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愈頻。
眼睜睜看著唐軍沒有退去的意思,這無疑是更加刺激到了赤松德贊,不由得開始愈發頻繁的進攻起了唐軍的先鋒。
其實若單從表面上的種種情況來判斷。
吐蕃如今絕對可以說是占據了上風,畢竟這些人本就是高原之人。
相比于唐軍而言更加的適應高原。
哪怕是裝備有些落后,這亦是可彌補期間的差距,數次交鋒下來雖未曾取到決定性的勝果,但也一直都占據著上風。
若是換做往常,或者是其他勢力來犯。
赤松德贊此時就絕對不會留手了,定會直接發起全面的進攻。
但這畢竟是顧氏子弟。
在這一代代的傳聞之下,顧氏在他們這些外族的眼中也早已披上了“讖緯”的外衣。
作為吐蕃贊普,赤松德贊不得不多想一些。
當然,雖是如此不過他卻也不會停下動兵。
而至于其他的吐蕃貴族,則是絲毫都沒有任何的動搖。
源于高山的信仰給了他們絕對的自信。
哪怕就算是面對顧氏,他們亦是沒有半分的畏懼。
雙方就這樣展開了絕對的拉扯。
也好在顧氏的聲望還足夠,并且在明面上顧軒還打敗了安祿山還對將士們十分的不錯,這才足以穩住局勢。
如若不然的話,換做任何一個將領。
都不可能穩得住這種局勢。
長期的輪換式作戰,且始終處于下風,并且還時刻處于身體的異常狀況之下。
這種仗,換成任何一個人來打都不可能穩得住軍心。
也唯有顧氏之人才能如此。
但哪怕就是這樣,顧易也不得不操控著顧軒日日出營,于將士們面前穩定軍心。
顧軒都無需做些什么。
只需要效仿昔年顧琛所做的那般,就普普通通的和將士們待在一起,與他們去訴說顧氏一代代先人所做之事。
“篳路藍縷.縱死無悔”
那一代代先人的故事,終究能撼動人心。
而每每講到最后,顧軒總會擲地有聲地宣告:“我顧氏子弟,向來不懼生死!我顧軒在此向諸位立誓,此戰必勝!”
“我將帶領諸位踏破高山,建不世之功!”
“如若不然,我顧軒,必先諸位一步,戰死沙場!”
簡簡單單的話總是會起到作用,并且迅速便會傳遍整個軍營,讓所有人都感受到顧旋即的態度。
顧易并未讓顧軒去許下什么諾言。
這完全沒有必要。
顧氏自起勢至今,每一代人間對于麾下將士們的待遇從始至終都未曾變過,這一點早已是天下共識。
將士們為何愿意跟著顧氏征戰沙場?
那些將軍們還能搶功,可對于最底層的將士們而言,他們所追求的便是這個。
顧易根本沒有必要去強調這些,將士們自是始終都記在心中。
就在這種情況之下。
整個大唐軍營之中的氣氛雖然不算特別熱烈,但至少軍心確實逐漸穩定了下來。.
至德元年,六月二十七。
雙方再度會戰于西傾山間。
唐軍以折損近五百將士的代價,終是護住了糧草輜重;而吐蕃方面,傷亡不過二百。
將一具具同袍的遺體葬入冰冷的高山后,這五百條性命換來的,僅僅是唐軍不足五里的艱難推進。
隨即,面對更高海拔的嚴峻挑戰,大軍不得不在一處易守難攻之地扎營休整。
戰火旋即重燃——
接連十日,吐蕃大軍如跗骨之蛆,輪番侵擾,攻勢凌厲,誓要摧毀唐軍的命脈輜重,唐軍將士唯有以命相搏,浴血奮戰,方才一次次擊退強敵,堪堪保住命脈。
十日血戰,雙方傷亡累達數千。
唐軍居大半。
待到將士們稍稍適應了這煉獄般的環境與節奏后,大軍才得以再次拔營,向著前路挪動。
每一步,都浸透了血汗與艱難。
聽著將領們一次次呈上的傷亡奏報,甚至就連顧易都不由得開始動搖了起來。
“自己會不會有些太急了?”
他如今所做的這一切,完全可以稱之為顧氏至今所做的一切當中影響最大的之一。
其艱難險阻,更遠非昔年經營西域可比。
究其根本——他這是想要整個吐蕃提前數百年,徹底納入華夏的版圖與血脈之中。
而如今正是吐蕃最為強盛的時期!
但僅僅瞬間顧易便將自己有些動搖的想法完全壓制了下去。
這世界上又何來絕對的對錯,與絕對完美的時機?
