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寡婦是雅好,可終歸是要付出代價的。
雖說寡婦最大的好處是,人家老公不會炸墳,從棺材板里跳出來捉奸,可勾搭寡嫂還是有點忌諱的。
趙顥是古人,古人對這方面還是比較迷信的,此刻的他,啃草都不香了,沒滋沒味地嚼著生菜,像牛一樣反芻。
“本王,本王與太后情投意合,兩情相悅……”趙顥漲紅了臉結結巴巴地道。
趙孝騫笑瞇瞇地擺了擺手,道:“這話別跟我說,跟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們去說。”
“對了,尤其是神宗先帝,父王您估摸要多解釋幾句,人家現在大約在九泉之下默默地磨他四十米的大刀,就等父王您地府歸位了……”
趙顥一張肥臉越發蒼白。
趙孝騫前世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他不太信鬼神。
可趙顥不一樣啊,他是原汁原味的古代人,對鬼神還是很敬畏的。
趙孝騫這么一嚇唬,趙顥頓時整個人都不好了,全身刺撓。
“你,不要嚇我,我不怕這個。太后寡居多年,深閨寂寞,本王好心滋潤一下她,九泉之下的神宗先帝只會感激本王……”趙顥色厲內荏地道。
“父王高興就好,人生就圖個瀟灑快活,哪管死后什么樣兒,死后哪怕拔舌頭,下油鍋,至少活著的時候玩夠本了,對吧?”趙孝騫孝里藏刀地道。
趙顥呆怔半晌,道:“本王……再想想,再想想。”
趙孝騫看了他一眼,道:“父王若實在喜歡太后,不如咱父子合謀,讓太后假死,然后換個身份把她養在王府后院,一生不見外人,此事倒也能辦。”
趙顥冷哼:“你想多了,那女人絕不可能放棄太后這個位置的。”
趙孝騫小心翼翼地道:“父王假死的話……”
“逆子!你真是孝順啊!”趙顥臉色鐵青,咬牙道:“本王好不容易盼到今日,然后就死了?”
趙孝騫無奈地道:“那怎么辦?父王和太后總要有個說法,不然總是這么茍且,傳出去可是驚天丑聞。”
趙顥沉默半晌,用力一跺腳:“罷了,以后少見她便是,你說的沒錯,剛當上皇帝,本王不能給你添亂。”
趙孝騫嘆道:“老來得一紅顏知己不容易,既然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父王與她來往小心一點便是,總歸不能太頻繁,最近宮人都已開始議論太后為何頻頻出宮了。”
“孩兒默許太后自由出入禁宮,不過太后出宮時最好掩藏形跡,喬裝出門,不要搞得前呼后擁的,生怕別人不知道她出門跟奸夫幽會……”
趙顥轉怨為喜,卻板著臉道:“什么話!什么話這是!誰是奸夫?本王與太后情投意合,兩情相悅……”
“父王,說破大天去,你倆沒名沒分地搞在一起,這就叫‘茍且’,孩兒說‘幽會’已經很委婉了。”
趙顥無法反駁,于是悶哼一聲。
“你的婆娘們呢?她們啥時候回京?也不知我那乖孫兒什么模樣,會不會叫祖父了……”趙顥悵然嘆道。
趙孝騫也露出思念之色,嘆道:“信應該已快送到了吧,娘親和她們也快啟程回來了。”
趙顥沉默片刻,道:“她們回來后,你好生待她們,跟著你也不容易,這些年輾轉各地,擔驚受怕,為了不連累你,她們不得不東渡日本,這輩子她們享了福不假,可也沒少遭罪。”
“孩兒明白,待瑩兒回來,我便冊封她為正宮皇后。”
日本,九州島。
這幾個月,張嶸率部將與日本各方諸侯征戰,戰果頗豐。
如今的日本正是諸侯割據時期,所謂的天皇只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權力已被諸侯們架空。
九州島也是如此,在這片島嶼上,大大小小聚集著數十個諸侯勢力。
張嶸和五千將士登島后,立馬對港口的日本武士開戰,即所謂見面即是敵人。
此舉引來了九州島上所有諸侯的敵視,對方很快形成同盟,同仇敵愾,誓要將張嶸這些外來者趕下海。
同盟軍人數不少,糾集起來約莫兩萬余。
不過這時候的日本軍隊戰力實在很不堪一擊,他們基本是諸侯統率,少數的武士再糾集一批種地的農民,于是便組成了一支軍隊。
這樣的軍隊其戰斗力可想而知。
張嶸和麾下的五千將士可是跟遼軍死磕過的,當世無敵的遼軍都被他們打得七零八落,傷亡慘重,更何況日本這支農民組成的同盟軍。
