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墻映世清徽第078章 初相逢暗里斗法 三秋深明堂飲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馬頭墻映世清徽 >>馬頭墻映世清徽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8章 初相逢暗里斗法 三秋深明堂飲茶

第078章 初相逢暗里斗法 三秋深明堂飲茶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3日  作者:慈蓮笙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慈蓮笙 | 馬頭墻映世清徽 
“若是我那姐姐是個男兒便好了,我就不用困在這私塾里……每日回到家中,還要被父親念。”

“你若是生成了女孩子,便不這么說了。”

“我何時說過我那姐姐容易了?”先前開口的學生聽不下去了,急忙開口為自己辯解,“我是說我那姐姐明明比我更聰慧幾分,若是能讀書,想必比我更有成就才是。”

“若無耽擱的這些年,程先生必然比我更有成就。”同樣的話,從不同人口中說出來的時候,真誠的稚嫩與有意的逢迎自然是不同的。

程衡此時就坐在開口的人對面,一杯茉莉花茶端在手中,卻品不出多少花香來。

“初次見面,張兄如何就能這般信任我的能力?”三五句攀談里,程衡已經確定了眼前這人竟正是自己此行的目標之一,教坊姑娘凌霄的心上人,“方才聽人說,張兄如今已然拜入名師門下,得中想必是板上釘釘的了!”

“哪里哪里……不過是幸運,剛好遇上了如今的老師罷了。”

店鋪里的小廝又端來了幾樣干果,二人都沒有主動伸手去拿,只是程衡禮貌的端起一旁放著的茶壺,給雙方已經見了底的茶杯又蓄滿了水。

緊張的時候,人總會不自覺的用各種小動作來掩蓋自己的情緒,不然算不上渴的兩個人,面前茶杯里的水也不會下去這么快……

張殊文很會說話,可程衡的腦子天生就是為了舞臺準備的,對于一件事的反應總能比別人快上許多:“我有一位故友,同我說運氣也是一個人實力的一部分。”

“適才知道張兄同我乃是同鄉,常人言道,在家靠兄弟,出門靠同鄉,如今有幸遇到張兄,還望張兄以后多多提攜。”最誠懇的試探就是真實,程衡一點沒有隱藏一個人理所應當的有所求。

“愚弟家貧,平日里勉強靠教書度日,未曾見過這樣的大場面。”

比起讓沒有底氣的人裝出一副大方妥帖的樣子來,還是一個本身見識過的人偽裝的謹小慎微更容易一點,程衡兩只手小心翼翼的捧著手里的瓷杯子,一口口的輕吸著。

“往后賢弟與我一同得中的時候,這些不過是小場面罷了。”張殊文顯然對于自己能否得中這件事沒有絲毫的懷疑。

正如凌霄也認可的,雖然沒有人能夠證明張殊文將來會不會變心——張殊文是有本事的,莫說是得中,就算是前三甲也是可能的。不然也不會一進京就被名師收做門生。

“張兄莫說什么小場面、大場面了,愚弟全都沒就愛你過。”

“倒是愚弟在家鄉有一心儀的姑娘,往后若是當真的中,衣錦還鄉之時,但愿她還未嫁給旁人。”程衡說著,心里沒來由的浮現出一個有些模糊的影子,原本十分假的情緒真了三分。

張殊文看著程衡這幅有些上不得臺面的樣子也沒有露出鄙夷的神色來,只是抬手給后者剛才喝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茶杯里有兌上了水:“賢弟可曾同那姑娘說過,一定要等你?”

“這……這我倒……”

“這便是了,那人家姑娘又如何知道你的心意?”張殊文儼然一副愛情行家的樣子出現在程衡眼前。

“那我這就給她寫一封信。”

嘴上是這么說著,程衡心里對張殊文是有些鄙夷的。一個教坊姑娘為了他借遍了錢,他是滿口承諾了,又哪知他會不會變心?變心的那一天,便是平白讓這姑娘家的大好青春都耗了過去。

好一個“要她等著”,等來等去,等一個你已經娶了大家小姐的消息么?程衡越想,心里面越不忿,努力壓抑下自己的情緒,端起面前的杯子又抿了一口。

“張兄這般懂……”程衡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該不會張兄也有這般風流韻事?”

“只是不知張兄在故鄉可有妻房?”

