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鳥飛
在宋初時,也就是趙光義兩次收復燕云十六州都以失敗告終之后,趙宋王朝在河北地區靠近邊界的地方,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備的防御體系:
像利用河北地區西高東低、河流眾多的特點,壅塞徐、鮑、沙、唐等河流,形成眾多水泊,河泊相連,在宋遼邊境中部西起保州,東至泥姑海口的東西四百五十公里,南北三四十公里的地區,構筑成一道“水長城”,并設寨二十八個,立鋪一百二十五個,以此限制遼軍鐵騎的行動。
像重視各級城市的軍事防御功能,對州縣城垣的布局進行調整。如開寶六年省石邑縣入獲鹿縣,強化獲鹿城控制太行山門戶的作用;熙寧八年將井陘縣城遷到天長鎮,使其成為井陘盆地的軍事政治中心。同時,在邊境地區的重要關隘,如瓦橋關、益津關、淤口關等,加強城防建設,加固城墻,并深挖地道。
又像在河北的雄州、霸州、文安、永清、固安等縣,修建了規模龐大的地下戰道。這些戰道結構復雜,有藏兵洞、迷魂洞、掩體、翻板等軍事設施,還有通氣孔、放燈臺、蓄水缸等生活設施,能長期隱蔽兵力,在戰爭中可出奇制勝,對遼軍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而在那時,河北作為重要的邊防地區,常駐禁軍有二三十萬。
宋真宗時期澶淵之役以前,河北駐軍還有二十余萬。
直至宋仁宗天圣年間,因為《澶淵之盟》,宋遼久無戰事,河北的駐軍才只剩下十萬(其中禁軍九萬五千余人)。
到了現如今,由于趙俁推出的巡檢系統精減,河北邊防駐軍只剩下八萬多人。
當然,要是算上廂軍、鄉軍什么的,此時,趙宋王朝在河北也有十萬人馬。
趙俁登基之初,耶律洪基揚言要重新劃分邊界,趙俁選擇以強硬回應,當時,樞密院出過可行的防御攻略,趙俁依計下旨:
在河北沿邊地區設置邊都巡檢司機構,并在保州、安肅軍、廣信軍等邊界地區設有巡檢司,負責地方治安、定期御邊巡界、制定防御策略與調度軍隊等,以加強對邊境地區的管控,并設河北緣邊安撫司于雄州,統轄保州、安肅軍、廣信軍、霸州等州軍,職責是鞏固邊防,解決邊境沖突,負責間諜事務,統籌邊境地區的防御工作。
同一時間,樞密院給河北禁軍做出過最高指示:
集重兵于真定府、定州、高陽關三處戍壘,形成犄角之勢,三鎮分峙,以控扼契丹敵騎;來則備御,去則勿追;浚隍筑壘,廣創新寨。
這種戰略旨在以防御為主,避免與遼軍進行大規模的野戰,通過堅固的防御工事和合理的兵力部署,來抵御遼軍的入侵。
在來河北之前,趙俁覺得,河北地區準備了小三年,自己又多次讓他們籌集糧草輜重,再有原來的防御工事的老底子,河北這里應該準備得差不多了。
不想,等趙俁來到了河間府,聽取先一步走訪河北各州縣的蘇轍和蔡卞的稟報之后,趙俁的心頓時就是一沉,臉也是面沉似水!
只聽蘇轍硬著頭皮報告:“臣仰尊圣訓,奉詔來北,寅夕竭慮,星夜倍道而行,沿途見河北各州府,將驕兵惰,不練陣敵,軍需之用,百無一有。臣到高陽關整促行軍之備,見軍糧粗不堪食,又多在遠處,運輸費力。軍械甚缺,至于攻城守御之物,悉皆不備,蓋因河北百年未嘗講兵……”
蔡卞的走訪情況也差不多。
趙俁從登基開始,就在反腐,而具體負責反腐的就是蘇轍和蔡卞,結果,河北竟然還出現了這樣的紕漏,不,是這么嚴重的腐敗,這讓趙俁怎么能不憤怒?
關鍵,馬上就要跟遼軍開戰了,而河北就要成為前沿陣地,得為前線提供糧草輜重的支持。
結果,就在這個要命的時候,告訴趙俁,河北空了!!!
