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讓衛東上輩子要是在其他任何單位當門衛,都沒有在稅務系統這樣對電腦感觸深刻。
九十年代那個稅務聯網工程,從此徹底改變了收稅模式,更導致了后來地稅國稅的巨大調整。
恰恰地級市稅務部門那個核心的計算機中心,自然也跟安保的監控室安裝在隔壁。
所以來來去去幾十年,怎么都有些耳濡目染的感受。
譬如怎么接待領導參觀。
就在五機部那還充滿蘇式工業風格的建筑會議室里,長臺子鋪上白布,一字排開。
拆出來的幾臺機箱,也醒目的壘在旁邊。
幾乎就是個后世電器商場促銷展臺的樣式。
而幾乎所有人都是只聞電子計算機之名,不知電腦為何物的。
包括現在國內的計算機專家。
對讓衛東提出的“家用電腦”這個概念肯定都很陌生。
幾乎全都是穿著中山服的中老年,部分甚至還穿著老款軍裝,聚精會神的看著臺子上展開的設備。
哪怕有人見過蘋果電腦,也會覺得和印象大相徑庭。
尤其是玻璃機箱。
讓衛東在食品廠的時候就用過這招,在所有這個時代能便宜解決的建筑外墻材料里,玻璃幾乎是唯一又便宜又不受物資緊缺限制的現代化材質。
只要用了,就會讓人覺得富有時尚現代的氣息,還挺高級靈動。
尤其是跟黑色搭配。
主講當然是他自己了:“各位領導可以注意看看,我們準備以超低價格在國內配發、銷售的家用電腦,基本不含顯示器,各地各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電視、顯示器來使用,目的除了進一步降低價格,方便推廣到更多家庭和學校,也是為了制造出巨大的社會需求,等待我們滬海正在電子工業園區投產攻關的國產電腦顯示器下線,因為良品率和真空電子管的技術代差,這個會慢點,爭取到春節前能開始配貨,而電腦不等了,早一天讓青少年和電腦愛好者接觸真正的電腦,也許就能早一天讓我們踩在電腦革命的時代紅利上,再也不要出現錯過工業革命的落后挨打!”
這個立意極高,高到所有人表情都有些凝重。
一位地中海發型的老者坐在邊角:“你怎么定義這真正的電腦呢?”
讓衛東伸手在機箱上摁動開關:“從七十年代開始,歐美國家……主要就是花旗展開了對個人電腦市場的普及,這是個極為重要的節點,一臺車如果僅僅是給老佛爺代步,再精美再漂亮也沒有意義,因為那不叫開啟汽車時代,汽車時代應該是全社會普及,只有普及到全社會,才會讓無數人為之共同努力,讓無數天才參與到這個行業中來。”
系統簡單,開機時間也就不那么漫長,幾句話的時間,黑色外殼的顯示器亮屏展現出中文版的“圖形界面”。
全場所有人都有個伸長脖子想湊近看看的涌動。
讓衛東不著急:“1981年最大的電腦公司IBM宣布正式推動個人電腦,也就是Personaputer,PC機,而去年蘋果電腦推出了他們的Macintosh電腦,賣得龍頭蛇尾,開局即巔峰后面卻銷售困難,但我認為他們已經找準了未來電腦的爭取方向,也就是圖形化系統,讓我們現在在場任何一個人,都能在幾分鐘內學會上手使用電腦,這是個巨大的分水嶺,但花旗市場還在遲疑接受中,商業資本家之間還在博弈爭奪市場,我們從這時跟上就幾乎同步。”
說著操控雙鍵鼠標,點開紙牌游戲。
這下哪怕隔遠點都能隱約看清屏幕上的黑紅梅方了。
還稍微嘈雜了下。
因為既然蘋果系統本質上是個菜單,點了什么軟件就合上菜單退出,把僅有的那點內存運行都給新程序。
所以這新程序也索性被自家工程師們重新做成符合中式欣賞水平的大紅大綠“牌桌”模樣。
很醒目。
讓衛東卻關了游戲,又回到圖形窗口界面:“看見沒,如果我想玩會兒牌,不需要懂英語,不需要懂計算機原理,點兩下即可,這就好比我要當個神槍手,會瞄準扣扳機即可,不需要我去了解槍管彈藥的制作過程,結構原理,最簡單易用的武器才是最好的武器。”
大多經歷過戰爭年代的聽眾們有點明白了。
還是那位地中海老人點頭:“嗯,圖形化電腦系統就能讓更多人普及使用,有道理,繼續。”
讓衛東還得換張卡,這時候沒有熱插拔技術,但可以先關了“讀卡槽”的電源,插拔以后再摁一下開關。
這次點擊打開的就是小說:“大家注意到沒,我換了張卡,這里面就裝著幾十萬字的三國演義上集,全本還得要張卡裝滿。”
有人已經在摸老花眼鏡了,好像這就能看清小說似的。
讓衛東只是盡可能貼近生活介紹:“也就是說這張卡能裝幾十萬字,一份文件以前只有打字員能完成,現在每個人都能寫,寫論文,寫小說,寫報告,個人計算機跟超級計算機是國之重器不同,這里就是為每個人的生活工作提供方便,如果千百萬人都在用電腦,這個產業將變得無比興旺發達,就不再是科研院所里的工具,而是每個人身邊的伴侶。”
說著插拔換張卡,就是目前在歐美市場個人電腦最主要的使用場景:電子表格。
讓衛東去花旗協助蘋果搞發布會的時候,就注意到這個細節。
這會兒個人電腦,其實也沒啥特別豐富的應用。
主要就是因為運行內存有限,各種軟件都很小,搞不出來太大的花活兒。
但除了取代打字機,電子表格絕對是個重要程序。
恰恰這也是稅務系統后來重點應用的范疇,讓衛東見識過單位上那些表格高手,他一點不會,但看到過再怎么復雜的實際情況,在表格里都能各種參數各種噼里啪啦一頓操作猛如虎的搞定。
“譬如統計、勞資計算、財務清算,這些涉及到大量數據的工作,只要有定制的軟件,每個時期輸入相關數據,最后就能自動生成各行各業的報表,但具體定制的軟件,可不就得需要有普及的電腦市場帶動各種各樣的軟件發展。”
如果說在這場報告之前,大家對電腦到底能做什么還是個抽象的認知。
現在已經很清晰了,尤其那位地中海老人:“嗯,你的意圖就是盡可能普及推廣這種電腦,才能帶來計算機人才的廣泛基數,最終形成電腦產業的發展?”
