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山!
顧煜借著這一次的祭祀,徹底宣誓了自己的決心。
同樣也定下了顧氏將來的道路!
九州盛,顧氏興!
顧易默默的注視著這一切,心中亦是萬分激蕩!
他又何嘗不是在等?
他想看一看顧煜的手段!
也想看一看,再經過數百年
的輝煌以及多年的沉寂之后,顧氏能夠爆發出多大的力量!
如今,這一日終于來了!
顧煜顯然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他并未將家族完全暴露在明面上,這是他無比強調之事。
顧煜只是家族子弟分散而去!
桓侯一脈;
嶺南脈系;
還有天下各地的脈細。
顧氏到了如今,早就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人員稀少的家族了!
雖然這些脈系的影響皆不如主脈。
但于各地之間他們仍是有著無比尋常的影響力。
而顧煜則是坐鎮主脈,遙控四方!
——無形的傳言于整個天下接連升起。
“楊廣得位不正!”
“仁壽宮血案。”
“弒父!”
顧煜對于人心的判斷顯然同樣非凡,當他開始讓人于暗中漸漸謠言之后,這謠言就瞬間傳遍了整個九州!
有人亦是在幫著散播謠言!
且這謠言還越傳越離譜!
但又有誰會去在乎呢?
那一日仁壽宮的經過就是會給眾人留下很大的口子!
而當這一切都有了名頭之后,這整個天下的謠言便不可能再停下來了!
——人心徹底混亂!
顧氏的影響在這種時候就徹底展現了出來,雖然不能動用全部的力量,雖然不能將一切都放在明面上來。
但當顧氏齊心的那一刻起,還是對會整個天下產生極大的影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如今就是如此。
當然,顧煜的手段遠不止這么簡單。
除此之外,他亦是利用起了讖緯迷信。
無論在任何時代。
這都是一件大殺器,只可惜顧煜如今并不能利用顧氏的威名來引導這一場人心上的動亂。
如若不然的話整個九州絕對會引起驚天巨變。
童謠;碑刻;天象;
各種符合讖緯迷信的謠言于四方并起。
顧煜這一次的出手十分果斷,于各個方面對整個隋朝的根基發動了進攻!
仁壽宮變——是顧煜送給天下諸侯們的造反理由!
讖緯迷信——是讓天下百姓相信隋朝天命已失!
從諸侯到百姓!
顧煜以雷霆手段開啟了自己的第一次攻勢!
但這還未完!
除卻給予他人信心之外,顧煜更是于經濟、流民上動手!
數百年來的底蘊是旁人難以想象的。
更別說顧易當年在操控顧燁之時,便已經為整個家族留下了保留工匠的傳統。
要想仿制朝廷的五銖錢,對于顧氏而言實在太過于輕而易舉。
至于對流流民。
顧煜的手段更為簡單,名義上是賑災。
也是這樣做的!
只不過——
在賑災的同時將百姓往洛陽引導,包括楊廣的各個行宮。
這就是純粹的殺招!
當流民們的怒火被徹底點燃那一刻起,整個隋朝的天下將會在頃刻之間被摧毀。
局勢愈發的混亂。
顧煜的這一系列手段可謂是真的將隋朝推到了懸崖。
就連楊廣都不能再保持淡定了。
原本他還想著處理顧氏,開啟第三次的征途!
但——
當前的局勢已經徹底超出了他的掌控。
經濟崩潰;
流民遍野;
四方梟雄聲勢愈強。
各地興起的流言已經到了楊廣不得不關注的地步,終是徹底讓楊廣警惕了起來。
洛陽,西苑。
看著眼前一眾嬉戲吧的宮女,楊廣披肩散發再也沒有了昔日的興致。
在他身旁。
蕭皇后半露香肩,依偎在他的懷中,滿臉媚色,見楊廣興致不高,不由得嬌滴滴的問道:“陛下,您這是怎么了?”
“是這批宮女不符合陛下的雅興嗎?”
在這座西苑之中實在發生了太多的故事。
楊廣這還是第一次露出這種表情。
聞言,楊廣微微一笑,飲了一口酒,然后狂笑了起來。
在蕭皇后詫異的目光之下。
他又忽地開口,輕撫著自己的長髯,喃喃說道:“大好頭顱,誰能取之?”
雖然他此話說的聲音很小。
但依偎在他懷中的蕭皇后又怎么可能聽不到,表情忽然一變,連忙起身便要跪下。
“不必!”
