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鳥飛
更新時間:2025050422:39:24
睡服蕭瑟瑟,讓蕭瑟瑟移情別戀愛上自己,雖然是穿越者,雖然是趙宋王朝的皇帝,但趙俁也沒有自負到自己真有這樣的魅力。
至于張純畫的大餅,像收服了蕭瑟瑟,她有可能會對自己滅遼有幫助,聽聽也就是了,趙俁怎么可能當真?
關鍵,趙俁有這么多女人,還會有更多的女人,又哪里會缺一個蕭瑟瑟?
蕭瑟瑟夠漂亮,身份也不錯,還很有才華。
但趙俁的后宮中,跟蕭瑟瑟差不多漂亮的,甚至是比蕭瑟瑟漂亮的,不敢說多,但肯定有就是了。
至于身份,蕭瑟瑟最多不過就是一個皇妃而已,又不是皇后、太后,甚至都不是公主,終究是差了點意思。
要是蕭奪里懶還差不多,畢竟,她才是遼國真正的皇后。
再說才華。
雖說蕭瑟瑟也能寫寫詩,罵罵耶律延禧,但她怎么能跟李清照相比,李清照可是直接就把趙明誠給罵死了,這才是女詩人的巔峰境界。
而蕭瑟瑟那么罵,都沒給耶律延禧造成半點傷害不說,她寫的詩還沒人知道,某個作者引用了她所寫的詩,竟然被懷疑是AI作的。就這跟AI差不多的水平,在趙俁的后宮中找出來三五十個,一點問題都沒有。
總之,蕭瑟瑟看起來也不錯,但仔細想想,其實也就那樣。
只是有三樣,讓趙俁動心了。
一是,如今蕭瑟瑟已經成了耶律延禧的棄子,如果趙俁不要蕭瑟瑟,蕭瑟瑟和她腹中的蜀國公主耶律余里衍就只有死路一條了,至少會過得十分凄慘,而趙俁如果收了蕭瑟瑟,真的是在幫蕭瑟瑟和耶律余里衍,也真的是給蕭瑟瑟和耶律余里衍一條活路。
這么說吧,如果趙俁不碰蕭瑟瑟,也不理蕭瑟瑟,只怕連下人都敢欺負蕭瑟瑟,甚至都沒準會出現一些膽大狂徒敢騷擾蕭瑟瑟。
——這里畢竟不是皇宮,周圍又全都是將腦袋別在腰帶上的驕兵悍將,真是什么事都有可能發生。
再一個,這兵荒馬亂的,燕京離東京又這么遠,蕭瑟瑟又懷著耶律余里衍,如果沒人精心照顧,蕭瑟瑟能不能順利跟趙俁回到東京汴梁城、能不能順利把耶律余里衍給生下來都不一定。
而老實說,不論是蕭瑟瑟,還是耶律余里衍,在歷史上都是悲劇人物,并且是那種自己沒犯過什么錯下場特別凄慘的悲劇人物,既然趙俁穿越過來了,能救她們母女一把,救一下也好。
別看張純跟惡魔似的,在威逼恐嚇蕭瑟瑟,其實她也是想救蕭瑟瑟和耶律余里衍這兩個可憐的女人,不然她又何必冒被趙俁討厭的風險?
再好好想想,如今蕭瑟瑟、耶律余里衍母女也只有跟了趙俁,才能真正獲救。
二是,張純的擔心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如果放任蕭瑟瑟不管,以蕭瑟瑟現在的執拗,真說不準會搞事,萬一讓她壞了事,先不說趙俁肯定會殺了這對可憐的母女,趙俁也會落個被女人所誤的下場貽笑大方。
如此,張純提出來的解決之法,就得一試了,畢竟,只有女人才最了解女人,說不準,趙俁氣大或好,真能征服蕭瑟瑟呢?