就他似乎敏銳的把讓衛東都總結不出來的點,敏銳的梳理出來,起碼讓在場幾乎所有外行都能聽懂。
讓衛東都覺得交流舒坦:“對……”
他做個手勢,馬上有工程師協助揭開旁邊一臺沒上螺絲的電腦,顯示器的電子管側面展示出來,卸了玻璃板和機箱殼的電路板也全面亮相。
讓衛東依舊伸手打開電腦電源:“這里是電腦的電源包,國外目前還是個裸露的電路板,我們整合成電源盒,已經在國外申請了專利,如果海外有同行用這個方式,得給我們點版權費,就像目前我們還得用國外的主芯片,就這個玩意兒,二十美元一片,大約等于五百臺到一千臺普通收音機合起來的電路復雜程度。”
他還專門帶了一片獨立芯片,針腳鑲嵌在泡沫板里,迅速順著在場人員開始傳看。
如果說對于打開這臺電腦內部,所有人看起來還覺得跟電視機沒什么區別,現在開始有點概念了。
“這就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大腦?”
“差不多這個意思,板子上幾乎所有芯片、半導體都是在為這塊芯片運算服務,然后這這這也得進口,但比較常見,這幾塊是華東742廠的新產品,廢品率還比較高,但國際上已經有更好的產線技術,我們有實實在在的差距。”
“那這個電腦還是沒做到百分百的國產化?”
“對,目前我們通過各種渠道,在海外購買囤積這塊主芯片,爭取達到每季度十萬片,爭取盡快推動上市,只有用的人越多,這些電子元件的生產才有市場消化,最終單價越低,形成我們自己的科工貿一體化,反過來出口海外市場。”
感覺跟大家以為的報喜場面不同。
完全沒有好大喜功的吹噓,只有擺出殘酷的現實差距,還有無處不在的緊迫感。
還是那位地中海老人坐在邊上,充滿思索的開口:“你們這個項目推動需要多少資金撥款?”
這才是讓衛東最大的優勢,簡直感激涕零好捧哏啊:“沒有要求撥款,我們是五機部下屬的光學儀器廠改制合并成照相機廠,而我是負責民營的銷售公司,在接收了五機部要求轉制的三線工程計算機研究所以后,結合我們在海外商務活動、技術轉讓等優勢,自負盈虧的研發,用市場帶動科研,靠貿易推動生產,但能把所有知識產權跟國家共享。”
參會的各位都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這么大的工程,還有不要撥款的?
“那你們要什么政策支持?”
“也不用,電腦需求是市場上的商業行為,我們甚至歡迎國內其他電子計算機研發單位跟我們同場競爭,商品經濟下為消費者提供價廉物美的電腦,然后一代代升級提升,目前主要是打字寫報告、寫文章、做表格、看小說、打打游戲,最重要是能夠學習編寫無窮無盡的電腦程序,讓這玩意兒成我們工作學習生活的好幫手,未來也許就是能夠通過電話線,連接到全世界,一臺電腦就能畫工程圖、編輯電影電視、寫歌聽歌、甚至操縱汽車、操縱飛機的全能設備。”
得虧是讓衛東不太懂,描繪得是最普通人反而最能想象到的場面。
但那個核心點倒是表述清楚了。
這玩意兒你說有什么超級用途,目前還說不上。
可唯有普及開,才會讓更多人接觸熟悉電腦,開始理解編程的世界。
去創造這個電腦時代的無限可能。
于是那位地中海老人終于起身上前:“你們打算以多少價位推向市場呢?”
讓衛東壯了膽子報出價格:“599元吧……”
全場所有人眼里都露出瞳孔地震的反應。
你再說一遍?
這下不管懂不懂電腦,都覺得這玩意兒不普及都天理難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