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第六百零五章 態度鮮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的棋局 >>隋朝的棋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五章 態度鮮明

第六百零五章 態度鮮明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24日  作者:高月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高月 | 隋朝的棋局 
蕭夏已經返回了京口,官房內,劉文靜正在向蕭夏匯報最近的局勢變化。

“前太子楊勇再次登基,成立了新朝廷,著實讓大家都深感震驚。”

這個消息確實很突然,眾人吃驚也在常理之中,不過蕭夏卻沒有半點驚訝,這在他的意料之中,關隴貴族干的那些勾當他清清楚楚,長安皇族支持楊勇也很正常,他們本來就被邊緣化了,長期生活在長安,無法加入權力中心,他們心中豈能不怨恨?

四年前楊勇失蹤,就注定了今天的結果,楊勇就在長安,他的幾個兒子更是花天酒地,荒淫無度,很容易就能查到,天子沒有派人去查,也沒有把它放在心上,最終釀成了今天的局面。

要知道楊勇和別人不一樣,他是合法太子,他登基才是合法君主,一旦他再次登基,就會獲得很多勢力承認,不及時殺掉楊勇,只能說天子太大意了。

“現在長安那邊有多少軍隊?”蕭夏又問道。

“已經接近二十萬了,這段時間他們一直在募兵,主要是從巴蜀和隴右募兵,現在關中很難招募到士兵了。”

“楊玄感呢?他死了嗎?”

劉文靜點點頭,“他在攻打函谷關時中了毒箭,最后在上洛郡毒發身亡,他臨終前把軍隊交給了竇德玄,后來竇德玄向長安效忠,楊玄感的六萬大軍最終被關隴貴族吞并了,現在掌握在竇威手中。”

“武關又在誰的手中?”蕭夏又問道。

“在西隋軍手中!”

“西隋?”

蕭夏眉頭一皺道:“長史也把長安政權稱為西隋嗎?”

劉文靜立刻知道不妥,晉王殿下并沒有承認西隋,他連忙解釋道:“這只是一種民間稱呼,不是我們官方稱呼,我們還在等殿下對長安朝廷進行定性。”

蕭夏緩緩道:“我們只認可洛陽朝廷,長安那邊我絕不會承認,以后可以稱他們為長安偽政權,另外,我需要頒布晉王令,傳檄天下,堅決不承認所謂西隋,民間我不管,但在官方文書上絕不準出現‘西隋’二字,東隋也不能出現,我大隋只有一個朝廷。”

劉文靜點點頭,“卑職明白了!”

蕭夏又問道:“李淵那邊情況如何?”

“李淵已經造反了,他們借口高君雅和王威勾結突厥,用夜襲的方式,殺死了二人及其家人,已經控制了整個軍隊,目前他已擁兵自立,聽說長安那邊已經封他為太原郡王,河東道總管,同時派兵進入了河東。”

蕭夏默然,看來李淵已經完全控制了太原的軍隊,他才敢承認長安。

“他在長安沒有家人吧!”

“沒有,聽說他留在長安為人質的三子玄霸和四子元吉趁天子東征遼東的機會逃回了太原,估計是關隴貴族協助他們逃跑。”

劉文靜嘆口氣道:“現在中原、河北各地群雄并起,都接受了長安的冊封,基本上都封為郡王,連羅藝也被封為北平郡王,我們這里人心有些不穩,都在盼殿下趕快歸來。”

蕭夏點了點頭,“我知道大家情緒不穩,以后我若出征,可以由王妃代我行晉王權,重大政務可向她稟報。”

“卑職明白了!”

蕭夏當即道:“召集京口城所有七品以上官員,我要給大家交代一些事情!”

總管府議事大堂以及堂下院子里站滿了官員,這段時期的各種變故讓所有人都深感不安,不知道大隋還能維持多久,不知道江南道將何去何從?

