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熱門小說
曙光號靜靜錨定于博客·安家門世界的近地軌道上。
作為整支艦隊的旗艦,它與星球表面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既能讓艦載觀測設備清晰捕捉地表動態,又能有效規避可能的地對空火力反擊。
艦隊主力正對星港及重要工業區實施飽和式轟炸,軌道打擊產生的火光在太空中清晰可辨。
與此同時,數十支阿斯塔特突擊小隊已突破大氣層,風暴鳥頂著低空相對孱弱的防空火力,精準降落在關鍵戰略節點。
星球檔案館、高等科學院、軍事數據中心.這些設施都將遭受毀滅性打擊,但在此之前,所有有價值的鈦族技術資料都將被系統性地掃描復制。
感謝鈦星人對自己星球的精密規劃,起碼星際戰士不用面對巢都那般讓進攻方感到絕望的環境。
羅穆路斯佇立在觀景甲板上,透過強化玻璃凝視著下方的星球。
博客·安家門是一顆美麗的星球。
大氣層呈現出夢幻的淡紫色,陸地被廣袤的翠綠色植被覆蓋,就連兩極地區也生長著耐寒的晶狀地衣,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蜂巢狀的六邊形建筑群,它們如同自然生長的晶體般層迭錯落,與山川河流完美融合。
零星分布的皮克頓人遺跡則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美學風格,扭曲的螺旋塔樓和分形結構的穹頂,無聲訴說著這個已滅絕種族的過往。
“進攻部隊的推進速度超出預期,你的戰術預判相當精準。”
突如其來的聲音打破了沉思。
羅穆路斯微微側首,看見考爾大賢者不知何時已立于廊道陰影處。
這位機械教代表左手握著的精工權杖在地面投下細長陰影,右手的數據板上正顯示著XV8戰斗服的3D解剖圖。
“這是必然的結果。”
羅穆路斯的視線重新投向星球,艦橋的照明系統在他輪廓分明的側臉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
“當然,鈦族有著優秀的人口疏散機制,只要我們刻意放開部分區域,它們就會對人口進行集中轉移,大量有生力量都將花費在這一流程上,抵抗進攻的武裝力量自然就會減少。”
鈦族的社會體系建立在嚴密的集體主義之上,他們對待內部成員時總是優先考慮人道主義救援。
達摩克里斯灣戰爭期間就有鮮明例證。
當帝國對西爾凱爾星系的鈦族殖民星發動懲戒作戰時,火氏族的戰士們即便在戰火最激烈之際,仍會優先掩護土氏族與水氏族的科學家以及行政人員撤離。
這種看起來似乎很固執的救援流程,往往讓帝國陸軍在戰爭初期占據顯著優勢。
搞笑的是,帝國因此在后來的第二次達摩克里斯灣戰爭中甚至鬧出過“試圖攻擊歸順鈦帝國的人類殖民地以逼迫對方回防”的戰術笑話,給對面的指揮官都搞懵了。
一想到這事羅穆路斯就感覺自己又得被氣笑了。
這戰地指揮官的腦回路可夠稀奇的。
不得不承認,鈦帝國在星球治理層面遠比如今的帝國先進,且不提那些在苦難中掙扎的巢都世界,單是帝國首府泰拉,那副“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景象就足以令人窒息。
這并非因為帝國缺乏技術或人才,而是純粹的漠視。
高高在上的貴族領主們對治下星球的狀況毫不在意,只要稅收按時繳納,明面上服從帝國統轄,底層民眾活得是否像人與他們沒什么關系。
當然例外還是有的。
比如第二——奧特拉瑪五百世界。
即便在戰爭的高壓環境下,大遠征時期的奧特拉瑪依然保持著驚人的發展速度。
與其他軍團不同,在奧特拉瑪,那些未能通過阿斯塔特改造手術的候選者并不會被處決或貶為戰團仆役,而是有機會進入政府核心崗位。
無數未著甲,或是手術失敗的阿斯塔特進入政府,各個星球政府在他們的協助治理下保持著極高效率。
國家繁榮,人民安定。
這些超人的戰士或許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但臃腫與腐敗絕不在其中。
以德拉庫斯為首的無敵鐵衛輔政團隊,在幫羅穆路斯處理沿途各星球事務的時候已經不止一次刷新認知了。
越是與過去做對比,就越是對現在的帝國失望至極。
羅穆路斯的手指輕輕敲擊著觀景臺的欄桿,目光落在遠處正在爆出零星火花的鈦族城市上,跳動的火光在他深紅色的瞳孔中映出細碎的金芒。
他突然開口道:
“我倒是有些明白帝皇為何要明令限制AI與極端敵視異形了。”
“ai與異形都不是問題。”
考爾的機械義眼微微閃爍,數據流在鏡片上快速劃過,顯然是對這一決策有著自己的理解。
“本質上是人的問題。”
他的聲音透著一絲罕見的感慨。
兩人的對話若是被審判庭監聽到,足以讓他們被綁在火刑柱上燒上三天三夜,但此刻,在這間被靜立場籠罩的艙室內,他們心照不宣地交換著默契的眼神。
事實上所謂的ai并不容易出問題,行商浪人也沒少跟各類異形打交道。
機械教口口聲聲說某些設施中承載的存在是機魂,但那真的是機魂么?行商浪人口口聲聲說那些商隊運輸的貨物是王朝特產,但那真是‘特產’么?
