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大亨沒住到廠里這邊來。
雖然讓衛東把幾處下榻點都展示給他。
市里面接待外賓,現在通常是在皇后餐廳樓上那賓館,連原本接待上級領導的國賓館級別招待所都差不少。
這次聽說是花旗酒店大王這種,在滬海都要投資一億美金,肯定也想以市領導規格出面接待。
讓衛東好不容易勸住別給臉,商業就是商業,太給臉就不會把好處撈夠。
是他們想來賺錢,那就按商業規則來。
最后只要了個市里面的翻譯,老高說是他以前的領導。
算是全程了解情況吧。
白樓的長住型商務套房現在完全沒有空房間,單訂根本不可能有。
阿瓦爾德帶隊很認真的考察過,說這是他到內地來看見的第一家帶有現代氣息的商務公寓。
甚至隱約感受到半個世紀前芝加哥旅館的那種氣息。
然后已經勉強完工,正在倉促培訓各個環節的經開區港商四星級酒店,也就那樣兒,花旗大佬表示不過如此,甚至不如商務公寓給他驚喜大。
而且剛裝修完的那種味兒還挺大,人家根本不愿住。
這會兒流行的港式裝修也不入讓衛東的眼,但他這方面從來不吱聲,學的是人家酒店管理和搭建模式、人才培訓,別瞎比比的去把機槍橫移五厘米。
甚至最后帶著游覽到城市山脊上的那座老軍統宅子,正好可以住在那看風景。
酒店大亨最后卻選了住到鹽業公會的樓里,反正那邊清理出來幾間客房馬上換上新床單,也有民宿的味兒。
負責這邊修繕工作的木工排長,帶著十來個人用眼神接收了會看好米帝國主義分子的決心。
讓衛東趕緊叮囑他們還是客氣點,有什么情況就打電話。
臨走看見穿著菱格羽絨夾襖的酒店大亨,在助理和翻譯陪伴下,杵了支文明杖走在江邊的感覺,可能人家就覺得走在尼羅河或者恒河邊吧。
接下來真顧不上什么國際酒店集團。
就肉眼可見的那種,整個江州市區的車流量從十二月上旬就開始密集起來!
各種各樣的車型!
這會兒來的基本都是廠家。
而且留下的聯絡電話已經徹底被打爆成熱線。
白樓那些電話小妹現在分組輪班,一個接一個的電話就沒停過。
之前董雪晴不是拿到過郵電局的數據嗎,八四年江州的長途電話大約是三百萬個打進打出的接駁單,全市平均每天不到一萬個。
這可是兩百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
進入八六年十二月的光這部電話每天都有兩千個!
本來只在電視、報紙上留了一部電話號碼的聯絡方式,從十一月就被好多人抱怨打不通。
所以董雪晴請郵電局的專家來做了個小型程控設備。
就打進還是這條線,但接線生可以馬上轉接到公司原本就有的其他幾條線路上。
這樣大大緩解了撥打不通的問題。
還能同時接好幾個電話,把之前只能幾十秒說完的話,拆開說詳細點。
打電話來的內容其實很簡單,都沒經歷過。
車輛要提前運過來嗎,零配件要帶上嗎,吃住帶糧票嗎,有對口單位接待嗎,最后這種就是想白吃白住的。
倒不是占便宜,如果有系統單位的當然想到自家人那分擔下。
譬如連江州江安汽車這種本地企業,都覺得跟讓衛東都屬于五機部,那就天然應該給我們最好。
其他人接電話還不行,非得找你們讓總,小讓一直叫我們要工作,現在了連電話都不接的嗎?
讓衛東還得苦口婆心解釋這是全國展會,優先給江州企業搞最好的展廳,最好的展位就不錯了,您不趕緊抓住天時地利人和的東道主機會過來搞個最亮眼的展臺?
車廠才會啊,還要搞展臺啊?
讓衛東趕緊推薦優等生的辦法:“你們不是有外國汽車專家嗎,問他們怎么搞,他們肯定看過車展。”
因為切諾基這邊,柯林斯決定親自帶隊過來,現在切諾基搞定了進口零配件外匯配額的問題,又搞定了外資方賣車收益轉換成外匯的問題,那就鐵了心的要狂賣!
而且聽說是漢斯轎車,東瀛面包車這三家主打擂臺,花旗工人階級也有好勝心的。
還在平京就一堆工程師勾勒設計出越野風格的展臺樣式,更是五輛切諾基,五輛212,兩部CJ一起用鐵路貨運車皮的方式送過來。
光這都讓好多人匪夷所思,這不就是車嗎,為什么不能自己開過來?
還要讓小汽車坐火車?
兩三千公里顛簸過來的長途車還能叫展車嗎?
