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通神:他怎么又又又逆襲了?第22章 太祖三愿,中二的三位大人(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武道通神:他怎么又又又逆襲了? >>武道通神:他怎么又又又逆襲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章 太祖三愿,中二的三位大人(求月票)

第22章 太祖三愿,中二的三位大人(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03日  作者:九燈和善  分類: 玄幻 | 東方玄幻 | 九燈和善 | 武道通神:他怎么又又又逆襲了? 
送別了自家大哥和村長四人,林晨沒有急著回武館。

他突然覺得,他對大梁極其陌生。

到現在似乎也只是了解大梁的那么偏隅一角。

到目前為止,他只知道鄱陽縣歸屬饒州府,饒州府左側是徽州府,右側是衢州府。

饒州府下轄十一個縣,而饒州府和徽州府包括衢州府都歸屬于江南道。

整個大梁又有多少個如江南道這般的行道區域?

江南道再往上呢?

大梁中樞皇都嗎?

還有大梁周邊有哪些國家?

似乎有一只無形的手,在特意遮擋住底層百姓的信息認知。

這只無形的手,必然出自大梁高層。

“算了,何必去想那么多,村長有句話說的沒錯,只要不斷提升自己實力就行了,實力才是應對一切變故的最好手段。”

想不出頭緒,林晨選擇放棄。

開竅境不夠格知道,那就練臟,練臟不夠那就入品。

然而讓林晨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剛回到鎮岳武館門口,便是被人給攔住了。

“林公子,縣尊有請,麻煩跟我們走一趟。”

衙門來人很是客氣,但語氣中有著不容置疑,林晨點頭,也沒詢問對方縣尊為何要見自己。

最大的可能,就是大哥的事情被曝光了。

縣衙大門!

林晨沒想到自己這么快就去而復返,二度踏入衙門。

就連守門的兩位士兵,看向他的眼神都有些詫異,顯然也是想不明白他怎么會相隔一個時辰后又回來。

進了縣衙,這一次他被帶著走向了另外一條走廊,穿過了前廳之后,出現在了縣衙的正大堂。

“林公子,現在就在里面。”

領路的男子在門前臺階下便是停下,林晨看了對方一眼,邁步走上臺階,踏入正堂門檻之內。

正堂里,此刻坐著三位身穿官服的男子,林晨沒想到蘇大人也在,看到蘇大人在,他這心里也是稍微松了口氣。

縣尊他自然是見過的,當初比斗時候坐在蘇大人的身邊,前呼后擁的排場,要看不見都難。

“弟子見過縣尊,見過蘇大人……”

朝著兩人行禮后,林晨目光落向了最后一位,停頓了下來。

“這位是方百戶,是專司處理鄱陽湖魚妖之事的。”

何汝云的介紹,讓林晨有些震驚,雖然他預料到縣尊大人傳喚自己,極有可能和大哥有關系,但沒想到會如此直接的說出來。

不是該遮掩妖怪之事嗎?

即便自家大哥是知情者,可這位何大人就這么敢確定自己也知道了真相?

再退一步說,即便大哥告訴了自己,那也可以找其他理由遮掩過去。

這位何大人如此直接的講出來,讓林晨有一種不知所措的錯亂感。

前一刻他還分析大梁高層應當是對妖怪之事嚴防死守,嚴禁消息外流,可如今何大人卻如此直白地提及,仿佛不當回事一般。

“林晨,按照我大梁律法,凡是知曉妖獸的知情者,都將帶往軍營,觀你模樣,想來也是知曉了一些,既如此那便跟本官前往軍營。”

聽著這位方百戶的話,林晨有些懵,不過轉眼便是反應過來,立刻答道:“弟子不知道大人所說的妖獸是何物?”