考爾也不止一次強調過,以ai的強大,混沌想要將之腐化是極其困難的事情,就是星球級別的獻祭都未必能攻破那些ai一直在更新的算法。
容易出問題的是其實是人。
“眼前就有一個很生動的例子。”
考爾似乎也被感染得打開了話匣子。
或者說這位大賢者早就對此有自己的見解了,可惜一直以來都沒什么人能與之聊天。
“同樣是集成化的艦隊,甚至奧特拉瑪星域的海軍力量要更加的強大,為什么他們的表現就‘不盡人意’,而遠征艦隊就一直勝利?”
一方用艦隊解放了數百個世界,重建秩序,改善民生,至今仍在為途經星區帶去繁榮。
一方用艦隊送了個大的,為帝國葬送了數百帝國世界。
大賢者拋出了一個問題,接著又開口道:
“你知曉泰拉統一戰爭嗎?”
“當然。”
羅穆路斯點點頭。
“自990M29,帝皇于喜馬拉雅山下的原掌印者駐地建立武裝力量為伊始,至712M30收復冥王星,帝皇鞏固了他對泰拉的控制并正式宣布統一戰爭的勝利,歷時722年。”
“798M30,帝皇完成了太陽系各方勢力思想與軍事上的統一,大遠征正式開始。”
考爾的處理器發出輕微的嗡鳴,機械義眼的光圈收縮了一下,默默將這段歷史存入記憶核心。
這位大賢者的機械面甲上罕見地流露出一絲人性化的困惑——
這四位大人過去到底是干什么的?
“帝皇統一泰拉的時間,遠比他征服銀河的時間還要長。”
考爾的發聲器發出低沉的聲音,機械手指輕輕敲擊著數據板的邊緣,暗示道。
那個在兩百年間如颶風般橫掃銀河、收復百萬世界的帝皇,竟在自己的母星上耗費了八百年光陰。
“因為泰拉軍閥對各類禁忌科技無止境的濫用,其中危險系數最高的便是ai,十八軍團參與的風暴回廊一戰便是對抗一位軍閥派出的滅絕遺機,他們以近乎團滅的方式才奪得了戰爭勝利。”
強大的自我進化能力,一鍵劃線的傻瓜式操作,你就是一頭豬,你有一個ai也能當上軍閥,在舊夜時代,這些泰拉軍閥用血淋淋的事實向全人類展示了什么叫“類人群星閃耀時刻”。
帝皇為何始終對異形和AI嚴防死守?為何對超越凡人的力量如此戒備?
羅穆路斯凝視著視野中戰術全息圖上閃爍的戰場標記,他一直在指揮著部隊。
只是上千人的阿斯塔特在他們短暫的閑聊中幾乎完成了對星球重要設施的控制,那些在漫長征戰中留下的傷痕,此刻就在訴說著某種警示。
因為這些存在,能讓個體影響集體的面成幾何倍數增長,當力量與德行無法匹配時,帶來的只會是永無止境的災難。
畢竟人類被逼急了泰拉最后一點海洋都能抽干,你還給他們一個開放式的選擇天知道他們能干出些什么。
這要是放開了,人類說不得給他整出來什么大活出來。
所以為了趕時間,只能極端化,一刀切,剩下的問題等事成之后你們慢慢打內戰解決。
可惜帝皇的搏一搏失敗了,本是臨時搭建的人類帝國,也極為抽象的在風雨飄搖中度過了十個千年。
羅穆路斯的目光掃過艦橋上忙碌的機仆,那些被改造得半人半機械的存在,正是帝國對待技術最典型的矛盾體現。
他們現在的機仆是手搓肉人改的,其他的呢?那些遭受懲罰的奴工呢?
