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第15章 太子風波,大戰前夕(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章 太子風波,大戰前夕(求月票)

第15章 太子風波,大戰前夕(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4日  作者:魚羽漁鈺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魚羽漁鈺 | 操控祖宗 | 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延熙十一年,十月。

烏桓、鮮卑聯兵數萬進攻幽州。

雖然被陸抗與文欽打退。

但這無疑也是一個信號,更加應證了顧易的猜測。

很顯然,九州與蠻夷的這一戰注定無法避免。

無論如何顧易都必須做好準備。

相比于顧易的謹慎,大漢無論是官員們也好亦或是百姓們也罷,對此都是絲毫不以為意。

或許就是因為當年顧琛的成就實在太高了。

這大大的加劇了大漢官員百姓們對于四方蠻夷的不屑。

哪怕大漢如今仍是處于恢復階段。

但百姓們也仍是如此。

于他們而言,四方蠻夷進攻大漢那就是在蜉蝣撼樹。

這種想法就注定是隱患。

雖然大漢當今的實力確實不弱,但若是所有人都不如此自傲的話,那就一定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但要想改變這些無疑是在癡人說夢。

大漢百姓對于蠻夷的不屑,早已融入到了骨髓之中。

這是千百年來強生形成下來的習性。

顧易可不會天真到在這方面發力。

他只是更加關注邊疆,除了幽州之地外還有四方的蠻夷。

包括當年顧琛遷移來的那些部落。

其實在顧易心中一直都覺著,九州文化最為神奇之處便是包容。

在原本的歷史之中;

——縱觀九州數千年歷史實在是有太多太多的部落,被九州的文化所同化。

這些部落如今就是這樣。

顧琛當初挑選的幾乎都是一些善于農耕的部落。

這種部落對于中原的文化本就有著很強烈的向往,且更為適合九州的文化。

如今他們更是對大漢已經有了認同感。

尤其是新出生的子弟。

他們對于九州文化的認可程度甚至已經超越了原本的部落文化。

只要大漢仍在,這種現象就一定會隨著一代一代人的影響而越來越重。

這種現象讓顧易產生了很多想法。

——比如文化大融合。

真正奠定好九州將來的根基。

但在一陣深思熟慮之后,他又將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給壓了下去。

這種念頭實在是有些過于天真了。

最起碼以現在的生產力,大漢還沒有能夠壓住所有蠻夷的實力,這種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

時間匆匆而逝。

顧易漸漸放下了對于朝政的干涉,選擇將一切都交給了張華鐘會杜預等人。

也好在這些人的能力并不差。

并且因為顧氏的影響,他們對于顧易所定下的種種制度同樣也保持著堅定的態度。

再加上朝臣們的抵抗之心越來越弱。

這讓顧易終是騰出了些許時間,開始籌備糧草于四方。

而隨著顧易的動作越來越大,朝堂上的眾臣也是漸漸看出了顧易的心思,朝堂之中的風向不由得便轉移到了這件事身上。

不少大臣都在懷疑顧燁是想效仿顧琛,對四方蠻夷開戰。

這對于他們而言可不是一件小事。

沒人愿意打破平靜,突然開戰。

大漢當前的朝廷已經迭代到了第三代,完全沒有了當年那些從戰亂之中走過來人的魄力。

向四方蠻夷開戰在他們眼中就完全是一件有害無利的事。

哪怕就算打贏了又能如何?

四方蠻夷們的土地,在他們眼中就是不毛之地。

越來越多的奏疏堆積到了張華那里。

開始的時候張華還能壓下這些奏疏,但隨著顧易的動作愈發頻繁,反對這種事的聲音也是越來越強烈。

顧易根本沒有興趣去理會這些人。

其實若不是因為他知道后事,他或許也是這些人之中的一員。

這種事是講不清的。

顧易只是去見了一趟劉禪,向劉禪重新提了一遍當初顧琛晚年時所做的一切。

隨后——

劉禪便將這些奏疏給壓了下來。

不過劉禪對此也有些擔憂,他不愿意讓顧燁離開洛陽。

朝堂上的風聲讓他十分緊張。

劉禪如今也已不在年輕了,甚至可以說已經是到了晚年。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

他對于此事的態度十分堅決。

哪怕當了這么多年的皇帝,他也仍是如同當初那般,對于顧氏有著很強的依賴性,甚至是越來越強。

他害怕當初顧琛諸葛亮的事再現。

但涉及到一國之事,豈能因一人之意而改。

顧燁終是要離開洛陽。

這是一定的!

