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金枝第一百五十九章 索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攀金枝 >>攀金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九章 索債

第一百五十九章 索債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14日  作者:薩琳娜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薩琳娜 | 攀金枝 
正文

正文

王二郎沒有妄想王姮“長姐如母”,會主動承擔重擔,無怨無悔的照顧跟她并不親厚的“親人”。

王二郎只想著有個暫時安身的地方,甚至連衣食等都不用太過關照。

他讀過書,也會畫畫。

哪怕給書肆抄書,也能賺些銅錢。

他,能夠養活自己。

再說了,王家沒有敗落到連飯都吃不起的地步。

那些祭田,他不覬覦,只希望阿姊拿著這些祭田,好歹給他們一個住的地方,再給些錢米。

王二郎可以自己抄書、賺錢,但還有其他的弟弟妹妹啊。

最小的八郎還沒出滿月。

最小的十二娘,也才五歲。

他們的生母,只除了八郎的生母因為懷孕沒有被發賣,又因為剛剛生產,沒來及被崔氏算計,勉強留了下來。

其他姬妾,全都不在了。

不過,八郎的生母,僥幸留下來亦是枉然。

她多年被磋磨,又遭遇途中生產的難關,只剩下了一口氣。

若不是記掛著八郎,她估計早就走了。

王二郎看得分明,那個叫阿朱的侍妾,在看到阿玖阿姊的時候,原本一片死寂的眼底,瞬間迸射出了光亮。

王二郎莫名有種預感:阿朱命不久矣!

她有了托付八郎的貴人,強撐著的那口氣,也就散了。

且,說句不怕惡毒的話,阿朱死了,比她活著更好。

她活著,八郎就不是無依無靠的孤兒。

跟其他兄弟姐妹比起來,他就不夠可憐,也就無法最大程度的爭得阿姊的關注。

阿朱死了,八郎一個未滿月的孤兒,連奶都沒得吃,阿姊若是關照弟妹,就必定要把八郎放在首位!

他,也就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

人心都是肉長的,自己付出更多心血飼養的對象,哪怕是個貓兒狗兒,都能生出幾分感情,更何況是人?

王二郎覺得,即便阿朱還有的救,為了兒子,她也會——

用力掐了掐掌心,王二郎將這些思緒都壓了下去。

他看向八歲的王三郎,再次強調:“三郎,記住,這里不是我們的家,王家已經被抄沒,任何的鋪子、房產等,都沒了。”

“這里,是阿姊生母的陪嫁莊子,是阿姊的。”

“阿姊善良寬厚,她孝順長輩、友愛弟妹,所以將我們都接了進來。”

“但,我們要牢記規矩,懂得感恩,萬不可理所當然的認定這里就是我們的!”

人,必須有分寸,更要有良心。

若是拎不清,或是太貪心,很容易一無所有。

王二郎時刻都在叮囑自己:切莫貪婪,切莫短視,切莫、犯蠢!

就像是耶耶,但凡聰明些,克制些,都不至于……

還有大母,當年她但凡對阿姊慈愛些,稍稍給予庇護,她都能得到阿姊真心的孝順、加倍的回報。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病了、癱了,卻落在了自己舍棄多年、從未疼愛的孫女兒手里。

是好是歹,全憑人家心情啊。

即便阿姊表面恭敬、實則敷衍,大母也是有苦說不出。

就是王二郎,似乎都能“理解”阿姊——

母慈子孝。

長輩不慈愛,又憑什么要求晚輩孝順。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若是換成王二郎,他處在王姮的位置上,自己得了勢,謝太夫人、王廩卻落到自己手里。

他不報復都算是孝順,哪里會不計前嫌的恭敬、孝順?

王二郎可沒忘了,自己跪在謝老嫗腳邊,苦苦哀求,額頭都磕破了,她卻依然冷漠的拒絕。

大概,在這位高貴的老祖宗眼中,他的生母,只是個卑賤的奴婢,根本不值得她耗費一文一毫的銀錢。

王二郎眼底閃過一抹寒芒。

可惜,他現在還沒有長大,還沒有報仇的能力。

而他尊敬的大母,也未必能夠熬太久。

只希望,在自己能夠站起來之前,大母不要輕易的死了。

王二郎的內心,有些陰暗的想著。

他暗搓搓記仇的同時,也沒有忘了繼續叮囑弟弟。

“還有,阿姊自己還是個孩子呢,她一個人在河東,本就艱難。”

“如今能夠出手幫助,已是十分不易。”

“日后,阿姊若是有什么疏忽,或是不妥當的地方,你發現了,也不要太過計較,更不要張揚出去。”

王二郎懷疑自己這位阿姊可能是真的在演戲。

她心里可能早已恨毒了謝老嫗母子。

偽裝什么的,假的就是假的。

可以假裝一日,卻不能時時刻刻、長年累月的都如此。

阿姊萬一有所疏漏,三郎等弟妹年紀小、不懂事,再給吵嚷出去,可就“親者痛仇者快”嘍。

沒錯,在王二郎看來,謝太夫人也好、王廩也罷,對于王家的庶子庶女來說,都是近乎“仇人”的存在。

謝太夫人對孫子孫女們都算不得慈愛。

王廩呢,生而不養,根本就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

崔氏能夠在王家為非作歹,磋磨、戕害庶子庶女,除了她自身惡毒外,也有王廩的漠視,甚至是縱容!

