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她的性格能有多矛盾?
從李清照身上,趙孝騫算是看到實例了。
才華就不用懷疑了,能被評為“第一才女”的女人,身上那股子靈性,絕不是精通四書五經就能做到的。
從古至今的讀書人多了,可是論到作詩填詞,歷數華夏數千年的所有詩人,李清照也是排名前十的存在。
這樣一個小姑娘,在趙孝騫的印象里,應該是久居深閨不出,性格文靜恬淡,每天對著月亮和花花草草傷春悲秋,漫口吟哦,經典的詩詞信手拈來。
誰能想到這位第一才女,性格完全跟“文靜恬淡”不沾邊兒,反而更像梁山好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吃飽喝足還賭博……
趙孝騫現在很好奇的是,她泡吧,她喝酒,她賭博……她這么忙,到底什么時候作詩填詞啊?
“給錢。”趙孝騫朝蘇軾和李清照伸出了手。
蘇軾和李清照愣了。
“為啥?”
“登門拜訪的禮數,沒帶禮物的話就折現吧,每人十兩不多,規矩總不能破,不然以后人人都學你們空手登門,我還如何發家致富?如何奔小康?快給錢。”
蘇軾氣笑了:“這理由……臉都不要了,不給!你把老夫趕出去吧。”
李清照在旁邊也連連點頭,笑得很夸張:“小女子窮得很,父親大人俸祿不多,實在給不了。”
趙孝騫的笑容頓時淡了三分,明顯不夠熱情了。
“看在好友的份上,就不趕你們了,但我如果待客不夠熱情,你們也莫挑理,畢竟你們空手登門,買不到賓至如歸的高端服務。”趙孝騫遺憾地嘆了口氣道。
蘇軾哈哈大笑,指著他笑得直哆嗦:“好你的個子安,久別重逢居然這副嘴臉,你繼續作,老夫今日便與你較這個真了。”
說著蘇軾從身后神奇地拽出一根草繩,草繩的一端竟結結實實捆著一只黑色毛茸茸的熊掌。
趙孝騫大吃一驚,接著驚喜莫名,欺身上前便盯著蘇軾的屁股仔細端詳。
“從哪兒掏出來的?這根草繩難不成剛才夾,夾在你的……”
腦海里莫名冒出謙大爺藏大哥大手機的地方……
蘇軾傲然仰起鼻孔:“別管老夫從哪兒掏出來的,看清楚了嗎?今日老夫本打算與你一同分享,不過你居然是這副嘴臉,呵呵,老夫決定原物帶回,你無福消受了!”
說罷蘇軾轉身剛要走,趙孝騫卻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他的胳膊。
“你待怎樣?”蘇軾厲色瞪著他。
李清照站在一旁笑得花枝亂顫。
幾乎一瞬間,趙孝騫的眼神已變得柔情似水,深情款款。
“子瞻先生,您一把年紀了,做事怎還如此沖動……”趙孝騫話說到一半,便已深情地唱了起來:“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
蘇軾一陣惡寒,胳膊上雞皮疙瘩都冒了出來。
“好了好了!留下,熊掌留下了!”
“……時光時光慢些吧。”
“好了!子安你住嘴!”蘇軾快暴怒了。
李清照在一旁笑得直抽抽,差點背過氣。
趙孝騫終于住嘴,動作閃電般從蘇軾手中接過那只珍貴的熊掌。
“好東西!夢寐以求而不得,像年少時愛而不得的初戀……”趙孝騫目光迷離地注視著它,嘴里如夢囈呢喃。
后背被蘇軾狠狠推了一把:“還發什么愣!起鍋燒油!”
“子瞻先生是如何弄到此物的?”趙孝騫好奇道:“當初我下令麾下禁軍數百人上山,搜遍北方群山都沒找到一頭熊,你居然弄到了?”
蘇軾傲然一笑:“老夫雖手無縛雞之力,但老夫的人脈可比你麾下的禁軍多,這大半年里老夫不知給多少老友寫信,這才弄到了一只。”
趙孝騫端詳這只熊掌,遲疑道:“這只是……”
大家皆是饕餮之輩,蘇軾立馬明白了他的意思,頓時接口道:“是右掌,怎樣?子安滿意否?”
趙孝騫這才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
李清照不解地道:“右掌和左掌有何區別?”