但這一次顧易還是操控著顧燁答應了劉禪。

他還需要時間。.

延熙十三年,七月;

益州送來消息,鎮西將軍鄧艾薨于成都。

自此——

顧琛當初為大漢留下的所有將軍,皆以薨世。

一個輝煌的時代徹底落幕。

與其他將軍不同,鄧艾的功勛可不僅僅只有鎮守一方,同樣還有著屯田的功勛。

雖然這其中有著顧琛的關系。

但不可否認的是鄧艾的屯田之能同樣非凡。

劉禪對此十分悲傷,同樣是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喪事。

顧易讓羊祜趕往益州接任了鄧艾的官職。

這是他深思熟慮后的結果。

正是因為屯田之策在益州之地大獲成功的緣故,西南夷是當前各方蠻夷之中最為親近大漢的存在。

顧易不可能讓一個只知征戰的人趕往益州。

羊祜便是一個很合適的選擇。

但不好的消息接踵而至,劉禪竟然在喪事之后突然患病。

皇帝患病,無論輕重都不算是小事。

雖然劉禪這個皇帝在當今大漢之中更像是一個吉祥物,但他手中也是有著權力的。

突然的患病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甚至就連顧易都沒料到竟然會發生這種事。

按照顧易的判斷而言,劉禪的壽命肯定會超過原本的歷史。

畢竟歷史已經發生了太多的改變,甚至就連諸葛亮都比原本歷史之中多活了好幾年。

劉禪這種性格的人絕對會比原本歷史之中還要長壽。

根本就沒有料到竟然會發生這種事。

最關鍵的是——

劉禪的患病,讓他發現了大漢當前另一處潛在的威脅。

那就是太子劉璿。

對于劉璿此人,在原本的歷史之中記載并不算多,顧易對他的理解也只是通過如今正面接觸之時才有所判斷。

在劉禪未曾患病之前;

劉璿雖然出入無度,但為人性格也算可以。

再加上劉禪的影響他這些年來對于顧氏一樣很尊崇。

但隨著劉禪患病之后

劉璿這個太子漸漸有了一點權力,他性格上的缺點便展現了出來。

此人十分剛愎自用,且十分的有野心。

他可以說是與劉禪的性格完全相反。

劉禪是知道自己才能不足,所以從不想其他的事,將一切都交給有能力的大臣。

但劉璿則完全不同——

哪怕對于朝政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經驗,他也要插手其中。

雖然劉璿對于顧氏的態度并不差。

但光憑著這一點,便足以說明他性格的特點。

別忘了,劉璿他現在還不是皇帝!

這迅速便讓顧易警惕了起來,其實之前的他也考慮過這種問題。

畢竟劉禪終究會死。

若是屆時當真會發生大戰的話,那這天子的位置便極為關鍵。

只不過之前的劉璿的性格還沒有完全展現了出來。

但現在就不同了。

劉璿這個人的才能十分一般,若是真的讓這種人當了皇帝。

以他的性格

屆時的大漢會變成什么樣?