“你不知道也沒事,只要有知情嫌疑,都可依律帶走。”

林晨:……

“方師兄就莫要和林晨開玩笑。”

蘇凌川看到林晨有些懵的眼神,忍不住笑了起來,到底是武館學員,他作為武政所所長,可不能看林晨被這兩人一直欺負下去。

“林晨,妖獸之事你即便知曉也無事,若有疑惑可以詢問本官。”

“蘇大人,弟子真不知道三位大人說的妖獸是什么?”

林晨一臉無辜,他怕這是詐!

先是這位何大人直接開口,讓自己心緒被攪亂,接著是這位方百戶對自己的恐嚇,在這種情況下蘇大人開口安慰自己,自己極有可能真就承認了下來。

連環套的可能不是沒有!

聽到林晨的回答,何汝云和方澤同時放聲笑了起來,蘇凌川面露無奈之色:“本官不至于誆騙你,罷了……你既不信,本官就告訴你當年太祖圣諭。”

蘇凌川從椅子上站起,何汝云和方澤兩人聽到太祖圣諭,臉上笑容收斂,神情也是變得正色起來。

“大梁境內,凡涉妖獸之典籍、言論,一律盡毀。百姓嚴禁談論妖獸之事,如有違者,發配北疆,以示懲戒。”

“若有殘余妖獸在大梁境內作祟,受其殃及者與知情者,皆須送往邊城,戍守邊疆。”

“此二律,定為祖律,世代遵行,不得更改!”

蘇凌川念誦之時,神情肅穆,林晨看了眼何汝云和那位方大人,也是這般神情。

他能夠感受的出來,這三位的神情肅穆和恭敬,并非是流于表面,絕非虛與委蛇、流于表面,而是真心敬服,仿佛這太祖圣諭,承載著無上的威嚴與不可褻瀆的神圣。

圣諭自然不會神圣,所以這三位是對太祖皇帝發自內心的敬服,那種炙熱的崇拜眼神,做不了假。

所以,蘇大人不是連環設套誆騙自己承認。

自己只是一個小小學員,把太祖圣諭都搬出來,林晨覺得自己還沒重要到這種程度。

“現在該相信本官的話了吧。”

蘇凌川笑吟吟看著林晨,林晨有些不好意思道:“是弟子誤會了。”

“若不是看過你的資料,本官只會以為你是哪個世家子弟,心思細膩又如此小心謹慎,可不像漁民之子。”

方澤緊盯著林晨,僅是眼神便是給林晨帶來了莫大壓力。

“弟子雖出身漁民之家,不過弟子小時候看過不少書,也喜歡聽說書先生講一些故事,聽的多了,琢磨出了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林晨回答的很坦然,自己魂穿這事,只要他不說,就沒有人知道,沒什么好心虛的。

天生慧根的人都有,自己這點小聰明算什么。

“林晨,現在你既然知道了太祖圣諭,本官且問你,你可要知道關于妖獸之事?”

蘇凌川把話題拉回,目光炯炯的盯著林晨。

這一下,輪到林晨沉默住了。

聽意思,是梁朝太祖皇帝下了圣諭,不允許民間有關于妖獸的消息,那自己到底要不要知道?

三息之后,林晨有了決斷。

自己已經是踏上了武者之路,遲早也會知道其中內情。

“弟子愿聞其詳。”

蘇凌川、何汝云兩人對視一眼,一直沉默的何汝云第一次開口:“三百年前,大楚朝堂昏暗無道,妖魔肆虐橫行。”

“皇室式微,威嚴難振,各地門閥世家擁兵自重,割據一方,戰火紛飛,連綿不絕。”

“百姓深陷水火,命喪于戰火硝煙與妖魔爪牙之下,苦狀難以言表,哀鴻遍野,慘不忍睹。”

“直至太祖皇帝揭竿起義,天下百姓云集響應。太祖皇帝短短五年便是破滅門閥世家,一統天下,建立我大梁皇朝。”

林晨靜靜傾聽,僅是這些他聽不出什么特別之處,是正常的皇朝興衰更替之事,并無特別之處,不過是舊朝腐敗衰落,新朝乘勢而起。

至于何大人言語中的這些形容詞匯,作為勝利的一方,自然任由書寫。

“你可知,我大梁和大楚有何不同?”

