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快遞驛站穿年代第二百五十七章:恢復高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帶著快遞驛站穿年代 >>帶著快遞驛站穿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七章:恢復高考

第二百五十七章:恢復高考


更新時間:2024年12月02日  作者:快穿狂魔  分類: 言情 | 科幻空間 | 時空穿梭 | 快穿狂魔 | 帶著快遞驛站穿年代 
小高大隊,知青點。

當年過來的那批知青,如今只剩下七個了,當然了,其余九個并沒有出什么意外。他們只是要么通過家里父母的關系回去了,要么利用自己的能力和學識,通過食品廠等廠的擴招考核,成功進廠,戶籍遷走,自然不能再算知青。

剩下的七個目前都在村小教書。

七個人組成小高大隊的師資力量。

當中有三四個本來也是有離開想法的,只是家里實力不允許,或者說即便能回去,也沒有工作指標給他們,沒有工作指標就意味著沒有收入,他們這么大年紀了回城沒收入,還不如留在這。

畢竟這些年小高大隊發展的不錯。

他們這些老師每個月也能拿三十幾工資,食品廠偶爾還會發些福利,捐助一些學習用品,餐補啥的,這收入即便他們回城找到工作,其實也不一定有。

所以權衡利弊后只能選擇留下來。

如今有兩對已經準備結婚,剩下三個人也要么有對象,要么準備相親了。

回不去了,就留在這成家立業唄。

至少這邊看著發展的還挺不錯。

胥亥便是七人之一,四年前他是有機會回去的。當年劉家人為了保住自家顏面以及避免劉瓊坐牢,并不愿意大張旗鼓的調查,只允許私下悄悄調查,結果就是,根本沒能查出什么有用信息。

也沒能查出誰是劉雪肚子里那個孩子的父親,最后這事便不了了之了,同時劉家還求很多人,拜托他們保密。對外則宣稱劉雪肚里有個瘤,破裂死亡。

說是她命不好啥的。

這么一來,劉家姐妹倆的事情對胥亥自然也就沒什么影響了,所以他父母在有機會把他弄回來的時候,趕緊聯系他,想讓他立刻請假回家,參加內招。

內招成功就能把他給調回來。

很多企業有時候招聘人數不多,搞內招很正常,就是只有幾個工作指標。

肯定不可能搞什么公開招聘啥的。

所以便只讓員工子女參加。

錄取率還挺高的。

不過胥亥并不喜歡自己家的傳統行業,本身也沒怎么學過相關知識,再加上考慮到小高大隊小學剛成立沒多久。

很多孩子也才剛熟悉。

而且那時候,小高大隊已經有能力給學校的老師發每月二十塊錢工資了。

所以最后他就沒有回去。

選擇留在了這。

如今正跟隔壁大隊的一個女知青看對了眼,勉強應該能算處于熱戀期吧。

這批知青當中,除了他這個最先過來的另一個比較特殊的,無疑就是最開始那個刺頭子范司,他當初在住進牛棚后的第二天就直接跑去公社那告狀了。

大隊長沒慣著他,直接表示他們大隊就這樣,公社要是覺得他做的不對。

那就把這家伙帶走,領回去。

看看其他大隊要不要!

折騰了一陣后,公社那都想著索性他們幫范司這個刺頭出三十塊錢得了。

然后大隊長和范司都沒同意。

范司覺得這是在侮辱他。

且不能這么沒原則。

大隊長更是直接撂狠話說,公社要是這么干的話,他待會就讓剩下的那些知青也過來,讓公社一人出三十塊錢。

結果便是公社直接把他們兩個都給攆了出去,然后對刺頭范司沒啥好臉色了,直接表示,現在他的戶籍在小高大隊,歸小高大隊管,只要小高大隊沒有犯法,他們公社這邊就不能越級管理。

給臉不要臉,那便收回好了。

后來范司在牛棚住了大半個月,實在受不了,打電報讓家里人托關系回去了,要是沒點背景,他也沒這么硬氣。

畢竟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也意味著得更早看懂人臉色,知趣識趣。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他是六二年過來的,且當年就走了,如果是六八年過來的話,恐怕便沒那么容易再回去了。

之所以會專門提到小高大隊的知青點,主要是因為隨著大量知青到來,其中還有好多是高蕓特地要來的,同時這些知青不可能直接把他們通通收到食品廠里,必須得讓他們先按流程走一遍。

所以最后首先想要違約的,反倒成了幫大隊長保存當初那份契約的高蕓。

好在如今小高大隊已經不像當年那么貧困拮據,說財大氣粗有些夸張,但來幾十個知青還真是無所謂的事。所以大隊長那邊也是相當好說話,很快便同意了高蕓的要求,并迅速花錢在原有的知青點基礎上,擴建了個知青樓出來。

當然了,錢肯定是高蕓出的。

除了小高大隊之外,其他各大隊高蕓也都有一一拜訪,另外一些不屬于他們縣城,但與他們食品廠有生意往來的一些大隊,高蕓也有特地去拜訪了番。

并且花了大量的錢。

這才總算促使那些大隊在原有的知青點基礎上,擴建了一批知青樓出來。

條件肯定不會太好。

十個平方的兩人居。

但這些錢是不得不出,這些房子也是不得不建,不然兩三萬個知青陸續過來,總不能讓他們睡野外吧。在食品廠附近給他們建住宿樓也不合適,只能建在各大隊內部,住宿條件還不能太好。太好了的話,村民該有意見了。

那些教授老師的住宿條件其實也好不到哪去,還得專門給他們挑一些偏僻且比較貧窮的地方建房子,讓他們住。

不然不好對上面交差嘛。

隨著時間進入六九年,大量知青已經通過多次考試分類完畢,各科教授老師們也都到位,高蕓很快就開始了自己新計劃的第一步,也就是大規模授課。

沒錯,第一步就是得先上課。

要知道,但凡考上了中專大專和大學的那些人,也不會過來下鄉,當知青下鄉的,都是初中生和高中生,還是初中畢業和高中畢業沒找到工作的那些。

有工作誰下鄉啊?

