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東來餐飲已經全面復蘇。
所以蔣冰計劃要在省城開一家酒樓。
省城的消費水平絕不是青山縣跟河市這種小地方可以相提并論的。
要是酒樓能在省城站穩腳跟,她敢說,光是酒樓一年的營業額就能勝過東來餐飲旗下其他小門店的營業額總數。
當然,前提是酒樓的生意必須好。
而生意必須好的必要條件除了環境衛生以及味道之外,還有原材料的選材也很重要。
其實很多食物在科技狠活的加持下味道都不會太差。
但這些科技狠活制造出來的食物卻是許多人不敢輕易嘗試的。
因此,味道只能是食物的加分項。
食材本身的質量才是顧客們認可的重要因素。
目前東來餐飲已經有了純天然的有機蔬菜。
如果再來一個用純天然有機蔬菜喂養且絕對無飼料添加的土豬......
蔣冰勾唇笑了笑,再次給出肯定答案:
“而且,我能保證,生豬的收購價絕對不低于三十元一斤!”
“但前提是,這些正宗土豬必須跟你說的一樣。”
“必須是用你們村的有機蔬菜喂養的。”
“絕對不能添加任何一點添加劑跟飼料。”
“要保證絕對的有機天然!”
李青峰笑道:“這個不難,只要價格到位,你就是讓養殖戶每天給土豬洗澡按摩都沒問題。”
“甚至還能給它們做個美甲護膚什么的。”
“哈哈哈。”蔣冰被逗樂了,笑道,“峰哥,其實這些事情你不用過問我的。”
“現在你才是咱們東來餐飲的大股東,你有絕對的話語權。”
李青峰否定:“不不不,這些事情還是聽你的比較好。”
“你讓我弄點好吃的,我可能在行。”
“別的我就不行了。”
事情定下后,李青峰也不著急發群里。
從傻牛手里接回孩子,給孩子洗了澡,安頓好了,才開始在群里說起養豬的事情。
這會兒剛好九點鐘,瘋狂了一天的兩個孩子已經躺在各自的床上沉沉入睡。
李青峰坐在天井中央的石凳上,一邊喝茶,一邊往群里發布消息:
“各位兄弟姐妹大家晚上好。一年過去,新的一年開始,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為了讓更多村民能留在家里發展,也為了能讓村里的孩子們能得到父母更多的陪伴,
我已經跟城里大飯店的負責人聯系咨詢過,如果咱們村有人愿意養殖正宗土豬的話,不管養多少,飯店都能以生豬三十元一斤的價格收購。
要求:
1,養殖的土豬不能喂養豬飼料。
2:豬潲只能是綠水村出產的有機瓜果蔬菜跟五谷雜糧。
3:豬圈須干凈整潔。
4:生豬必須身體健康,禁止注射各種藥物。
5:每頭豬的養殖時間不少于十個月。
李青峰將消息公布到群里后,瞬間引起了一陣沸騰。
靜靜爸是最先跳出來的。
因為晚飯的時候青峰說了大概九點鐘會在群里公布消息,他便一直守著手機。
對他而言,養豬這件事不僅僅可以養家糊口。
更重要的是,可以陪伴在老婆孩子身邊。
所以李青峰的信息一出來,他便立馬問道:
“青峰,如果養十個月就能賣了,那現在馬上抓豬來養的話,豈不是農歷十月份就能賣豬了?”
李青峰:“沒錯,只要養殖時間超過十個月了,大家隨時都可以賣。”
“青峰,你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有人覺得很不可思議。
生豬的價格居然能賣三十元一斤?
這是什么神仙豬啊!
就算是前幾年全國豬瘟的時候,菜市場里的豬肉也才賣到三十元一斤。
可現在,生豬都能賣三十?
大家都覺得很不真實。
雖然青峰的通知里有不少條件,但這些條件在他們這些老實巴交的山民看來,都是很基本的條件。
比如不能喂養豬飼料,只能喂豬潲這些。
這本來就是他們從前的養殖模式。
他們以前日子不好過的時候,哪里舍得買什么豬飼料嘛。
全部都是用自家種植的蔬菜瓜果五谷雜糧來喂養的。
還有什么藥物注射這一點就更加不用說了。
他們壓根就不懂什么藥物注射這些。
他們養豬都是自己吃什么,豬也跟著吃什么。
天氣熱了,人喝涼茶,也必定會往豬潲里放入可以清熱解毒的山中草藥作為土豬的解暑湯。
還有環境衛生這一點更不必說。
因為村里的豬圈全部都是緊挨著自家房子建造的。
如果環境衛生不好,那整個屋子都會臭烘烘的。
所以要么不養豬,如果養豬了,他們打掃豬圈比打掃自己房間還勤快。
“當然是真的。”李青峰回道,
“但是大家應該也都看到了,養豬不容易,條件還挺多的。”
“哈哈哈,這有什么不容易的?我們家以前養豬的時候,就是按照你說的這些條件來養的。”
“對啊,咱們山里人養豬,都是人吃什么,豬也吃什么。”
“哈哈,我以前養豬的時候,還經常跟豬搶紅薯吃呢。”
“對啊,今年不少人要種紅薯,到時候紅薯葉肯定大把多。”
“我就是這么想的。”李青峰道,
“今年村里田地多的人肯定要大量種植紅薯。”
“到時候,紅薯葉可以用來煮豬潲。”
“而挖紅薯時,不小心挖壞的紅薯也可以用來喂豬。”
“還有就是,咱們村一直在種植蔬菜。”
“這些蔬菜都是只要品質好的部分。”
“不好的部分也可以用來喂豬。”
“所以如果大家養豬的話,完全不用擔心沒有豬草。”
見青峰這么一說,原本還有些猶豫的村民立馬堅定了決心。
“青峰,那我今年不去城里打工了,我報名養豬。”
“我也報名養豬,我養二十頭,全心全意去養,肯定比去外頭打工強!”
“我家先養十頭。”
“我沒你們厲害,我家孩子還小,我先養五頭試試。等明年孩子大一些了,再多養幾頭。”
李青峰看著在群里踴躍報名養豬的村民們,不由得勾唇笑了笑。
回復道:“行,大家要報名的就去村長那兒報名。”
“誰家幾月幾號抓了幾頭小豬回來,要記錄在冊。”
“不是我不相信大家,而是人家飯店那邊需要這些記錄。”
小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