顧易的性格本就不會面對大事而猶豫不前。

尤其是在經歷了這么長時間的觀察,以及切身實地的操控之后,顧易的本事也在不覺間獲得了提升。

這可是事關九州沉浮.以及顧氏生死的大事。

他絕對不能容忍出現任何的差錯。

但顧氏至少在明面上,絕對不能涉及到皇權交替的爭端之中。

不然的話絕對會留下很大的風險。

如今已經不再是亂世了,顧易必須要為未來考慮。

就在這種情況之下——

一個念頭迅速便在顧易的腦海之中生了出來。

在考慮好一切之后。

顧易立刻便操控著顧燁對外放出了消息,自己同樣患病。

隨后便緊閉冠軍侯府的大門,不見任何一人。

洛陽。

接連的動蕩終是讓大漢朝堂出現了混亂。

對于劉禪患病。

其實群臣們倒是能夠接受,畢竟劉禪的年紀已經真的不年輕了。

但對于顧燁患病的消息

群臣們的態度卻都是十分意外。

張華鐘會等人相機前來,但顧易卻始終是誰都沒見,只是接受了劉禪的慰問。

這種狀況更是讓人覺著不解。

一股無形的暗涌瞬間便席卷了整個大漢朝堂。

也好在張華等人能力出眾,這才穩住了朝堂上的局勢,沒有讓朝堂混亂起來。

但隨著大漢科舉之日的再次到來。

這種勉強維持的平衡,終是再次迎來了動蕩。

丞相府。

“丞相,孤要親自出題!”

劉璿緊緊的盯著張華,一臉嚴肅的說道:“孤身為大漢太子,為我大漢炫選拔能人本就是情理之中。”

“丞相為何不答應?”

看著眼前的張華,劉璿滿臉怒色。

隨著顧燁持續閉門不出,再加上劉禪的身體始終沒有好轉。

他這個太子的權威也是越來越大。

“太子。”張華絲毫不懼,迎著劉璿滿是怒色的眼神,認真說道:“我大漢歷年科舉考卷皆因實事而定。”

“此次科舉考卷,顧公更是早已定下。”

“豈能隨意更改?”

“還請太子恕臣萬萬不能答應。”

張華的表情十分認真,絲毫都不讓步。

聞言,劉璿眼神之中的不滿之色更加濃郁,但卻并未直接發作,而是以退為進道:“那孤要將“賽馬”加入特科之中!”

張華絲毫都不猶豫,立刻搖了搖頭:“殿下,此事萬萬不可。”

“科舉乃是我大漢選官之策。”

“天下百姓皆待此事。”

“若殿下將賽馬游玩加入特科,定會助長四方百姓游玩之心。”

“于國無利。”

從始至終,張華的態度都是那般堅決。

“張華!”

劉璿徹底怒了,猛地一拍張華身前的桌案,怒斥道:“孤乃大漢太子,你怎敢如此對孤?”

張華并未開口只是默默的看著劉璿。

劉璿臉上的怒色愈發濃郁。

但畢竟張華乃是丞相,他再怎么志得意滿也不敢對張華如何。

只是緊緊的盯著張華冷哼了一聲,隨后徑直轉身離去。

但此事又怎會如此結束?

當一個人完全沒有了任何束縛之后,他性格之中的弱點只會越暴露越多。

開始的時候還會有大臣支持劉璿。

但這也無疑是讓劉璿更加放肆,他的一些行為終是讓朝中上下越來越多的人對其有了不滿。

大漢當前的朝堂歸根結底還是正向的。

群臣雖然會爭奪利益。

但是他們又都有著共同的底線。

劉璿這種被壓制了太久,突然得到釋放的太子終是會引起所有人的不滿。

就在三日之后。

劉璿更是做出了一件大事。

他率人狩獵歸來竟策馬在洛陽內飛馳,踏死了一名百姓。

當“哭墻”下的鳴冤鐘響起的那一刻。

此事終究還是被鬧到了朝堂之上!

滿朝震動!

聽聞此事之后,幾乎朝野上下的官員們全都怒了。

當然,他們的憤怒不僅僅是因為那死去的百姓。

最為關鍵的是劉璿的舉動。

如今劉禪仍舊患病。

劉璿身為太子,竟然不尊孝道還敢出城游獵,甚至還踩死了百姓。

他們豈能不怒?

群臣們對于劉禪這個皇帝還是有感情的。

最起碼——、

劉禪這個皇帝可以說是脾氣最好的皇帝了,只要不觸到他的逆鱗,那便不會有任何的風險。

如今大漢的吏治可未曾向前漢一般倒塌。

此事所造成的影響終是引起了共憤。

甚至就連張華都無法再壓制這鋪天蓋地的奏疏,整個朝堂上下一片沸騰。

就在這種狀況之下。

劉璿終是感覺到有些慌了。

他先是去見了張華,想讓張華幫他將這些奏疏全都壓下去。

但張華卻連見他都未曾見。

隨后,劉璿只能前往冠軍侯府,想要讓顧燁來幫他渡過此劫。

這還是他此次第一次來拜見顧燁。

其實就連顧易也沒料到,劉璿竟然會在短短時間變成這般。

雖然他早已想到了

以劉璿的性格,在沒了束縛的情況之下,一定會惹出亂子。

但這亂子未免也搞得太大了吧?

