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穩重點第一百四十章 一妻一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世子穩重點 >>世子穩重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章 一妻一妾

第一百四十章 一妻一妾


更新時間:2024年11月25日  作者:賊眉鼠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眉鼠眼 | 世子穩重點 
閱讀記錄

第141章

姜妙仙之前并不認識狄瑩,兩人可以說連面都沒見過。

但姜妙仙聽說過狄瑩,她知道狄瑩是狄青大將軍的孫女,也知道楚王府與狄家訂了親,狄瑩已是鐵打的都侯正室夫人了。

今日狄瑩和鳶兒上門,她們那拙劣的女扮男裝,以及鳶兒雙手叉腰來者不善的模樣,冰雪聰明的姜妙仙立馬便猜到,這是正主兒打上門了。

緊張確實很緊張,但姜妙仙出身風塵,各種場面經歷太多了,豐富的社會閱歷是狄瑩這種千金大小姐拍馬也難比的。

二話不說,納頭便拜。

狄瑩立馬被架住了,原計劃是來給姜妙仙一個狠狠的下馬威的,現在這情況,為何搞成了認親現場?

狄瑩發現事情已脫離了掌控,變得很詭異了。

「我,你——你起來吧,我不是那意思——」狄瑩語氣不覺有些弱了。

姜妙仙如拜佛般虔誠,跪看伏首再拜后,才盈盈起身。

「多謝夫人寬宏大量。」

狄瑩茫然眨眼,我寬宏大量了嗎?

但姜妙仙這句「夫人」的稱謂,令狄瑩瞬間喜笑顏開,訂親之后,姜妙仙還是第一個稱呼她為「夫人」的人,比什麼「小姐」好聽多了。

姜妙仙落座,桌上的茶水已涼了,她便倒掉茶水,重新注入沸水,洗研磨。

眼和手專注點茶,姜妙仙的嘴角卻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

剛才短短的一刻接觸,姜妙仙已對狄瑩有了大概的了解。

可以確定,這位年輕的正室夫人天性善良天真,雖然有點大小姐的傲嬌脾氣,但不嚴重,總的來說,算是好相處的人。

姜妙仙暗暗松了口氣,不由慶幸老天眷顧垂憐。

嫁進權貴大戶人家為妾,她的命運不僅僅與趙孝騫有關,更與正室夫人的性格有關。

說來無奈,但她的幸福,是被掌控在狄瑩手里的。

狄瑩的一個念頭,可以決定她生活在天堂還是地獄,

剛剛短短的接觸后,姜妙仙懸著的心終于放下。幸好,狄瑩是個好相處的人,只要自己謹言慎行,未來的日子不會難過。

點茶已畢,一盞冒著熱氣的茶雙手捧到狄瑩面前。

狄瑩接過茶水,象徵性地淺啜一口,然后兩眼一亮:「姜姑娘倒是好手藝。」

狄瑩是官宦人家出身,自小接受的也是精英教育,琴棋書畫詩酒茶這些或許不太精通,但有一定的鑒賞能力。

身后,鳶兒悄摸摸地戳了戳她,低聲進讒言:「小姐,下馬威,下馬威呀..」

狄瑩一愣,立馬板起俏臉,冷冷道:「知道我今日來做什麼嗎?」

姜妙仙幽幽道:「知道,小妹是苦命之人,自幼淪落風塵,幸得郡侯青眼垂憐,小妹是知福惜福的,若能脫離苦海,日后進了楚王府,定恪守婦道,侍奉郡侯和夫人,以夫人馬首是瞻。」

狄瑩又沉默了,你這麼上道,把我整不會了呀。

接下來該怎麼辦?人家都服軟服到這地步了,還有必要立威嗎?

