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第六百零六章 晉王方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的棋局 >>隋朝的棋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六章 晉王方案

第六百零六章 晉王方案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26日  作者:高月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高月 | 隋朝的棋局 
洛陽,樊子蓋匆匆來到天子的御書房,他已替代裴蘊出任左相,樊子蓋之所以獲得提升,一方面因為他配合晉王攻打高句麗有功,另一面也是因為裴蘊的兒子裴爽因支持楊玄感造反,現在又在長安出任刑部侍郎,讓天子極為不滿,裴蘊不得不辭去左相之職。

“陛下,江南有好消息!”

楊廣這段時間焦頭爛額,已經很久沒有聽到好消息了,他精神一振,連忙問道:“愛卿有什么好消息?”

“陛下,晉王回到江南后立刻發布晉王令,嚴厲指責長安皇族分裂大隋,抨擊長安政權為偽政權,為表示支持朝廷,他已經下令向朝廷運送糧食百萬石和錢五十萬貫,另外還有三萬匹戰馬,晉王并派兵沿途護衛。”

雖然洛陽并不缺糧食,但蕭夏的態度著實讓楊廣深感欣慰,上陣還是靠父子兵啊!雖然他們父子關系不怎么樣,但在關鍵時刻,兒子就是兒子,不會在原則問題上含糊。

“還有什么消息?”

樊子蓋將一份奏折和一封信交給天子楊廣,“這是晉王殿下用八百里加急送來的,奏折微臣看過了,但信是私信,微臣不敢拆看,特交給陛下!”

楊廣打開了蕭夏的奏折,奏折內容很多,包括了樊子蓋說的哪些,但還有別的內容,蕭夏在奏折詳細說明了他出兵北海郡和齊郡的原因,因為高士達和劉霸道襲擊齊郡和北海郡,另外東平郡的孟海公和魯郡的徐圓朗嚴重威脅齊郡、北海郡和高密郡的安全,所以他才下令在這三郡駐軍,并接收各地逃來的難民。

蕭夏做任何事情都講究分寸,他雖然派兵進駐山東半島其他三郡,但絕不干涉官署,也不碰官倉財物,這樣他就坐實了剿匪的意圖,不會被朝廷反感,朝廷也默許了江南軍在三郡的軍事存在。

再比如征討遼東,他也是等天子和百官都走了以后,他才現身接手,也避免了天子潰退的尷尬。

這就和楊暕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樣是自治,楊暕沒有底線,踐踏朝廷的尊嚴和利益,冒天下之大不韙出兵偷襲天子圣駕,企圖兵變,最后身敗名裂,成為階下囚。

蕭夏就保持著這種分寸,他明明可以把江都城重新一口吞下,但他始終不碰。

再比如南郡,當蕭銑造反的消息傳來后,朝廷上下都普遍后悔,當初應該把南郡交給晉王,否則蕭銑也不至于發展得這么快,一口氣吞下了夷陵郡、竟陵郡、沔陽郡和安陸郡四郡。

現在楊廣很難辦,想請蕭夏去剿匪,又擔心他們趁機占據荊襄,但朝廷軍隊又要全力應對長安,只能任命屈突通出任南陽通守,控制南陽郡和襄陽郡,把蕭銑暫時壓制在南方。

蕭夏的這份奏折解除了楊廣的很多顧慮,他沉默半晌道:“可以把江都郡還給晉王,另外,鎮壓蕭銑造反,由晉王負責!”

這時,剛剛進來的虞世基道:“微臣聽說蕭銑和晉王有舊,讓晉王對付他,會不會不妥?”

楊廣擺擺手,“蕭家的情況我很了解,虞相國多慮了。”

樊子蓋遲疑一下也道:“就怕晉王鎮壓了蕭銑,他不肯從荊襄撤軍。”

楊廣苦笑一聲道:“朕也考慮到了,但荊襄交給晉王,總比被反賊占據好,何況蕭銑還是接受了長安冊封,一旦朕從武關進攻長安,蕭銑背刺我們怎么辦?”

樊子蓋點點頭,“陛下明智,晉王態度鮮明,嚴厲反對長安偽政權,憑這一點就值得陛下信賴!”

樊子蓋和虞世基退下了,楊廣又拆開蕭夏寫給他的信,信中竟然是勸他和關隴貴族和解,大隋建國的根基是關隴貴族和關隴士族的支持,如今這兩大勢力都轉而支持長安偽政權,這是很危險的信號。

蕭夏在信中勸說楊廣利用關隴貴族和長安皇族的矛盾,暫時和關隴貴族和解,可以利用竇彥的關系。

楊廣一時間沉默不語,他當然不是傻子,他也知道關隴貴族的重要,所以這些年關隴貴族做了很多小動作,甚至包括支持自己兒子楊暕造反,他都忍了。

現在關隴貴族居然都跑去了長安,著實讓楊廣憤怒了很久,但如果關隴貴族忽然回頭想和自己合作,楊廣也不會拒絕,只要關隴貴族肯和自己合作,至少他們就不會全力支持楊勇,那么自己戰勝偽政權就有希望了。

蕭夏的這個建議也說到了楊廣的心坎上,可以利用竇彥的關系。

竇彥目前是唯一留在朝廷的關隴貴族,出任太常寺卿,他和楊廣的交情極好,當年楊廣被貶黜,唯一對他忠心不變的就是竇彥,一直深得楊廣信賴,哪怕竇彥的兒子竇德玄參與楊玄感造反,楊廣也沒有追究竇彥的責任。

楊廣沉思良久,是可以嘗試一下,利用竇彥給元家和獨孤家傳遞一點消息。

竇彥這段時間也一樣心緒不寧,關隴貴族集體西撤,自己卻留在了洛陽,他不知道自己最后會是什么樣的下場,還有次子竇德玄居然成了楊玄感的叛軍主將,更是讓他惱火。

這不是他兒子參與楊玄感叛亂那么簡單,而是成了叛亂的頭子,從古至今,背叛者都沒有好下場,這幫混蛋自己縮在后面,卻把自己兒子推出來,想到這里竇彥心中就是一股恨意。

這天下午,竇彥剛回到府宅,一名宦官便氣喘吁吁跑來道:“竇寺卿,陛下宣召!”

竇彥愣了一下,現在都下朝了,天子宣召自己做什么?

他不敢怠慢,連忙匆匆趕去皇宮,不多時便被宦官領到紫微殿外等候,此時天子楊廣還沒有回去,還在批閱奏折。

如果說朝務勤奮,楊廣比他父親楊堅勤奮得多,但楊廣最大的問題還是性格,用今天話說,就是文青思想太重,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他腦海里總是勾勒出一個個宏大的藍圖,然后立刻著手實施,而且必須要短時間內完成,從不體恤民力,在短短幾年之內就完成了別的皇帝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做完的事情。

收益是和成本配比的,巨大的收益必然有巨大的成本,他付出的成本就是中原和河北數百萬百姓死亡,最終導致了他統治之桶的短板出現,民力崩潰。

民力崩潰又會導致一連串的嚴重后果,人口銳減、糧食產量銳減、盜匪橫行、士族造反、財政崩潰、軍隊崩潰,哪怕現在楊廣已經意識到問題嚴重了,但他已經很難再挽救回來,只能盡量讓局勢不要向更壞的方向滑去。

這時,一名宦官在門口小聲道:“陛下,竇寺卿來了!”

楊廣放下筆笑道:“宣他覲見!”


上一章  |  隋朝的棋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