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琳、葉詩韻、麻曉嬌和袁傾城像是看白癡一樣看著她,饒是張純臉皮夠厚,也不禁老臉一紅。
張純知道,李琳她們四個這是將她當成跳梁小丑了。
好吧。
張純也承認,她的口氣大了一點。
表面上看,她們的男人才得一個洲,她們五個身處封建社會后宮中的女人,就想分六個洲,有點蛤蟆打哈氣,甚至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但她既然敢說這樣的話,肯定有她的道理。
面對四女的譏笑,張純淡淡地問:“怎么,你們難道不想要一個洲嗎?”
麻曉嬌第一個說:“不用算我,我絕對沒有這樣的能力。”
葉詩韻隨后說道:“也別算我,打天下什么的最麻煩了,我當個米蟲就行。”
張純聽言,看向李琳和袁傾城,問道:“你們呢?”
袁傾城雖然已經意識到了張純應該是別有目的,但她還是說道:“我也沒有這樣的意愿。”
輪到李琳時,李琳對張純說:“這打天下和治理天下可不同,別看咱們幾個這些年做了不少事,但大宋能有今日,主要還是靠官家和滿朝文武大臣,給咱們一個小國,咱們可能都治理不好,更別說幾個洲了,你就別胡鬧了。”
麻曉嬌和袁傾城互看了一眼,她們從彼此的眼睛中看到,‘還得是琳姐,覺悟沒問題,將來就算是揭開官家也是穿越者這個秘密,她估計也沒事。’
不想,張純卻不理李琳,而是跟四女確認:“這么說,你們都對掌管一洲之地不感興趣?”
盡管四女都看出來了張純這又是在給她們用手段,但真沒有自己控制一塊地盤更沒有控制一洲之地想法的她們還是點了點頭,然后就靜靜地看著張純在這表演。
得到她自己想要的答案了之后,張純說:“既然如此,那我就要整個美洲了。”
也不等四女說話,張純就自顧自地又說:“等官家分封時,我準備將我的兒子全都送去美洲,將追隨我的后宮妃嬪的兒子也全都弄去美洲,剩下的就挑一些不成器的皇子塞到美洲,假以時日,我兒子必定能統一這兩個洲。”
說話聽聲,鑼鼓聽音。
張純都圖窮匕見了,四女哪還能不明白,張純的意思是勸四女不要將自己的兒子尤其是能力比較強的兒子,像趙棣、趙存、趙擎、趙興、趙盛,弄去美洲,成為張純的兒子將來統一這兩個洲的絆腳石。
四女不約而同地心想,張純真是好大的野心。
北美洲面積約2422.8萬平方千米,南美洲面積約1784萬平方千米,二者實際合計約為4206.8萬平方千米。
而現在的大宋的總面積,即:北宋的固有面積河湟地區西夏全境燕云地區平灤營三洲一半遼東地區琉求(不算東南亞和華渚),總面積大約也就四五百萬平方千米。
張純想要的地盤差不多是現在的大宋的十倍!
這是什么概念?
蒙古帝國(13世紀鼎盛時期,含四大汗國)的最大控制區域,范圍西至歐洲多瑙河流域(匈牙利、奧地利附近),東抵日本海,北達西伯利亞北極圈附近,南至東南亞湄公河流域及印度河流域,是人類歷史上連續疆域面積最大的帝國之一,也不過才3300萬3400萬平方千米的疆域。
日不落帝國在1921年前后達到疆域頂峰,此時其控制的最大區域,范圍覆蓋了全球約24的陸地面積,包括英國本土、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含今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南非、埃及、馬來西亞等主要區域,領土遍布除南極洲外的所有大洲,因“在其領土上永遠有太陽照耀”而得名“日不落帝國”,也不過才3400萬3550萬平方千米。
縱觀人類的歷史,至少截止到趙俁和五女穿越前,就沒有過四千多萬平方千米的超大帝國。
而張純竟然想要創造一個面積超過大蒙古帝國和日不落帝國的強大帝國,這野心也真沒誰了。
見四女全都一臉無語地看著她,張純不悅道:“我臉上有花嗎?讓你們這么盯著我看?”