尤其是,五千宋軍將士手里還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燧發槍。而對面的日本農民們,拿的兵器大多是鋤頭,木棍,鐵耙……
戰爭的結果毫無懸念,兩萬余日本軍隊剛接戰便兵敗如山倒,連宋軍將士長啥模樣都沒看清,遠在兩百步外便被一輪輪齊射放倒無數。
宋軍將士手上這種從未見過的火器,把日本軍的膽都嚇破了。
他們無法想象究竟是什么力量能讓一根模樣奇怪的鐵棍棍冒出火花,然后兩百步外就有人中槍倒地,身上出現一個拇指大的血洞。
不僅日本農民們膽寒了,諸侯和武士也膽寒了。
果然是大宋上國,不愧是自己敬仰的神秘國度,軍隊竟也如此強大,簡直無敵。
第一次戰敗后,諸侯們聚在一起商量,他們無奈地發現,自己面對宋軍將士時,是真的打不過,打不過就是打不過,就像數學題一樣。
于是,諸侯立馬派出代表談判求和。
對日本諸侯求和的請求,張嶸不敢私自做主,急忙詢問馮氏和狄瑩。
馮氏倒是沒多說什么,軍國大事她不愿插手,兒子當初派五千兵馬護送她們登島,這般人多勢眾,目的當然不僅僅只是為了護送她們,想必他還有更深層的目的。
狄瑩的態度倒是比較堅決,她拿出了趙孝騫曾經跟他說過的話,日本此國,知小節而無大義,畏威而不懷德,是典型的小人之國。
這樣的國家不把它打痛了,打殘了,打怕了,他們是不會老實的,就算表面達成了停戰,后面也會玩弄許多小動作,宋軍將士上下將不勝其擾。
不如一次把事情做徹底,也好給那些九州島之外的日本諸侯們狠狠立個威。
狄瑩的意見很中肯,張嶸也完全沒意見。
在告別以前,趙孝騫便跟張嶸說過同樣的話,日本這個國家,一定要打痛打殘,讓他們從此見到宋人就條件反射般匍匐在地,才能真正達到統治他們的目的。
現在僅僅只是第一次交戰,火候還遠遠不夠。
于是張嶸斷然拒絕了日本諸侯們求和的請求,并且下令五千將士主動出擊,全面收割剿滅九州島上的日本軍隊。
可此時的日本軍隊很難分辨,他們絕大多數都是種地的農民,很難分辨他們手里的農具到底是干農活的,還是兵器。
這事兒對張嶸來說當然不難,既然分辨不清,那就不用分辨了。
九州島范圍內,但凡遇到青壯年男子便殺。
張嶸一道軍令下,日本九州島迎來一場牽扯地域十分廣泛,不分青紅皂白的屠殺。
宋軍將士在執行屠殺命令時,甚至都不舍得用燧發槍,如今的日本人身材矮小,力氣也不夠,成年男子里面出個一米六的,在當地都算彪形大漢了。
所以宋軍將士對日本人的屠戮簡直如砍瓜切菜一般容易。
短短半個月,宋軍將士人都殺麻了,不記得殺了多少人,反正將軍說了,殺再多都不算軍功,丟不起那人,倒是日本人家里的財物和女子,還是老規矩,自己隨意取用。
這就夠了,僅憑這一道命令,便給了宋軍將士極大的動力。
半個月后,九州島的諸侯們見宋軍將士如此過分,氣急敗壞地用漢字寫下狀文,派人連夜西渡到大宋,進汴京找大宋的皇帝告狀。
同時諸侯們被宋軍將士毫無人性的殺戮嚇到了,被逼不得不再次組成盟軍。
這一次他們當然已不指望將宋軍趕出九州,他們這次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戰!
第二次宋日之戰,結果也沒有懸念。
一群毫無訓練,身材矮小力氣也不大的日本農民,怎么可能打得過歷經百戰的大宋邊軍。
結果如摧枯拉朽,五千宋軍將士一路平推,諸侯們組成的盟軍再次被擊潰,死傷不計其數。
終于,諸侯們絕望了。
在張嶸的逼迫下,日本諸侯全部退出了九州島,帶著家人部將和錢財北上。
諸侯們想通了,與其跟無敵的宋軍死磕,還不如北上跟別的諸侯搶地盤,這樣勝算更大一些。
九州島,只能讓給宋軍了。
于是,在登陸一個半月后,張嶸所部宋軍將士徹底占領了九州島,九州地面上的日本諸侯被掃蕩一空,包括宋日貿易來往最頻密的長崎港口,也落在宋軍的手里。
無意間,張嶸竟掐住了日本對外貿易的咽喉,這實在是個意外的收獲。
至此,張嶸松了口氣。
臨行前趙孝騫交代他的任務,終于完成了。
趙孝騫的任務很簡單,那就是徹底掌控日本九州島,將他的家人妻兒安頓好,等待汴京的消息。
如今九州島已在張嶸的掌控之中,算算日子,汴京的消息也快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