蘇軾耐心地道:“熊冬眠時,左掌是墊在它的屁股下的,所以吃起來又腥又臭,味道很難去除,但右掌卻被它時常舔舐,故而吃熊掌者,必以右掌為佳,實為人間至極的美味。”
李清照短短的一生里,大約是從沒吃過這等美味的,聞言立馬謙遜地道:“小女子受教了。”
趙孝騫瞥了她一眼,道:“沒用的知識又增加了,好好珍惜今日吧,以后你這輩子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吃不到了,你是不知這玩意兒有多難弄。”
李清照笑得兩眼彎成了月牙兒:“小女子今日有福,多謝兩位了。”
珍貴的食材到手,一刻都不能多等。
趙孝騫索性將二人帶到王府后廚的院子里,趕走了廚子和下人雜役,親自處理熊掌。
蘇軾也不跟他爭,畢竟趙孝騫上次給他做的熊掌確實很合他的口味,而他也沒把握自己比趙孝騫做得更好吃。
熊掌必須去腥去臭,原生態的熊掌那味道簡直一言難盡,湊近了聞都能令人窒息。
火燒去毛去皮后,趙孝騫用黃酒,花椒,鹽等調料,將熊掌腌泡起來。
蘇軾則在一旁切蔥段,燒開水。
李清照在一旁看著二人各有分工忙活,搭配非常默契,不由又笑了。
“誰敢相信,名滿天下的成王殿下和蘇學士,為了一只熊掌竟然如此認真鄭重,你們這模樣若被外人見了,怕是要被人笑三年。”
蘇軾瞥了她一眼,道:“熊掌何其珍貴,怎么認真都不過分,小姑娘到底還是年歲太小,不知‘人間至樂是美食’的道理,待你到了老夫這個年紀就知道,人間一切都是虛妄,唯獨吃進嘴里的美食才是真實的。”
李清照皺了皺鼻子:“人世間有意思的人和事多了,美食不過其中之一,何必如此認真。”
蘇軾搖頭嘆道:“滄桑大半生后,但愿你還能說出這句話來。”
李清照嘻嘻笑道:“我才不會滄桑大半生,我生來命好,來人間就是享福的。”
趙孝騫處理熊掌的動作突然一頓。
恍惚間他突然想起了李清照的命運。
這個女人……真說不上命好。
或許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便是與丈夫趙明誠成婚后的那幾年。
后來趙明誠去世,金兵南下,國破家亡,李清照顛沛半生,輾轉流離,甚至迫于生計不得不改嫁他人,最終在孤獨凄涼中郁郁而終。
說起李清照的命運,趙孝騫認為比蘇軾更坎坷許多,蘇軾不過是仕途不順,他的個人生活其實不算窮困的,李清照卻是窮苦艱困了一輩子。
眼前這個無憂無慮的小姑娘,她笑得明媚開朗,對未來充滿了憧憬期許,她甚至很自信自己的一生是享福的。
或許,隨著歷史的改變,李清照的命運確實也改變了吧。
畢竟個人的命運是跟國家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如果歷史上的金兵南下,國破家亡不會發生,李清照憑什么不能安享一生康樂太平?
后廚院子里的畫面很和諧,各自在忙活,趙孝騫揮散了腦海里亂七八糟的思緒,專心地對付手里的熊掌。
美食在前,別的事都往后稍稍。
蘇軾做好了準備工作,安靜地看著趙孝騫處理熊掌,看著看著,蘇軾突然一笑,道:“子安,你莫看這小姑娘年歲不大,但一身才氣可不遜于你。”
“昨夜飲至半酣,她竟作了一首詞,當即艷驚四座,令人欽佩。”
蘇軾扭頭看著拾柴的李清照,道:“小姑娘,你那首詞是如何作的?當著趙半闕的面再誦一遍,讓他指點指點。”
李清照也不怯場,當即道:“我作的是‘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誦完了整首詞后,兩眼亮汪汪地盯著趙孝騫,似乎想得到他的夸贊認可。
趙孝騫失笑,這首千古經典佳作,居然是她十五六歲時所作,第一才女果然名不虛傳。
“‘卻道海棠依舊’,‘應是綠肥紅瘦’……好詞!”趙孝騫當然不吝夸贊:“此詞定會流傳千古,千年以后的學子們坐在課室里,搖頭晃腦背誦默寫的,便是這首詞。”
蘇軾也頷首道:“這才氣,這靈性,日后必成大家,小姑娘不凡啊!”
李清照聽二人如此推崇夸張,虛榮心頓時滿足了,小模樣傲嬌且得意。
烹制熊掌是件很耗時耗精力的事,必須等得起,坐得住。
幸好在美食方面,蘇軾的耐心比一般人強了許多,倒是李清照年歲太小,實在坐不住,觀察趙孝騫做熊掌沒過一會兒,她便沒了耐心,在王府里到處游走參觀。
趙孝騫當即便叫來一名小丫鬟,讓她領著李清照四處走一走,特別交代多駐足他的臥房,重點介紹成王殿下故居這個名勝古跡……
李清照被丫鬟領走后,蘇軾突然笑了。
“子安難道沒發現,這小姑娘對你有意思?”
趙孝騫動作一滯,不敢置信地看著他。
蘇軾不悅道:“你看老夫作甚?你以為老夫老糊涂了,在你面前胡說八道?”
趙孝騫下意識點點頭:“不僅老糊涂,而且老不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