李琳說:“花倒是沒有,就是我們想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該不會真的覺得,你的幾個兒子能統一美洲,把那里變成一個史上最龐大的帝國吧?”
張純反問:“為什么不能?”
葉詩韻淡淡地說:“那你給我們說說可能性,告訴我們,你的幾個兒子哪里能比得上官家,比得上成吉思汗,比得上那群英國佬。”
“說就說。”
張純直截了當地說:“首先,我的兒子不是跟官家、成吉思汗和英國人比,更不是跟他們競爭,而是跟原始落后的印第安人爭奪美洲,咱們大宋的武器裝備領先那些印第安人太多太多太多了,只要我的兒子不是廢物,打敗美洲本土上的印第安土著肯定沒問題。”
四女無言以對。
從客觀史實與現實條件來看,張純的設想并非完全脫離實際,其核心邏輯建立在文明代差與技術碾壓的基礎上,這一點有明確的事實支撐。
首先是印第安土著的客觀狀況。
無論是北美洲的易洛魁聯盟、蘇族部落,還是南美洲的阿茲特克帝國、印加帝國,盡管在農業、歷法等領域有獨特創造,但整體仍處于原始部落或早期奴隸制階段。他們的武器以石斧、木矛、骨箭為主,部分文明雖掌握青銅冶煉技術,卻未普及鐵器,更無成體系的金屬兵器鍛造能力。作戰方式多依賴部落聚集的人海戰術,缺乏統一指揮與戰術協同,面對有組織的武裝力量時,難以形成有效的抵抗。
歷史上,16世紀西班牙征服者僅以數百人便摧毀阿茲特克與印加帝國,除了利用印第安土著內部的矛盾,更關鍵的就是火器與鋼鐵武器形成的絕對優勢。
這一點,即便以大宋舊有的武器都能實現。
大宋的神臂弓射程達三百步,遠超印第安土著弓箭;床子弩可擊穿厚重木甲,對付印第安土著的皮甲如探囊取物;甚至連基本的鐵甲步兵方陣,都能憑借防護優勢碾壓手持原始武器的印第安土著沖鋒。
若是再將騎兵弄過去一些,就更碾壓美洲的印第安土著了。
更何況,大宋現在已邁入工業革命初期,已經有很厲害的火器了,其威力足以摧毀印第安土著的土石建筑,還有大宋的火車技術已經初步成熟,甚至用不了幾年就會有汽車了,這使得物資補給與軍隊投送效率遠超美洲的印第安土著水平。
這種技術代差并非“強弱之分”,而是“文明層級之別”——就像鐵器時代軍隊面對石器時代部落,武器、后勤、組織能力的全方位領先,足以抵消人數差距。
更關鍵的是殖民模式的可行性。
趙俁要是將自己的兒子分封去美洲,本質其實是依托大宋的技術與資源,在美洲建立據點并逐步擴張。
印第安土著部落分散且缺乏聯合,難以形成統一反抗力量;而大宋移民可憑借先進工具開墾土地、建立防御工事,同時以火器威懾周邊,逐步將勢力范圍擴展至整個大陸。
歷史上,歐洲殖民者以遠少于大宋可能投入的人力,用數百年完成了對美洲的殖民,而大宋擁有更成熟的中央集權體系與更早的工業基礎,這一過程只會更快、更順利。
最重要的是,此時歐洲尚未開啟大航海時代,美洲處于相對孤立狀態,大宋可獨享這片“新大陸”的殖民紅利。
因此,從技術、實力與客觀環境來看,張純的計劃雖野心極大,卻并非空中樓閣,本質是文明代差下的必然結果。
張純又說:“有一件事你們并沒有搞清楚,那就是,我與官家并不是對立的,我的兒子,也是官家的兒子,如果我的兒子能統一美洲,就是官家統一美洲,至少在官家在世的時候,肯定是這樣的,官家有什么理由不支持我的兒子?”
