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們的內心,怎么會瞧得起西南邊陲的江州呢。
HK的豪門家族乃至上流社會,相當部分都是抗戰到解放時期從滬海遷移過去的。
滬海才是他們心目中永遠的女神。
可能除了秦羽燁是真心實意的選擇在江州發展牛仔褲廠,其他各位都只是把江州當個跳板。
在各種投資政策都不明朗的情況下,試著在江州發展看看情況。
半年下來,秦羽燁這十八歲的小姑娘在內地賺得缽滿盆滿,那些位港商的商務代表都看在眼里,積極回報邀約。
只有各家老板在內地事業做大做強,他們這些高管經辦人才能跟著喝湯。
可讓衛東始終不冷不熱,建廠很歡迎,搞房地產就推三阻四。
然后最新的匯報就是他居然自己搞起房地產來了。
光是在江州就有三棟二十層以上的高樓興建。
二十多層的高樓,在這時候的內地,絕對是全城最高樓的存在。
同時興建三座,這是技術、資金、人脈關系都絕對到位,才敢做的事情。
八十年代的國內能把這三樣同時平衡好,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卻把他們心心念念的好幾塊地產項目都拖著。
美女、豪車都送到嘴邊,也沒吃。
這是要做咩啊。
本來是齊聚江州想施壓問罪。
市里面也熱情接待,但推給讓衛東同志來具體經辦。
太極拳熟練得讓港商們無可奈何。
結果得知他在滬海又開始房地產建設,簡直是武大郎喝藥還續杯,興奮又上頭!
連忙趕過來,甚至還有人從HK也飛過來碰頭。
比較好笑的是因為他們的,滬海機場外面這會兒趴活兒的出租車也沒多少,養尊處優的港商們也只能跟著規劃、建筑轉角愛們擠面包車過來。
好在距離也就十來公里,新買的面包車帶著異響,嘎吱吱的往返幾趟也行。
于是看見夏日炎炎的江南水鄉郊外,熱火朝天的工地邊小河畔,就那么搭著簡陋的工棚下,讓衛東帶一群年輕人蹲樹蔭下啃西瓜。
聞聲轉頭看見從面包車里跳下來的秦羽燁時,還有點臥槽,女資本家就是閑情逸致的到處玩啊。
接著看見董雪晴擠下來,居然帶著點眼淚汪汪的嗔意。
馬上伸長脖子看后面,唉,老婆怎么沒來呢。
一堆港商有什么好玩的。
再開個瓜吧。
就那么笑嘻嘻的招呼億萬富豪們吃西瓜:“剛運輸過來的西北瓜,給我們改革建設隊伍的特供品,很甜的。”
老亨哭笑不得:“我們在江州等了你好幾天,你倒這么悠閑?!”
但還是把切好的瓜接過去,習慣了冷氣大樓、豪華房車、咖啡品茗環境的他們,這會兒也確實覺得嗓子都要冒煙了。
讓衛東揮手介紹周圍:“一共兩千多畝的電子科技工業園區,前兩個月才成立的園區開發公司,劃了六十畝給我,爭取要在八月開始調試蘋果電腦的裝配生產線,十月上顯示器顯像管生產線,美元投資超過五千萬,你說我閑不閑?”
還是秦羽燁抓住了想撲過去抱抱的小姨子,主要是拉姆盡量低眉順眼,但眼睫毛都在看八卦的端著西瓜奉上。
港商們立刻被花旗科技新貴的名頭壓住:“你真的搞定了蘋果電腦?”
“不錯不錯,這一片都是你的?我們來參與,建樓我們才是專業的……”
“市區呢,你跟滬海市搞定關系沒,我們朝著市區建商業中心吧!”
