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穩重點第八百五十章 戰爭紅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世子穩重點 >>世子穩重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五十章 戰爭紅利

第八百五十章 戰爭紅利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14日  作者:賊眉鼠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眉鼠眼 | 世子穩重點 

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為所欲為嗎?

事實上,皇帝還真不能想干啥就干啥,因為下面有一群人的眼睛盯著你。

古往今來的皇帝擁有權力后,性情虛榮的大建宮殿,性好漁色的充實后宮,比較費錢的是性情暴戾的,他們會窮兵黷武。

大建宮殿和充實后宮花不了多少,窮兵黷武可就真要命了。

花費的錢財和動用的資源,根本不是建宮殿和充后宮能比的。

今日趙孝騫一道圣旨送去政事堂,說要對日本增兵五千。

章惇看到圣旨后頓時炸了。

增兵五千,看似不多,消耗不了多少,但……這是戰爭啊,隨時可能升級的!

無緣無故的,官家為何突然決定對日本動武?沒有正當的理由,這說不過去呀。

大宋這個國家,可是一直站在道德高地上的,從來沒有師出無名的先例。

你這冷不丁要打日本,理由呢?

藩失臣禮,吊民伐罪什么的,編總得編一個出來吧?

接到圣旨后,章惇馬不停蹄便進了宮。

來到福寧殿,沒有多余的寒暄廢話,章惇當即拿出了那道圣旨,語氣里帶著幾分火氣。

“官家,這道圣旨,恐怕不妥。”章惇沉聲道。

趙孝騫沒解釋,而是扭頭看了看殿外的天色,道:“子厚先生趕在飯點跑來,朕懷疑你是來蹭飯的,順便說說正事……”

“臣保證不蹭飯,只說正事。”章惇無奈地道:“官家,兩國戰爭非同小可,日本遠隔重洋,對日本宣戰毫無益處,臣不知官家為何突然對日本增兵。”

趙孝騫嘆了口氣,下筆刷刷畫了一份地圖,地圖上正是日本的大致形狀。

“子厚先生,朕挑起戰爭,當然是有原因的,若沒有百倍的利益驅使,朕怎會如此不智,輕易啟戰。”

章惇疑惑道:“利在何處?”

趙孝騫掰著手指道:“人口,礦產,國土,以及天然的軍港。”

“臣請官家賜教。”

“人口方面,日本的如今的人口總數大約在五百萬上下,其中青壯占據五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說,日本有一百萬青壯年,這一百萬若是賣到……嗯,引入大宋當勞工,挖礦也好,種地也好,都是非常實用的勞動力。”

“除此之外,日本還有女人,正當青少的女人被送來大宋,更能賣個好價……嗯,更能讓大宋富貴人家的服務質量蹭蹭上漲。”

章惇瞇起了眼睛,道:“官家請恕臣冒犯之罪,臣聽官家的意思,是打算做販賣人口的買賣?”

“別說得這么難聽,朕只是想給上進的日本年輕人一條發家致富的渠道,你信不信,只要日本人聽說能去大宋務工,他們一定會面朝汴京三叩九拜,對朕感激涕零。”

章惇并不容易糊弄,立馬接問道:“這些人離開日本后呢?”

“離開日本后,他們能不能被定義為‘人’,全憑東家的良心了……”趙孝騫說了實話。

“當然,大部分人是要被送去北方,別忘了燕云十六州收復后,北方有大量的荒地需要開墾,這種辛苦繁重的活兒,讓日本青壯來干最合適。”

章惇深吸了口氣,這位官家渾身透著一股邪味兒,簡直是正邪善惡不分,做事只求結果。

然而他提出的建議,卻又十分適合大宋的國情,尤其是北方的大量荒置土地若被開墾,對社稷對百姓,都將是功德無量。

“這些日本青壯開墾土地之后呢?把北方的土地留給他們種?”章惇不放心地追問道。

趙孝騫嗤的一聲:“想啥美事兒呢,大宋的土地當然只能由大宋人來種,日本青壯不過是幫咱們開荒建房罷了,開荒以后的事兒與他們無關了。”

“用完了這些青壯后,就可以把他們發賣大宋的各個富貴人家,當下人當雜役當奴仆,必須要他們學會中原官話,文化上徹底斷掉日本的根子。”

章惇眼皮一跳,道:“官家這般做法,是要日本亡國滅種啊。”

趙孝騫也不解釋,只是指著地圖道:“再說說日本的礦產,子厚先生,喜歡黃金嗎?喜歡白銀嗎?喜歡銅錢嗎?日本這座島上都有。”

章惇當即睜大了眼睛,失聲道:“都有?”

