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穩重點第四百三十六章 戰后復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世子穩重點 >>世子穩重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六章 戰后復盤

第四百三十六章 戰后復盤


更新時間:2025年01月20日  作者:賊眉鼠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眉鼠眼 | 世子穩重點 
不得不說,趙顥活了半輩子,是懂陰陽的。

給政事堂和樞密院的宰相使相們送禮,真心也好,假意也好,終歸是禮數,別人只會欣然接受,雙方各說幾句漂亮話。

但趙顥給趙佶送禮,漂亮話盡管原封不動,卻十足的殺人誅心,嘲諷拉足了。

給趙信送禮啥意思呢?

就是嘲諷。

你看,我兒子在真定府打了這麼大的勝仗,大宋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大勝,殲滅了遼軍近五萬人,一戰而改變了宋遼百年的攻守格局。

再看看你這個只知道練書法畫畫玩石頭的廢物,慚不慚愧?

以后記得也要把這廢物的狀態保持下去喲,愛你麼麼噠。

不僅如此,趙顥給趙信送禮還有一層意思。

本王時刻盯著你呢,在我眼皮子底下你最好不要搞什么小動作。

至于趙信在收到趙顥的禮物后會是什麼反應,趙顥表示無所謂。

目前暫時除不掉趙信,惡心一下他還是能辦到的。

黃昏時分,宮里一乘豪奢的馬車靜靜地停在楚王府門外,鄭春和一身朝服,笑容和煦,態度恭敬地走進了楚王府,畢恭畢敬地請楚王趙顥登上了馬車,進宮赴宴。

趙顥也穿著正式的朝服,頭戴雙長翅官帽,一臉肅穆地走進了延福宮大慶殿,進宮后遇到無數熟悉或陌生的官員,趙顥皆含笑與官員們行禮招呼,

態度不卑不亢,謙恭有禮。

面對朝臣們的羨慕和恭賀,趙顥也只是淡然一笑,謙遜地表示我兒的小小戰功,皆是在官家的授意下做成的,我兒不過是個執行者,不敢貪天之功云云。

今晚宮宴,是趙顥此生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而且還是沾了兒子的光。

越是如此重要的時刻,趙顥演得越累,作為汴京有口皆碑的老紈,今晚的趙顥卻表現得無比謙遜恭良,尤其不敢露出一絲居功自傲的表情,否則便是樂極生悲的下場。

日落西山,延福宮大慶殿高高掛起了宮燈,七彩琉璃燈下,趙顥與章懷互相謙讓一番,然后并肩走進了殿內。

真定府大捷,遙遠的汴京,一場專為趙孝騫和龍衛營慶功的盛宴已開始真定府,龍衛營大營駐地。

大勝之后,善后事宜整整處理了兩日,收容遼軍俘虜,統計繳獲的戰利品,安葬戰死的宋軍將士等。

趙孝騫腳不沾地忙了兩天,人都快累癱了。

宋遼邊境上,趙孝騫親自選了一塊地,作為戰死將士的陵園,并且從真定城召來上百名石匠,在陵園外為戰死者立了一塊無比碩大的石碑。

石碑上詳細鐫刻了此戰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而石碑的北面,則密密麻麻寫滿了戰死的宋軍將士的名字,以為后人憑吊紀念。

石碑立下的那一天,趙孝騫親自帶領軍中所有將領和普通將土,在陵園石碑前列隊,一群僧道在石碑前起壇作法,超度英靈,一聲聲咒經梵唱中,

趙孝騫帶頭雙膝跪拜,敬上焚香。

龍衛營和廂軍將士們無不動容震撼,紛紛跟著下跪,

簡單的儀式,卻無意中令將士們感到了被尊敬,有那麼一瞬,將士們甚至有些羨慕那些戰死的袍澤,苦哈哈的行伍粗鄙漢子,能得到當朝郡公和全車大小將領的跪拜,死也值了。

跪拜祭奠后,趙孝騫沒說什麼廢話,只下令全軍回營,整頓軍備。

將士們壓抑著激動的情緒,默默地回了大營,但今日趙郡公祭奠戰死英靈的一幕,卻深深地刻在所有人的腦海里。

有一股莫名的情緒在將士們心中蔓延,他們突然覺得,當兵打仗的目的不一定非要為了錢財,或許也可以追求一下別的東西。

將士們大多是文盲,不懂「舍生取義」的含義,但他們的心中卻不知不覺悄然生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懵懵懂懂的萌芽。

或許連趙孝騫自己都沒料到,不過是一次很尋常的祭奠英靈的儀式,卻再一次令三軍將士歸心。

龍衛營的大營是新建的,殲滅遼軍后,以趙孝騫的性格,當然不會那麼忠厚老實地退回國境以內,老子打贏了,占下的土地就是老子的,憑啥退回去?

