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變兵導致近萬人死亡,叛軍騎兵陣亡三千余人,侍衛和武侯衛軍隊陣亡近五千人,宮女宦官和纖夫死了數百人,官員也被射殺二十余人,船隊被燒毀了七十余艘,損失慘重。
宇文述保護著驚魂未定的天子和皇后回到運河邊,屈突通和張須陀上前跪下請罪,蕭皇后低聲道:“請陛下寬恕他們!”
楊廣也知道,若不是他們拼死抵擋,自己早已被那逆子殺死,楊廣親自上前扶起兩名將領,安撫道:“朕不是昏君,你們忠心護駕,朕豈能不明白!”
屈突通和張須陀感動異常,垂淚道:“陛下厚恩,微臣粉身碎骨,不能報也!”
楊素上前道:“陛下,屈突通將軍抓到十幾名瓦崗賊子,經過審訊,他們都是齊王手下士兵,假扮成瓦崗亂賊,讓齊王出兵有借口。”
楊廣點點頭嘆道:“朕生此逆子,是社稷的不幸!”
他又吩咐楊素,“死難者都好好安葬了!”
“微臣遵旨!”
蕭琮問道:“陛下還要繼續南巡嗎?”
楊廣搖搖頭道:“他發動兵變失敗,下一步必然要偷襲洛陽。”
楊廣不再猶豫,當即作出了決定,“傳朕的旨意,取消南巡,隊伍立刻返回洛陽!”
就在天子遭遇齊王軍隊襲擊的第二天上午,幾名騎馬武士疾速趕到了宋城縣,來到宋城縣北城門旁的悅來客棧,幾名武士翻身下馬,為首武士匆匆去了后院。
客棧的后院是三座庭院式客房,但已經被人全部包下來,門口有武士站崗,除了掌柜和伙計外,任何外人都不準擅入。
為首報信武士快步走進中間一座庭院,院子里,元孝矩正在喂魚。
元孝矩自然是去江都,不過今天是蕭夏給出的二十天期限的第十天,還有十天時間,應該來得及。
元孝矩當然是等楊暕的消息,他認為楊暕得手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楊暕得手,天下必然大亂,他也就不用再去什么江都了。
這時,報信武士首領走進來,單膝跪下抱拳道:“啟稟家主,昨晚齊王軍隊偷襲船隊失敗,目前已向河北撤退,天子船隊也掉頭返回洛陽。”
“為何失敗?”
“聽說是船隊臨時停到西岸,偷襲騎兵過不了河,天子和百官棄船而逃,躲過一劫!”
元孝矩一怔,船隊停船問題他們考慮到的,陳留縣在東岸,一般都會停靠東面,方便補給,但臨時停到西面,估計是他們發現了危險,要么就是假扮瓦崗寨的山賊引發了天子警惕,所以把船隊停到對面去了。
真是百密一疏啊!元孝矩輕輕嘆息一聲,當即吩咐道:“收拾行裝,去江都!”
齊王發動兵變,天子在陳留遇襲的消息震驚天下,但傳播速度有快有慢,最快如元孝矩,第二天就知道了,慢者如嶺南,要兩個月才能得到消息。
蕭夏是在五天后得到快報,天子遇襲,齊王兵變失敗,天子取消南巡返回洛陽。
這個消息同樣讓蕭夏震驚,同時也讓他有點措手不及,楊暕不是被韋家和清河崔氏控制嗎?這兩家都是傳統世家,會允許他發動政變?
從去年末到現在,蕭夏一直在處理南面的山越人反叛,沒有精力考慮楊暕的事情,整個總管府也在忙里碌平叛和義倉,要么就是要考慮迎接天子南巡,軍方則在招募士兵,也都沒有考慮外界因素,楊暕兵變也同樣大出眾人的意料。
蕭夏緊接召集眾高官商議對策,李鹿鳴作為情報安全主管,她首先自我檢討。
“情報署在河北也部署了情報點,收集河北情報,不過重點是保國會的動靜,其次也關注齊王的動靜,卑職今天上午特地翻看了之前河北情報點發來的情報,確實發現了一些端倪,卑職作為一般情報處理了,沒有足夠重視。”
“發現什么端倪?”蕭夏問道。
“第一個端倪是齊王將齊王府內所有世家官員全部革職,長史府首席幕僚韋靜被革職,另一個重要幕僚崔經義被不明人打斷腿,被迫請辭回鄉。”
蕭夏半晌說不出話來,這個情報太重要了,分明是齊王楊暕和世家絕裂,這么重要的情報,自己居然不知道。
高颎立刻問道:“是什么時候的事情?”
“今年四月初!”
高颎有些不滿道:“李署令,這是很重要的情報,你應該及時上報。”
李鹿鳴黯然道:“卑職知錯!”
蕭夏不忍責怪她,又問道:“還有第二個端倪是什么?”
“第二個端倪是齊王在五月份忽然大擴軍,雖然具體多少知道,但情報點估計,至少五六萬是有的。”
消息一拍腦門,這個情報比前一個更重要,自己居然還是不知道,李鹿鳴是怎么回事?
劉文靜問道:“李署令是不是認為,我們招募了三萬水軍和兩萬新兵,天子也對等讓齊王募兵?”
李鹿鳴點了點頭,她確實是這樣想的,所以就沒太重視。
蕭夏嘆口氣道:“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有用了,可以推斷,齊王有近十萬大軍為底氣,他就算刺殺失敗,也不會認輸,必然據河北來對抗朝廷!”
高颎問道:“殿下認為我們會卷進去嗎?”
蕭夏緩緩道:“我們會不會卷進去是另一回事,但齊王叛亂必然會產生兩大后果,第一是河北山東分離加劇,第二就是朝廷會削藩,這對我們影響很大,我不希望江南道總管府被解散,我們想一想對策,如果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劉文靜道:“殿下要想不被削藩,唯一的辦法就是立功,參與平息齊王叛亂,一方面表明自己的態度,另一方面天子論功行賞時,殿下便可要求繼續保留江南道總管府。”
高颎也道:“殿下,劉使君說得對,有大功才能抵消朝廷的削藩行動,但卑職勸殿下不要太急,要密切觀察局勢動向,尋找最佳時間出兵,要給朝廷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結束商議,高颎立刻找到蕭夏道:“殿下,卑職建議另外任命情報主管,或者把情報和安全分開,兩大重要情報遺漏,實在是不應該!”
蕭夏默默點頭,李鹿鳴在內衛安全方面不錯,但情報卻不盡人意,之前平叛山越叛亂,情報就不太及時,那是因為山越比較弱,情報差一點也無所謂,但這次河北情報失誤重大,這不僅是能力問題,而且是一種認知問題,沒有意識到情報的重要性,作為情報主管,這就是致命的缺陷。
蕭夏嘆口氣道:“我知道了,我會重新讓張亮主管情報,李鹿鳴主管內衛安全就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