然后到了就住進廠區,依靠讓總提供的工程人員,迅速開始搭建展臺。
江安看了才恍然大悟,立刻有樣學樣、
桑塔納攜手滬海小轎車,坐東升船運的貨駁逆水而來。
其他基本都是開過來。
一時間那叫一個車水馬龍,繁華熱鬧。
讓江州提前進入了堵車的汽車時代。
這地兒直到千禧年都基本上沒有紅綠燈,這個梗讓衛東在商州都聽說過。
因為城鎮化建設前的山城就沒那種標準的十字路口,三岔路口,五通路口等各種不經過設計的地形路口,全靠交警站臺子上指揮。
反正車也不是很多。
這下猛然暴露出來根本無法承載這么多車。
其實也就突然在市區多了幾百輛而已。
來都來了,打著試車交流的幌子,這些各地車廠的駕駛員、業務員、廠長都在到處逛江州呢!
還好市里面現在的警察副局長,就是當初做交警成了全國模范的業務高手,馬上調集各種人手開業務會,總結培訓更多交警上路指揮交通。
市民也跟著發癲,從來沒見過這么多車,各種各樣嶄新的汽車。
尤其是男性對機械有種從骨子里就喜歡的基因。
直到九十年代,很多人都以能辨認出上百種車輛品牌標志為樂。
現在滿街都是聽都沒聽說過的汽車品牌。
各大中小學校的學生,每天都有好多扎堆兒在展覽中心外的廣場上看車。
讓衛東有次下班接了二娃媽經過看見,趕緊回來在美食街發動大家:“去展覽中心廣場上擺攤賣吃的啊。”
基建團、汽修廠那邊幫著立刻制作幾十個手推食品車,就是當年他和老爸做出來推到印染廠門口賣麻辣燙的那種。
再把這邊美食街現成的連體玻璃鋼桌椅給搬幾十架過去,還有動物園的紀念品花車,也全都運過去做買賣。
人流量這么大,總能多促成些買賣。
這會兒肯定沒城管,展覽中心更不敢對展覽顧問帶來的美食街吱聲,還幫著扯電線劃地盤,愣是把汽車博覽會搞成了鄉下趕集。
趕大集。
臨近下旬,展覽中心廣場內外已經隨時有上萬人在聚集。
那些看熱鬧的市民,東游西蕩的廠家車輛都開始消失,取而代之的全都是各種亢奮的機械廠、配件廠、農機廠、修理廠的業務員、廠長、技術員。
因為在切諾基、桑塔納、江安汽車的打樣帶領下,各車廠哪里還敢把車開出去到處游蕩。
全都拉回展場里,根據之前畫出來的地塊,盡量做些裝飾。
主要還是內心感到種莫名的壓力。
看見學霸、優等生那種吊打的差距在體現。
之前讓衛東跟警察局搞那個開發區警務中心,這會兒也直接搬遷過來,市局還催促讓衛東把基建團的警衛連調過來做治安管理。
市里面肯定都是密切關注著,每天都在打電話交流詢問,這局面控制得好不好,是不是太雜亂了點,會不會出問題。
以前各種大型集會都是官方組織,分拆下來都是各種國營單位組成,細化到每個人都能約束管理。
現在這樣純商業化博覽會狀態,實在是感覺沒底兒。
幾萬人,十幾萬人聚集起來光是上個廁所都能出亂子。
讓衛東還得解釋這就叫展會經濟,通過展會發展了相關行業產業的同時,還要帶動本地吃喝拉撒的各種經濟。
得虧還是有座上萬人的大廠就在兩三公里外,隨時能夠調劑緩沖。
十幾公里外又有能每天接待幾萬人的動物園有經驗。
都調了不少人過來協助工作。
可進入下旬,媒體又開始大量出現。
各種拿著相機、麥克風甚至攝像機的記者從廣場到布展展廳,甚至就江南區、經開區隨處可見的街頭都能展開訪問。
磚兒臺、陽光日報更是有緊鑼密鼓的報道。
顯著好像是傾全國之力在搞奧運會似的。
他們進一步點燃了全國對這次汽車博覽會的關注度。
讓衛東之前估摸著寄出去五六十萬觀眾信件,就是上百萬張門票,能有十分之一來就不錯了。
現在看起來好像不止這個數兒。
這下連艾佳依都得了消息,打電話問需要公司、表演團隊過來參與協助不。
讓衛東覺得這時候搞車模還是太驚世駭俗了點。
但確實有必要搞點類似車輛巡游的表演,把整個展會局勢給演藝總監描述下。
退役舞蹈團員表示明白了,您看好吧。
在平京張羅組織了個隊伍趕過來。
結果來了才悄悄匯報是秦總要求她問的……
這樣港妹才能打著表演團隊的旗號,帶了支HK媒體隊伍過來。
都有國際影響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