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穩重點第八百七十一章 宰相爭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世子穩重點 >>世子穩重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七十一章 宰相爭執

第八百七十一章 宰相爭執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26日  作者:賊眉鼠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眉鼠眼 | 世子穩重點 


皇城司出動,屬官帶著禁軍分別撲向三名犯官的官署和府邸。

這些人剛出了皇城司,汴京的朝臣們便得到了消息。

最近汴京風云涌動,從延福宮到政事堂,處處透著風雨即來的壓迫感,許多朝臣都派了下人日夜盯在宮門和皇城司門口,隨時能第一時間得到最新的消息。

聽到皇城司出動,朝臣們心頭一沉,他們知道,朝堂又出事了。

官家前腳剛罷免了兩百余名朝臣,還將帶頭的鹽鐵司副使朱珍拿問冰井務,事隔僅僅才一天,皇城司立馬又有了動作。

汴京的朝臣們漸漸察覺,官兒其實不是那么好當的,尤其是在這位新即位的天子手下當官,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以前所謂的寬松政治環境,所謂的“君子政治”,所謂的“刑不上士大夫”,到了靖康這一朝,全被當今天子無視了。

從天子登基至今,又是查辦朝臣,又是登基封賞武將功臣,又是堅持設立監察府……

種種作為都在向外部釋放一個強烈的信號,那就是,天子并不信任文官,并且有讓武將參政的傾向。

這些作為還透露出一個信息,那就是大宋的中央集權愈發鞏固,皇權愈發牢靠,從汴京中央到地方官府,相比前幾任帝王的手段,如今這位天子更獨斷,更強勢。

如果監察府真設立起來了,那么大宋的皇權自立國始,便從未像今日這般鞏固集中過,天下所有的權力都將被天子牢牢掌握在手心里,對天下官員的生殺予奪,皆在天子的一念之間。

上過戰場的皇帝,是真的與眾不同啊,朝臣如今方才領教了趙孝騫的性格和手段。

如狼似虎的皇城司屬官和禁軍,殺氣騰騰地兵分三路,從汴京的街頭穿行而過,引來無數路人好奇的注視和圍觀。

百姓們事不關己,只是抱著看熱鬧的心理,看今日又有哪位當官的要倒霉了。

朝臣們得到消息后卻坐立難安,心中充斥著恐慌與忐忑。

當官的大多都有些不干凈的事,看著皇城司氣勢洶洶準備抓人,誰也說不好這些人到底是不是來抓自己的,萬一曾經干過的事東窗事發了呢。

皇城司的人馬出動時,汴京不知有多少雙眼睛,正緊張地盯著皇城司人馬開赴的方向,如果漫天神佛此時恰好經過汴京上空,一定能聽到無數的祈禱聲和哀求聲。

當皇城司從官署和府邸里抓捕了三名犯官后,所有的朝臣這才松了口氣。

恢復了以往的模樣后,朝臣們又急忙打聽被抓捕的這三名犯官到底犯了什么罪,為何沒有經過大理寺和御史臺,卻由皇城司直接抓捕。

一時間各種傳聞喧囂塵上,大街上到處是圍觀看熱鬧的朝臣和百姓,皇城司人馬卻充耳不聞,徑自將三名犯官直接押赴大理寺。

第二天,靠譜的消息終于傳了出來。

三名被抓捕的犯官確實是犯了事,犯的都是可大可小的事,他們中間有人曾經貪墨公款,有人徇私枉法,也有人草菅人命。

不過這三人犯的事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犯的都是多年前的事,昨日是突然被皇城司揪出來了,而且還是同一天揪出來的。

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跟自家婆娘吵架,婆娘可以把多年前的舊賬翻出來,以此作為論據,搶先一步占領高地,理直氣壯地指責男人是個混蛋,自己受盡委屈云云。

可你們特么的是朝廷啊!

朝廷也跟女人一樣,沒事翻翻多年前的舊賬,這對嗎?

當然,也有聰明的朝臣,打聽到三人犯的事后,頓覺沒那么簡單。

多年前的舊賬?開什么玩笑!

分明是這三人最近可能干了什么事,而這件事已經得罪了人,偏偏沒法用正當的理由辦他們,這才把當年的舊賬翻出來。

不得不說,這操作有點離譜,也有點騷。

至于這三名犯官究竟得罪了什么人,其實大家心里都有了答案。

皇城司是直屬于官家的,除了官家沒人能指揮得了他們,所以,答案還要猜嗎?

問題是,這三人究竟怎么得罪官家了,他們說了什么,還是做了什么?

朝臣們滿頭霧水時,唯有政事堂的宰相們非常清楚。

畢竟這三人諫止監察府的奏疏,是政事堂送進福寧殿的,每份奏疏宰相們都交叉看過,自然知道這三人在奏疏里罵得多難聽。

令宰相們頗為意外的是,沒想到官家演都不演了,居然找了個多年前的理由把這三人拿問下獄。

年輕人氣性咋就這么大呢?真就一點氣都忍不了?

