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穩重點第八百五十三章 功過任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世子穩重點 >>世子穩重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五十三章 功過任評

第八百五十三章 功過任評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16日  作者:賊眉鼠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眉鼠眼 | 世子穩重點 


趙孝騫果然贏了!

許將兩眼放光,捋須剛準備大笑幾聲,然而想到自己如今被囚禁的處境,現在發笑好像立場不對,于是只好咳嗽幾聲,一張老臉漲得通紅,忍得很辛苦。

相比許將的喜悅,陳松齡卻面色慘白,雙目無神,仿佛失去了魂魄似的,無力地癱軟在石凳上。

“趙孝騫他……登基了?這怎么可能!”陳松齡失神地喃喃道。

郭成瞥了他一眼,道:“官家登基,天命所歸,有何不可能?朝廷都已發下邸報了,不信自己看。”

說著郭成從懷里掏出一份邸報遞給陳松齡。

陳松齡接過,雙手顫巍巍,仔細看著上面的字字句句,終于,陳松齡徹底絕望,扔了邸報嚎啕大哭起來。

“這不對!這不合祖制,趙孝騫不過宗親出身,他怎有資格繼承皇位!定是他以兵威壓境,脅迫滿朝文武……”

話沒說完,郭成突然瞋目厲喝道:“陳松齡!官家已是大宋皇帝,天威豈容冒犯!若再敢有污蔑官家圣名者,斬!”

許將看向陳松齡的眼神透著幾分同情,嘆道:“大勢所趨,眾望所歸,人力豈可逆天而為?認命吧。”

陳松齡雙目赤紅,牙齒咬得格格響。

他不過是一介書生,趙孝騫已登基稱帝,他還能如何?當然只能認命了。

郭成懶得理他,而是對許將行了一禮,道:“有旨意,著罷許將河北西路經略安撫副使之職,即日啟程回京,調任樞密使。”

許將一愣,接著兩眼泛紅:“官家他……”

郭成點頭:“官家不會忘記任何一個功臣。”

接著郭成又對陳松齡冷聲道:“著罷陳松齡河北西路經略安撫使之職,改任薊州團練使,即日啟程赴任。”

話音落,許將和陳松齡表情都變得復雜起來。

一個是即刻回京,就任樞密使。

一個是貶謫薊州,任團練使,即民兵教頭。

二人的待遇天差地別。

果然,朝堂官場上站對位置很重要。

郭成心里更清楚,若非大宋立國以來,歷代帝王有善待士大夫的傳統,汴京剛經歷了殘酷的皇位爭奪,以陳松齡頑固堅持的立場,可能連性命都不保。

現在官家只是將他貶為團練使,已經算是很寬容了。

許將看著陳松齡黯然失落的表情,他的表情也很復雜。

“陳賢弟……”許將欲言又止。

陳松齡卻哂然一笑:“什么都不必說,老夫不需要任何人可憐,還是那句話,官家即位,于制不合,非禮也!這話當著官家的面我也敢說,但既然太后和朝臣們無異議,老夫也認了!”

說完陳松齡起身就往屋里走,道:“老夫這就收拾行禮,走馬上任,不管誰當皇帝,老夫始終是宋臣,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而已。”

看著陳松齡瀟灑又顯幾分落寞的背影,許將沉默半晌,朝他的背影長揖一禮,久久不曾起身。

直到陳松齡的身影已消失在院中,許將才直起身,看著郭成道:“既然官家旨意上說即日啟程,老夫也收拾行禮準備回京了。”

郭成這時才露出幾分笑意,道:“恭喜沖元先生再任使相,往后還請樞密院對燕云邊軍多多照拂。”

許將淡淡地道:“燕云邊軍是官家的家底,樞密院自然不會怠慢,一應糧草軍械戰馬兵餉等,朝廷會按時撥付。”

“末將多謝沖元先生了。”

許將剛準備邁步,卻突然停了下來,道:“按禮制,新君登基要冊封功臣,官家可冊封了郭將軍?”

郭成咧嘴一笑,臉上滿是喜意:“皇恩浩蕩,官家晉末將為廂都指揮使,并賜男爵。”

許將嘴角一勾:“倒是要恭喜郭將軍了。”

“官家剛即位便任沖元先生為樞密使,可見官家對先生何等看重,相比之下,先生比我更重要。”

許將的臉上并無升官的喜意,只是拍了拍郭成的肩:“老夫走了,大宋的北疆便拜托郭將軍守護了,切記日夜提防遼人,官家召老夫回京,若無意外的話,樞密院可能要開始籌謀北伐了。”

郭成聞言大喜:“真的嗎?官家終于準備對遼國動手了?”

