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傳說中的秋六姑娘啊,可真年輕——許多人心中不約而同浮現這個念頭。
就這么個年少嬌弱的小姑娘,敢孤身去把黑熊引走?
難以置信,難以置信。
這其中,薛全看得最仔細。
是個美貌的,難怪引得寒兒動了心思。
那小子口口聲聲說為了公事,哪來那么多公事總與一個小姑娘聯系上,真當他這么多年在宮里白混的。
薛寒站在薛全身邊,目光亦是不離秋蘅左右。
他好像很少能這般光明正大久久看著她,不必擔心引人注意。
因為此時的她猶如皎皎明月,是眾人矚目所在。
“臣女秋蘅,拜見陛下。”
“免禮。”靖平帝目光灼灼望著下方的少女,“朕聽說是你引走黑熊救下了容寧郡主,能給朕說說你當時怎么躲開黑熊襲擊的嗎?”
好奇心不只普通人有,帝王也有,且能輕易被滿足。
“臣女就繞著樹跑,最后爬到了一棵樹上。”
“黑熊也會爬樹吧?”
不少大臣紛紛點頭。
“臣女特意選了一棵細樹,那黑熊爬了一下就不爬了。”
靖平帝想象那種情形,不由笑了:“那黑熊倒有幾分聰明。”
秋蘅垂眸接話:“萬物有靈。”
“萬物有靈——確實如此,你接著說。”
“黑熊當時受了傷,很是暴躁,爬樹不成就開始撞樹。好在拖延了那些時間,嘉宜縣主派去的護衛就趕到引走了黑熊,樹被撞倒時薛大人及時趕到,救下了臣女……”
秋蘅把當時情況娓娓道來,與己無關的聽得興致勃勃,康郡王與薛全則暗暗點頭。
這個秋六姑娘還挺會說話。
果然就聽靖平帝道:“嘉宜和薛寒都做得不錯。”
康郡王與薛全齊聲道:“陛下謬贊。”
靖平帝敷衍點點頭,注意力還在秋蘅身上:“當然最令朕意外的還是秋六姑娘。秋六姑娘臨危不懼,舍身救人,當賞。秋蘅,你想要朕賞你什么?”
此話一出,眾人暗暗吃驚。
今上對秋六姑娘還真是厚待啊,沒有直接賞賜,竟直接問她想要什么。
今上當著百官勛貴的面這么問,秋六姑娘討的賞只要不太過分,定然不會拒絕。
“臣女可以選擇?”秋蘅微微抬頭,眼中露出驚喜。
靖平帝莞爾:“朕說出的話,豈有不算的道理。”
不少人暗暗搖頭。
秋六姑娘還是太年輕了些,不會真的獅子大開口吧?若是如此,就算今上答應了也是得不償失。
要知道,什么樣的賞賜都比不上圣寵來得實在與長遠。
“臣女覺得秋獵很有意思,明年希望家父能陪我來,免得家父為我一個人出遠門擔心。”
靖平帝一愣。
他還以為會討什么賞賜呢,這丫頭要的就這么簡單?
伴駕來秋獵,說是榮光,但年年都是老面孔,想來在那些人心中已是理所當然之事。
望著下方面帶希冀的少女,靖平帝心頭微暖,笑道:“這算什么賞賜,等明年永清伯府同來就是。”
“多謝陛下,臣女沒有其他所求了。”
“真的沒有別的想要的?”送不出去賞賜,靖平帝還有點不甘心。
“臣女衣食無憂,有家人朋友愛護,一時想不出需要什么。”
眾人看著與靖平帝對答而毫不畏怯的少女,暗暗感慨:這個秋六姑娘還真會以退為進。
“但你救下容寧郡主有功,朕不能沒有表示。這樣吧,以后你想到了要什么,只要合理,朕會答應你。”
“謝陛下恩賞。”
靖平帝滿意點點頭:“你且退下吧。”
“臣女告退。”
“薛寒,送秋六姑娘回去。”
薛寒站出來:“是。”
二人退出去,并肩往前走,漸漸沒了隨處可見的侍衛與宮人,只剩滿眼山林青綠。
“薛大人,多謝今日相救。”秋蘅率先打破沉默,說出這話時既有真心實意,又藏了萬般無奈。
“恰巧遇上了。”薛寒不愿邀功,隨口道。
“恰巧?”秋蘅側頭看身邊的少年。
薛寒微微頷首:“看過秋六姑娘與成姑娘比試我去參加圍獵,聽聞黑熊逃了就追了過去……”
至于聽聞秋蘅遇險時的心情,自是不可能吐露。
“那也要感謝薛大人。追過去那么多人,薛大人是第一個趕到的。”
“秋六姑娘客氣了。”
“芳洲烤肉手藝很好,薛大人今晚若是得閑,請你吃烤肉聊表謝意。”
烤肉?
薛寒不由想到胡四給他留的那個肉燒餅。
肉餅那般美味,烤肉想來更佳。
薛寒默默把理智拉回來:“秋六姑娘的心意我領了,吃飯就不必了。”
“薛大人晚上有事?”
“我不太習慣和不熟悉的人一起用飯。”
“不熟悉的人?”秋蘅怔了怔。
原來她一直對他們之間的關系產生了錯覺?她以為他們雖各有心思,但至少算是朋友。
“不是秋姑娘。”察覺秋蘅誤會了,薛寒脫口而出。
秋蘅默默往前走了一步。
薛寒跟在她身邊,直言道:“嘉宜縣主、馮家姑娘她們我都不熟悉,覺得一起吃烤肉不自在。”
“這樣啊。”秋蘅莞爾,“那我只請薛大人一人,本來就是為了答謝薛大人的。”
“好。”簡單一個字在舌尖打轉,隨著說出口,薛寒莫名覺得臉頰發熱。
不知不覺間,到了地方。
“薛大人,晚上見。”
“晚上見。”
薛寒目送秋蘅走進去,才轉身往回走,一路唇角飛揚。
“大人有什么好事啊,這么高興?”胡四湊過來。
“沒有。”
“肯定有,老遠就瞧見您笑。”
薛寒一把推開胡四:“你看錯了,我沒笑。”
“大人你——”眼見薛寒快步走了,胡四摸了摸下巴。
有情況,一定有情況。
午膳是福王府與康郡王府兩家一起用的,秋蘅自是成了話題中心。
福王特意向秋蘅敬酒:“容寧是我的掌上明珠,秋六姑娘救了容寧,實在感激不盡。”
“王爺客氣了。”眼看著福王痛快把酒飲下,秋蘅端起酒杯輕抿一口。
主動提出把女兒封為公主,送去和親的掌上明珠。福王此人,真是有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