是為了掩人耳目,天鞘山的魔頭已經完全拋卻古西方佛法了,只用了佛經里尸陀一脈的煉尸法門,還加以曲解邪化,不知內情的人也決計猜不出來這天鞘山還會個古西方佛教有關聯。

甚至在天鞘山的內部,也只有幾個廟主知道天鞘山的法脈源頭,如果沒有程心瞻誅魔度尸,或許天鞘山里再傳個幾代,估計他們都不知道自家祖宗是誰了。

而程心瞻若要以剛才那番話相要挾,人家肯定也是不屑一顧的。

但康西此地不一樣,這里的魔頭自然也是不倫不類的很。但程心瞻在聽說這些西康地區的魔頭都是筑寺自居,自稱僧侶菩薩,圈養“信眾”,還在修行「白骨」、「無心」、「寒熱」這樣的佛家觀,他就明白了,這里的魔僧心中依舊是信佛的,只是他們修佛的手段已經完全是邪魔手段。

所以當程心瞻說出對古西方佛徒來講絕對是大逆不道的話后,這個魔僧馬上就屈服了。

而程心瞻此刻也想起來了,這片險些被八苦明王統一的土地上,諸魔寺禪院的法脈源頭在哪里。

是「苦陀」一脈。

尸陀洞里的古西方佛教典籍里有記載,「苦陀」和「尸陀」一樣,都是凈土佛國里的大佛陀,「苦陀」一脈信奉受苦也是修行。

等到程心瞻已經將魔僧控制,吳玫才反應過來,她收了飛劍與霞光,來到程心瞻身邊,仔細看著他,

“你是怎么做到的?”

程心瞻便稍作解釋,

“我的風法不錯的。”

吳玫還是詫異,風遁雖然在五行之外,但也不算太難學,但是這個人在同境之下,在自己的劍霞和魔僧的寒霧中借風隱遁還不曾被察覺到,這就很嚇人了。

還有,風里那道清寒的劍光又是怎么回事?

“我說云來,你還兼修體劍術?”

程心瞻微微點頭,

“都會一點。”

此刻不宜閑敘,他又看向魔頭元神,說道,

“寺里除了凡人,我看還有修行人的氣息,都是你的徒子徒孫?”

魔頭元神點頭。

“把他們喊出來,都殺了。”

此刻,吳玫收起了劍霞,寒霧依舊籠罩湖面,所以寺里的小魔嘍還以為他們的主持再一次逼退了玄門。

魔頭元神聞言一愣,但馬上就照做了,

“都到寺外來,近日玄門侵擾頻頻,本座要授秘法于你們自保。”

寒識和尚的聲音在寺中響起。

于是便聽的一陣歡呼,一群披著白底藍田紋袈裟的魔僧便從寺里涌到湖邊站好。

這魔僧里面,也有很多缺胳膊少腿的,面上都是慘青色,但他們的眼睛卻都很亮,仿佛寒凍不是受苦,而是一種享受。

不過下一刻,他們見到的不是寒霧散去,得見主持真容,反而是寒霧翻涌,將他們全部包裹住,隨即便一個個化成冰雕,倒地不起。

有幾個境界不低的,一時沒死,還想逃,但這時,吳玫又祭出了飛劍,將這些魔頭逐一誅滅。

看著岸邊燃起一團團霞火,吳玫沒想到這一趟出來事情辦得這般輕松。

“把寒霧收了。”

那元神乖乖照做,于是整片湖上的寒霧漸漸收攏,最后濃縮成一個珠子。

于是湖的樣貌也徹底呈現在程心瞻眼前。

湖水翠藍深邃,湛若冰魄,望之不見底,湖里有一座冰山,現在從上往下看,又仿佛是在看天,那水里的冰山像是長在天上的倒懸的山。

湖面上飄著許多冰塊,幾人所站立的是其中最大的一塊。

程心瞻把珠子捏在手里,看了看,說道,

“這是一道寒煞?”

魔頭元神點頭,以神念道,

“上仙好眼力,這是「北極寒光煞」,是從湖底的萬年冰川里取出來的寒煞。”

程心瞻點點頭,難怪他感覺有些熟悉,多年前他在西昆侖除魔的時候,當時遭遇冰雪宮的弟子,就有魔頭施展法寶,凝而為絲帕,散而為寒霧,稱作「北極寒光瘴」,說是從千年冰川里煉出來的。

程心瞻捏著珠子,他想要,這種陰煞對自己祭煉「幽都」和參悟太陰法意都大有好處。

他看向吳玫,問道,

“酡顏,你們玄門這邊除魔分寶是個什么規矩?”

吳玫笑了笑,指了指地上的頭顱,說道,

“此戰全賴云來一擊功成,你若是能把頭顱讓給我拿回去記功,我和西川劍閣便感恩戴德了,所有繳獲的寶物都是云來的。”

程心瞻聞言搖搖頭,

“如果不是你以劍霞分了魔頭的心,替我遮掩,我哪里能如此輕易得手,全拿卻是說不過去。”

他想了想,說道,

“我就拿此人的隨身之物吧,寺里的,以及其他魔頭的東西你拿去,寺里的凡人還得累你們安置好。”

吳玫聽了點點頭,也沒再推辭。

她收起了寒識和尚的頭顱,程心瞻則是把封住寒識和尚的整個冰塊都收了起來。

隨后,兩人來到寒味寺前,吳玫以法力攝來一塊巨石,立在寺門前,并問程心瞻,

“我要刻字記功,這也是來日分地的依憑,云來可要錄名?”

