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穩重點第八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世子穩重點 >>世子穩重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上)

第八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上)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08日  作者:賊眉鼠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眉鼠眼 | 世子穩重點 


當自己即將做到那個位子上時,趙孝騫站在帝王的角度看待大宋社稷,就發覺大宋的問題實在太多了。

百年積弊,不是朝夕之間能解決的,或許,更不是一兩代帝王能解決的。

歷史上的北宋滅亡,從表面看是外敵入侵,可它亡國的根源,其實是出在了朝代自身。

重文輕武是原因,政策反復是原因,黨爭激烈是原因,地主與農民矛盾愈發尖銳也是原因……

冗官問題,腐敗問題,軍隊問題,土地問題,士商利益集團問題,各種問題。

原因太多,問題太多,以至于趙孝騫想著手解決它們時,竟有些措手無策。

從表面看,明明如今是大宋形勢最好的時期,可偏偏趙孝騫卻覺得自己好像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每個問題都好像是當務之急,每個問題都迫切需要趕快解決。

可皇帝只有一個,而朝堂上的臣子們卻各懷心思,各有利益,這時候趙孝騫都不得不感慨,人還沒當上皇帝,一大堆的麻煩卻已撲面而來。

此刻趙孝騫突然對章惇問政垂問,自然有自己的目的。

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這么多問題,那就先解決能解決問題的人。

皇帝要治理國家,一個人的力量太微弱,他需要一批忠心的純粹的臣子來輔佐。

朝堂宰相無疑是必須跟他同心同德的第一人。

章惇不算壞,盡管他對舊黨打壓太狠,行事有點強勢,也炮制過冤獄,默許過新黨對舊黨的種種排擠構陷等等。

可他終究理想信念未滅,立志繼承王安石變法的遺愿。

他的眼里還有光,盡管光芒已經比當年暗淡了許多。

可它依然未熄滅,這些年身在朝堂,歷經沉浮,見多了人情冷暖,習慣了爭權奪利,幸好,章惇眼中那點光還未熄滅。

只要光芒未熄,趙孝騫就能把它重新點亮,從此大放光彩。

做成一件大事,需要付出漫長的歲月和非常的手段,它還需要一群理想主義者,帶領所有真正踏實肯干的人去披荊斬棘。

趙孝騫需要一群這樣的理想主義者。

當他的話說得越來越重,而章惇也渾身顫抖,淚如雨下。

字字誅心,卻仿佛打開了章惇記憶的閥門。那塵封多年的激情,與殘酷現實的冰冷,此刻在他心中冰火交融,滋味很難受。

“殿下,臣,臣……做錯了許多事。”章惇垂頭哽咽。

趙孝騫認真地道:“子厚先生,路走偏了不要緊,新朝新氣象,咱們把方向糾正過來,朝正確的方向繼續走。”

“你我君臣同心,可以解決世上大部分的麻煩,如果你和我之間仍繼續斗心眼兒,彼此內耗,整個大宋都會被你我拖累,千百年以后的史書上,對我,對子厚先生當如何評價?”

“我需要真心誠意輔佐,純粹且踏實做事的臣子,你若能做到,我不介意給你榮華富貴,你若做不到,那么……換個能做到的人上來。”

章惇用力咬著牙,道:“殿下,臣能做到!殿下今日一言,如醍醐灌頂,臣受教了。”

趙孝騫滿意地笑了:“子厚先生,前路多艱,你我互相攙扶上路,彼此照應。”

章惇眼中的光芒已明亮了許多,用力點頭道:“只要殿下還需要用到臣,臣愿為殿下,為大宋死而后已。”

五月廿八,黃道吉日。

子夜,趙孝騫坐在楚王府的院子里,仰頭凝望夜空里的繁星。

身后傳來輕悄的腳步聲,趙顥走到他身旁,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疑惑地道:“騫兒,你在看什么?”

趙孝騫淡淡地道:“在找紫微星……據說紫微星代表帝王,我想看看它今晚是明是暗,對大宋未來的國運又意喻著什么。”

趙顥聞言神情一緊,也急忙跟著他尋找起來。

父子倆對這個都不在行,要從漫天繁星里找到紫微星,何其困難。

半晌,趙顥放棄地嘆了口氣,道:“找不著,罷了,反正老夫覺得,今晚的紫微星必然亮如炬火,熠熠生光。”

趙孝騫苦笑道:“從古至今那些神兮兮的道家術士,為何抬頭看一眼星象,就能敏銳地預知一個國家會發生怎樣的大事,到底是真的有理可據,還是裝神弄鬼?我看了半天為何看不出半點端倪?”

趙顥嘆道:“王朝興衰,數百年一替,紫微星亦明亦暗,皆是天道無情。”

“騫兒,以你的性子和能力,一定是個英明君主,一定能給天下人帶來不一樣的氣象。”

“再過兩個時辰就天亮了,登基大典開始,騫兒,你準備好改變這個世道了嗎?”