只能說以劉璿的身份在原本歷史之中的記錄還不如劉諶,是有著原因的。

歷史雖然已經完全變了。

但涉及到個人的性格,終是難有變化。

顧易自然不會去見劉璿。

他這樣做就是要撇清顧氏和這一切的所有關系。

劉璿徹底絕望了。

他只是太子,滿朝群臣們的憤怒還不是他能夠承受的!

尤其是現在劉禪還在世。

他只能祈求著劉禪不再3醒過來。

但有些事,早已是命中注定。

就在兩日之后。

劉禪的身體終是迎來了好轉,每日清醒的時間越來越長,終是聽聞了此事。

就在當夜——

宮中立刻便有人趕來了冠軍侯府,想要召顧燁入宮。

這一次,顧易動了。

是夜。

寂靜的皇宮之中,氣氛無比凝重。

顧燁一路跟隨著內官趕來了北宮,立刻便見到了床榻上的劉禪。

不知為何——

顧易忽然便感覺眼前的劉禪有些變了。

他的眼神之中竟然多了一種情緒。

顧易對這種眼神并不陌生。

那是對未來的擔憂。

“陛下。”顧易立刻操控著顧燁行禮。

這一次的劉禪表現的十分成熟,并未向之前那般隨意,而是認真的看著顧燁問道:“昭德,身體如何了?”

“謝陛下掛念,臣已無恙。”顧易連忙開口。

聞言,劉禪悠悠的點了點頭:“無恙便好啊。”

他的語氣微微一頓。

眼角忽然流下了一滴淚水,語氣之中也滿是懊惱:“昭德啊朕不孝啊。”

“陛下!”

都無需顧易操控,顧燁的表情猛地一變,連忙便跪了下去:“陛下何以如此啊?”

“呵”

劉禪自嘲一笑,微微抬頭看天:“朕辜負了先帝與尚父的期待,竟然教出了這樣一個太子。”

“朕不就是不孝?”

說話間,仍有淚水不斷從他眼角滑落。

他確實疏忽了對于皇子的教育。

或許是因為劉備當初對他過于嚴格了一些,劉禪一直都有著心理陰影。

所以他對于子嗣們的教育多為寬松。

本以為再不濟也會如他這般。

卻沒料到,這次的現實卻給了他十足的打擊。

“陛下萬萬不可有此念頭。”顧燁連忙開口。

但還未等他說完。

劉禪便直接擺了擺手,再次看向了顧燁:“昭德,朕老了。”

“朕”

“怕不是沒有多少時間了。”

“太子這樣的性格,朕豈能安心?”

這還是劉禪第一次擔心社稷,且這種感覺怎么都壓制不住。

此次大病再加上劉璿的行為徹底讓他慌了。

看著眼前的劉禪。

顧易也是不在猶豫,深深的吸了口氣后立刻開口說道:“陛下,臣請廢太子!”

“廢太子?”

劉禪并沒有表現出任何對顧燁的不滿,而是看著顧燁問道:“廢長立幼.不是取禍之道?”

“若”

“陛下!”顧易不顧禮節的打斷了劉禪,拱手認真道:“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皇帝無德社稷危矣。”

“以太子的性格,絕不可放任其為君。”

“我大漢社稷行至今日,死去了多少的英魂,臣還請陛下三思。”

話音落下,整個北宮之內頓時便安靜了下來。

劉禪緊緊的盯著顧燁。

沉默了良久之后,才幽幽的道了句:“昭德以為,可立何人為儲君?”

“北地王——”

顧易不假思索,立刻說道:“劉諶!”

聞言,劉禪眼神微微一凝,再次沉默了下來。

他似乎是在回想劉諶的性格。

良久之后,他這才微微點了點頭。

Ps:求月票


上一章  |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