許將搖搖頭:“莫要心急,此戰是滅國之戰,不可能輕率發動,將士們還要再等等,等朝廷各個方面準備妥當了,才會正式動手。”

郭成笑道:“末將不急,今日起我就把自己當成一根釘子,死死釘在幽州這塊地面上了,只等官家下旨北伐的那一天。”

許將悠悠嘆道:“若官家在位之時,真能平滅遼夏,實現江山一統。這份功績足以名垂千古,但愿老夫此生有幸……”

趙孝騫奪得皇位,此舉究竟是篡位,還是名正言順,當代難論功過,只能留到千百年后,讓那些后人們去評判。

可趙孝騫若真能在治下一統華夏,那么奪位這件事根本不會有人提起,后人只覺得很正常,甚至會認為天佑大宋,讓他成功了。

不夸張,唐朝的李世民玄武門弒兄殺弟,夠殘暴吧?

可他當皇帝后,治下了名垂青史的貞觀之治,盛世氣象,萬國來朝,藩屬鄰國上表尊“天可汗”。

有了這赫赫功績,對于玄武門之變,史書和后人罵過他半句嗎?

這天下終究是實力決定一切,包括身后名。

當光芒足夠耀眼,便可掩蓋一切陰暗。

所以,趙孝騫會不會是第二個李世民?

許將沒有答案,他只想趕快回到汴京,趕快上任樞密使,踏實本分做好自己的事,為這座江山傾盡自己的精血。

汴京。

政事堂擬出了官員下放的名單。

名單共計百人,下放的地點是京畿范圍內的州縣鄉村。

之所以將地點定在京畿,是因為這是一條全新的陌生的政策,前無古人,只能摸索嘗試,首先拿京畿地區試點,如果可行,這條政策將會推行全國,成為常制。

耐人尋味的是,這份百人名單里,新黨官員大約占據三分之二,舊黨官員占據三分之一。

這個比例恰好跟朝堂上新舊兩黨的占比差不多。

而所有的人并不全部是主動要求參與,也有政事堂強行指派。

這是趙孝騫的意思,他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同時也要讓這些官員下放到地方上憶苦思甜,認真且清楚地體察大宋民間的疾苦。

如今的大宋商業經濟發達,朝廷對官員也是高薪養廉的政策,這就導致大宋官場上奢靡之風漸盛,官員們每日都跟泡在蜜罐里似的,對貧苦的民間現狀渾然不知,跟百姓完全脫節。

長此以往,大宋終將漸漸腐朽,直至某天,某個人,因為某件事,伸指輕輕一推,偌大的帝國轟然倒塌。

所以正好借著修正新政的機會,趙孝騫才做出下放官員的決定,一舉兩得。

前提是,這件事沒有那么多與權力利益黨爭等陰暗面有關的破事。

于是趙孝騫才會讓皇城司遣出眼線密探,暗中監視那些下放的官員。

如今的趙孝騫才漸漸明白,為何歷朝歷代的帝王都有自己的一套甚至幾套特務機構。

真的,人性經不起考驗,任何時候都是。

這便說明了特務機構存在的必要,“監察”和“法律”形成的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壓制所有人心中的“惡”。

名單確定了,接下來便是按既定的計劃下放官員。

這些都交給政事堂安排,趙孝騫是皇帝,沒那么多功夫事無巨細都要管。

當初看趙煦不分晝夜批閱奏疏,可以說趙煦的身體就是被永遠堆積如山的奏疏拖垮的。

趙孝騫不會干這種傻事,從現代管理學來說,皇帝只需要管理好政事堂里的宰相,以及樞密院,御史臺,六部等一些首官,再往下一級的人和事,皇帝就不應該過分干預了。

當了皇帝后,趙孝騫確實比以前忙了許多,但也不至于像趙煦那樣,到了不分晝夜的程度。

他只盯著政事堂的宰相們,然后宰相們幫他盯著其余的官署的官員,一層層把權力和具體的事務下放。

這才是正常且健康的管理方式。

政事堂忙著召集百名官員,分別跟他們談話,并且分配百名官員具體的下放地點時,趙孝騫竟然還有閑心在延福宮的后花園里散步。

憑良心說,延福宮的規模不算大,可以說在歷朝歷代的皇宮里,它算是排名倒數的小。

前宮范圍的大慶殿,文德殿,秘閣,崇文院等,后宮范圍的宮殿稍多一些,但宮殿的占地面積并不大。

從福寧殿出來,繞道坤寧殿,往北穿過迎陽門,便是延福宮的后花園,名叫“后苑”。

后苑種滿了各種花卉綠植,名貴的,普通的,大部分是趙孝騫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花花草草。

畢竟一個大男人,誰沒事關注這種東西。

今日趙孝騫閑逛后花園,主要是為了認路。

登基不少時日了,他卻連皇宮的整體面貌都沒仔細研究過,如果他的下半生注定要住在這座皇宮里,身為主人卻連自己家的路都不認識,傳出去別人會以為這個皇帝是天生弱智,江山要亡。


上一章  |  世子穩重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