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能湊出幾個億?”
宋思銘問董學民。
大運河博物館的全部投資,算上里面的展品,差不多是三個億,但前期,也就是今年年內,有一半就夠了。
剩下的可以列入明天的財政預算。
但是,宋思銘不能一開始就要一點五個億。
商品交易中有句話叫漫天要價,落地還錢。
放在眼下,一樣適用。
宋思銘跟財政局打過交道,哪怕是年初,錢最富裕的時候,也沒有要多少就給多少的先例。
財政局被大家戲稱為財神爺,實際上卻是最摳門的,面對要錢的單位,他們能像去批發市場買衣服一樣砍價,而且是經常性的對半砍。
宋思銘干脆把這一半提前加上,這樣的話,砍完了依舊在預算之內。
但他還是低估了董學民手里那把大砍刀的鋒利程度。
“還幾個億?幾千萬都費勁。”
“我擠一擠,先給你搞一千萬怎么樣?”
一千萬,董學民都是很為難的樣子。
“董局,您真當我來要飯了?我要三個億,你給我一千萬,這是多少?百分之三點三三三,連一折都不到。這是博物館,不是廁所,我記得去年市區新建公廁,都撥了一千多萬吧?”
宋思銘無語道。
“咳咳……”
聽宋思銘拿公廁出來說事,董學民一陣干咳,跟宋思銘解釋道:“去年新建公廁的預算是前年就提上來的,我們都有準備,而且建造標準高,建設數量多,一千多萬并不夸張,可宋書記,你這個大運河博物館,完全就是搞突然襲擊,預算之外,我能擠出一千萬,已經是非常非常不錯了,換做其他人,哪怕是市里的領導來,都沒有這一千萬。”
“這么說,我的面子還挺大。”
宋思銘回道。
“必須的。”
董學民連連點頭。
“可問題是,那么大的博物館,一千萬打地基都不夠啊!”
宋思銘對董學民說道。
“能不能緩一緩,明年再建?我保證三個億的預算,一分不少。”
董學民問宋思銘。
“不能。”
宋思銘搖搖頭,說道:“大運河博物館是運河景觀帶的一部分,根據市政府的要求,運河景觀帶今年年底就得完工,投入使用。大運河博物館是臨時更改設計方案,才有的,就算可以晚一些,也不能太多,更不能等到明年再開工,明年開工,市領導那一關就過不去。”
“這樣啊!”
董學民敏感地抓住了重點,“也就是今年內必須開工,但完工可以推到明年。”
“差不多吧,可也不能只打一個地基,怎么著也得完成工程量的一半以上。”
宋思銘實事求是地說道。
“工程量的一半,那資金就可以對應減半。”
董學民喃喃自語。
“減三分之一吧!解決兩個億。”
董學民能給多少是董學民的事,宋思銘不能一次降到底價。
“宋書記,咱也先別說能解決多少錢了,我把預算科科長叫來,當著你的面,一筆一筆的算,看看市財政的機動資金,到底有多少。”
說著,董學民便抄起了辦公桌上的電話。
五分鐘后。
預算科科長蔡新成來到局長辦公室。
“董局。”
蔡新成先和董學民打招呼。
“這位認識吧?”
董學民問蔡新成。
“認識,王寨鄉的宋書記。”
蔡新成回答道。
“今天不是宋書記,是宋局長。”
董學民說道。
宋思銘是為了運河景觀帶上的大運河博物館而來,這屬于市文旅局的業務范圍。
“宋局長,你好,預算科,蔡新成。”
蔡新成旋即與宋思銘握手,并自我介紹。
“蔡新成……”
宋思銘突然想起,蔡新成就是那個跟袁瀚海關系很好,跟陶丙致的關系也很好,并將陶丙致在豐瑞縣的遭遇,告知袁瀚海的人。
只是,現在不是說那些事的時候。
“蔡科長,你好。”
宋思銘和蔡新成打過招呼,兩個人分別在董學民左右坐下。
“宋局長給我們出了一個難題。”
“運河景觀帶新增了一個博物館,總投資三個億,這三個億,咱們能不能擠出來?”
董學民轉而就問蔡新成。
“三個億?”
面對這個數字,作為預算科科長的蔡新成也是直皺眉。
市財政進了多少錢,出去多少錢,他是最清楚的。
雖然,每年都會預留一部分預算之外的資金,用于應急,但是,這種應急資金,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絕不能用的。
運河景觀帶新增的大運河博物館,算萬不得已嗎?
肯定不算。
但蔡新成也是腦子足夠清楚的人,局長董學民既然把他叫來了,就是有意幫宋思銘解決這筆錢。
不過,按照財政局的傳統,就算解決,也不可能全部解決。
“三個億肯定費勁,少一點的話,可以試試。”
蔡新成想了想說道。
“那就少一個億,兩個億。”
宋思銘說道。
蔡新成望向董學民。
董學民目光躲開。
“兩個億也夠嗆。”
蔡新成會意。
“一點五個億,不能再少了。”
沒辦法,宋思銘只能再降。
“運河景觀帶是全市重點工程,老百姓和市領導都在看著。”
一點五億,是董學民的心理底線,董學民馬上開口。
“那我就努努力,看看能不能把一些不很著急的支出,往后推一推。”
蔡新成說道。
“實在不夠,就從應急專項資金里抽一部分。”
董學民吩咐道。
“董局,應急專項資金可是咱們壓箱底的錢。”
蔡新成提醒道。
“壓箱底的錢,不就是為了關鍵時刻拿出來用的嗎?現在就是關鍵時刻。”
董學民義正辭嚴地說道。
兩人一唱一和,直接把這次給宋思銘解決資金問題又上升了一個高度,連應急專項資金都用了,這可是一個大大的人情。
“謝謝董局,謝謝蔡科長。”
雖然知道,董學民和蔡新成有表演的成分,但是宋思銘的感謝,也是發自內心。
“宋局長,一點五億,我們無論如何也會幫你擠出來,但是吧,你想提這個錢,還得何副市長點頭。”
董學民又對宋思銘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