“我覺得大賢者的例子更為貼切。”
捋清了思路,對帝皇為什么一直回避某些東西有了全新理解,羅穆路斯開口道:
“甚少有人能如同大賢者一般,歷經萬年,手握無盡財富,依舊能夠保持初衷。”
穿越者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要不是運氣好穿越附帶了一身特異能力,還能按著預定的思路搞搞事,現在他們就該看著各類從天而降的災禍表演‘我什么也做不到!’然后捶地哭了。
要是慘點投胎到底巢那更是這輩子有了。
“過譽了。”
考爾面甲上的光學鏡片微微收縮,顯示出一種近似愉悅的數據波動,聲音依舊保持著淡然。
他接受了這份贊譽,但機械合成音中仍保持著學者特有的克制。
幾位原體的談話風格確實令人舒適,他們摒棄了帝國高層常見的傲慢,更傾向于用事實與邏輯展開討論。
面對困境時,他們首先思考的是“問題根源”與“解決方案”,而非選擇性地忽視矛盾。
就是這份難得的同理心
“羅穆路斯大人,在我看來,恐怕這些異形并非是你們能夠團結的對象。”
考爾有些謹慎的說道。
“你為什么會這么想?”
羅穆路斯不由得面露詫異,他確實對帝國現狀深感不滿,也欣賞鈦族高效的治理模式,帝國笑話更是天天在講——
但這又不意味著他會天真到放棄人類陣營去團結異形。
況且鈦帝國的確不是一個值得團結的對象。
他的目光掃過戰術全息圖上標注的鈦族據點,那些看似和諧的六邊形建筑群周圍,另一種異形的建筑遺跡依然矗立。
鈦帝國能夠清晰認識到自己的弱小,尋求更多的盟友,這說明他們對自己有明確的定義,但鈦帝國的擴張從來都不是表面那么溫和無害。
他們也是要吃人的。
第一次達摩克里斯灣戰爭,鈦帝國挨帝國揍這回事那是純屬活該。
人類與鈦族距離初次接觸已經過去了數十年。
幾十年的貿易往來中,大量異形商品如潮水般涌入帝國邊境,即便最遲鈍的星區總督也該察覺異常了。
可這些年來,歷任總督都默契地選擇了視而不見。
畢竟,在廣袤的擴張星區,與異形暗通款曲的世界比比皆是,連王座幣都在黑暗靈族的老巢科摩羅成了硬通貨,多一個鈦族又算什么?
況且因為ai系統的輔助生產,鈦族的產品也可謂是物美價廉,在各個帝國世界有著相當的競爭力,一轉手就能讓各個星區貴族賺得盆滿缽滿。
本來這事就這么過著就行了,你賣你的商品我出我的資源。
鈦帝國核心世界周圍這一圈亞空間風暴搞得幾千年來帝國行商浪人都沒心思去探路,更別提本來就被馬卡里烏斯遠征折騰得夠嗆的高領主了。
結果你看看鈦帝國怎么做的。
水氏族在進行外交與商貿的同時還稍微兼職了一番間諜,調查各地社會狀況,武裝叛軍,慫恿當地居民起義推翻星球政府并入鈦帝國。
到了達摩克里斯戰爭開始前,已經有十多個人類邊緣世界被并入鈦帝國版圖了,許多星球當權政府公然宣布加入到鈦帝國的“上上善道”之中。
別說人類帝國這種極端政府,你就是換現在任意一個主權國家都忍不了這事啊。
然后完了等懲戒艦隊開臉上來了知道要談判了是吧?
你不能等帝國艦隊的宏炮都發射了,侵略戰爭打成衛國戰爭了,才想起來自己要派出水氏族跟帝國當局談。
無論包裝得多么美好,鈦帝國終究是一個處于上升期的擴張主義政權,有天然的擴展需求,與保守極端的帝國注定水火不容。
而人類帝國是一個典型的內殘外殘的存在,這一波下來,不止鈦,自己人更是有得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