何汝云仿佛能夠洞穿林晨心中所想,看到林晨搖頭后,一字一頓道:“我大梁與大楚,其間差別,猶如云泥!”

“大楚之前乃大宋,大宋之前,又有大齊、大周等諸朝更迭。然往昔諸朝交替,不過是皇室血脈的變換,江山易主,而唯有我大梁太祖,以無上魄力,改天換地,締造千古未有之全新格局。”

何汝云激揚憤慨,林晨能夠看出來,這位何大人所言皆是發自肺腑,這讓他對那位太祖皇帝所做之事多了幾分好奇。

“古往今來,每當一個皇朝陷入動蕩,新的皇朝取而代之,可天下妖魔的禍亂之勢,卻從未有過絲毫改變。”

“那些新立的皇朝,為求江山穩固,不惜卑躬屈膝,與妖魔狼狽為奸,簽訂城下之盟,割讓土地,進獻人口,以圖一時之茍安。”

“更有甚者,趁著天下大亂,生靈涂炭之際,與妖魔暗中勾結,妄圖借助妖魔之力,登上那九五之尊的寶座,稱霸天下。

“此等無恥之舉,終究難以長久。這些被妖魔操控的王朝,短則不過十載,長亦不足百年,便被天下百姓群起而攻之,再次推翻,灰飛煙滅。”

“縱然大楚、大宋、大齊、大周等往昔強盛之朝,面對妖魔,亦多采取懷柔綏靖之策,以和談為主要手段,妄圖以妥協換取一時的和平。”

“在王朝鼎盛之時,妖魔或許會有所收斂,可一旦王朝步入中后期,國力衰退,妖魔便會再次露出猙獰面目,禍亂天下。”

“此時,皇朝皇室為保自身江山社稷,卻已無力與妖魔抗衡,只能一退再退,不斷割地求和,直至大楚末年,昔日廣袤疆土,竟十不存三,山河破碎,滿目瘡痍。”

話到此處,何汝云聲音陡然拔高,眼眶微紅:“唯有我大梁太祖皇帝,開國之初便是訂下國策,大梁……不許有一頭妖魔存在,一代不行那便兩代,兩代不行那便三代,除非我大梁子民死絕,此策永不更改。”

“太祖皇帝,定下三道國策,開武政部,統轄天下武道之事,凡是我大梁子民,皆可學武道功法!”

何汝云看向林晨:“在大梁之前,曾未有皇朝向天下百姓開放武學之道,武道功法資源皆掌握在皇室與那權貴門閥之手,普通百姓無學武之門路。”

林晨心中一凜,他能夠理解前面那些皇朝為何不向天下百姓開放武道之路。

若天下百姓人人學武,那便更加難以管治。

太祖皇帝當真是好魄力,這等行為對于國家是好事,但對于皇室來說恰恰相反。

“其二,定嚴苛戶籍之策,非武館學員不得為官,九品官員可得五個商籍名額,開竅之境僅有一個商籍名額,練臟方有兩個。”

“那些武道世家,若想安排仆人經商,必須入武館,此后聽從朝堂征召、斬妖除魔。”

“前朝妖魔之所以能霍亂,便是各地門閥世家,只顧自身利益,妖魔殘害普通百姓,選擇袖手旁觀,甚至與那妖魔心照不宣。”

“而我大梁現在亦有武道世家門閥誕生,但無論是哪一家,其手上都有無數妖魔的性命,名列斬妖榜!”

“其三,太祖皇帝死后,不入皇陵,遺體分四處,其頭顱葬于北疆冰原,其身葬于東海之濱、西陲之淵,皇陵僅留衣冠,以供后人瞻仰,太祖皇帝此舉,是要與我大梁無數兵士,共同鎮守于邊疆,抵御妖魔進犯。”

林晨嘴巴微張,他現在算是明白,為何蘇大人三人對太祖皇帝如此敬重了。

將自己分尸的開國皇帝,世所罕見!