“都有!”趙孝騫認真地點頭,道:“其中金礦和銀礦的儲量更是豐富,銅礦也不少,足夠大宋鑄造貨幣流通,有這些礦產在,大宋從此不再缺銀缺銅了。”

章惇心跳加快了,盡管明知這是一場不義之戰,但……戰爭皆是因利而啟,如此巨大的利益,作為宰相的他怎能不動心。

大宋如今在金融方面的境況有點尷尬,每年對遼國送出歲幣,由此造成了一個比較惡劣的后果,那就是大宋本國的銅錢已嚴重不足,銅錢都流到了遼國。

如今大宋的銅錢,都是用生鐵合鎳,加上少許的銅摻雜鑄造,這種合金銅錢易碎易斷,很是脆弱。

民間很多地方已不得不用銀子來交易,可銀子的面額都比較大,都是用來支付大宗交易的。

尋常吃頓飯還要掌柜用剪子小心剪下一小搓,在秤上反復稱了又稱,由此引發的糾紛也不少,這些都是因為缺銅鑄幣導致的。

若是真能占了日本的金銀銅礦,確實能解決大宋如今面臨的一個大問題。

章惇作為宰相,胳膊肘自然不能往外拐,不得不承認,現在他有點動心了。

“這個……無故啟戰,我大宋終歸失了道義,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章惇開始念道德經了。

“行,行!你先停一下,再聽聽我的第三個理由。”

趙孝騫指著地圖上日本島的東面位置,道:“這條沿海岸,所對的方向,是大片無人發現的新大陸,從這里出發,一直往東,那里會有更富饒的土地,更豐富的礦產,更多的人口……”

“如若占領日本全境,在東部沿海建立數個船舶司,造大海船出海探尋新大陸,獲得的收益將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或許一兩次出海所賺的錢財,能抵大宋一年國庫所入。”

章惇吃驚地道:“官家是如何知道的?”

趙孝騫漫不經心地道:“朕從《山海經》上搜到的,這都是知識點。”

章惇斷然道:“不可能!《山海經》上絕無此描述!”

“古籍孤本版《山海經》。”

“呃……官家能否借臣一觀?”

“不好意思,書與老婆恕不外借,而且那本書我看完后就燒了,毀尸滅跡毫無痕跡。”

章惇:“…………”

趙孝騫見他呆怔,于是只好嘆道:“子厚先生,相信朕,朕從不打無把握之戰,如果決定打起來,那么這場戰爭一定代表著豐厚的利益,絕對不會虧本。”

“一旦戰勝,大宋占領日本全境,那時咱們便有了充足的人口勞力,豐富的礦產,以及面朝東海岸的軍港商港,為大宋探索這個世界提前建下橋頭堡,此事……功在千秋。”

章惇苦笑道:“日本素來敬仰我大宋上國,對我大宋唯唯諾諾,諸侯與平民皆對我大宋充滿了好感,官家若欲啟戰,臣實在找不到合適的理由,恐會引起其他鄰國藩屬的不安和猜疑……”

“呵!什么‘敬仰’,什么‘唯唯諾諾’,那不過是因為日本如今處于諸侯內戰的時代,他們的拳頭不夠硬,實力上根本打不過大宋,只能選擇蟄伏,子厚先生莫被他們的表象騙了。”

“至于理由,很好找。朕麾下的部將張嶸在登島以后,被日本人很不友好地對待,他們率先對我大宋王師發起了進攻,‘藩失臣禮’,這個理由還不夠充分嗎?”

章惇遲疑半晌,現在的他,正被一種全新的價值觀沖擊著。

圣賢仁義的道理,與國家利益的取舍,在他的心中反復糾結沖突。

想到那些誘人的人口勞力,各種豐富的礦產,以后極具未來戰略性的軍港商港,良久,章惇終于嘆了口氣,苦笑道:“官家,此事您和臣說了不算,恐怕還是要發起廷議。”

趙孝騫毫不意外地點頭:“此戰利大于弊,朕相信子厚先生,一定能讓廷議通過的。”

章惇無奈苦笑:“臣盡力。”

君臣議事之后,章惇臨別之前,突然掏出一摞奏疏遞上。

“官家登基后,汴京朝臣和地方官員皆上表,向官家表示效忠,并且許多朝臣還在奏疏里請求官家為大宋天家子嗣計,請官家下旨選秀,以充后宮。”

趙孝騫笑了:“前有各地祥瑞,后有充實后宮,這些朝臣官員還真是……鐵了心要讓朕當個驕奢淫逸不思進取的帝王啊,朕若是個昏君,下面的官員可鉆的空子就多了,是嗎?”

章惇搖頭:“自古朝堂官場多逢迎阿諛之輩,不過這次群臣上表請求選秀充實后宮,說實話,臣也是頗為贊同的。”

“官家,歷來帝王登基后,選秀充實后宮都是規矩,官家若能多幾位皇子,對社稷來說也是好事。”

“同時選秀女子大多為各地官吏之女,此舉也能為官家爭取許多朝臣官員的人心,百利而無一害,請官家斟酌考慮。”

趙孝騫點頭,道理是沒錯,大約群臣被趙煦無后這件事搞怕了,于是絕不能讓天家再重蹈上一代帝王的覆轍,這才著急請趙孝騫選秀,多生幾個皇子。

趙孝騫沉思片刻,道:“朕的皇后還在趕回汴京的路上,等皇后回宮,朕正式冊封后,選秀這件事去問皇后便是。”去讀書


上一章  |  世子穩重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