趙孝騫最后看了一眼夜空里復雜神秘的繁星,收回了目光,淡淡地道:“不說什么豪言壯語了,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我便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天下蒼生。”

轉身看著趙顥,趙孝騫語氣低沉地道:“父王,孩兒感謝您。天下只有我知道,父王為孩兒付出了什么。”

趙顥眼眶泛紅,臉上卻帶著笑:“當皇帝的人了,還說什么混賬話,老子為兒子付出,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趙孝騫抿緊了唇。

別的父親付出,是衣食住行,是拼命給孩子最好的物質,傾盡全力的扶持,看著他從踉踉蹌蹌上路,直到疾馳如飛,才依依不舍地放手。

而趙顥這位父親,他的付出更大。

原本這皇位是趙顥畢生謀求的,可最后卻毫無不舍地拱手讓給了趙孝騫。

自古君臣父子為了至高無上的皇權而反目成仇,如今這對父子,卻是史書上前所未有的互相成全。

但愿后人能在冰冷無情的字里行間,看到這千年難得的父子溫情,掩卷一笑,為之浮一白。

天亮,趙孝騫穿上華麗的皇帝冕服,頭戴十二垂旒帝冠,緩步走出了楚王府。

趙顥穿著正式的朝服和梁冠,跟在他身后,趙孝騫的身旁,是久違的鄭春和。

鄭春和又穿上了絳紫色的宦官官服,習慣性地半躬著身子,小心地托著趙孝騫的手臂,將他送上皇帝御輦。

登上御輦之前,趙孝騫突然腳步一頓,扭頭看著鄭春和,微微一笑:“鄭內侍,今后我的衣食住行,就拜托你幫忙了。先給您道一聲辛苦。”

鄭春和一怔,聽著趙孝騫如此暖心的話,心中不由倍感激動。

“能為官家效勞,是奴婢的榮幸,官家日后直喚奴婢的名字便可,千萬莫喚官職,奴婢命薄,承受不起。”

“好,以后便叫你全名,或是老鄭,你我之間不必見外的。”

說著趙孝騫拍了拍他的肩,然后登上了御輦。

鄭春和面帶微笑,尖著嗓子揚聲道:“陛下起駕——!”

御輦外,數千禁軍班直動作劃一前行,御輦的前后旌旗蔽日,御街兩旁已被清空,皇帝儀仗出行,威儀赫赫,無人敢直視。

坐在御輦內,隨著車輦啟行,趙孝騫的身子微微晃動,頭上戴的十二垂旒帝冠也發出叮當響聲。

狄諮披甲戴盔,緊緊地跟在御輦旁。

老丈人已被封為禁宮諸班直都指揮使,整個禁宮的安全都交給了他,沒辦法,趙孝騫也不能免俗,皇宮的安全只能交給最信任的人。

掀開車輦珠簾一角,趙孝騫忍不住跟老丈人搭話:“岳丈,我已下令將瑩兒她們從日本接回來了,她們約莫過倆月才能回京。”

狄諮滿頭黑線,目光平視前方,低聲道:“這些話可私下再說,官家,現在可是登基大典,注意莊重威嚴……”

趙孝騫嗤笑:“定規矩的人不必守規矩,岳丈這都不知道?我都是皇帝了,難不成御史敢參我?”

狄諮面無表情,嘴里迸出一個字:“敢。”

趙孝騫一滯,仔細一想還真是,朝堂的御史們一個個膽子都大得很,沒他們不敢參的人,尤其是皇帝,只要逮住了皇帝的錯,都特么跟打副本刷大BOSS似的,不僅不害怕,反而更興奮。

沒當皇帝前被御史參,當了皇帝后還是被御史參,我這個皇帝特么的不是白當了?

悻悻地放下車輦的珠簾,趙孝騫只好端坐在內,努力保持威嚴肅穆的形象。

御輦到了延福宮的正門宣德門外,今日宣德門的中門大開,在京的數千朝臣官員分列宮門外兩排,見御輦行來,群臣紛紛躬身長揖。

御輦毫不停頓,徑自入宮門,直到御輦進了皇宮的第二道正門大慶門后,宮門外的禮部尚書張沂才大聲道:“登基大典開始,文武朝臣各國使臣覲陛——!”

官員列好朝班,魚貫走進宮門。

儀式是早已演練過的,上次趙佶的登基大典,差點就把儀式全程走完了,今日大宋又上來一位新君,群臣對登基大典的流程自然已經熟悉得很了。

登基大典首先赴太廟祭告天地祖宗。

趙孝騫下了御輦,來到太廟外,在群臣敬畏的目光注視下,緩步走上漢白玉石階,一步一步走向太廟的祭壇。

在張沂的提示下,趙孝騫雙膝跪在祭壇前,垂頭伏首,三叩九拜。

從今以后,趙孝騫便是大宋天子。

天子天子,是天的兒子,君權神授,皇帝只會跪拜天地,不拜凡人。


上一章  |  世子穩重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