還好,蔡卞和蘇轍也知道,他們工作失誤了,趕緊上奏,朝廷運來的糧草輜重已經到大名府了,他們親自去看過,不日就會走水路送到前線,不會耽誤戰事。
加上趙宋王朝今年大豐收,再讓各地官員在河北就近采買一些,糧草應該不會缺。
至于軍械輜重,也快到前線了。
可雖說如此,河北的戰備情況如此之差,也讓趙俁火大。
要知道,當初遼圣宗及其母蕭太后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直逼澶州,威脅趙宋王朝的都城開封。
河北地區首當其沖,成為抵御遼軍的前沿陣地。
河北禁軍在這場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在澶州城堅守,憑借城墻和防御工事,多次擊退遼軍的進攻。特別是當遼軍先鋒蕭撻凜在澶州城下被宋軍伏弩射中身亡后,遼軍士氣受挫。而河北禁軍與其他宋軍一起,在寇準等大臣的堅持下,力主宋真宗御駕親征,極大地鼓舞了宋軍士氣。
最終,宋遼雙方簽訂了《澶淵之盟》,此后雙方維持了較長時間的和平局面。
河北禁軍在澶淵之戰中的堅守和奮戰,為趙宋王朝贏得了和平談判的資本,保障了趙宋王朝的安全和穩定。
不想,在長期的和平環境中,河北禁軍逐漸消磨了戰斗意志,戰斗力竟然下降到了這種程度,‘也難怪歷史上在面對金軍等強敵時表現不佳,未能有效抵御外敵入侵,北宋最終走向滅亡。’
關鍵還是河北的官員和將領,竟然把河北都給盜空了,這趙俁要是不嚴懲他們,那絕對是天理難容。
蘇轍和蔡卞已經將有問題的官員和將領全都收押起來,等候趙俁發落。
趙俁沒廢話,大手一揮,全都深挖到底,有問題的,全都嚴懲不怠,抄家問族。
關鍵,還要派有能力的官員和將領接替他們。
因為茲事體大,趙俁讓張純幫自己篩選一批靠得住的官員和將領鎮守河北。
張純也知道河北的重要性,所以她給趙俁選了陳遘、仇悆、林豫、劉韐、徐徽言、霍安國、李邈、張孝純、李涓、劉翊、韓浩、郭忠孝等忠臣良將。
這些人中的一些,在歷史上,皇帝都逃跑了、都投降了,他們還在繼續抗金,絕對靠得住。
河北馬上就要成為宋遼交戰的前線,也只有將這些人放在各個要害之處,趙俁才能放心跟耶律延禧一較高下。
與此同時,各路宋軍已分別在雄州、霸州和信安軍三地秘密集結完畢,各路大將也陸續到達河間府。
趙俁跟曾布、韓忠彥、蘇轍、蔡卞等宰執,郭成、種樸等大將商量過后,宣布:宋軍兵分三路,一路是西路軍即雄州駐軍,以瓦橋關為防御重點,由大將種樸、都監孫路率領北輔軍為主力;一路是中路軍即霸州駐軍,以益津關為防御重點,由大將王贍、都監張詢率領西輔軍為主力;一路是東路軍即信安軍駐軍,以淤口關為防御重點,由大將高永年、都監范純粹率領東輔軍為主力。
趙俁沒有龜縮在河間府,而是毅然決然地率軍繼續北進來到北疆重鎮雄州,他將自己的行宮安設在這里,他打算親自坐鎮此地,動用政治外交軍事等各種手段,統籌指揮,希望一舉擋住遼軍的南下,為章楶等人收復西夏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這天,趙俁在自己的行宮召集各軍將領、監軍開會。
參會的有曾布、韓忠彥、蘇轍、蔡卞等宰執,都統制郭成,副統制種樸,孫路、王贍、張詢、高永年、范純粹、宗澤、王稟、劉仲武、種師道、種師中、折彥質,還有新任雄州知州陳遘,新任知霸州徐徽言,新任信安軍李邈。
會議一開始,曾布就說:
“此處位于平原地帶,一馬平川,防守所能倚仗的只能有河流,早年為加強三關的防御所挖地道,因年久失修,大多已然不堪使用,無法藏兵運兵、傳遞情報。”
“當年我大宋費時費力開塘筑堤所布兩條水長城,共八段,所設堡壘二十六座、一百二十五個立鋪,皆因黃河改道、河道無人疏通,年久失修等原因,而形同虛設,當年為配合水長城而布戰艦,大多都因年久失修已不可用矣,水長城未連接之處所設榆塞,早已被人伐去,無法延遲騎兵突擊,這八百里軍事防御體系,已名存實亡……”
雖然早已經料到了這樣的結果,可遙想當年,趙宋王朝不留余力花費巨資開挖得這么龐大的水利防御工事就這么沒了,還是讓趙俁惋惜不已。
關鍵,沒有了這防御工事,宋軍怎么擋住遼軍南下?