當然,趙俁個人覺得應該沒有這么容易,但說到底,趙俁只是賣賣力氣,不行的話,他也沒什么損失,而要是行的話,他至少能給蕭瑟瑟、耶律余里衍母女一個最低的保證讓她們順順利利的活下去,不至于像歷史上那么凄慘。
至于蕭瑟瑟、耶律余里衍母女的未來到底怎么樣?既然想救她們的人是張純,為了救她們,張純甚至不惜裝惡魔,那自有張純去管她們,趙俁只要配合張純就好了。
三是,吃不著狐貍再惹一身騷的事,趙俁肯定不會干的。
如今,既然所有人都知道,耶律延禧為了息事寧人把他自己的寵妃都送給趙俁了,硬把這口黑鍋扣在了趙俁的后背上,那趙俁就把蕭瑟瑟擺在這,甚至是供起來,不碰,不占便宜,那也太窩囊了,沒準最后還會弄巧成拙。
這么說吧。
劉邦趁項羽主力在攻打齊國、彭城空虛之機,率領諸侯聯軍東進,一舉攻克彭城。項羽得知后,迅速回師救援,在彭城大敗劉邦。劉邦僅率數十騎逃脫,其父親劉太公和妻子呂雉等家屬被項羽俘虜。此后,呂雉等人一直被項羽扣押在楚營作為人質,長達兩年多。直到楚漢議和,項羽才將呂雉等人釋放。
項羽夠仁義吧,都沒有碰呂雉,按照電視劇上演的,呂雉主動勾引項羽,項羽都沒動心。
可最后,項羽的仁義之舉,卻并未在他與呂雉之間留下任何佳話。相反,這段經歷成了呂雉心中永遠的痛,她在被釋放回歸漢營后,性情大變,手段日益狠辣,最終輔佐劉邦成就霸業,自己也成為了權傾朝野的呂后。而項羽卻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
而要是反過來,你要是把虞姬放在劉邦身邊兩年,劉邦絕對會讓虞姬給他生兩個。
趙俁想當劉邦,絕不會去當項羽……
就在趙俁徹夜忙碌之時,耶律延禧也沒有睡。
耶律延禧身邊也不全都是蠢人,像是蕭常哥、耶律和魯斡等,絕對是擁有豐富執政經驗的遼臣,他們一眼就看出來了,趙俁君臣要二十萬匹馬,是想斷了他們逃出燕京城的可能。
耶律和魯斡當場就火了,他沖跟韓忠彥達成這個條約的蕭奉先咆哮道:“如此條件你也敢擅自做主,你定是收了宋人好處,方敢賣國求榮,本王殺了你!!!”
說這話的同時,耶律和魯斡就把彎刀給抽了出來。
看得出,耶律和魯斡是真怒了。
蕭奉先沒沖耶律和魯斡解釋,而只是沖耶律延禧拜道:
“雖南朝以邀陛下出城相要挾、又以今夜破我南京城相逼迫,然臣知事有可為、有不可為,故即使形勢危如累卵,臣亦未敢妄自做主,為社稷、為生靈,只敢言盡力促成此事,以施緩兵之計,不然今夜我南京城必破無疑。”
“今臣已為我南京城中之人爭取到了一夜時間,是戰,是派皇太叔等重新議和,全憑陛下圣裁。”
“臣再說一句,若陛下意戰,臣父子三人及全族男女老幼,皆愿上城墻保家衛國;若陛下意和,臣甘愿擔負議和之責,絕不推脫!”
蕭奉先的話,讓耶律延禧大為感動!他覺得,蕭奉先這樣處處為他著想的大臣,才是國之棟梁、才是真正的忠臣,比起把他硬留在燕京城中又守不住燕京城只會沒事找事的蕭常哥、耶律和魯斡等主戰大臣,實在是強上百倍。
耶律延禧看著蕭奉先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贊許與信賴,對蕭常哥、耶律和魯斡等人越發的厭煩。
而蕭常哥對此卻毫無所覺,他沉默了一會,說:“為今之計,說不得,陛下真得出城一趟,親自與宋主議和,不然我大遼太過被動也。”
耶律和魯斡也說:“斷不能教南朝君臣將我等囚禁于南京城中,陛下恐不可不去一見之。”
蕭勃迭在一旁提醒道:“韓忠彥言,明早晨時不見戰馬出城,宋軍便會繼續攻城,南朝顯然不欲再談,亦不欲給我大遼施展緩兵計之機,要么陛下連夜出城去見宋主,要么戰,要么明早交割戰馬,絕無第四條路可走。”
蕭常哥皺眉道:“既如此,陛下當即刻出城去見宋主,或有轉機。”
耶律和魯斡也說:“此事宜從速,不可緩也。”
耶律延禧另一寵臣耶律阿思,也向著耶律延禧說:“陛下若出,南朝定擒之,挾天子以令諸侯,索要財物、人口,圖割地。”
樞密副使張琳則提醒眾人道:“今我大遼未定儲君,若陛下當真被南朝所擒,后果不堪設想。”
耶律延禧想得更多。他覺得,要是自己被趙俁給扣下了,蕭常哥、耶律和魯斡等人正好趁機換了他這個皇帝,比如換上差一點就搶走他的皇位的耶律淳。
耶律延禧甚至在想,蕭常哥、耶律和魯斡等人之所以拼命蠱惑他出城去跟趙俁議和,為得就是讓他被趙俁給扣下,好換他們更中意的耶律淳當皇帝。
這么一想,耶律延禧當即就下定決心,‘我絕不能出城,不然必羊入虎口,皇位還會被人所奪,說不定會客死他鄉!’
