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來呀第138章 這是真的有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主公,你要支棱起來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來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8章 這是真的有炮

第138章 這是真的有炮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21日  作者:中秋月明  分類: 都市 | 商戰職場 | 中秋月明 | 主公 | 你要支棱起來呀 
要的要的,國營軍工廠雖然不至于安排女勤務員直接來照顧生活。

第二天一早,川流不息的姑娘就自己帶著早餐來了!

本來昨晚還覺得大哥真能抵擋紅粉骷髏狐貍精,兩兄弟現在覺得這漫山的妖精也太多了。

感覺所有廠里,不,應該是相鄰幾個廠的適齡女青年,只要覺得還算好看的,都被爹媽攆著來給副廠長過目。

讓衛東啼笑皆非,這尼瑪不是讓男青年們同仇敵愾成為公敵么,還怎么搞好工作。

所以放出倆弟弟去跟大姐姐們糊弄,自己從沒有墻的后院溜出去。

拿了車上的籃球隨意的招攬幾個路上遇見的小伙兒,問有興趣的都可以來打球。

這下好了,甭管是是不是因為吃醋、不服氣感覺被戴了綠帽子,呼啦啦的來了好多小伙,要在球場上狠揍副廠長。

當然也不乏大量希望捧好副廠長,能跟著出去征戰沙場的志向遠大。

輕而易舉的在籃球場上分成兩大派,人數上還勢均力敵!

而且源源不斷的還有人呼朋喚友過來參與。

籃球場上很快就三四百人圍得水泄不通。

讓衛東甚至從這一刻,才真正對西山廠產生了感情。

他從小在村口看知青打球,進了小學瞎玩,中學跟縣里娃們打球,然后從得知父親摔傷那一刻開始,就只能零零碎碎的帶著籃球,在各處出差時候玩幾把半場,很多時候只能自己投籃,或者跟狗蛋他們斗牛。

大學校園里也很難湊齊人,更沒有歸屬分類。

上一世則是四十年里只能坐在保安室邊,看稅務中青年們生龍活虎到養生溜達。

從來沒有真正建立起什么籃球圈子,甚至連五人制的全場都打得少。

這下就過癮了。

他自己肯定是鐵打的主力,沒人敢主動換他,兩邊瘋狂上人。

誰稍微差點,跟不上節奏就有大堆人要求替換。

然后對抗性體育運動就是這樣,只要氣氛起來了,那就是和平環境下的戰爭。

圍觀人群咬牙切齒,揮拳加油助威,進球轟聲雷動,發自內心的吶喊激動。

本來聚集到廠辦樓上提前準備把擴大生產量開會討論下的五廠聯席會,都驚訝得全都擠到窗口看。

全都中年以上的廠領導們有點老淚縱橫啊:“好幾年沒看到這景象了!”

“對,十年前我們那會兒多熱鬧,差點人心都散了。”

“衛東好,工作上勤勤懇懇不用說,這帶動年輕人打成一片的精氣神也夠!”

“走,我也手癢癢,我們組個老年隊,讓小家伙們看看我們的厲害!”

“哎哎哎,等我回去換鞋,老子當年的神鞋,司機,給我找個司機送我回去換鞋,等我!”