要知道,一直以來,宋軍的野戰能力可都是不如遼軍的,只能借助自然條件固守。
曾布繼續說:“即使能沿河分界,即使有水長城,作用也不大,此地地處北方,河流冬天會結冰,如今已然是秋高時節,再拖上兩個月,便會進入冬季,恁地時,前線所有防御設施皆形同虛設,遼騎可輕松繞過我三關、水長城,攻擊我大宋腹地,京師危矣……”
不得不說,曾布的軍事水平還是很可以的,他也就是比趙俁提前個十幾天到達雄州前線,便將前線這里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
作為都統制,也就是前線總指揮,郭成在會議上發言說:“今有一守一攻兩條路可走。”
郭成沒有賣關子,他說:“若守,陛下退回京城,將大軍分散于河北各重鎮,堅壁戒嚴,收民清野,使敵人攻不得前,退無所掠,師老而氣沮,選將出師,兵分四路,將遼軍圍而殲之,使其匹馬不得歸。”
郭成此言一出,眾將點頭,這也是趙宋王朝一直以來對付遼軍的辦法,甚至可以說,當初宋軍就是用這種方法打贏的遼軍,促成的《澶淵之盟》。
不過,如果選這條路,趙俁巴巴地來到了前線,一戰沒打,就又退了回去,他好說也不好聽,關鍵,不是所有人都是這些宿將,明白這是為了擊敗遼軍而做的戰術撤退。
換而言之,趙俁現在撤回去,在那些不懂軍事的人看來,趙俁這就等于是怕了耶律延禧,之前的政治作秀,全都白弄了,趙俁的威望也將受到巨大的打擊。
這或許還會影響到趙宋王朝收復西夏。
也就是說,單從戰術的角度來看,可以選擇這種打法,但要是從政治上來看,絕不能走這條路。
趙俁沒說話。
見此,郭成看向種樸,示意攻的那條路由種樸來說。
種樸見狀,出列稟報道:“若攻,當將戰線推前,一路開進白溝河一帶,一路開進范村一帶,趁敵人聚兵未穩之時,主動出擊,以優勢兵力分而擊之,打亂遼軍部署,尋機殲滅其有生力量,進而威懾遼境,迫使其不敢輕舉妄動,為我大軍收復西夏爭取時間……”
種樸言罷,會場內陷入一片沉思。
此計雖險,卻也是以攻為守的上策,若能成功,不僅能彰顯趙宋王朝的軍威,更能振奮民心,對遼國形成強大的心理壓制。
然而,其風險亦不言而喻,一旦戰事不利,后果將不堪設想。
另外就是,按照種樸的意思,宋軍馬上就得進入遼境,占據有利的地理位置,有率先撕毀《澶淵之盟》的嫌疑。
這時候打仗,講究個師出有名。
若師出有名,就能爭取人心支持,凝聚內部力量,樹立自身形象,瓦解敵方斗志。
反之則士氣不振,民心難安,更可能招致天下非議,使大宋陷入內外交困之境。
趙俁回頭跟李琳商量了一下。
李琳覺得,遼軍還沒有見識過神機軍的厲害,很可能在第一次交手時,被神機軍打個措手不及,進而吃一場大敗仗,所以,以攻為守,未嘗不是最好的選擇。
趙俁又跟曾布等人商量一番。
不出趙俁所料,曾布和蔡卞支持攻,韓忠彥和蘇轍支持守,最終這個主意還得趙俁拿。
趙俁很快就下定決心:攻!
趙俁讓高永年、范純粹率領東輔軍,劉仲武、種師道率領神機前軍,開進白溝河一帶,尋求戰機,以攻代守。
害怕此戰,二軍無法協調,趙俁任命高永年為都總管,總管這一路。
趙俁又讓王贍、張詢率領西輔軍,種師中、折彥質率領神機后軍,開進到范村一帶,以攻代守。
趙俁任命王贍為都總管,總管這一路。
趙俁特意交代高永年和王贍:“你們只管打仗,打勝,有賞;打敗,定罰。旁的自有文官替你等善后,不需你等操心……”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