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金枝第三百七十四章 慶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攀金枝 >>攀金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四章 慶幸

第三百七十四章 慶幸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28日  作者:薩琳娜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薩琳娜 | 攀金枝 
正文

正文

“圣人駕到!”

就在太子胸中怒火燃燒的時候,外頭響起了內侍的通傳聲。

太子站起身,理了理袍服,那周遭的殺意也瞬間被收斂起來。

他快步迎了出去,在殿門口,正好與圣人碰個正著。

太子趕忙叉手行禮:“兒請阿父安。”

圣人腳步不停,只是隨意的擺擺手,便越過太子,直奔里間:“阿承如何了?”

“……不幸中的萬幸,傷了右腿!”

太子沒有遲疑,快速跟上圣人,墜在圣人身后兩步遠的地方,一邊走著,一邊小聲回稟。

圣人已經得到了大概的消息,知道他看重的嫡長孫,先是遇刺,接著就是墜馬,好好一個孩子,被抬著進了太極宮。

圣人又驚又怒。

那可是東宮的嫡長子,是他看好的繼承人。

圣人一直覺得自己是上天的寵兒,自己英明神武,卻還能有個好兒子,還有個好孫子。

祖孫三代,可保大虞江山幾十年的穩固。

他看重嫡長子、嫡長孫,甚至生出了立阿承為皇太孫的想法。

沒想到,這個時候,卻出了變故。

圣人本就聰慧過人,又有著四十多年的人生閱歷、斗爭經驗。

楊承這邊出了事,圣人就有所猜測,并命人第一時間去查證——

到底是那幾個不孝子,還是留在京中的幾個異母弟弟?

又或者,是哪個家族生出了野望,竟想動搖東宮根基?

其實,早在太子妃“重病”的時候,圣人就開始調查了。

好好一個婦人,平日里騎馬、打球都輕松,怎的就纏綿病榻了?

太子妃不似李皇后,李皇后是先天心疾,再加上接連生產,這才重病纏身。

太子妃卻不然,她身體康健,性格堅韌,心胸豁達,只要不是疫病、風寒等,她不可能這般羸弱。

關鍵是,整個太醫院十幾位太醫輪番上陣都查不出病因,就連那位能夠穩固李皇后病情的李神仙也被難住了。

太子命樓彧去調查,圣人則派了自己的影衛——

除了百騎司,圣人還有更為隱秘的勢力。

影衛比百騎司更神秘,更加的無孔不入,樓彧這邊查到的線索,影衛也追蹤到了。

幾乎是前后腳,樓彧剛剛鎖定苗女阿妮,圣人便收到了影衛的回稟:

東宮之禍,源自西南,始于內圍。

“李家?好個李家啊!”

圣人拿著一打的資料,眼底閃爍著蝕骨的寒光。

李氏與楊氏數代聯姻,兩家早已密不可分。

李家不只是太子的外家,亦是圣人的外家。

血脈早已融合,圣人對奉恩公府也無比親近。

但,再親近的關系,在江山、在皇位面前,也要分清楚——

這大虞,姓楊!

是他楊翀率領大軍,耗時幾年,從南到北,親手打下來的。

為了那把龍椅,圣人連嫡親的弟弟都射殺了,父親也被逼著退位。

他根本不會容許一介外姓人染指。

李氏的心,大了!

大虞朝,三代皇帝的血管里流淌著李氏的血,他們還嫌不夠。

他們還妄圖插手下一代。

圣人無法容忍,更不會讓李氏做大。

其實,即便圣人還不是皇帝,只是個大將軍繼承人的時候,他就有意與李氏進行切割。

他為嫡長子選聘新婦的時候,沒有選擇李家的女兒,而是選中了盧氏。

理由都是現成的:

李家與楊家早已密不可分,沒必要浪費一個聯姻的名額。

難不成,兒子不娶李家的女兒,李家就不是楊家的姻親了?