張純也不隱瞞四女,她也隱瞞不了四女,關鍵她需要四女的幫忙,所以,她主動說起:“我兒子最大的敵人并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內部競爭,官家肯定能想明白,他在美洲,包括其它地區搞分封,他活著的時候,還能壓著他的一眾兒子,不讓他們內斗,相互吞并,可等他駕崩以后,就沒人能壓著他的一眾兒子了,到那時,他們之間勢必會向戰國時期一樣,相互吞并,最終成為幾個大國,甚至是大一統成為一個超級大國。”
說到這里,張純頓了頓,接著悠悠地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咱們中國人發現了新大陸,其必定會按照中國的歷史演變……”
張純的意思是,從歷史規律來看,大宋在此時占據美洲,其后續演變一定會循著中國歷史中“分合交替”的脈絡展開。
初期必是“春秋”格局。
被分封至美洲的皇子,雖各據一方,但皆以大宋為共主。他們依托大宋的技術與制度建立據點,名義上奉大宋正朔、納貢述職,內部則保持相對獨立。
這與春秋時期諸侯尊周王室卻各自為政的狀態相似——一方面,大宋本土的強大實力與文化向心力是維系秩序的核心,分封者需借大宋的名號鞏固自身在美洲的統治;另一方面,美洲與大宋本土相隔萬里,實際管控力有限,各據點只能自行發展,形成“尊王”表象下的割據雛形。
隨著時間推移,必然進入“戰國”階段。
各據點經數代繁衍,人口增長、勢力擴張,與大宋本土的血緣聯系和情感認同逐漸淡化,而資源爭奪、地盤沖突會日益凸顯。
此時大宋若因內部問題或距離遙遠無力干預,各勢力便會脫離“尊宋”框架,相互攻伐、吞噬。
那些占據肥沃土地、掌握先進技術的勢力會逐漸崛起,如同戰國七雄般形成區域霸權,彼此間合縱連橫,以統一美洲為目標展開長期角逐。
這一過程中,弱小的勢力會被兼并,最終剩下幾個實力相近的大國,陷入持續的戰亂與制衡。
最終,大概率會出現“秦滅六國”式的結局。
在長期戰亂中,某一勢力可能因制度更高效(如更完善的郡縣制、更強大的軍事動員能力)、技術更領先(如率先普及更先進的武器或交通方式)、或出現雄才大略的領導者,逐漸具備碾壓其他勢力的實力。它會通過軍事征服與政治整合,逐一消滅競爭對手,最終統一美洲,建立一個新的龐大帝國。
這個帝國雖源于大宋分封,卻已完全獨立,如同秦統一中國后取代周王室,成為美洲新的統治核心,完成從“分”到“合”的循環——這既是中國歷史“分久必合”規律的延續,也是文明擴張到新地域后,必然經歷的權力重構過程。
張純的意思是,既然肯定要有這個過程,那在分封初期,她們就勸趙俁,將幾個強大有能力的皇子,比如她的幾個兒子分封到美洲,再將那些實力和能力不太行的皇子分封到美洲,這樣,將來他們打起來,也不會因為勢均力敵打出來了真火,導致兄弟相殘。
張純希望四女支持她,幫她完成這樣的布局。
末了,張純還假惺惺地跟四女說:“其實你們也可以用這樣的辦法各占一洲,琳姐你喜歡打仗,就把你的兒子全都弄去歐洲,傾城你喜歡安靜,就把你的兒子全都弄去大洋洲,嬌嬌的兒子全去非洲,詩韻……反正你也懶得管,隨便拿個南極洲玩玩。”
張純知道,四女沒有她這樣的想法,也不愿意像她這么折騰,她這么說,只是不想讓四女覺得她在算計她們。
與此同時,張純又怕她真把四女給說動心了。
所以,隨便巴拉了兩句,張純就又說:“咱們幾個上一世的年紀就不說了,僅這一世,咱們都超過三十歲了,早晚有人老珠黃的一天,到那時,官家還能寵幸咱們嗎?依我看,咱們不如留條后路,萬一哪天官家真不要咱們了,我就帶你們去美洲找個療養圣地,咱們全都當太后,頤養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