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農女后我真香了第354章 婚事定下了5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穿成農女后我真香了 >>穿成農女后我真香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4章 婚事定下了5

第354章 婚事定下了5


更新時間:2025年01月03日  作者:十瑚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十瑚 | 穿成農女后我真香了 
顧文萱關心的卻是另一件事,“他們家家規很多嗎?”別到時候把她活潑伶俐的小姑子給約束的不幸福也不快樂了。

白景洲也有些擔心,他還特意找蘇云展問了他們的家規內容,當然,他是打著“增長見識、借鑒一二”的旗號去問蘇云展的。

他告訴顧文萱,“跟咱們比那肯定很多,但好在并不嚴苛。”

顧文萱:......可不是得比他們家規多么,畢竟他們家一條落于紙面的家規也沒得。

蘇老夫人的娘家侄子和心腹婆子離開大概一個月后,蘇家的媒人就由蘇云展的姑姑陪著,往白家村提親來了。

白景洲一家已經提前從負責打聽消息的人那里知道了蘇家動態,對于媒人的到來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白崇和寧翠芝雖然沒有親眼看見過蘇云展其人,但卻在白景洲的描述里對他有了個大概印象。

小伙子品貌上佳,性格好,出身好,有才華,家人好相處,家規定的好。

最重要的是,他還能一成親就分家另過,他的新婚妻子不必和他兄嫂、父母、祖父母長期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

和前面這些優勢相比,蘇云展分不到多少家產的這點劣勢,白崇和寧翠芝反而并不怎么看重。

畢竟蘇云展分到的家財雖然少,卻也已經足夠他們小家庭生活的衣食無憂。

兩人對白景洲描述中的蘇云展非常滿意,當事人白景馨又難得地沒有對蘇云展這個議親對象搖頭,她爹娘于是便歡歡喜喜應下了這門婚事。

本來還覺得這門婚事有些不咋靠譜的蘇云展姑姑,在和白家商量蘇云展、白景馨婚事的過程中,也漸漸對白家、對白景馨刮目相看起來。

理由也很簡單——白景馨不僅本人極其出色,而且還有豐厚陪嫁。

蘇云展祖父母托她和媒人送來的定禮、聘禮,除了喜餅、喜糖、茶葉、酒水等按照慣例需要拿出來待客的消耗品,其他東西,比如布匹、綢緞、首飾、聘金等,白家都打算原樣給自家閨女陪嫁回去。

除了這些,白家還給白景馨另外準備了壓箱銀、書籍、首飾、鋪面、田莊、宅邸、全套家具、四季衣裳、枕頭被褥等嫁妝。

一點兒都不夸張的說,白家給白景馨準備的嫁妝,比蘇家打算分給蘇云展的家產還要略多一點。

再加上蘇云展姑姑之前就已經了解到,白景馨不僅品貌上佳、性子活潑,而且她還是個多才多藝、精通庶務的厲害姑娘。

姑娘自己能賺錢,這可比姑娘父母給了她一筆豐厚陪嫁更令人欣喜。

畢竟萬貫家財落到不善經營的人手里也會一步步縮水,少許家底放在擅長經營的人手里,也會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漸漸發展起來。

越是了解白家和白景馨,蘇云展的長輩們就越是滿意這門婚事,在走流程時見了蘇云展幾面的白崇和寧翠芝也是越看蘇云展越滿意。

蘇云展的祖父母年紀大了,爹娘又不在老家,兩人沒見過蘇云展的這四位長輩,但蘇家對這門婚事的看重,他們卻是切切實實感受到了。

三書六禮全都嚴格按照流程來,小定禮、聘禮也都豐厚的很,來代表蘇家商談婚事、走流程的蘇云展姑姑姿態也放得很低,給足了白家體面。

沒少因為白景馨的婚事遲遲沒能定下,被附近村鎮,甚至縣城的某些長舌之人背地里說嘴的寧翠芝揚眉吐氣——好飯不怕晚,她閨女的這門親事,任誰看了也得說一句四角俱全!

白景洲對自己弟弟妹妹還是很舍得的,白景馨婚事定下之后,他直接從他和顧文萱的私產里拿了一千兩銀子出來,幫她在蘇云展老家——青山縣隔壁的臨城縣那邊置辦產業。

她陪嫁單子上寫的鋪面、田莊、宅邸,有一大半都是他和顧文萱親自購置的。

兩人為此還特意跑了一趟臨城縣,他們給白景馨置辦的產業,無一不是二人在牙人那里精挑細選出來的上上之選。

除了他們臨時置辦的這幾處產業,白崇和寧翠芝還給白景馨陪嫁了位于青山縣的一個莊子。

那莊子規模不大,但卻是白崇和寧翠芝用他們這些年攢下的銀錢買回來的,并不是白景洲之前貼補給家里的。

家里年紀最小,除了零花錢、壓祟錢、偶爾從哥嫂那兒掙的工錢,就沒什么經濟來源了的白景恒則是用自己好不容易攢下的私房錢,給白景馨買了一套純金頭面。

白老爺子老兩口、白大伯一家、白二伯一家、寧大舅一家等和白景馨家有親戚關系的人,也基本都送了添妝禮物給白景馨。

關系親近的,送的東西不僅貴重,也很用心,關系一般的,則基本都是按照慣例,送的二尺粗布、兩塊帕子、兩個枕套......這種隨大流的村民慣用禮品。

白家人之前給親戚們隨禮也是一樣,關系親近的就會送的貴重、用心一些,關系一般的就和其他村民一樣隨大流,所以他們也不會嫌棄村民們送禮送的輕了。

白景馨能用上的,白崇和寧翠芝都給她添在了嫁妝單子上,那種村民們隨大流送來的粗布、帕子、枕套啥的,寧翠芝干脆就留下給顧文萱收養的孤兒們用了。

蘇云展與白景馨婚事定下來沒多久,白景洲就再一次受到了朝廷嘉獎。

他通過縣衙層層上報的兩本小冊子,得到了皇帝和朝臣們的高度重視。

棉花重茬導致的苗期死苗、爛根,苗弱、不發根等,棉花不健壯、早衰、較易感染病蟲害等,棉花產量低、品質差等種種問題,這兩年一直困擾著司農寺的一眾官員。

在發現問題后,他們也做了很多嘗試,傳統的選種、深耕、施肥、殺蟲等手段他們都用了,可惜效果不佳。

而白景洲在冊子上提到的棉糧輪作、棉肥復種,以及由此延伸出的關于糧肥輪作、糧肥復種、糧肥間作套種,甚至果園、林地間套種,農田閑隙地、荒地種植綠肥,非耕地營造綠肥林,水面放養水生綠肥作物等,簡直像是給司農寺官員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上一章  |  穿成農女后我真香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