念及至此,耶律延禧打斷了一眾大臣的商量,說道:“非朕不愿出城,實朕去議和,南朝亦定然索要戰馬,不然,必全力攻城,城既破,城中人物皆歸南朝所有,如此形勢,南朝豈能善罷甘休?”
耶律延禧說得也在理。
事實就是,只要耶律延禧敢出城,趙俁絕對會把他給扣下,勒索更多的好處。
當然,最后趙俁肯定會將耶律延禧放回來就是了。
接著,耶律延禧就自顧自地定下基調:“事已至此,當以全我大遼社稷及滿城生靈為念,一切外物,皆不足惜也。”
蕭常哥還想再勸。
也想議和的蕭奉先,立馬就沖蕭常哥開炮道:“致國家如此,皆爾輩主戰之人誤事!今社稷傾危,爾輩萬死,何足塞責!”
蕭奉先這話算是說到了耶律延禧的心坎里去了,要不是蕭常哥、耶律和魯斡等主戰大臣非把他留下,他能這么丟人現眼又這么遭罪嗎?
蕭常哥、耶律和魯斡等主戰大臣也被蕭奉先懟得啞口無言,不得已只好答應交割戰馬。
耶律延禧當即讓蕭奉先負責交割戰馬一事。
蕭奉先下令,城中所有軍隊,包括耶律延禧的親衛軍,上至頭領、將領,下至士卒,一匹馬都不許留,全部牽到通天門前的御街上準備交割,不得有誤。
蕭奉先還特意強調,敢違抗命令,殺無赦。
在耶律延禧、蕭奉先君臣的嚴厲命令下,不少害怕宋軍洗城的遼軍將士,牽著馬去御街上,等待交割戰馬。
害怕有遼軍將士鬧事,交出戰馬的遼軍將士,全都被蕭奉先和他的人給攆走了。
將戰馬收上來了之后,蕭奉先的人又將每一百匹戰馬連成一組,由五人看管照料,以便明早交接。
只到子時,戰馬便在御街上排出數里遠……
就在耶律延禧在宮中等著蕭奉先等人收集戰馬時,突然有個宦官慌里慌張地跑進大殿說:“回離保、大石等數百人沖進宮來,說要見陛下!”
回離保就是遼國猛將蕭干,遼道宗耶律洪基病逝,耶律延禧繼位,以蕭干為契丹行宮都部署,主管耶律延禧的親衛軍。
大石就是耶律大石,他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八世孫,今年還不滿十六歲。
兩人聽說耶律延禧要將燕京城中的馬匹全都交出去,而且明早就把所有戰馬交出去,一個率領耶律延禧的不少親衛,一個率領不少遼國的年輕宗室闖入宮中,求見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得知此事,大驚失色,他急忙起身往外走,想要逃出皇宮。
可耶律延禧剛走到瑤池殿門口,蕭干和耶律大石就率領數百人徑直闖入殿中。
耶律大石截住耶律延禧,大聲說道:“請陛下速出,城中不可留也!”
蕭干、耶律大石等人來勢洶洶,又都殺氣騰騰。
這嚇壞了耶律延禧,他驚慌失措地問:“你等教朕去哪里?”
蕭干說:“臣等舍得性命不要,欲與官家奪得一路,沖出城去!”
耶律大石還特意牽來了一匹寶馬良駒,試圖將耶律延禧扶上馬去。
可耶律延禧卻極力掙扎,就是不肯上馬。
在耶律延禧看來,城外全是宋軍,他就這么冒然沖出燕京城,十死無生,退一步說,就算蕭干、耶律大石他們這些人能將他帶出去,他只怕也會被蕭干、耶律大石他們這些人給控制起來,成為一個傀儡皇帝,所以他堅持不肯上馬。
耶律延禧身邊的一個宦官沖過來制止蕭干、耶律大石等人,沖他們怒斥道:“休得無禮,此乃我大遼皇帝,爾等安敢如此?!”