不過楊廣卻直接打斷了她。
朝她招手,重新將她拉近了懷中,在蕭皇后滿臉驚容之下,笑著道:“家國大事,又與你們有何關系?”
他再次喝了一口酒,旋即忽地詩興大發,看著眼前的歌舞升平,大聲笑道:“瓊枝影碎九重燈,舞破霓裳是此聲。”
“已覺龍舟沉夜霧,猶教錦纜系春風。”
“詩成忽濺丹砂字,半作霜花半作烽。”
蕭皇后一直都在緊緊的盯著楊廣。
到了這一刻,反倒是楊廣漸漸恢復了過來,他放聲大笑:“朕不是昔年南朝的那些廢物們!”
“我大隋——”
“亦不是躺出來的江山!”
他再次燃起了雄心!
不過些許反賊罷了,能耐他如何?
天下烽火四起!
隨著顧氏的出手整個天下的局勢已經到了完全控制不了的地步。
楊廣已經沒有心思去針對顧氏了。
他必須要平叛!
若是不能將這股風頭徹底給壓下去,那他大隋的天下就恐怕再也無法安寧了!
楊廣重新站了起來。
甚至隱約之間,再次率軍出征的他甚至都已經有了昔年晉王時的感覺。
可這有能夠如何呢?
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在當前九州遍地烽火的情況之下。
楊廣想要以雷霆之勢攻打乙一方那邊不可能。
四方梟雄雖然皆有著異心。
但只要在楊廣沒有倒下之前,楊廣便是他們共同的敵人!
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徹底的擊潰楊廣!
整個天下一片腥風血雨。
自是有人來找過顧氏!
其實對于天下梟雄而言,看著整個天下能在短短時間之內到達這個地步,他們的心中都已經有了些許猜測。
試問整個天下,也唯有顧氏能夠從各個方面對朝廷下除此狠手!
但這也只是猜測罷了。
他們去尋找顧氏,是想獲得顧氏的支持!
當前局勢就是如此,每每到了天下大亂之時,顧氏的影響力便會上升!
若是能夠獲得顧氏的支持。
那對于他們所有人而言,都將是天大的助力!
但顧煜卻始終未曾做出過任何選擇。
對于四方諸侯。
他始終都在保持著相同的態度。
作為顧氏的家主,他的每一個選擇都關乎著整個家族的興亡,由不得他不謹慎。
局勢愈發的動蕩。
雖然楊廣已經將心思放在了國內。
但當前國內的局勢還是讓整個隋廷的局勢愈發艱難。
最關鍵還是軍心不穩!
楊廣的脾氣已經徹底養成了。
一個人在大手大腳慣了之后便不可能回到那種節儉的日子。
楊廣如今就是如此。
他已經習慣了掌控一切的感覺,就再也無法回到昔年那個為了爭奪太子之位處處忍著的晉王狀態。
但凡局勢稍有不順他意,他便會斬將泄憤。
這致使整個隋軍上上下下的將士每日每夜都活在恐懼之中,根本就無法全力平叛。
整個大隋的社稷在短短時間之內每況日下。
亡國——
這兩個明明很熟悉但又覺著陌生的兩個字,在不覺之間便出現在了每一個人的心頭。
短短數年時間。
整個大隋便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
太原。
李淵這些年來過得十分艱難。
自楊廣繼位之后,他的日子可以說就從來都未曾消停過。
楊廣不放心他。
若不是通過了一系列自侮的手段,以及局勢導致,李淵甚至很有可能直到今日都不能掌權。
但哪怕就是這樣,楊廣也始終在派人監視著李淵。
這讓李淵十分的不安。
尤其是近年來的局勢更是讓其心感焦慮。
他可是楊廣的宗親。
當前的局勢,無論楊廣能否平叛成功,他都感覺不出來自己的活路。
他的活路似乎只有一個。
那就只能自己去爭,也早已有過不少人去勸過他。
但李淵卻始終沒能踏出這一步。
不過李淵卻也在做著一系列的準備,讓自己的長子李建成結交俊才,而同時間他自己又在打著平叛的由頭不斷招兵買馬,接受叛軍投降。
這給了很多人多想的機會。
不過李淵確實還需要一個助力!
要么真正被逼到絕境,要么便要讓他升起十足的信心!
也唯有如此。
李淵或許才可以真正踏出那一步!
此時,晉陽。
一身戰甲的李世民快步走進府衙,晉陽宮副監裴寂,先是拱手行禮,繼而問道:“裴公,父親他.”