萬幸晉王終于回來了,他將在這最關鍵的時刻發表公開講話,一定能穩定民心和軍心。

“我剛剛回來便聽說了大隋分裂的消息,我完全不能接受,天下統一才多少年?百姓獲得安寧才多少年?難道又要回到五胡亂華的時代?還是北周和北齊對抗時代?今天我要旗幟鮮明的表明態度,長安的政權就是偽政權,是叛逆,我絕不會承認,它是我們的敵人,從現在開始,我不允許任何人稱長安偽政權為西隋,大隋只有一個,那就是洛陽.”

蕭夏又頒布了晉王令,把他講話傳到江南道各郡縣,要求各郡縣官員執行他的命令,要堅決拒絕長安偽政權的拉攏。

蕭夏的明確表態,終于讓江南總管府焦躁的情緒平息下來。

緊接著,蕭夏又表彰了攻打高句麗的有功將士,也包括進攻楊玄感的兩支軍隊,所有將領皆升官銜一級,并拿出百萬匹布帛獎勵將士。

表彰書中特地指名嘉獎了魏征、李敬秋和張鎮周三名文官,魏征是因為安置難民有功,而李敬秋是因為推廣種植山藥有功,張鎮周的功勞特殊一點,他發現了蕭夏的一個失誤,及時進行挽救,避免了重大損失。

蕭夏把十萬民夫遣送回河北,他不知道十萬民夫中還有三千隨軍出征的軍器監工匠,他忽略這個關鍵的信息。

結果在民夫遣返登記時,被張鎮周發現了,他當即扣下了這三千名工匠,最后把他們送到東萊郡,又轉到江南。

現在三千工匠的家眷還在洛陽府,得想辦法把他們接到江南來,另外,為表明自己的態度,蕭夏又下令支援朝廷糧食一百萬石、錢五十萬貫,戰馬三萬匹,這些其實都是遼東物資,蕭夏借花獻佛,其實也是表明自己的一種態度。

蕭夏同時寫信給天子,勸他和關隴貴族和解,畢竟兩次東征高句麗,朝廷已經徹底失去了山東士族的支持,如果關隴貴族和士族再不支持朝廷,朝廷就真的維持不了多久了。

他愿意穿針引線,緩和朝廷和關隴貴族的關系。

下午時分,蕭夏接見元文真,元文真作為關隴貴族駐江南代表,一直就生活在京口,在去年,他們建立起來從江南到長安鴿信路線,在江夏、襄陽分別建立了鴿信中轉站,也是蕭夏唯一批準的非官方鴿信使用資格。

“恭喜殿下大敗高句麗,收復漢家失地!”

蕭夏笑著擺擺手,“我回來已經一個多月了,高句麗之事已成為舊聞,沒有多少人關心了。”

“但我們還是很關心,保住遼東,對整個北方而已,至關重要!”

蕭夏點點頭,“今天有要緊事,我們不說高句麗了。”

“請殿下直言,在下洗耳恭聽!”

蕭夏緩緩道:“我堅決反對長安政權的態度,想必你也告訴家主了!”

“我已經轉告了家主,家主回信,表示理解,兒子當然會支持自己父親。”

“不光是父子關系,而是我自己的立場,當年我就是出兵推翻楊勇,這是先帝給我的權力,我是凌煙閣武士,不管現在它是否存在,但我發過誓言,堅決捍衛大隋社稷,大隋社稷在洛陽,而不在長安。”

蕭夏取出一份卷軸遞給元文真,“你看看這個!”

元文真接過卷軸打開,他頓時愣住了,竟然是先帝的一份旨意,指定蕭夏為皇太孫。

“這是我皇祖父臨終前給我的旨意,說明大隋正統在洛陽,而不在長安,。”

元文真把圣旨還給蕭夏,沉默片刻道:“殿下需要我做什么?”

蕭夏注視著元文真道:“我希望關隴貴族兩頭押注,在支持長安的同時,也和天子和解,這是我的態度,我已經勸說了天子,他一定會聽從,也會安排人去長安,我希望關隴貴族的目光要放長遠一點,有我支持洛陽,長安偽政權一定會失敗!”


上一章  |  隋朝的棋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