鳶兒仍然保持雙手叉腰的姿勢瞪著她,脫口道:「若郡侯和夫人同時掉水里了,你先救誰———」」

話沒說完,氣得狄瑩轉身狠狠掐了她一下:「說什麼渾話呢!」

姜妙仙卻掩嘴一笑,道:「小妹當然先救夫人。」

狄瑩好奇道:「為何不先救郡侯?他可是你的官人。

姜妙仙不好意思地垂頭,低聲道:「都說壞人活千年,郡侯他掉進水里一定沒事的。」

狄瑩嘻嘻一笑,接著回味了一下姜妙仙嘴里說的「壞人」,于是回過神來,不嘻嘻了。

「他——對你做了什麼壞事嗎?」狄瑩眼神不善上下打量她。

姜妙仙俏臉頓時紅了,害羞地道:「小妹——·—.夫人放心,他——·—·還算是君子。」

「還算?」

見狄瑩臉色已有些難看,姜妙仙一驚,急忙道:「他說,有些事情要等到與夫人的洞房花燭才能做,小妹———至今還是清白之身。」

狄瑩的臉色瞬間由陰轉晴,陽光明媚了,但還是咬著牙恨恨地道:「狗男人!」

姜妙仙松了口氣,剛才那話不假,但也有掩飾的部分。

清白之身確實是,可這些日子趙孝騫在她身上占過的便宜,幾乎與破身沒什麼區別了,那傷風敗俗的畫面稍微想想就令她臉紅心跳,羞得不行。

只能說,這個男人好會呀。

接下來,姜妙仙主動尋找話題,與狄瑩聊了起來。

剛開始話題基本都是圍繞趙孝騫的,畢竟他是她們唯一的交集,后來不知為何,慢慢聊到了肌膚保養,食補美白,信陵坊的香包鋪,安業坊的成衣店,宣平坊的胭脂齋··—·

越聊越投機,越聊越興奮,身后的鳶兒無力地垮下小肩膀。

這能叫立威?

這該義結金蘭了吧?

跑題了呀小姐!

三日后,鴻臚寺正堂。

宋遼兩國使臣的談判終于開始了。

令人奇怪的是,這次的談判從一開始便透著一股詭異的氣氛。

以往的談判充斥著濃濃的火藥味,雙方據理力爭。

兩國舌戰,自當雅量。遼國在舌戰中往往是落下風的一方,氣急敗壞之下便以武力威脅恐嚇。

這時大宋一方便了,于是不甘不愿地妥協退讓,然后抓住某個細節繼續據理力爭,遼國繼續亮拳頭威脅·—

總的來說,沒什麼太大的技術含量,一方講道理,另一方亮肌肉,在錨銖必較中各自妥協,最后達成一個讓雙方勉強滿意的協議。

然而這一次的談判,遼使蕭光敬從坐上談判桌開始就沒什麼斗志,照本宣科地說出遼國的條件后,大宋的禮部侍郎錢仲深立馬跳出來反對。

按流程,接下來該遼國使團出來亮肌肉,以武力威脅了。

奇怪的是,遼國使團沒人吱聲。

西郊秋獵的馀威仍在,五百名火槍手的一輪輪齊射,那畫面至今仍在遼國使團隨員的腦海中不時閃現。

武力威脅?

遼國已無底氣了,使團隨員們其實早已察覺到,如今的大宋雖然還是溫文軟弱的樣子,但不經意間,卻露出了嘴里白森森的療牙。

遼國的條件其實很簡單,一是漲歲幣十萬貫,二是兩國深化通商,交易更多的鹽鐵藥材和皮貨。

第二條屬于正常的兩國貿易內容,可以聊。

第一條的十萬貫,其實是個很小的數目,以宋遼兩國的體量,誰都不會真把十萬貫當回事。

但就是這一條,大家都談不攏。

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十萬貫的事,它純粹代表了一種政治象徵性。

遼國需要這增加的十萬歲幣,讓世人知道宋國對遼國愈加臣服。

大宋不愿加這十萬貫,是不想讓世人知道大宋軟成這樣。

談判桌上,趙孝騫含笑看著蕭光敬,表情似戲謔,似探究。

「貴使,這十萬貫我大宋是決計不會加的,你怎麼說?」

蕭光敬心虛地了旁邊的使團隨員,還沒說話,對面的錢仲深卻發了。

桌子猛地一拍,錢仲深面目獰口沫橫濺。

「我大宋就是不加,不服氣?派兵來打呀!」

話剛出口,不僅遼國使團自瞪口呆,趙孝騫都驚呆了。

猜你喜歡:


上一章  |  世子穩重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