“唉。”
裴寂深深的嘆了口氣,未等李世民說完便直接搖了搖頭。
他自然知道李世民想要問的是什么。
就在前些時日,李世民便已經找到了他,兩人所談的自然是想要幫助李淵正式踏出這一步。
作為李淵的絕對心腹之一。
裴寂在李淵那里還是十分有影響力的。
但可惜的是——
或許正是因為此事實在過于關鍵,就連裴寂相勸李淵都未曾多說些什么。
見狀,李世民的臉上也是閃過了無奈之色。
雖然他年紀還小,才不過區區十六歲,但整個人身上的銳氣卻是絲毫不少。
這些年來。
李世民已經立下了一些功勞。
他再也不是那襁褓之中的孩童,已經漸漸成為了一柄十分鋒利的寶劍。
且與原本歷史不同,隨著李世民的年紀越來越大,顧易也曾仔細關注過他。
李世民極為的崇尚顧琛。
且十分受其影響。
當前的大亂之世對于李世民而言是一樁幸事,給了他能夠效仿昔年顧琛打穿整個天下的機會!
他想推動李淵起事同樣也是因為看透了當前的這個天下。
隋朝注定會滅。
這是李世民十分確定的判斷。
楊廣已經徹底激起了整個天下的憤怒,再加上那四方的謠言,他這個皇帝是不可能再繼續做下去了。
如今就算是再平叛,也只是最后的掙扎罷了。
作為楊廣的宗親。
若不起事,待到將來江山異主,他們李氏的下場就注定會以悲慘落幕。
他相信李淵也能看出來這一切。
但卻不知為何李淵卻始終不愿踏出這一步。
燭火搖曳,映得帳中二人身影忽明忽暗。
裴寂眸光微動,似是靈光乍現,倏然打破沉默:“公子,在下倒還有一計。“
聞言,李世民眼神頓時一亮,他雙手交疊,鄭重朝著裴寂長揖至地,言辭懇切:“裴公胸中丘壑,還望不吝賜教!“
裴寂卻未急著開口,緩步踱至李世民身側。
他壓低身形,以僅二人可聞的聲音耳語數句。
話音未落,李世民面容瞬間冷肅如霜,良久才緩緩搖頭:“此事實需從長計議。“
“這“裴寂神色微怔,眼中滿是不解,“公子的意思是?“
李世民凝視著案上跳躍的燭火,喉結微動,似是在斟酌字句:“若能得顧氏襄助,裴公覺得父親是否會下定決心舉義旗?“
“顧氏?!“裴寂面色驟變。
他垂眸看向自己交握的雙手,指尖無意識摩挲著掌心紋路:“公子有所不知,顧氏已隱世多年。且當年顧哲之事“
話未說完,其中意味已不言而喻。
李淵身為楊廣表親,與顧氏既有舊怨,又無足以打動對方的籌碼,此事談何容易?
而且相比于天下其他諸侯,李淵現在又有什么優勢能值得顧氏相幫?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袍袖拂過案幾,案上竹簡輕顫:“裴公,正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若能讓父親踏出這至關重要的一步,縱使千難萬險,亦不足懼!“
裴寂聞言心頭劇震,終于讀懂了少年眼底的決然——
他這是想打算以顧氏之名設局,推動李淵起事!
此事絕對能行。
在當前的局勢之下,能夠獲得顧氏的支持,絕對宛如定海神針。
但這樣做一定會有代價。
當今天下,為何沒有梟雄會假借顧氏之名?
因為這件事只要做了就一定會有代價,稍有不慎便會將顧氏推的越來越遠,而此舉會造成的連鎖反應難以想象。
裴寂的表情十分嚴肅,在仔細思索著這其中的得失。
但李世民卻似乎早就已經做出了決定,認真的看著裴寂說道:“若我李氏能予天下一個海晏河清的盛世,顧氏這般家族又豈會于我李氏生惡?”
李世民的語氣異常鏗鏘,剛毅的臉上滿是雄心壯志。
其實對于顧氏,他一直都有著結交之心。
無論是為了顧琛留下的東西也好,亦或是為了整個天下也罷。
李世民心中藏著無盡的雄心。
他早已給自己定下了目標,他就是要重現昔年顧琛的壯舉。
讓十方征渡使,再次重現于世間。
殺到這個亂世重新安定;殺到整個天下無人再敢稱尊!
Ps:(跪求月票,目前已經接近七千張月票了,還差三千就能達成徽章的要求了,跪求兄弟們支持一下,等一下還有一更!決不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