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穩重點第七百七十六章 權衡拉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世子穩重點 >>世子穩重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七十六章 權衡拉扯

第七百七十六章 權衡拉扯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08日  作者:賊眉鼠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眉鼠眼 | 世子穩重點 
還是那句話,成年人不計恩怨,只看利益。

當然,有個前綴,那就是“做大事的成年人”。

至于做不成大事的成年人,只會永遠熱淚盈眶,永遠恩怨分明,一輩子死咬著恩怨不松口,死也要拉著仇人一起上路。

各有各的活法兒,沒什么是非對錯。

至少此刻慶壽殿內的四人,都不是熱血沸騰的成年人。

身處波詭云譎的宮闈朝堂,見識了太多的人性黑暗丑陋,也聽聞了太多今朝榮華富貴,明朝身首異處的悲劇,自然不會那么天真,更不會為了曾經的恩怨而放棄眼前的利益。

有時候上層的人往往比市井百姓更可悲可憐,萬事只求利益,往往會麻木人的感情和喜怒,變成了被魔鬼附身的軀殼,像狗搶骨頭一樣,一門心思只追著利益跑,沒有自尊,沒有悲喜,只想啃到那塊骨頭。

春花秋月,夏蟬冬雪,萬物寂滅與復蘇,歲月洗刷與滌蕩,仿佛都與他們無關。

人生中那么多美好的人與事,他們渾然不覺,視而不見。

他們只想啃到那塊骨頭。

此刻的趙孝騫突然也覺得自己有點可悲。

幸好他并不麻木,他只想做好眼前這件事,往后余生還有很多時光,可以與家人妻兒坐在院子里,靜靜地欣賞春花秋月,夏蟬冬雪。

向太后把話說得很明白了,幾乎已經不是暗示,而是赤裸裸的明牌了。

趙佶本來打算信口開河糊弄過去,他還是沒放棄將來即位后清算趙顥父子倆。

可太后的這番話后,趙佶頓時陷入了沉思,然后以成年人的角度,認真地剖析利弊。

現在的情況是,趙顥父子倆擺明了態度,首先需要趙佶拿出誠意,這個誠意必須能十足地保楚王一脈的性命,同時,富貴榮華也不能少,否則我們支持你不是白干了?還不如轉過頭支持簡王。

殿內三人都看著趙佶,趙佶清楚,父子倆已開出了條件,就等趙佶的表態了。

這幾年來第一次,趙佶開始認真思考,要不要真的放棄當年的恩怨,真心與父子倆修復關系。

追根究底,當年趙佶對趙孝騫先動手,純粹是趙孝騫威脅到他了,在他眼中誓必得之的皇位,已經不那么自信得到了。

現在回過頭再想以后,如果趙佶真的登基即位了,當年的恩怨自然也就不存在了,由皇位而起的恩怨,他已是最后的勝利者,何必還揪著當年的事不放?

思及至此,趙佶定了定神,沉聲道:“楚王叔,子安兄,我想問一句,你們想要什么?”

“想要什么,你們盡管開口,能給的我都給,這個誠意夠不夠?”

趙顥饒有興致地看著他,笑得依舊憨厚。

太后也露出了一抹微笑,她對趙佶的回答頗為滿意,成大事者就該如此大方灑脫,為了達到最終的目的,付出任何代價都是值得的,這才是成大事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趙孝騫卻沉默端杯,淺啜了一口酒,迅速看了趙顥一眼,仍是不吱聲。

良久,趙顥呵呵一笑:“首先當然是保命啦,我們父子可是大宋忠臣,雖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如果能多活幾年,自然是極妙的。”

趙佶斷然道:“丹書鐵券你們信不過,我可效仿太祖先帝,在太廟前刻碑立石,正告歷代帝王,善待楚王一脈,凡事皆可不究,不罪,楚王一脈超脫于大宋律法之外。”

父子倆互相對視一眼,同時露出不置可否的微笑。

趙顥接著道:“其次就是……本王老矣,一生閑散便罷,但我兒孝騫卻正年輕,他還有一顆蓬勃的赤誠的為大宋社稷操勞,為官家效忠的滾燙的心吶……”

話音落,趙佶和太后同時朝天翻了個白眼兒。

好一番冠冕堂皇,不就是要權力要官職么?說得如此義正嚴詞,父子倆的臉皮厚得沒邊兒了。

趙佶想了想,道:“我若即位,當罷章惇相位,轉拜子安兄為宰相,官家這些年為子安兄屢破祖制,任以重權,我蕭規曹隨,也不算過分,朝臣縱有些許非議,我亦能壓下。”

太后默默點頭贊許,她也覺得并不過分。

趙顥笑著望向趙孝騫,道:“騫兒,你怎么說?”

趙孝騫卻緩緩搖頭:“我不愿為相。”

趙佶皺眉:“宰相已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了,子安兄還不滿意?”

趙孝騫淡淡地道:“我處理不來朝政,也不喜歡太過辛苦,今生我唯有一愿,那就是率大宋精銳虎賁之師,掃平北方,滅亡遼夏,讓大宋再無戰亂,真正實現天下一統,讓百姓安享百年太平。”

趙佶心中陡然一沉。

這番話說得很漂亮,而且也是大義所在。

可趙佶卻聽出了別的意思。

趙孝騫想要兵權!