李家是楊氏的天然同盟,不再繼續聯姻,也不會影響這層關系。

還不如為李家再拉來一個新的助力。

李皇后雖出身李氏,卻也是圣人的妻子、太子的親娘。

身為楊家宗婦,李皇后也要為楊氏宗族的利益考慮。

再者,李皇后還曾經聽到一個說法:近親結婚,很容易生下天生有疾的孩子。

這個“疾”,可能是李皇后的心疾,也有可能是癡傻。

哦,對了,孩子早夭的幾率也比較大。

李皇后自己就夭折了兩個孩子,也曾經見過某個家族生了個先天癡傻的孩子。

血緣太近,確實隱患重重啊。

李皇后多方考慮,同意了夫君的提議,舍棄娘家侄女,選聘了盧氏女。

盧氏與太子雖沒有表兄表妹的情誼,卻也互敬互愛,成為典型的世家大族的恩愛夫妻。

兒媳賢良,還生了聰慧、懂事的嫡孫,李皇后心底僅剩的一絲遺憾徹底消失。

她認可了盧氏這個太子妃,對太子妃也諸多疼愛與回護。

比如圣人登基后,冊封了太子,李家便又提議再送個嫡女入東宮,卻被李皇后一口回絕。

兒子與兒媳雖然不是“一生一世一雙人”,但東宮的妻妾十分和睦。

太子妃高貴、寬容,對嬪妾、對庶出兒女都極好,東宮上下,不敢說相親相愛吧,卻也安穩、太平。

若是李家的女兒進了東宮,太子那好不容易達到平衡的后院,就要起紛爭。

李皇后明確表示不同意,可她的父母、兄長等卻十分堅持。

李皇后貴為皇后,卻又是為人子女,且早幾年,楚王得勢的時候,李家為齊王府付出良多。

就是她的兄長,都曾經數次被楚王及其走狗羞辱。

看到兄長跪在自己面前,求她成全,李皇后心軟了。

她不再攔阻,可也明確告訴兄長:我不攔著,可也不會偏袒。

家里的侄女兒進了宮,是好是歹,全憑她自己。

李皇后不會為侄女兒撐腰,更不會為了她去為難太子妃。

李皇后以為,自己表明了態度,并言行如一的堅持公平公道,應該能夠讓東宮繼續和睦。

她萬萬沒想到,人的野心一旦滋長,斷不會因為旁人的不支持就會消弭。

不支持、不偏袒,然則只要人進了宮,到了某些時候,李皇后就不得不做出選擇。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

就目前而言,圣人已經察覺到了李家的圖謀,并認定楊承此次出事,定是李家所為。

“大郎,你放心!這件事,我定會給你、給阿承一個公道!”

圣人眼底的寒芒一閃而逝。

看向最優秀的嫡長子時,深邃的眼睛里便染上了溫情。

他低聲說道:“還有,此事先不要讓你阿母知道!”

太子聞言,趕忙點頭,“阿父放心,兒省得!”

就算耶耶不提醒,他也會注意。

阿母身體本就不好,托了李神醫的福,才勉強控制住。

李神醫再三叮囑,萬不可刺激病人。

自己的娘家,派遣殺手,刺殺自己最疼愛的孫子,這件事,一旦讓李皇后知道,她定會傷心、痛心。

情緒激動之下,很容易就會發病。

到時候,救治不及時,就會釀成不可挽回的禍事。

太子孝順,更心疼阿母,自是不想她受到傷害。

“好個李家!阿父和孤都心疼阿母,他們作為阿母的至親,卻絲毫不顧及阿母的身體!”

默默的,太子又給在記仇本上,給李家記了一筆。

殺子!殺母!此仇此恨,太子銘記于心。

一對至尊父子,一邊走,一邊低聲交談。

行至里間,繞過屏風,父子二人非常有默契的紛紛住了口。

太醫正在為楊承處理傷腿,聽到動靜,趕忙要起身行禮。

圣人見狀,說道:“免禮!阿承的傷更要緊!”

“是!”

太醫答應一聲,便又坐下來,繼續為楊承正骨、涂藥,并打上夾板。

忙完這些,太醫又趕忙寫了內服的藥方。

“如何?阿承的腿,可有甚大礙?”

圣人站在床榻前,彎腰探頭的看著嫡長孫,見他小臉煞白,額頭上都是汗珠兒,便知道孩子受了大罪。

圣人心疼不已,壓低聲音,詢問太醫。

太醫寫好了藥方,命人拿去配藥、熬藥。

然后,他才躬身回稟:“回稟陛下,小殿下的斷腿已經處理好了。”

“不過,是否能夠痊愈,還要看日后的恢復情況!”

太醫習慣了謹慎,根本不敢打包票。

圣人嘴唇蠕動了幾下,看看已經昏睡過去的孫子,又看看一臉關切的兒子,他站起身,抬腳朝外間走去。

太子看了眼兒子,便趕忙跟了上來。

太醫等,也都紛紛來到外面。

“……阿承的腿,若是恢復不好,是否會、會落下殘疾?”

“有、有可能!”

小孩子的骨頭本就嬌嫩,此次的摔傷,實在慘烈,腿骨不是整齊斷裂,而是有碎骨。

這些碎骨,能不能被吸收,能不能重新長好,都是未知。

太醫可不敢拍著胸脯說,能夠讓小皇孫恢復如初。

圣人和太子齊齊沉了臉色。

太醫感受到來自至尊父子的威勢與壓迫,本就有些發抖的腿,愈發的抖個不停。

為了緩解內心的驚懼,太醫試圖勸慰那對父子:“這已是叼天之幸,若非保護、送醫及時,小殿下的性命可能都保不住!”

從疾馳的快馬上摔下來啊,只是區區斷腿,已是命大。

按照內侍所描繪的場景,若是沒有那些暗衛拼死護衛,小皇孫摔斷的就不是腿,而是脖子!

圣人&太子:……

“是含章,兒跟他提了一句,他便暗中做了安排。”

提及此,太子語氣里充滿了慶幸。

幸好他提前有吩咐,幸好有含章,幸好含章行事穩妥……否則,他就要經歷喪子之痛了!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攀金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