顧氏既已綁定了九州。
那這條路,便始終都要有人踏過。
雖然在如今看來他確實是讓大唐損失了不少的將領,可以原本的歷史與現在做對比,這些人仍舊只是少數。
而且別忘了,顧氏已經再次改變了歷史。
安史之亂雖然已經發生了,但相比于原本的歷史而言終究還是差了太多太多。
可以想象到顧氏接下來會承受多么大的壓力。
而想要等到下一次.那可就不知道還需要多長的時間了。
這段時間的成長在這種情況下就得到了完美的體現,當顧易想清楚了這一切后內心便不會再有任何的動搖。
若是初入此局之時,他斷不會如此行事,只會順勢而為,靜觀其變。
他在注視著顧氏一代代的生老病死,
可那些已逝的先祖英魂,又何嘗不是在時間長河的彼岸,默默注視著他們這些負重前行的后人?
顧氏既已踏上此途,便唯有——
一往無前!
自這一日起,顧軒現身軍中的時間愈發長久。
更是在大營之中,由顧易親自操控,舉行了一場肅穆而悲愴的祭祀。
祭壇之上,無他。
唯大唐歷代先帝之英靈,與顧氏代代先祖之忠魂。
顧軒立于獵獵作響的大唐龍旗與顧氏旌旗之前,聲震四野:
“懇請列祖列宗、先帝圣靈,庇佑我大唐健兒,佑我此戰功成!”
此雖為心念寄托,然在絕境之中,這薪火相傳的信念所激發之力,有時,更勝金石良藥。
就比如現在——
當大唐的將士們逐漸開始適應了高原環境之時,他們的戰斗力也在隨著時間而逐漸恢復。
自這場祭祀之后,緊接著將士們便察覺到了那與日俱增的傷亡突然間就停了下來。
至德元年,七月末。
西傾山要道,烽火再燃。
一場激戰落幕,戰報飛傳大營:
唐軍折損四百余,吐蕃傷亡亦近五百!
當這簡單的數字傳入大營的剎那——
死寂!
隨即,是如同山崩海嘯般的歡呼,猛然從每一個營帳、每一個角落炸響,直沖云霄!
上至披甲持銳的將領,下至滿面風霜的普通士卒,無不被這戰報驚得目瞪口呆,旋即被狂喜的洪流徹底淹沒!
“顯靈了!是太宗皇帝顯靈了!是顧氏的列祖列宗顯靈了!他們替我們扛住了這高山的魔咒!!”
“呸!什么狗屁高山之厄!擋得住我大唐歷代英烈與顧氏仙人的在天之靈嗎?!”
“定是顧氏仙人在護佑我等!此戰,必勝!!”
狂熱的吶喊如同燎原之火,瞬間席卷整座大營。許多鐵打的漢子,竟激動得相擁而泣。
沒辦法,唐軍的壓力確實太大了。
在高原反應之下,能保持戰斗力的將士本來就不多,而且吐蕃的進攻還時刻不停。
這些時日來的輪換壓力之大都讓顧易有些動搖了。
更何況是這些人呢?
如今聽到了這個消息,他們又豈能不興奮?
此刻,主帳之內。
看著眾將士那興高采烈的表情,顧易亦是不由得松了口氣,操控著顧軒滿意的點了點頭道:
“諸位將軍以為如何?”
話音剛落,一眾將軍四海都不猶豫立刻朝著顧軒行禮。
“太傅英明,末將佩服萬分!”
“我軍如今氣勢如虹,太傅!!末將提議進攻!!”
往日里愈發沉寂的主帳在此時是終于漸漸恢復了生氣。
郭子儀站在眾將士最前方,待將士們的話音相繼落下之后,他才拱手開口:“太傅,末將亦是以為我軍該有所準備了。”
“此事,便交給郭將軍了。”
顧易沒有猶豫,立刻將大權交給了郭子儀。
他早已給出了具體方略。
此次的拉扯戰可不僅僅是為了讓將士們習慣高原,同樣也在滋養著敵軍的信心。
只要唐軍能夠扛過接連的失敗,便能夠在其中安排一次詐降。
高原的地勢可不僅僅是只為吐蕃所用。
顧氏最不缺的就是堪輿圖。
數十年來數不清的商人,早已將這青藏高原的地勢摸了個干干凈凈。
剩下的交給郭子儀等人即可。
“切記。”
顧易操控著顧軒,目光如炬,掃過帳中每一位將領:“萬不可操之過急!再等等,讓將士們再恢復幾分元氣。”
“諾!末將謹遵太傅軍令!!!”