張殊文面上的表情僵了一瞬,不過很快又回復了正常:“有。”

程衡想不到的是,張殊文不但承認了,還細細的將自己同凌霄之間的往事說給了程衡聽。

“那個時候也是我年少不知事,流連花樓本是傷風敗俗的事情,旁人看去,自然是污了門楣。”張殊文這次只是招呼了一下程衡,并沒有再給后者添茶,只是自己似乎說的有些渴了,自顧自的連飲了兩杯。

“那時候夜夜笙歌,多少白花花的銀子都扔了去……哪里好意思再去從家中尋幫忙?光是家里那些規矩,恐怕就能給我揍個半死。”

程衡笑笑,心道:這些規矩原本都是為了自家兒孫能夠明理的,要真是為了言打言殺,早早的就不要生這個孩子不好么?

“所幸凌霄她并沒有忘了我二人難得呃情緣,四處奔走,將自己攢了這么多年的銀子也一并贈予我,這才讓我能夠有一棲身之所。”

“再到如今,進京赴考……她也為我守身如玉,如此恩德,張某自然是沒齒難忘。”

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在這個國法并不能如同后代的法律一樣全數落實到位的年代,鄉約和家法無論是否有它的弊端,卻很大程度上約束了一些不法的行為——被掌權者當做工具也就罷了,放到張殊文這里,竟也成了自己要心上人為自己籌錢的合理借口。

“張兄果然有心。”漂亮話可是太好說了,《張協狀元》里的張協難道不是這么說的么?程衡對于這種“信誓旦旦”的言論,從來都是持懷疑態度的。

“哪里哪里。”

“只能但愿衣錦還鄉,到時候即便是家中阻撓,我也要給凌霄贖了身,帶著凌霄直接赴任。”

笑話,到時候拿家人的“冷血”當做自己違背誓言的人又會是誰?程衡在心里翻了個白眼,可對著張殊文,也只是提起一旁的茶壺,給后者的茶杯續上水:“張兄繼續說,愚弟倒是很好奇張兄和凌霄姑娘是如何相知相識的?”

“這教坊里的女子,當真有這般長情之人么?”

“她若長情,我自不負她。”張殊文并沒有急著回應程衡前面幾個問題,反倒是迫切的想要表達自己絕不負心。

不知道的,怕是還要以為張殊文知道程衡同;凌霄算得上認識。

面對張殊文的“起誓”,程衡不置可否,只是笑著拱手:“張兄說的是。”

“賢弟既然想知道我和凌霄之間的故事,我便同賢弟講一講。”

“那個時候……”

張殊文口中的故事在程衡眼中實在是有些老套。教坊里一頂一出名的姑娘,甚至千金難見一面,張殊文自然是那個豪擲千金的——而后,發現這姑娘光有錢是打動不了的,要的是風流倜儻,要的是一顆真心。

長久流連花樓的人又能是什么好人?張殊文可不覺得這教坊中的女子能懂什么真心!

一面,兩面……卻發現這個她是與眾不同的。

散盡家財了,悔之晚矣。落魄的張殊文卻被凌霄放在了心上,為他謀劃,勸他一定要進京赴試……

“好……”程衡差點脫口而出一句好老套的故事,所幸在話吐出口之前,程衡成功的調轉了話鋒,“好一個真情的女子。”

兩個人又坐了一會,茶壺里的茶已經被泡的索然無味,程衡的手和眼終于才湊到了眼前的干果上。

拿起來一個,剛想大口的咀嚼,卻被沒有清干凈的果核硌了牙——這里的果干和茶一樣,都算不得什么上品。又或者只是店里的小廝見人下菜碟,或者張殊文有意請客,卻并沒有太把程衡放在眼里。

總之,這果干難吃得很。程衡吃不下去就想走,想走又覺得合該狠狠的讓這花言巧語呃張殊文出出血。

雖說張殊文如今還未得中,可也算是在京城站穩了腳跟,給凌霄贖身不是大事,也總該還上人家姑娘替他借的錢才是!