耶律大石大怒,手中彎刀一揮,這個宦官的腦袋就被砍下,鮮血噴涌而出。
看見這一幕,耶律延禧臉都嚇白了!他萬萬沒想到,耶律大石竟然膽敢當著他的面,砍了他最寵愛的宦官的腦袋!
蕭干急忙為耶律大石開脫:“我等非敢無禮,實欲救陛下于禍難之中。南人詭詐,和議不可信,若交出戰馬,我城中之人皆待宰羔羊,蕭奉先乃細作,賣國求榮,欲陷陛下于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今我城中尚有十萬軍馬、數十萬民眾,約好時間,教軍民從四方八門齊沖,我等護佑陛下混入其中,必可沖破宋軍封鎖,來日陛下聚齊兵馬,再殺回來奪城,此唯一救國之策也,愿陛下速決!”
耶律延禧覺得蕭干、耶律大石他們簡直異想天開,若是按照他們所說的方法出城,那跟找死有什么區別?
所以,耶律延禧一聲不吭,用實際行動告訴蕭干、耶律大石等人,他不想走。
見耶律延禧如此膽小懦弱,連拼一把都不敢,只想束手待斃,耶律大石氣得抓住耶律延禧的衣服,想強行將耶律延禧帶走。
耶律延禧本來就不想跟蕭干和耶律大石他們走,耶律大石又這么無禮,耶律延禧是又急又氣,他以足頓地,很煩躁地說:“朕乃皇帝,大石,你莫非要以下犯上?!”
耶律大石邊拖耶律延禧、邊說:“臣等不顧生死,欲盡忠陛下。陛下若不用,大事去矣!”
耶律延禧怕了耶律大石這個愣頭青,只能虛與委蛇:“若真要出城,朕也要回內殿準備一二,帶上皇后、元妃、德妃及眾皇子,豈能將他等留給宋主?”
蕭干和耶律大石他們這些人現在到底還年輕,耶律延禧又是皇帝,身份尊貴,最終蕭干、耶律大石他們還是妥協了,讓耶律延禧去接蕭奪里懶等人。
耶律延禧故意拖延了一陣,收到消息的耶律淳,親自帶著三千精兵進宮與蕭干、耶律大石等人對峙起來。
見此,耶律大石憤憤不平地勸耶律淳:“大王乃我族英雄,豈能看不出此乃南人陰謀詭計,若此時不出城,后果不堪設想!”
蕭干也說:“國事至此,皆陛下信任奸臣,不用直言所致,大王不可再猶豫,若猶豫,我大遼必危矣。”
耶律淳說:“你等忘家舍命,欲護駕突出重圍,一片忠心。然而圣駕出城,必須護衛周密,方可行動,豈可輕舉妄動耶?”
耶律淳在遼國的地位非常高、名聲也非常好,又文武全才,再者他說的也是實情,所以,蕭干、耶律大石等人還是比較服氣的。
耶律淳又說:“汝等如此護駕而去,果能保全陛下乎?”
蕭干嘆道:“大王真懂軍情也。”
耶律淳說:“我現就將你等意圖報告陛下,教你等一同從長計議,如何?”
眾人皆點頭答應。
蕭干、耶律大石見事已至此,只好將宗室、親衛給解散。
其實,此時燕京城內不說湊出十萬騎兵,至少也能湊出七八萬騎兵,而且有蕭干、耶律大石這樣的猛將希望奪門而出,突圍而去。
如果耶律延禧君臣能將這些力量有效組織起來,突圍或許能夠成功。
然而,只有卓越的人物,才能在關鍵時刻扭轉乾坤,耶律延禧不是這樣的人物,耶律延禧信任的大臣中也沒有這樣的人物。
安全了之后,耶律延禧立即就命令耶律淳將蕭干和耶律大石給捉起來。
——要不是,蕭干是知奚六部大王事,耶律大石是宗室子弟,耶律延禧殺他們的心都有。
就這,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耶律延禧到底還是讓耶律淳抽了蕭干和耶律大石一人二十鞭子。
這個小插曲過去了之后,燕京城中繼續連夜準備交割戰馬,絲毫不敢怠慢,其聲勢之大,史上罕見……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