六七八十年代廠礦企業的籃球場,就是各個區的社交中心。

尤其這種與世隔絕的三線工廠,籃球場基本等同于電視里看見外國小鎮的那些特色運動、舞會、游樂中心。

足球面積太大,人數太多,乒乓球太小不好圍觀,網球太洋盤,羽毛球器材太麻煩。

籃球剛剛好。

場上龍爭虎斗,姑娘們在周圍嗑瓜子喝汽水兒,大叔大媽跳跳舞,老頭老太帶著孩子頤養天年。

用外國人的話說就是社區氣氛。

那會兒國內叫群眾生活,后來就叫基層氛圍。

這不就起來了。

等領導們氣勢洶洶的組成球技油滑,還時不時倚老賣老耍個賴的中老年隊伍加入進來,中老年職工也覺得憑什么我們不可以。

八十年代的國營廠礦諂媚之風其實并不太盛行,舔了也不會有多大變化,反正都是四五十塊錢的工資,甚至還要多事兒,所以工人階級是真不給領導面兒。

四隊輪換,打得那叫一個激烈興奮。

但讓衛東這隊顯然就是常勝將軍。

他自己是體力怪,可以從頭到尾的高肺活量運轉,然后對手得是女朋友或者暗戀姑娘去送早餐了忿忿不平,起碼也得是這種家伙的朋友兄弟,人數就遠不如愿意跟副廠長搞好關系的多。

所以幫手選材余地也大。

讓衛東更學著斯托克頓那種組織后衛打法,游刃有余的調動球員,反正還可以無限換人,那就更有趣了。

程廠長他們慢慢都看出來,一些小伙兒開始逐漸凝聚在讓衛東周圍,對他言聽計從的追隨服從。

老家伙們就更感慨支持,還不停指使些人去試著參與。

老程更借著主動要求當裁判,既表達了支持,又悄悄提醒讓衛東,這不就是選擇班底挑選人馬的機會嗎?

讓衛東恍然大悟。

當滿級怪,遇見這么多渴望追隨的小伙伴,自然是連花花草草都不會錯過。

大學生們現在似乎太高貴,還有點放不下自己寒窗十多載的金貴身份,不敢貿然下海賭人生,因為基本都包分配還有看似美好的去向。

狗蛋這幫鄉里出來的家伙又太畏懼,標準農村娃不敢在大城市吭聲做事。

被隔絕了幾十上百甚至上千年的城鄉差距哪有那么容易填補。

讓衛東自問不是四十年的老保安生涯,他都不可能這樣輕易融入城市社會。

所以三線廠子弟似乎是個不錯的中間填補?

反正差不多把幾家廠所有人,只要沒在生產線上工作的所有工人到家屬,都吸引到籃球場邊。

三層臺階的水泥看臺坐得滿滿當當,后來才知道甚至連生產線上的年輕工人,都被爹媽去代班給換出來,趕緊去跟副廠長打打球。

讓衛東真就在所有目光注視下,生龍活虎了三四個小時!