程心瞻想了想,說,

“那煩你錄上「東道」二字吧,我這一身道術修為,畢竟學自東方。”

吳玫心想著云來果然對自己方才的那番話有所介懷,她點點頭,便以飛劍在巨石刻字:

「明四百五十六年八月廿八,東道友人并西川劍閣滅寒味寺。」

此時,寺里的凡人也被外面的聲響驚動,畏畏縮縮走出來,他們身上披著破舊的棉衣,渾身都凍得發抖,手指耳朵都黑了,缺胳膊少腿的比比皆是。

他們看見了兩個陌生人,嚇的大叫,又看見了神仙上師死了一地,竟然昏厥了過去,也不知是喜的還是嚇的。

西川劍閣,硎谷精舍。

程心瞻服了煞,此刻正打坐調息,馴服新煞。

這是程心瞻手里的第八道罡煞。

截至今日之前,他手里有陽罡兩道:「陽明云堂罡」、「龍吟水雷罡」;陰罡兩道:「雨澤沛霖罡」、「重云遮天罡」;陽煞兩道:「黃極正戊煞」、「燹兵熾羅煞」;陰煞一道:「紫火爛桃煞」。

在這里面,「燹兵熾羅煞」是他從天鞘山火廟山魈的金丹里以回風返火之法煉出來的。

山魈的金丹品質很差,結丹的陽氣用的是「燹兵熾羅煞」,陰氣甚至都不是罡煞,是他從山里采來的各種腐氣凝結而成的陰瘴,如此陰陽交匯,以偏方結的丹。

至于水廟廟主,甚至陰陽二氣用的都不是罡煞,都是用偏方秘法采氣替代的,像這種金丹,連二次丹劫都扛不過去。

所以當程心瞻返煉此丹的時候才反應過來,為何當時的水廟廟主如此好哄騙,一個龍骨遺跡就把她吊住了,因為她的道途基本是個斷頭路,只能寄希望于尸傀,也正應如此,離開尸傀后,她又是那般輕而易舉被殺掉了。

木廟廟主的金丹里倒是有一道陰木之煞,可是他煉那樹人邪尸已經把自己煉瘋魔了,體內死氣郁結,金丹腐朽,連帶著那道煞氣也被侵蝕玷污,已經是無法用了,即便是以回風返火之法也精煉不出來。

三顆金丹,唯一煉出來的「燹兵熾羅煞」,其品質是極為不錯的,是一道金火陽煞。

這種煞有著烈火真形,但這種火卻是誕生于兵戈上的血煞氣中,這種真煞也只存在于兵火連天的戰場上,所以這種煞火除了有焚燒一切、滅殺一切的真意外,還有著兵戈一樣的鋒芒,煞火照在人身上,就感覺是烙鐵在往身上貼。

今日新添一道陰煞:「北極寒光煞」,如今剛好陰陽罡煞各自兩道。

而且萬幸這道陰煞被寒識和尚從萬年冰川里采出來后沒有經過過度祭煉,只是當作極致的寒氣來折磨肉身以及防身,真煞本身依舊很純凈,這也讓程心瞻煉化起來比較方便。

程心瞻現在是三境修為,肉身又經歷過雷劫淬煉,還多次煉罡煞入體,所以此時再服煞,都已經不需要再用鉛汞輔佐了。

此煞入體后是徹骨的寒。

程心瞻是輕車熟路,對待陰煞,便以陽煞去迎合,煞氣同源,陰陽相克。

「燹兵熾羅煞」迎上「北極寒光煞」,便把寒氣化解很多,趁著陰陽相激,煉化寒煞的過程,程心瞻也在仔細體會著太陰法意。

從「雨澤沛霖罡」中他領悟到了太陰之潤澤、生機,從「重云遮天罡」中他領悟到了太陰之蔽暗、變換,從「紫火爛桃煞」中他領悟到了太陰之腐朽、燥邪。

現在,從「北極寒光煞」中,他領悟到的則是極致的寒冷,恒古不變的唯一,還有天地之極的寂靜。

突然,他就解開了《太陰法咒》的第三個字。

他花了三天功夫將這道新得的寒煞煉化完全,又分放到兩處竅穴。

大部分放到水府之中,化作了淡淡的寒霧將廣寒宮籠罩,在浸潤水行法力的同時以備后用。

小部分放到陰殿之中,淬煉「幽都」。

等到處理好了真煞,他才有空來處理寒識和尚的元神。

“八苦明王的八苦,在西康都有傳承嗎?”

“是。”

寒識和尚老實答著。

“八苦者,白骨、無心、寒熱、病瘡、蟲噬、衰風、閉口、負石,我可有說錯?”

寒識和尚聞言有些驚詫,八苦佛法在西康地區傳承已久,但除了八苦明王,就沒有人能將其修齊。

確切來說,除了八苦明王,就沒有人能身具兩道法門而不被疼死的,所以當時的八苦明王被奉為八苦佛陀轉世,因此才被尊為明王。

在八苦法門里,有些偏門的,莫說是否有人修成,就是聽過的都少之又少,眼前這個道士,居然能說個齊全?

得虧寒味寺是個傳承久遠的古寺,也就是近些年有些衰敗了,寺中高手都在長眉真人斬明王一役中被殺了個干凈,所以寒識和尚知道這個道士說的是對的。

他點了點頭。

“哪個寺是修「衰風」的,你帶我去找他。”

寒識和尚先是沒有任何猶豫的點頭,隨后才問,

“上仙所問,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知可否留我一條性命?”

“你可以有投胎的機會。”

仿佛是才煉化寒煞的緣故,程心瞻的語氣冷得厲害。


上一章  |  蜀山鎮世地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