大營所駐之地,距離原來的國境線足足往東北方向推進了五十里。

選在此地扎營,趙孝騫當然是有目的的。

這里不僅是開闊的平原,適宜軍事上的攻守,也適宜火器發揮最大的作用,并且這里更接近遼國的飛狐兵馬司。

一旦遼國下次又有兵馬異動,趙孝騫的第一目標就是飛狐兵馬司。

兩國間所謂的「攻守易形」,不是口頭上隨便一個說法,而是真正要表現在軍隊攻防的局勢改變上的。

在趙孝騫的授意下,龍衛營的大營扎在遼國境內,并且兵鋒直指飛狐兵馬司,做出隨時攻擊的態勢,這才是真正的「攻守易形」。

古往今來,其實最害人的是被曲解的所謂儒法。

儒法里所謂的「以和為貴」是有前提的,前提是恩怨已泯,仇恨已消,

也就是你招惹了我,我報了仇,咱們誰都沒占便宜,然后可以坐下來聊聊「和平」的事兒。

如果你招惹了我,我還忍氣吞聲不敢報復,還陪著笑臉跟你講「和平」,那不叫「以和為貴」,那叫懦弱,慫蛋,縮頭王八。

趙孝騫不講這些,國與國之間,他信奉的是叢林法則。

我比你強大,我就活該占你的便宜。

我比你弱小,那我就先忍著,悶不出聲地自我修煉,自我提高,一直練到我比你強大的那一天,再搶圓了巴掌扇你的臉,最后拉下褲子,站在你祖宗的墳頭撒一泡。

弱肉強食的道理,一直到千年以后,仍是世界的主流旋律。

這次宋軍打敗了遼軍,那麼趙孝騫決定在遼國的國土上扎營,天經地義的事。

以后亦當如是,每勝一仗,便拱一卒。

龍衛營帥帳。

趙孝騫擂鼓聚將,三通鼓畢,所有的將領都到齊了,其中還包括了廂軍的兩位指揮使邵靖和馮晟。

這次帥帳聚將很重要,是戰后的總結復盤,

此戰龍衛營和廂軍總計戰死一萬人,或許相對遼軍的傷亡來說算不得什麼,但趙孝騫還是覺得數字夸張了,不能接受。

手里有那麼先進的火器,為何還會付出如此慘重的傷亡,作為一軍主帥,這是必須要總結且改進的。

帥帳內,張和折可適首先詳細述說了此戰的始末經過,細節都說得很清楚,將士們為何傷亡如此巨大,也總結了原因。

原因就是火器固然強大,但敵我數量如果相差懸殊,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比如這次遼軍進攻,耶律淳首先動用了一萬騎兵沖鋒,被張嶸和折可適所部三下五除二解決了,但眼光毒辣的耶律淳也看出了宋軍火器的缺點,于是第二次便下令全軍進攻。

三萬遼軍同時沖鋒,只有一萬人的龍衛營就有些難以支應了,敵軍沖到射程范圍內時,打不完,根本打不完,眼睜睜看著活下來的敵軍撕破了己方的防線。

燧發槍裝藥填彈的過程耗時太久,太繁雜,哪怕列隊射擊被臨時改成了四段式,仍然擋不住三倍于己的敵軍。

趙孝騫神情凝重地記了下來,這確實是燧發槍的缺點,

可惜的是,眼下卻很難解決,畢竟是在工業基本等于原始狀態的古代趙孝騫就算懂拉栓步槍的原理,也沒辦法造出工具機量產,而手工打造的話,

不僅粗糙,而且隱患很大,傷敵不成反傷己。

原因總結出來了,解決卻不容易。

燧發槍屬于火器的原始形態,進一步升級的話,無論是錐形退殼子彈,

還是撞針擊發底火的方式,都需要比較成熟的工業工具機才能成功,靠鐵匠手工打造的話,很難。

至于制造工具機不好意思,趙孝騫前世不是理工類人才,進了社會上班后,學校里學的知識基本都忘乾凈了,太復雜的東西他根本造不了。

燧發槍既然無法升級,只能另外制造一種適合近戰的火器。

趙孝騫把這件事記在心里,然后望向邵靖和馮晟。

「二位咋想的?要你們誘敵,你們把整支遼軍都引引過來了,是不是覺得自己超額完成了任務,我會給你倆一人一朵大紅花掛胸前?」

邵靖苦著臉道:「郡公,容末將解釋—」

趙孝騫微笑:「看見帥帳外立著的那根三丈高的旗桿沒?」

邵靖和馮晟莫名點頭:「看見了。」

「你倆今日解釋不清楚,待會兒你們就會掛在那根旗桿上,光著屁股迎風招展,全軍將士連你們是內痔還是外痔都看得明明白白,纖毫畢現。」

邵靖二人頭皮一麻,渾身冰涼。

都公容票,末將奉命領五千廂軍,理伏在遼軍大營西面十里的一片山林里,后來不知為何,莫名其妙就引得遼軍傾巢而出,但末將發誓,真不是我們主動招惹的!」

「耶律淳吃錯了藥,為了你們五千人馬便傾巢而出?」趙孝騫不滿地問道。

邵靖嘆道:「末將也認為耶律淳吃錯了藥,誰都不知道他是咋想的,我們只是五千廂軍,甲胄不齊,兵器不一,結果四萬遼軍一齊出營追殺咱們,

末將都有些受寵若驚了,我們·——不配啊!」

趙孝騫的臉有點黑了:「你們這妄自菲薄的謙虛精神,是不是用錯地方了?」


上一章  |  世子穩重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