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第六百五十四章 須陀剿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的棋局 >>隋朝的棋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五十四章 須陀剿匪

第六百五十四章 須陀剿匪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12日  作者:高月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高月 | 隋朝的棋局 
三天后,突厥大軍在北面黃河狹窄處用羊皮筏子搭建了一座大型浮橋,三萬騎兵渡過黃河,沿著賀蘭山麓向南疾奔,次日抵達了賀蘭關,梁師都當即下令開關城投降。

三萬騎兵沖過了賀蘭關,直奔南方,在南面開始搭建浮橋。

這時,黃河邊屯田校尉王召得知賀蘭關失守,帶著幾名手下劃船過了黃河,趕往大營報信。

楊恭仁得知賀蘭關失守,他頓時大驚失色,他也顧不上百姓了,連夜率軍南撤,再晚一步,不光自己后路被切斷,蕭關也保不住了。

次日一早,關城大開,弘靜縣縣令陸季覽帶數百鄉兵向突厥投降,突厥大軍過了長城,和南面大軍匯合。

始畢可汗下令將朔方軍倉庫糧食物資搶掠一空,又命令百姓獻財,把數萬百姓財物搶掠得干干凈凈,又擄走兩千余名少女。

大軍這才兵分兩路,一路殺向蕭關,始畢可汗親自率領十萬大軍殺向河西。

此時距離冬天來臨只剩下兩個月,始畢可汗也并沒有殺去長安的計劃,他的戰略目標很簡單,占領靈武道、河西道和隴右道,搶掠糧食財富,建立傀儡政權。

這時,洛陽也處于混亂之中,突厥大軍的突然南下,讓朝廷措手不及,此時,朝廷正準備全力圍剿各地亂匪,突厥南侵打亂了朝廷剿匪計劃。

天子楊廣只得火速調回各地剿匪的三十萬大軍,他留十萬軍隊守洛陽,親自統領二十萬大軍趕往關中。

這天下午,朝廷大軍進入潼關,長安留守屈突通前來拜見天子。

王帳內,屈突通對天子楊廣道:“微臣得到的最新消息是楊恭仁率領一萬五千軍守住了蕭關,五到六萬突厥軍在蕭關下扎下大營,突厥可汗率十余萬大軍去攻打河西道了,現在情況不明。”

楊廣一怔,問道:“對方不是四十萬大軍嗎?”

屈突通搖搖頭苦笑道:“應該是突厥人的虛張聲勢,微臣估計對方連二十萬人都沒有。”

楊廣緩緩點頭,心中也稍稍松了口氣,他還真以為有四十萬大軍南下。

“有沒有派軍隊去支援效果?”

“回稟陛下,微臣派部將湯靖和張世隆各率一萬軍北上,湯靖支援蕭關,張世隆率軍鎮守雕陰郡,卑職擔心對方從雕陰郡突破南下。”

楊廣贊許道:“這樣甚好,朕就不擔心關內道了,現在朕擔心隴右和隴西,那邊人口密集,一旦被突厥攻破,后果不堪設想。”

吐谷渾覆滅后,駐扎隴右的軍隊從最多八萬人銳減到現在的三萬人,雖然三萬軍隊聽起來不少,但駐防的地方太廣闊了,從隴右、西海一直到若羌和于闐,真正駐扎隴右的軍隊恐怕只有一萬人,所以楊廣極為擔憂。

屈突通理解圣意,立刻抱拳道:“卑職愿為先鋒,率軍趕往金城郡救援!”

楊廣大喜,當即任命屈突通為先鋒,率軍三萬趕往金城郡,也就是蘭州,只要守住金城縣,突厥就殺不進隴右。

楊廣又派人下旨給隴右道總管宇文成都,命令他集中所有兵力守住大斗拔谷,嚴防突厥軍從大斗拔谷殺入河湟。

當天晚上,屈突通便率領三萬大軍火速趕往金城郡,三天后,楊廣率領大軍抵達長安,他親自坐鎮長安,調兵遣將抵御突厥入侵。

張須陀作為中路招討使,坐鎮梁州,擁有兵力近十萬人,他原本是要剿滅瓦崗軍,不料瓦崗軍采納李密的建議,實行韜光養晦,五萬大軍收縮到瓦崗寨。

徐世績又及時向虞世基行賄了一萬貫錢,虞世基當即建議天子,不給晉王北上剿匪的機會,楊廣采納了建議,調整了中路軍的戰略目標,暫時不攻打瓦崗軍,而是全力攻打攻打李子通和杜如晦,瓦崗軍由此逃過一劫。