更準確的說,他想要燕云兵權。

在此之前,趙佶發多毒的誓,什么刻碑立石,其實父子倆都沒看在眼里,更不會天真地相信。

但若有了兵權在手,趙佶可就真的不敢動父子倆了,燕云地面上可是有十萬精銳雄師,以趙孝騫這些年的威望,以及軍中部將對他的忠誠,朝廷若敢動,燕云十萬大軍分分鐘揮師南下。

那時就算大宋不會被趙孝騫所滅,至少也是兩敗俱傷的結局,戰后留給趙佶的,只是一座千瘡百孔的江山。

稍有不慎,說不定趙孝騫贏了,趙佶連孤家寡人都當不成,只能像后主李煜一樣,在大牢里酸溜溜地吟誦“春花秋月何時了”。

趙孝騫不開口則已,一開口便驚人。

他提的要求很嚴重,也很過分,趙佶此刻已將自己代入到皇帝的角色中,當即嘴一張便要嚴詞拒絕。

任何腦子稍微正常的皇帝,都不可能答應如此離譜的條件,那簡直是給自己和子孫后代埋下天大的隱患。

坐上那個天下至尊的位子,誰愿意整天被北方的十萬精銳大軍虎視眈眈?一言不合就來個“進京勤王”或是“清君側”什么的,皇帝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趙佶腦中飛快轉動,幾番欲言打算拒絕趙孝騫的無理要求,然而話到嘴邊,想到這對父子的分量,若他們被拒絕后,憤而轉身去支持簡王,對他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

于是話到嘴邊終究還是無法說出口,趙佶求救的目光望向太后。

太后接收到趙佶的目光,垂頭沉吟片刻,緩緩地道:“子安這個愿望,自然是一片公心體國,忠社稷之事,不過……燕云大軍已有了主帥,若無緣由換帥,恐惹天下人非議。”

“子安要不……再換個說法?”

趙孝騫沉著地坐在椅子上,表情似笑非笑,迎著太后懇求的眼神,趙孝騫什么也沒說,只是端起酒杯笑道:“哈哈,是臣孟浪了,或許剛剛酒醉,胡言亂語罷了,太后和端王莫怪,臣自罰一杯。”

說著趙孝騫端杯,很痛快地一口飲盡。

太后和趙佶剛露出一絲笑意,誰知趙孝騫擱下酒杯后,卻絕口不提任何要求,反而聊起了汴京風月。

說起跟蘇軾做菜,跟一個名叫李清照的詞家新起之秀的佳作,又說起自己的兒子白白胖胖多么可愛……

七拉八扯,全是閑話廢話,總之就是不提正事,仿佛剛剛什么都沒說過,今日不過是單純的宗族閑聊家常。

太后和趙佶初時還面帶微笑,保持耐心聆聽附和,趙佶是個伶俐人兒,甚至還適時地送上幾句含蓄的逢迎之辭,姿態擺得很低。

可后來趙孝騫越說越起勁,嘮起這些毫無意義的家常簡直是滔滔不絕,許久話題仍沒終止的跡象。

太后和趙佶的心漸漸沉了下去。

此刻他們終于察覺到,剛才的條件沒談攏,趙孝騫這是不想繼續談了,楚王父子支持趙佶的事,自然也就作罷。

趙佶的臉上努力露出微笑,心中卻無比悲憤。

別人談買賣都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你特么倒好,一點還價的余地都不給,出口就是心理底價,毫無商量,愛買買,不買滾,不要耽誤老子飛升……

燕云兵權……這能給嗎?

哪個正常的皇帝能給?這豈不是主動給自己的脖子上拴根繩嗎?繩子的一頭還牽在別人手里。

趙佶垂頭,雙拳攏在袖中微微發顫,原本已放下的恩怨,這一刻又回到了記憶里,趙佶又想弄死趙孝騫全家了。

太后也努力保持禮貌的笑容,至少表情上看不出任何不耐煩的樣子。

良久,太后鳳眼一瞥,掃過趙佶的臉龐,恰好與趙佶悲憤的眼神相碰。

接著太后突然不易察覺地朝趙佶點了點頭,眸光里閃動著莫測的光芒。

這些年趙佶有心逢迎討好太后,二人雖非親生母子,但卻實實在在地勝似親生母子,感情已經比較深厚。

當然,這對名義上的母子除了感情投契外,也有各自的目的。

向太后一生無子,又很想消除官家生母朱太妃的影響,所以決定堅定地扶持趙佶。

而趙佶則是看中了太后在立儲一事上極重的話語權,或許不久以后,太后的一句話,便是分量不輕的籌碼。

兩人可謂是一拍即合,母慈子孝,羨煞旁人。

感情頗深的好處就是互相之間的默契,此刻向太后的一記眼神,趙佶立馬心領神會。

太后的意思很明顯,無論如何,先答應下來,這對父子若不點頭,你連皇帝都當不上,談何兵權,君權,臣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至于將來……

那是將來的事,當上皇帝再說,作為皇帝,兵權你能給,難道不能收嗎?

大宋裝備火器的軍隊,如今早已不止是燕云的十萬大軍了,汴京的上三軍二十余萬兵馬都已裝備,就算未來將趙孝騫和燕云大軍當做叛軍,朝廷舉兵伐之,勝算也是極高的,無非傷點國本元氣罷了。

所以,還猶豫個啥?他要兵權,給他!

趙佶這時也轉過彎來了,沒錯,先當上皇帝再說,其他的事都是次要的。

于是趙佶狠狠一咬牙,突然打斷了趙孝騫滔滔不絕的談風論月,廢話連篇。

“子安兄別說了,我答應了!”

“啥?”趙孝騫正說得高興,腦子一時沒反應過來。

趙佶深吸了口氣,道:“子安兄志向高遠,滅遼平夏正是一片赤忠之心,我怎能不答應?”

“燕云兵權,給你了。”


上一章  |  世子穩重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