崔氏是兇手,王廩、謝太夫人就是幫兇。

如今,他們重病纏身,無法自理,王二郎等可以不趁機報復,卻也不會為了他們而得罪阿姊。

他們,現在唯一能夠依靠的人,只有阿姊。

阿姊才是他們的“親人”!

王二郎的話,王三郎不太懂,至少沒有聽懂他話里的深意。

但,王三郎牢牢記得生母被拖走前,拼命沖他喊的話:“聽阿姊阿兄的話!一定要聽話!”

自己可以不聰明,那就跟著聰明的人。

不冒頭、不犯蠢,總能活下去。

那個時候,只有八歲的王三郎,不知道阿姨為何還要提到“阿姊”。

他所熟悉的阿姊,是王十娘,只比他大一歲,亦是個卑賤的庶女。

人,看著也不是很聰明的樣子。

直到來到河東,看到那個肉肉的、美美的王九,王三郎才知道,阿姨口中的阿姊,應該指的是這位王家唯一的嫡女——王姮、王九娘!

阿姊是王九,阿兄就是王二郎。

阿姨曾經說過,王二郎母子最是聰明。

實際上的“庶長子”啊,卻能在崔氏這樣狠毒的主母手底下安然活著,足見其聰明。

王三郎確實不太聰明,可他聽話,過去聽阿姨的話,以后他就乖乖跟著阿兄、阿姊。

阿姊說什么,他聽什么。

阿兄如何做,他就跟著學!

“嗯嗯!阿兄,我省的!”

王三郎眼底帶著清澈的愚蠢,乖乖點頭的模樣,像極了一個小呆瓜。

王二郎:……行叭!弟弟不夠聰明,卻勝在聽話。

只希望,他們這些小孩子,能夠在阿姊的手下,安穩的過日子。

富貴?

王家名望?

王二郎表示,那些本就與我無關,我萬不會妄想。

王三郎:……對!對對!阿兄說得對!

王姮這邊,大張旗鼓的命人將謝太夫人、王廩母子兩個抬進了莊子的正院。

這里原本就是王廩的院落。

是王姮用來彰顯孝道的工具。

日常就有人打掃,也有伺候的奴婢、仆婦等。

王姮將那對母子送來,房間早已收拾好,熱水、衣物等,也都是妥帖的。

王姮專門找了幾個粗壯的健婦,四人一組,伺候謝太夫人、王廩洗漱、更衣。

不到半個時辰,謝太夫人和王廩就被收拾得干干凈凈,舒舒服服的躺在了柔軟的床鋪上。

“府醫呢?府醫來了沒有?”

將人收拾妥當,不再腌臜、狼狽,王姮才命人叫來大夫。

樓氏塢堡的府醫,世代都是大夫,族中還有族人在太醫院任職。

醫術高超,人脈也廣。

王姮敢打賭,由這些府醫給謝太夫人、王廩診治,只要稍加暗示,府醫們就會把這對母子的病情,已經王姮這個孫女兒(女兒)對長輩的孝順等,全都散播出去。

用不了多久,王姮純孝的美名,就會傳遍齊地,甚至是京城。

再過個一兩年,王姮進京,早已聽聞她親自侍疾故事的世人們,看到她纖細娉婷的模樣,將會愈發相信她的孝心——

能不孝順嗎?

為了侍奉重病的長輩,衣帶漸寬,甚至形銷骨立,足見她事必躬親,勞心勞力。

其孝順的純度,其事跡的感人,都能比得上結廬守孝了。

二十四孝,不外如是!

若是好好營銷,興許還能讓王姮,成功收入本朝的列女傳呢。

“你們一個對我不慈,一個試圖利用,我如今只是拿你們來刷個好名聲,也算公平。”

王姮看著府醫、丫鬟們進進出出、忙忙碌碌,圓潤精致的小胖臉上,寫滿了擔憂、心疼。

心里卻快慰的想著:我,這也算是索債了!

意圖“索債”的人,不止王姮,還有一個樓彧。

樓彧在驛站,稍加出手,就讓王廩真正體會到了何為“家破人亡”。

徹底幫胖丫頭解決了麻煩,樓彧沒有停留,開始一路向南。

按照計劃,他要去下游的河道,繼續肅清河道行營,重新將即將成型的大運河重新掌控。

但,這是表面的計劃。

實際上,樓彧另有安排。

大張旗鼓的帶著人,一路來到下游的州郡,眾目睽睽之下,樓彧入住河道行營。

然而,暗地里,樓彧卻只帶著一隊親衛,一行人不足二十人,悄然踏上了奔赴京城的路……

pS:唉,放、寒、假、了……閨女就在我的電腦旁,媽媽媽媽的叫個沒完,o(≧口≦)o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攀金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