而以太祖皇帝的威望,葬身于邊疆之地,邊疆士兵又豈會讓妖魔侵犯,必將誓死守衛!

大梁皇室后人,又豈敢讓先祖尸身落于妖魔之手,必將勵精圖治!

何汝云起身抱拳,看了眼蘇凌川和方澤。

“愿我大梁子民心中無懼,童年無憂!”

何汝云朗聲念道,太祖皇帝的這句話,刻在了朝堂大殿,也刻在了各地縣衙。

“愿我大梁子民人人如龍,武道長盛!”

蘇凌川緊隨其后,太祖皇帝的這句話,刻在了武政部和各地武政所。

“愿我大梁疆土萬年永固,無人敢犯!”

方澤同樣抱拳,太祖皇帝的這句話,刻在了邊疆,刻在了他的墓碑上,也刻在了軍營旗幟之上。

看著三位大人的表現,林晨只覺得這三位大人此刻有和實力還有年齡不搭配的氣質。

熱血而又中二。

但聽著三位大人講述的太祖皇帝的事跡,即便他兩世為人,此刻也是心有澎湃。

“至于太祖皇帝當年下圣諭,不許大梁境內有妖魔消息,只因為妖魔霍亂多年,百姓對妖魔畏懼極深,即便太祖皇帝下令各地官府多次于大庭廣眾之下誅殺妖魔,可恐懼心理已如烙印般印在百姓心中,加之皇朝初定,前朝余孽及其他勢力暗中攪亂,諸多百姓害怕子女習武,最后命喪妖魔之手,不敢前往武館,太祖皇帝才下此圣諭。”

“經我大梁上下兩百年的奮力,大梁境內妖魔幾乎殆盡,大楚丟失割讓的邊疆之地也盡半收回。如今形式和開國之時大不相同,太祖的這道圣諭,朝堂大人們也早就覺得不合適了,但因為對太祖的敬重,這些年來才未取消。”

蘇凌川微微一笑:“這次事情方大人還要感謝下你,不然多帶一個人前往軍營,便要多百兩支出,這銀錢數額也是當初太祖皇帝定下的。”

聽到這里,林晨恍然大悟,太祖皇帝也沒想到后人會如此厲害,大梁能夠成長到這一步,而大梁朝堂官員,出于對太祖皇帝的崇拜,雖然心中覺得這道圣諭已經有些不合時宜了,但仍未取消。

“大人,既然妖魔殆盡,那鄱陽湖?”

“當年那些妖魔逃的逃,死的死,但卻在山川河澤之中留下了一些后手,總有一些不甘心之人想要興風作浪,尤其是另外幾國,但也都是跳梁小丑罷了。”

何汝云眼中有著不屑之色,林晨默默記下,所以除了大梁之外,還有其他國家存在。

“大梁的昌盛,讓這幾國寢食難安,他們更希望看到一個被妖魔不斷消耗的大梁,如那大楚、大齊、大周這般。”

方澤接過話,同時抱拳道:“小子,本來想帶你去軍營的,可你們蘇大人不愿意放人,本官也就不強人所難了。”

方澤走的很干脆,蘇凌川目送著方澤離去,笑呵呵道:“林晨,現在知曉了這些,是否能放寬心了。”

林晨搔了搔頭,有些不好意思道:“多謝大人解惑。”

“回武館靜心練武,鄱陽湖之事自有人去處理,你若還不放心,就讓自己實力進步的更快些,實力、潛力越強,上面對你便是越關注,也包括你身邊家人、朋友安危。”

PS:其實這一章我想了好久,怕被說水,但大梁太祖這個角色,是我開書第一天就定下來的,這是這本書的基調人物,必須要描寫詳細。

四千七百字的大章,3500月票的加更送上,繼續求月票。


上一章  |  武道通神:他怎么又又又逆襲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