光憑這點精力旺盛,體力充沛都讓大家意識到,這也是天賦之一。

哪怕有打組織后衛稍微省點力,可時不時也能看見他突破上籃,高速往返的沖刺。

就問普通人在選擇領導時,是愿意跟個病秧子,還是這種身強力壯的漢子。

而且對大量的廠二代年輕人來說,垂垂老矣的長輩廠領導,怎么都比不上這種同齡人更親近。

本能的就會更加追隨。

姑娘們也全都擠在周圍,哪怕不知道那個打字員現在怎么樣,光是之前她天天呆在省城辦事處,送貨的說起她那自在舒坦的樣兒就夠讓大家渴望了。

男性可以埋頭在這里工作外加打球釣魚,女性是真的希冀去大城市看看呆不住,尤其好看點的。

直到快中午,讓衛東已經能十分嫻熟的辨認叫喊出二三十個人,約好晚上繼續打。

自己才汗流浹背的跟著老程他們去食堂吃飯,聊工作感受。

中午還能回家睡會兒,下午再開會討論。

就很清晰的拉出來工作內容,目前能湊出來二十輛卡車,和紅光廠一起組成運輸公司。

之前讓衛東把五輛車湊成車隊,只能跑粵州一條線,而且一個月只能跑一個來回的局面頓時改變。

現在是三輛車一個組,分成四組一隊,兩個隊分別跑平京和粵州,因為江浙滬可以利用長江船運搞定。

這樣三條線就基本覆蓋了整個國內北中南三大區域跟沿途。

唯獨東北和西北、滇南這三部分有點忽略,但確實不是這會兒的銷售重點。

滾動起來的車組就能保證每周都有一組回到江州,換人不換車,繼續滾動走。

貨品就以現有的照相機、衛生巾打底,再對外承攬業務,開發運輸物產,實在不行,北方回來可以拉油料,南方去的時候可以拉竹編藤編。

這個運輸公司獨立核算獨立開支,要獨立注冊在江州,讓衛東領導,五家廠一起跟著他持股分紅,目的是養活各自閑置的汽車隊更創收帶來效益。

至于三部車會不會有安全問題。

五家廠都呵呵,我們的火力不比紅光廠差的。

而且作為副廠長,科長級以上的干部,你已經可以依法佩戴軍用槍支了,待會兒叫民兵排長給你配上,順便有空練練。

讓衛東知道九幾年以前,國內槍械管理很松,國營大廠確實可以有槍。

但萬萬沒想到可以像大白菜這樣隨便配發!

就突然一下,之前還比較頭痛糾結的銷售渠道貨品儲備問題,居然順著這個運輸公司的成立,迎刃而解。

沒有物流運輸體系,沒有高速公路,一切貨品配送還比較難嗎?

那我們就自己送!

這本來就是七八十年代前所有廠礦習以為常的做法。

只是本來自給自足的局面,沒想到被讓衛東借著幾個廠“合作”的機會,湊成了運輸公司的規模。

甚至連讓衛東自己開來那輛紅色的小面包車,不是看著還沒車牌嗎。

沒事,從廠里車上拆一副軍牌過去裝上。

這會兒的行駛證根本沒照片,也沒車型分類,有公章,有牌號和重新填寫的發動機號那就是這輛車了。

剩下就是沿途開發銷售點。

讓衛東雖然還是沒有說透自己的銷售模式,但已經講解了在華中、華南地區的大城市可以試著不進百貨公司,走高校、集市的推銷模式。

居然有點直銷的味道。

有了之前高校成功推廣的底子,試著來唄。

況且現在有這么大一批籃球熟手,讓衛東在會議上說起自己到各地大學籃球場去結交人,廠領導們都恍然大悟的哈哈大笑鼓掌。

所以這個思路可以廣而推之,但讓衛東又要求這個推銷隊伍,還是要帶幾位姑娘,她們無論是拍照,吸引拍照,跟大學生交流都更有奇效,當時小章的表現就很好。

大家又歡喜的鼓掌。

氣氛相當好,就是抽煙太多,窗口跟煙囪似的。

果然等到下午散會,民兵排長就矯健又帶點羞意的陪副廠長去選槍。

這種戰備標準是核戰的三線軍工廠,實際上的要求是一旦打起來,就瞬間就地轉變為連營級作戰部隊保護生產!

況且江州作為全國輕武器生產的最大戶,前些年武斗都敢調動坦克、高射機槍打對抗的傳奇王者戰場,周邊三線廠的配備絕對是武德充沛到了極點。

起碼要擋得住這種武斗搶奪軍械吧,所以前幾年真是喪心病狂的加配置。

僅用一扇鐵門封閉的軍械庫里,從迫擊炮到無后坐力炮都有,廠長您要不,可以搬一門到宿舍去熟悉,當然這個不能隨便帶出廠。

女排長說起這個就雙眼放光,驕傲又自豪了。

讓衛東只能目瞪口呆,摸摸那一米四長的炮身,算了算了。

大盤雞、盾牌機就更算了。

然后就是成排的56沖,56半步槍,成摞的54式,77式手槍:“廠長您可以帶這個,最新款,可以單手裝填,如果您拿著東西或者受了傷,一只手就能這樣摁壓上膛!”

女排長的語氣絕對跟后世女孩兒們買了新水果機的雀躍一樣,積極分享介紹。

讓衛東本來只是準備好奇的看看,可曾經斷過九根手指,確實深切體會過沒手想用的心情,還是促使他真就領了一支77式。

出門女排長給他填寫了本兒持槍證,再旁邊彈藥庫領一盒子彈。

合法持有了呢!

您再帶支步槍吧,就在廠里練習,可方便了。

那就拿倆。


上一章  |  主公,你要支棱起來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