張須陀三戰三捷,打得李子通屁滾尿流,收復了彭城郡、下邳郡、譙郡和汝陰郡,李子通率領殘軍逃到汝南郡,汝南郡還有伍云召的兩萬軍隊,使李子通的兵力恢復到三萬人。

但張須陀卻不肯放過他們,立刻集結兵力繼續西進,就在張須陀集中兵力殺進汝南郡,準備一舉剿滅李子通之時,突厥入侵,朝廷緊急調回中路八萬大軍,張須陀手下瞬間只剩下一萬余人。

張須陀手中只有一萬兩千軍隊,駐扎在新蔡縣,而對方手中卻有三萬軍隊,駐扎在百里外的汝陽縣,但張須陀并不示弱,繼續率領一萬兩千軍向汝陽殺來。

李子通也急需一場大勝挽回士氣,他當即也率領三萬軍隊出城迎戰,雙方在汝陽縣以東約三十里的汝水東岸相遇,擺下了戰場。

李子通早已憋了一肚子的火,舉劍大喊:“我們三倍于敵軍,今天是我們的戰場,報仇雪恨的一刻到來了,弟兄們,奪回我們的財富,殺啊——”

“殺啊——”

三萬大軍齊聲大喊,向張須陀的軍隊奔跑起來。

張須陀早已看透了這支軍隊的烏合之眾本質,為求財而造反,這樣的士兵最惜命,把自己的性命看得比什么都重。

張須陀冷冷下令道:“弓弩大陣準備,騎兵壓陣!”

張須陀有五千騎兵,這也是他敢和李子通三萬軍對抗的本錢,他的陣型很簡單,就是弩軍和騎兵。

七千步兵列陣成三排,一起舉矛等待著鋪天蓋地殺來的三萬敵軍,兩側五千精銳騎兵列陣整齊,手持長矛,同樣耐心等待敵軍上前。

這就是典型的全攻全守打法,先是用欺騙戰術,看似準備用長矛軍和對方決戰,待三萬大軍殺到兩百步時,張須陀喝令一聲,“變陣!”

“咚!咚!咚!咚!”

戰鼓聲敲響,七千步兵放下長矛,一起拾起地上的軍弩,單膝跪下,舉弩斜角向天,長矛軍瞬間變成弩軍,后面的騎兵也是一樣,同樣舉起騎弩。

“放箭!”

令旗揮下,戰鼓聲再次響起,一萬兩支弩箭騰空而起,向仰面殺來的三萬大軍射去。

箭矢如雨點般射進人群中,大片大片士兵中箭倒地,慘叫聲、哀嚎聲響徹大地,原本高昂的士氣瞬間泄了五分。

緊接著第二輪弩箭射來,密如疾雨,很快第三輪又射出,連續的強弓硬弩疾射,使得敵軍死傷巨大,關鍵還是盔甲太簡陋,擋不住犀利的弩箭。

轉眼間六千余士兵中箭倒下,傷亡率已達兩成,其余士兵看見身邊的同伴被射倒陣亡,恐懼感開始蔓延,士氣消亡殆盡。

張須陀見時機已到,親自吹響了號角聲,“嗚——嗚——”

低沉的號角聲吹響,五千騎兵的軍弩換成了長矛,騎兵主將劉長恭舉槊大喊:“騎兵出擊!”

他率先殺出,五千騎兵緊隨其后,像一把俸祿的戰刀向李子通橫掃而來。

李子通的軍隊瞬間崩潰,兩萬五千大軍掉頭便逃,丟盔棄甲,爭先逃命。

張須陀率領大軍一路追殺,橫尸百里,投降者不計其數,這一戰,李子通大軍幾乎全軍覆滅。


上一章  |  隋朝的棋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