“江州你說暫時不用建商業中心,滬海總需要吧,我來過兩次,高級酒店還是很有必要的,你來銜接最好。”
這時候內地不是沒有大力招商,各種渠道邀請港澳臺商、海外僑胞來投資發展。
但應者寥寥。
富豪們不是看不到商機,而是充滿了防備,
最大的原因就在于這種疑惑,擔心投資變成肉包子打狗。
而且以他們接觸觀察最多的恰恰就是伍曦說的那什么二小子這類情況,豪言能搞定一切。
但真正的生意人都明白,這種人才是最可怕的。
因為今天可以幫你搞定一切,明天就能反手搞定你。
商業規則、契約精神一旦被踐踏,構建整個商品經濟、資本價值的體系都會崩塌。
所以越是那類牛逼哄哄的人物居多,真正的商人就越不敢進入。
愿意抱關系大腿的做法,經驗老道的商人都知道不長久。
但讓衛東恰恰就是個嚴格按規矩辦事的脾性,這時候內地很罕見的脾性:“不能吧,我不朝著市區去發展,臥槽,你是不知道水有多深,老子這次都差點翻船……”
“你說得輕巧打個顛倒,你怎么不在尖沙咀、中環搞,哦,你有啊,那你是HK土著、當地豪門當然可以這么干,滬海什么地方,你在市中心動個磚頭旮旯角都有一堆人盯著你要撬墻角的。”
“你搞清楚,這里是工業區,搞什么商業中心……酒店,我想想,好像還是真有必要哦。”
還是不一樣。
商州搞工業園區,全憑讓衛東這一個土豪老板支撐工商業發展,外部投資商看都不會多看一眼這貧困地級市,所以沒啥酒店需求。
江州稍微好點,也有限,旅游市場沒興起之前,江州也很難吸引港澳臺外商去投資。
僅有的那點汽車、摩托車外商,靠大廠里自帶的招待所整修下也能接待。
那市里不是已經在建二十多層的玻璃大廈酒店么,讓衛東也不去爭搶市場了。
滬海就不同了,全世界各國的游客、商人、政務人員已經很多,現在國內賺到點錢的不會去江州、商州,滬海是一定會來的。
去年讓衛東就發現滬海沒啥高級酒店對外開放,以前的住宿條件全都集中在招待所級別。
極少的官員流動,有幾個官辦賓館也夠了。
尤其是最近幾天他扎根在這個西郊電子開發區。
滬海本身還是吸引了一些廠家、外商、研究所之類的朝這里云集。
外籍工程師、技術專家這類流動居住需求很大。
那就翻出地形圖蹲在路邊跟這幾位商量:“酒店可以來一座,商業中心不靠譜,誰會跑這么遠來做買賣,但商務中心也就是寫字樓還是可以,住宅樓我還沒考慮開始建,你想建給你,反正都得給市里面匯報申請,一起搞了。”
四萬平米的地界兒,八個足球場大小。
連同之前的廠房,差不多就能這么瓜分完畢。
其實讓衛東手持美刀,肯定能自己就全部搞定。
但能夠捆綁些港商,也算是分擔火力,免得被當成資本家看待。
港商們也何嘗不是先打個釘子,能在滬海近郊邊上搞個產業試試水,既不被局面發展甩開,也不會因為有什么變化被重創。
貿然多少億的朝著市中心去,牽涉到的復雜局面跟變動太多了。
紛紛點頭認可。
不過讓衛東這規劃是捆綁的:“你在滬海這么搞一座,同步就得在江州經開區投資搞一座,那邊我現在就能給你敲定,也能幫你們保證在江州的運營不受影響,滬海我真不敢說百分百。”
就這么在工地邊的樹蔭工棚下,全靠卓瑪、拉姆端來的幾個小馬扎,讓港商們坐著稍微享受了下小河邊的清風。
老亨帶頭清算:“江州既然你能搞定,我們要做的市中心地段,給你分股份不就行了嗎?”
根本不想做地產的讓衛東苦口婆心勸導:“做事要慢慢來,泡妞也是先摸摸手,然后再開房的對不對,哪有一見面就那啥的……”
因為有兩位只能聽說粵語,所以秦羽燁還要在旁邊翻譯,馬上開始捂嘴笑。
億萬富豪們卻覺得不是一見面就那啥嗎,只要我們想,看到就自動張開腿了,哪有那么麻煩!
董雪晴都覺得姐夫舉的什么例子,悄悄掐他下。
躲他身后用英語解釋:“他強調的是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現在江州還處于給全國做探索樣板的階段,我們在動物園旁邊修建住宅樓,已經是內地第一棟高層住宅,四月底才舉行了國內第一場商品房交易會,內地不是HK,一旦江州做了,全國幾十幾百座城市可能都會照著學,要是做錯了豈不是巨大的損失錯誤。”
秦羽燁趕緊用粵語跟上:“譬如我們的牛仔褲廠、服飾廠已經每天都有幾百上千人的全國各地參觀隊伍,HK看不到這種情況,皮特做事很穩的,其實效率已經很高了,到現在已經是三座園區建設在同步展開吧?”
港商富豪們這才稍微緩和了些,紛紛叫過自己陸續抵達的助理,簽署備忘錄搞協議。
倆姑娘連忙去幫忙,李二鳳就悲哀的發現自己真的差好遠。
哪怕跟著讓衛東這些日子,她都不由自主的把自己當成煮飯婆,現在連這兩位她都不敢接近相比。
只能默默的舉刀再切幾個西瓜。
正在跟規劃建筑專家們交代工作的讓衛東,卻心疼給這些闊佬免費吃什么:“哎哎哎,留著給工地上,我們差不多先回市區了,還要去給市里面匯報工作,爭分奪秒啊。”
富豪們立刻來勁的走走走,你這條件也太差了,沒車嗎,剛才的面包車都沒空調的!
有人已經派了助理隨從到市中心去訂酒店,他們肯定有自己的一些關系。
只是不像讓衛東這般踏實能做生意。
這偌大的滬海市區里,這會兒涉外酒店的接待能力也只有那么一丟丟。
讓衛東卻頓時想起自己那座老洋房了:“走吧,帶你們去看看我在這邊有個宅子,如果可以,未來也能當做各位來滬海落腳的地兒,順便給你們說說我這地方來得可不容易。”
一邊把水攪渾降低自己的目標,一邊也算是嚇唬這些位別以為內地的好果子就這么好摘。
還是跟我捆綁比較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