以前的大宋帝王雖然也有因言治罪的先例,甚至也有過文字獄,比如蘇軾的“烏臺詩案”,可大部分帝王其實還是十分溫和的,很少因為奏疏的措辭問題而問罪朝臣。

好吧,這位官家是不一樣的煙火……

章惇的臉色很難看,他已明顯感覺到,官家對政事堂不滿的態度越來越甚,而且對政事堂施加的壓力也一天比一天沉重緊迫。

一切的根源,當然還是關于監察府的設立,這是目前君臣的根本矛盾。

事情發展到今日,官家正一步步施壓,逼政事堂的宰相們妥協讓步,官家設立監察府的決心仍然非常堅定,哪怕朝臣諫止的奏疏再多,官家仍然沒有收回成命的念頭。

不僅如此,他已開始主動出手,對那些充當出頭鳥的朝臣清算,殺雞儆猴。

誰是猴兒?

全體政事堂宰相們,都是猴兒。

從帶頭跪宮門的朱珍,到罷免兩百余朝臣,再到今天查辦的三名犯官,全都是殺給政事堂看的,目的就是逼政事堂妥協。

舊秩序的崩塌,新秩序的建立,這個過程里,很多人的命運是注定要被碾壓過去的。

政事堂內,章惇的臉色十分難看。

當年他任宰相時,哪怕與先帝爭吵得再激烈,君臣的關系也從未如今日這般僵冷。

章惇其實很不想與趙孝騫的關系鬧僵,畢竟除了繼承王安石的遺志外,章惇也比較在乎個人的前程命運,若是君臣關系再僵冷下去,官家很可能會動罷相的心思。

可設立監察府這件事,實在太要命了,就算章惇愿意答應,也實在張不開嘴,他也害怕被天下的官員戳脊梁骨,畢竟官家這次動了太多人的權力和利益,作為宰相,他真的經受不住來自天下人的壓力。

坐在政事堂內,看著其余宰相們同樣難看的臉色,章惇嘆了口氣。

“諸位,想必大家都看出來了,官家欲設監察府的心思無比堅定,我等怕是勸諫不動了……”章惇嘆息道。

尚書右丞蔡卞卻沉聲道:“章相公不可!這個頭不能開,否則你我皆將被千夫所指,甚至遺臭萬年,無論如何,監察府不可設,我等繼續想辦法請官家收回成命。”

章惇皺起了眉:“不然你我還能改變官家的心意?君臣這般僵持下去,對社稷對蒼生都不是好事,設立監察府之事已不可易,你我只能向官家妥協。”

蔡卞正色道:“監察府一事,絕不可為,政事堂若答應了此事,天下的官員或許對官家毫無辦法,但政事堂一定會成為天下官員的眾矢之的,放眼天下,皆是仇敵,你我縱是致仕,亦恐難以善終。”

此言一出,政事堂內群臣皆驚,臉色愈發難看。

見眾人神色不對,章惇不由嘆了口氣,頗有幾分焦頭爛額。

作為宰相,章惇其實已經打算向官家妥協了,設立監察府就讓他設吧,此事倒也并非完全有害無利,畢竟天下的監察權由皇帝直接掌握的話,對推行新政其實是有好處的。

可此刻章惇剛開口試探政事堂其他宰相的口風,便被眾人如此激烈地反對,章惇頓覺進退兩難。

這個宰相實在太難當了!

沉默片刻,章惇突然望向堂內離他們甚遠的舊黨朝臣們。

新舊兩黨爭斗多年,哪怕在政事堂里,兩個黨系也是涇渭分明,互相不愿挨邊兒,于是各自離得遠遠的,純粹把對方當成了一坨屎,沾染上氣味都覺得晦氣。

努力擠出一絲微笑,章惇拱了拱手,看著中書侍郎蘇轍道:“不知子由先生可有高見?”

蘇轍捋須,神情淡定,章惇想從他臉上看出端倪,卻什么也發現不了。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的文采自然是沒話說的,可他有的不僅是文采,同時也是朝堂幾經沉浮的老狐貍,面對政敵的詢問,蘇轍豈能輕易亮出底牌?

于是蘇轍捋須淡淡地道:“老夫近來神智不清,目視模糊,連看奏疏都甚感吃力,至于官家設立監察府一事,老夫無話可說。”

章惇嘴角一撇,眼中閃過嫌棄之色。

老家伙對自己真夠狠的,為了推諉敷衍,把自己都糟踐進去了,什么神智不清,什么目視模糊,好像有什么大病……

都老成這樣了,老家伙你咋還不辭官滾蛋?

章惇不死心地繼續試探道:“官家一意孤行,堅持設立監察府,朝臣皆激烈反對,老夫卻不記得子由先生有反對過……”

蘇轍愕然睜大了眼:“老夫沒反對過嗎?啊!老夫剛才忘記說了,除了神智不清,目視模糊外,我最近還經常忘事兒,……人老了,記性也越來越差了,不服老不行啊!”

章惇眼皮猛地跳了幾下。

設立監察府,其實是動了天下所有官員的利益,可此刻蘇轍作為舊黨領袖,卻一副云淡風輕的樣子,如果他的態度就是舊黨的態度,說明……舊黨并不反對設立監察府?

態度如此曖昧模糊,他們想干什么?


上一章  |  世子穩重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