嘴里說的好聽,可實際上是一點也沒有做。程衡愈發呃對眼前這人感到不恥。

“錢愚兄已經付過了,老師那邊還有事找我,愚兄便先走了。”所幸,張殊文并沒有讓程衡來付錢的意思,將來若是同科得中,如今也算是結個善緣,“賢弟一路奔波,也應該休息一二,不如再此多坐一坐。”

起身作揖,兩個人也算是別過,至于來日考場上相見,尚不知又會是怎樣一番光景。

張殊文離開了,程衡方才試探時緊繃的神經終于能放松下來。將茶杯里僅剩的些還帶著寡淡茶味的茶根送到口中,手有欠欠的去夠眼前的果干。

送入口中的剎那,程衡又后悔了。

坐在椅子上徑自墨跡了半天,程衡終于肯站起身來,穿過不算密集的人群,走到門外——干燥的空氣里帶著些冷冽的寒意,程衡這才注意到如今已經是京城的秋末。

終于還是在家鄉的溫暖里沉淪了太久,程衡意識到自己此時的處境時,又不知道該如何在這樣的寒冬里安然度過了——沒有暖氣、沒有空調,沒有暖暖被窩里可以一直玩下去的手機。

程衡想回家,可卻不知道怎么回家……所以還只能留在這里,做程見微。

“那個程見微如何?可有得中的可能?”劉父不知想起來什么,一清早就把這個問題拋給了自己的女兒“他同那殷云山人既然是舊相識,那想必也是個流連花樓的,怎堪為私塾的先生?”

“聽聞他們二人乃是幼時相識。”

“幼時相識?”

劉姣安慶幸父親那個時候并把自己身邊的那些普通人放在眼里,不然將程見微和“殷云山人”聯系起來,便難免會聯想到管家——父愛如果一直是這樣默默不語的存在著,劉姣安倒覺得自己對于父親的懷疑實在是不孝。

“是。”

“哼!”劉父可能是還在埋怨殷云山人這個不成器的小子拐走了自家姑娘,又傷了自家姑娘的心,只要提起這個名字,總還是氣不打一處來。

可劉父卻還是不由自主的要提起來,有時候就連劉姣安都捉摸不透父親到底在想什么。

“好了,莫要去想他們了,這些人沒有一個好東西!”

“什么讀書人,不過都是些狼心狗肺,說話好聽的騙子罷了!”

劉姣安很想提醒父親,這句話似乎也將自己給罵了進去。不過片刻之后,思緒就被管殷說過的那句話打亂,再也想不起來這一瞬閃過的念頭。

“姣安,你知道我們那個時候有一句話,就是說老父親老母親最怕自家女兒被黃毛騙了去……你想想,就是那種不學無術,還將頭發染成了各種顏色。”

“當然,在我們那個時候,染頭發沒有什么問題,都是個人喜好,但在家長眼里,大多數時候還都是不學無術的代名詞。”管殷說的沒錯,大多數父母眼中染頭發還是不務正業的一大表現。

“在你父親眼中,彤彤就是這樣的一個形象……其實如此說來,站在一個老父親呃角度,一次次針對也實屬正常。”

“一個人連自己都保護不好,生活不好,又談什么保護自己身邊的人?”管殷的話縈繞在劉姣安耳邊,心里也在思考著自家父親待人到底有幾分真誠,有幾分是他自己口中也在說的——讀書人的“好聽話”?

“所以我們有位老師說過,富養女兒是有道理的,因為這樣女孩子才不會被一些人的花言巧語和一點點好處輕易騙去。”自打剖白了自己的身份,管殷在三恒看不到的地方和劉姣安講了很多。

“你爹爹一直嬌養著你,如今你還是跟著個黃毛走了……換位思考,我也難免會將怒火都放到這個黃毛身上,恨不得他死了,才能把我女兒完完整整的帶回來。”

管殷和劉姣安說這些,并非是想要緩和后者和劉父的關系,只不過是想要避免幾個人預設出的猜測影響劉姣安的分析,可此時此刻,反倒成了困擾劉姣安的瑣碎情緒。

“好了,如今你既然回來了,爹爹就照舊好好養著你,往后……你可莫要在同那樣的人走了!”

劉父說的誠懇,落在劉姣安耳朵里,臉上沒來由的有些濕潤冰涼。

“別哭,是爹爹沒同你說明。”劉父伸出手,給女兒拭掉了臉上的淚,“想吃什么同爹爹說,爹爹叫人為你準備。”


上一章  |  馬頭墻映世清徽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