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魏汝南、木阿圖、史蜀胡悉等等要犯以及十幾名突厥奸細被公開處死后,暴露出來的一系列問題也開始得到整治.
首先是繼續嚴格執行技術等級和保密制度,這一塊原本做得不錯,只是隨著統一加快,大量各政權的工匠人數劇增,管理工作一時沒有跟上,才出現了魏汝南那樣的漏洞。
現在開始亡羊補牢,所有外來工匠都要重新進行培訓,尤其是那些和魏汝南一樣在火器局做事的弓弩匠或者其他工種,都要進行嚴格審查。
工匠這一塊問題不大,本來制度就嚴格,待遇也優厚,只要管理及時跟上,基本上就沒有問題了。
倒是胡人經商這一塊,經政事堂討論決定,實行分類管理以及備案制度,像粟特商人、西域商人、日本、新羅商人以及南洋商人,都允許進入中原經商,不過有嚴格的行業限制,比如農作物源頭,技術現場、軍事裝備等等,嚴禁外國人接觸。
離去時要加強口岸盤查,尤其是進入河西走廊前的盤查,嚴禁帶走農作物種子、蠶種、軍事裝備等等禁止出口的物品。
另一種是草原商人或者吐蕃商人不再允許進入內地,只允許在邊境指定之地進行貿易,這又恢復了漢朝以來的傳統,推行邊貿。
第三是擴大內衛的管轄范圍,以前內衛不管外國人的經商貿易,現在針對外國人的違禁品管理也納入了內衛管轄權限內,另外邊境走私,也由內衛進行嚴管。
這樣,內衛也會出現在邊境市場以及出境口岸,嚴格管轄違禁品流出。
任何膽敢走私違禁品的外國商人,視情節輕重進行嚴懲,輕則重打五十棍、沒收財物后驅逐出境,永不得入境,重則公開處斬,以儆效尤。
但最重要一條,《大隋王朝安全制度》開始起草,從律法進行規范,各地官府就有法可依,不用等內衛,各地官府發現苗頭,就立刻進行堵漏處理。
隨著一系列的制度出臺,技術和禁品管控也為之一新,各種漏洞都被堵死,洛陽、長安、太原等地也見不到草原商人的影子了,大隋劃出十四個口岸進行邊貿。
時間進入三月,科舉日也一天天臨近,目前集聚洛陽的各地考生接近十萬人,當然,這和今年的科舉改革有關系,原本參加科舉無望的大量算、農、工、醫專科生也有機會進京參考,最后成為技術官員。
大隋王朝的官員體系除了武官和文官之外,又多了一類技術官,簡稱術官,術官下面又有技吏和匠工,也就是工程師和工匠。
這就是頂層設計了,注重科學技術,尤其是航海技術,必然會帶來王朝的大發展。
文科和技術在發展的同時,隨著天下統一,社會安定,遍地武館的局面也漸漸消亡,取而代之各種學文和學技術的私塾和官學。
當然,武學也沒有完全廢除,是被各縣官辦的武校、還有各郡的士官學校、最后還有朝廷的軍事學院等等取代了。
三月初五,天不亮,各個客棧的士子都紛紛起床,開始洗漱吃早飯。
褚遂良起床了,他的兩個好友韋厲、王冠和今天不用參加科舉,他們只是童生,沒有考上秀才,便沒有參加科舉的資格,不過他們可以參加三天后的專科考試。
至少有一兩萬人和他們的情況一樣,沉溺于專業,就考不上秀才了,所以今年科舉改革后,他們也有機會了。
洗漱完畢,褚遂良吃完早飯便下樓了,客棧前停滿了牛車,參加科舉的人數太多,科舉統一在城外的大營內舉行。
一輛輛掛著紅燈籠的牛車出發了,燈籠上寫著科舉二字,一路暢通無阻。
東城外,一座巨大的軍營已經矗立在洛水北岸,軍營分為十座大門,延綿十里,對應著十大天干,每座大門又有十二考營,對應十二地支,所以一共有六十座考場。
因為戰亂剛結束,讀書人占總人數還是太少,所以沒有具體分進士科和明經科,目前只有進士一科,要到天下穩定幾十年后,讀書人越來越多,進士科考試才會細分下去。
褚遂良的考號是丁亥考場第八帳二十四位,這時,牛車停下,車夫大喊:“丁字門到了,有沒有下車的,趕緊了!”
“有!有!有!”
褚遂良連忙舉手,跳下了牛車,他一眼看見了巨大的燈籠,一個‘丁’字格外醒目。
進門只允許攜帶考券,也就是準考證,其他物品一律不準攜帶,但也不需要搜身,這讓所有人都松了口氣。
這和明清科舉不一樣,明清科舉是在一個個考號里,攜帶進去了就可以作弊,而現在科舉是在一座大帳內,每座大帳有三十名考生一起考試,監考官站在大帳門口,盯著每一個考生,攜帶的作弊物品根本就沒有機會拿出來。
就算躲過了監考官,旁邊考生還可以揭發你獲得加分,一旦作弊被抓,就沒有機會再進行科舉了。
所以進門雖然寬松,但后面的監管和處罰都很嚴厲,大家心知肚明,也沒有人敢冒這個風險。
褚遂良找到了自己的考位,在桌案前坐下,他是二十四位,偏后面,桌案上有個籃子,籃子里有筆墨紙硯和水杯蠟燭等物品,還有漿糊和糊名紙,和地方科舉考試完全一樣,大家都很熟悉。
這時,進來一名士兵提著水壺給他們杯子加水,這不是上茶,而是給他們研墨用的。
考試還沒有開始,所有人都在研墨,很快,鐘聲敲響了,“咚!咚!咚!”十座大門緩緩關閉,考官開始發答題紙,士子們開始寫考號、姓名、籍貫,還有考卷號,考卷號寫在右上角,不用糊名。
每個人進考場時都拿到一個考卷號,因為考試考兩天,會有兩份考卷,考卷號就是方便考官把兩份考卷合二為一。
每個考生都經歷過地方上科舉考試,都很熟練。
隨著第二次鐘聲敲響,考試開始了,考官給每個考生發放考題,第一天是考基礎,主要是考貼經,給你一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中間要你補上,一共二十題,題目很簡單,都是必須掌握的常識題,但量大,沒有思考的時間,必須一氣呵成。
每個考生都提筆疾書,考場上一片寫字的沙沙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