眾將神情肅然,齊齊抱拳領命,聲震帳頂。
戰火,依舊在高原各處燃燒不息。
赤松德贊與一眾吐蕃貴族,對此番戰況的微妙變化渾不在意,只道是唐軍終于被逼到了山窮水盡的絕境。
他們自然也聽聞了唐營那場祭祀的傳聞。
但這絲毫未能動搖他們根植于雪域高原的信仰。
在他們看來,若大唐的先帝與顧氏的先祖真能抗衡高山之神,那昔年如顧靖、李世民那等雄主,為何不來踏平吐蕃?
正因如此,吐蕃的進攻策略,一如既往,毫無改變。
赤松德贊已經想好了。
只要一點點的蠶食掉唐軍的精銳,只要他們持續深入高山,待“高山之厄”愈發的嚴重,便是他關門打狗,畢其功于一役之時!
到那時,所圖謀的,又豈止是區區關中之地?
縱使是那富饒的九州萬里河山,也未必不能染指!
他甚至當眾引用了那流傳于九州的古老豪言:
“問九鼎之輕重!”
盡管時移世易,此言于當下情境或顯陳舊,但其中所蘊含的睥睨天下、欲取神器的磅礴野心,卻絲毫未減!
光憑著這一點,便足以看出赤松德贊如今的野心到底膨脹到了何種地步。
至德元年,八月初七。
雙方再次爆發大戰。
此戰吐蕃終是有所收獲,在付出了近一千人的代價之下,毀掉了唐軍小半糧草。
在這巨大的勝利之下。
這些人甚至都沒發現唐軍此戰只損傷了兩百人不到。
很顯然,當漸漸適應了高原環境之后,唐軍裝備上的優勢亦是漸漸體現了出來。
但卻絲毫都沒人在乎這一點。
甚至哪怕是聽到了此事,也完全將其當做了唐軍如今已經沒有了死戰的勇氣。
人總是會不受控制的朝著自己所想的方向去想。
尤其是在如今的這種情況之下。
他們不懂高原反應,只對其有盲目的自信,這便是他們最大的破綻。
唐軍仍是緩緩前進,就真的如同他們所想的瘋魔了一般,始終朝著邏些城的方向前進。
八月十七。
破曉的曙光,終于刺破了高原漫長的寒夜。,歷經數月血與火的跋涉,唐軍前鋒,已然逼近西傾山路那令人窒息的海拔頂點!
赤松德贊豈容唐軍輕易登頂?
他當即發動了又一次兇狠的突襲!
此役,唐軍依舊損傷慘重。
最被赤松德贊等吐蕃貴族在乎的糧草再次被奪去了一些,而且吐蕃還沒有付出多少的代價。
更令人心驚的是——唐軍營中,竟首次出現了丟盔棄甲的逃兵!
這還是雙方拉扯至今,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
赤松德贊自是對此萬分的興奮。
而那一眾吐蕃貴族也如同是見到了獵物的獵犬一般,紛紛請求赤松德贊開啟大規模的進攻。
這些糧草可都是利益。
——無論后續到底能不能如同赤松德贊所說那般殺入整個九州,對于他們這些人而言,先抓住眼前的利益才是最為關鍵的。
所有人都想著分一杯羹。
而赤松德贊這一次也是沒有猶豫,既然唐軍已經丟了膽,他又何須再等下去呢?
此行只要踏破唐營,無論是殺了顧氏家主也好亦或是將其生擒也罷,他這一生的成就便足矣超過歷代贊普。
而以大唐那些人對于顧氏的態度。
這亦是一個殺手锏!
決斷,瞬息已定!
至德元年,八月二十八。
“兒郎們——!!!”
赤松德贊高踞戰馬之上,手中彎刀映著初升的寒光,立于一座黑煙繚繞、散發著神秘氣息的祭臺之前,聲如驚雷:
“高山之神在注視著我們!祂的偉力將庇佑我等戰無不勝!!”
“此戰若盡殲唐寇——”
“九州萬里沃土,便是爾等囊中之物!!!”
“吼——!!!”
震耳欲聾的咆哮聲自他身邊的親衛口中炸響,瞬間點燃了整片高原!
那聲浪如同千萬只搏擊長空的蒼鷹發出的厲嘯,所有吐蕃將士的眼中,都燃起了近乎瘋狂的貪婪與嗜血之光!
赤松德贊手中彎刀,仿佛是裹挾著雷霆萬鈞之勢,猛地向前方虛空劈下!
“嗚——嗡——!”蒼涼的牦牛角號響徹云霄。
下一刻——
漫山遍野、數之不盡的吐蕃鐵騎與步卒,便直接朝著唐營的方向殺了過去!
大戰,正式打響!
(Ps:月底最后一天跪求月票,求兄弟們多多支持一下,魚萬分的感謝,等下還有月末小結兄弟們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