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隋軍裝配了一架重型投石機,有了新羅的經驗后,隋朝對征服百濟有了更深的體會。
新羅統治對百姓殘酷壓榨,隋軍干掉新羅統治者后,推行平民策略,反而贏得了底層百姓的廣泛支持,隋軍所到之處秋毫不犯,受到了新羅百姓熱烈歡迎。
百濟更甚,實施三稅一,既要維持統治者的奢靡生活,還要維持龐大的軍隊開支,這一切都只能從百姓頭上刮取。
扶余皇室和貴族們對百姓的壓榨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山一般的稅賦和軍費分攤壓得百姓喘不過氣來,只得把子女賣給貴族維持生計。
隋軍的策略便逼迫百濟投降,然后再干掉百濟統治者,留下其百姓。
事實證明,無論新羅還是百濟的百姓對大隋的認同性很強,都以成為大隋子民為榮,只要把語言和習俗慢慢改過來,半島同化就會成功。
目前隋朝對新羅百姓的稅賦是二十稅一,比之前新羅統治者五稅一寬松得多,而且稅賦和語言習俗掛鉤,穿漢服、說漢語,稅賦還能進一步得到減少,最終和大隋百姓一樣,取消戶稅,三十稅一。
隋軍也改變策略,開始用逼降的方式攻破百濟都城。
泗泚城外,一架怪獸般的重型投石機緩緩推進,它能將兩百五十斤的鐵火雷投到兩百五十步外。
在投石機前方,還有裝有輪子的巨大擋板,也一起推動。
投石機漸漸抵達一百五十步左右,城頭上頓時箭矢如雨,密集的箭矢射向投石機,可惜都被擋板全部擋住,擋板上密密麻麻插滿了箭矢。
“準備,點火!”
三名壯漢抱著像巨型南瓜一般的大型鐵火雷放在投兜上,火繩被點燃,嗤嗤燃燒,漸漸燒到了紅線,隨著一聲令下,投石機驟然投出。
大型投石機拋竿劃出一道高高的弧線,黑黝黝的鐵火雷向城頭飛去,這次標注的發射紅線更加靠內,主要保證鐵火雷能在空中爆炸。
而隋軍選的時間正好是中午,全城人都能聽見。
“轟隆!”
兩百五十斤的鐵火雷在城池上方驟然爆炸了,儼如天崩地裂般爆炸讓整個都城都在顫抖,城頭上距離爆炸最近的數百士兵被活活震死,而其余數千士兵大部分都被震暈過去,少數士兵捂著耳朵倒地痛苦呻吟。
正在王宮內激烈爭論的數百貴族被巨大的爆炸聲震懾住了,所有人都驚恐地望著殿外天空中巨大的火球。
“天啊!”數百貴族紛紛面朝火球跪下,痛苦哀鳴,這樣的隋軍他們怎么打得過?
好一會兒,武王扶余璋無力垂下頭,“投降吧!”
隋軍的巨型鐵火雷爆炸儼如兩顆原子彈對日本的震懾,百濟貴族們嚇破了膽,開城投降了。
武王扶余璋走在最前面,脖子上掛著印璽,帶著數百名皇族和貴族出城投降。
緊接著是放下兵器的數萬士兵,羅士信隨即下令將貴族們全部押走,大軍進城,接管了百濟都城。
成立熊津大都督府,羅士信兼任大都督,裴世清出任長史。
大都督府以大隋天子的名義下令,廢除百濟民眾的一切苛捐雜稅,田稅改為二十稅一,又下令將權貴府中的奴隸全部赦為平民,讓他們回到父母身邊。
一時間,百濟各地歡聲如雷。
對民親善的同時,也加緊了對貴族權貴的清算,包括皇族、貴族、大臣、名望世家、主將將領等等,共計兩千余人。
在月黑風高之夜,將他們送上船出海,兩天后便在海面上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和新羅一樣,留下來貴族女子們則許配給了準備長駐的隋軍士兵。
數百名底層的百濟小吏得到重用,他們出身卑微,但都能說漢語,用漢字,他們皈依為隋民后,成為各地次官,輔助隋朝派來的主官。
百濟數萬士兵則改為屯田軍,在北部漢江南岸一望無際的曠野里屯田,屯田三年后可以釋放回家,也可以把家人接來一起屯田。
四月中旬,近五百艘萬石大船返回大隋,船內滿載著新羅和百濟奪取財富,主要來自國庫、王宮、皇族和貴族府以及王公大臣府中。
五月初,洛陽皇宮御書房內,天子蕭夏正在聽取樞密使張亮的匯報。
張亮躬身道;“啟稟陛下,新羅和百濟已先后拿下,接下來是不是需要增兵,再一舉拿下高句麗?”
蕭夏沉吟一下道:“朕想了解一下高句麗這這些年的變化,遼東總督府有沒有報告?”
啟稟陛下,暫時沒有報告,但年初有個遼東官員回來辦事,倒是和微臣聊了不少高句麗的情況,他說這兩年高句麗農業倒不錯,但其他方面則一落千丈,以前高句麗弓箭射程一百五十步,現在一百步都不到了,主要是軍器工匠被我們截留,現在高句麗只能靠圖紙來造兵器,但經驗和技術都不行。
以前高句麗有鐵礦,現在沒了,舉國都嚴格限制用鐵,農具全是木制,五戶百姓合用一把菜刀,不光鐵沒有了,銅也被收刮一空,連錢也是用布錢,加上百濟,新羅兩國對它嚴格封鎖,高句麗過得很艱難,人口基本上沒有增長。”
“但我們和高句麗依然有貿易往來。”
“有往來,但我們這邊嚴格限制,銅鐵等戰略物資不會給他們,主要是一些藥材和日用品,它則輸出人參,黃金和糧食。”
“高句麗還能出口糧食?”
“陛下,他們人口不到兩百萬,漢江兩岸土地肥沃,盛產稻米,確實有多余的糧食。”
蕭夏輕輕點頭,“遼東都督府有一萬軍隊,羅士信有三萬軍隊,還有兩萬水軍,足夠滅高句麗了。”
目前高句麗的疆域被壓縮到大同江和漢江之間,人口僅一百五十余萬,比它全盛時的三百萬人口足足少了一半,戰爭、瘟疫和割土使高句麗元氣大傷,國力崩潰。
恢復國力并不是喊幾句勵精圖治的口號,統治者再裝裝樣子就可以恢復的,它必須靠一點點積累。
高句麗之戰結束也有七年了,但高句麗國力始終難以恢復,原因就是高句麗有一個很大的出血口,原因就是高句麗必須時時刻刻警惕百濟和新羅聯手進攻自己。
事實上,這幾年高句麗和百濟以及新羅都有過交戰,只是規模比較小,三方各有勝負。
目前高句麗最缺的是鐵,舉國上下到了求鐵若渴的程度,張亮說每五戶人家用一把菜刀,那已經是老黃歷了,現在是每十戶用一把菜刀,還是銅刀。
新羅和百濟都被滅了,高句麗心里很清楚,下一個必然是自己,所以它拼命備戰,把所有的生鐵和銅投入到備戰之中。
同時又派使者去洛陽求饒,懇請天子饒過他們。
但大隋的國家意志不會被感情所左右,該來的還是會來,高句麗注定逃不過命中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