所以他們基礎知識學的可能不錯。

但專業知識可以說是基本為零。

畢竟他們本來就沒學過這些,不可能讓他們一下鄉,就能跟著老師教授去搞研究,哪怕是種地都得學一段時間。

因此計劃的第一步自然是授課。

按天賦分開學習,有數學天賦的去數學系,有物理天賦的去物理系,興許不能算做大學教育,但應該也能算得上大專教育了,不管怎么說,先學起來。

如此過了兩年左右。

一些教授和老師才開始帶著對很多情況已經有了些基礎了解的學生,開始申請資金,組建研究項目等等,其中主要的研究項目還是偏向于農畜行業,食品業,食品化工業等相對基礎的行業。

再不然就是數學和理論物理等,對于各種高科技設備儀器要求相對較低。

全靠天賦的研究項目。

其他方面嘛,高蕓連相應的儀器設備都無法提供,或者說即便能在未來世界買到,也無法合理拿出來,只能讓他們去繼續培養學生,做些簡單的研究。

因為他們的研究其實并不能算是從無到有,高蕓不但能從未來世界帶來很多更為先進的知識技術,還能幫他們排除掉很多已知的錯誤方向,節省時間。

所以各項目研究進度挺不錯的。

后續因為食品廠賺的利潤不夠,高蕓還又成立了附屬電子機械廠,生產了大量的小家電小產品,出口賺取外匯。

七十年代初期,隨便一些后世精巧的小家電,乃至于隨身聽,都足以橫掃四方,關鍵的是利潤還相當之高,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海外有人模仿抄襲啥。

畢竟這些小東西技術難度并不大。

但不管如何,高蕓還是靠著這些東西賺取來的巨額外匯,既成功獲取了大量的研究資金,確保那些項目能繼續進行下去,也讓一些人對她做的那些事情睜只眼閉只眼,甚至于主動幫忙遮掩。

畢竟很多技術在外人看來。

都是高蕓利用那些教授研究的。

等時間推進到七七年的時候,趁著上半年各方面已經開始松動,甚至于很多教授都收到原來大學信件要求他們回去。高蕓是一邊安撫,一邊出高額薪資以及保證成立大學等各種條件挽留那些教授,同時向上申請成立一系列學校。

此外就是,張懷陽七月退休。

高蕓升級成為廠長的同時,向省里面申請了資產重組,就是把以前相對零散的那些廠子和陸續成立的附屬廠子重組,進行全面梳理,成為省屬的資產。

也就是說正式成為綜合集團。

食品廠轉為分屬食品廠。

核心主營項目轉為電子機械。

畢竟相比較于一些家用電子產品的利潤,食品廠的利潤實在是微薄的很。

所以電子機械成為主營也合理。

當然了,這些實際上都不算特別重要,最重要的其實還是成立大學,以及將原有的那些研究項目拆分,有的靠掛到農研所,有的靠掛到還未成立的學校某系,還有的直接靠掛到集團研究部。

很多原本不好光明正大表現出來的東西,全都陸續的擺上了明面,先前不好進行的一些項目也都紛紛開始規劃。

這些事高蕓籌劃準備了很多年。

因此進行的自然也還算順利,比如說大多數教授都很樂意留下來,只是希望能把親人也都接來一起住,或者希望先回去一趟,把自家原來房產拿回來。

建立大學的申請,在上千份各行業教授簽名的聘書證明之下,也是順利通過,并且由省里直接批了上萬工人抓緊時間建設大學城,為未來恢復高考做準備。很多事情這個時候雖然還沒有對外公開,但身處高位的心里多少有點數。

緊接著就是宣布恢復高考。

高蕓家

高天養帶著他那群同學和好友的疑問擔心,特地過來詢問高蕓相關情況:

“姐,你說我要不要參加高考?”

為了低調,高天養并沒有跳級,所以他實際是七三年才高中畢業,但他很早就學完了高中課程,并且跟幾位農業教授一起搞大豆方面的研究,如今已經出了不少成果,雖然表面上依舊是高中文憑,但實際能力,比一些農業方面的博士都不差,甚至于還要更優秀一些。

畢竟他能看到更多的未來知識。且七一年就跟教授一起搞研究了。

但正因如此,讓他有些迷茫,迷茫于自己到底要不要參加這次高考,參加高考然后再去念四年書的話,感覺好像還挺浪費時間,可不參加高考又沒大學文憑,他姐以前經常說文憑的重要性。

有關于這方面的迷惑,不僅是他。

很多他的同齡人,比他小點的,或者說比他大一點的高中生,其實都有。

當然了,只局限于高蕓影響區。

因為只有高蕓影響的范圍內,那些高中生以及高中畢業之后過來下鄉的知青們,才有機會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

雖然沒文憑,但確實有能力。

可正因如此,反倒讓他們糾結。

“參加吧,回頭都報我主持創辦的那個大學,考上之后,教你們的還是原來那些個教授老師,或者說現在項目的組長。你們具體什么能力,他們心里相當清楚,到時候讓他們給你們安排提前畢業,并繼續跟著他們搞項目就是了。

這樣也能有個大學文憑。

有文憑也能多些選擇。

對了,高考要用到的參考書之類我都給你準備好了,待會你帶一份回去。

剩下的我會送到各大圖書館里。”

人是會變的,最開始高蕓也沒想到自己能把事業搞這么大,更沒想到高太養能這么刻苦努力,但既然孩子愿意上進,高蕓她也沒有拖人后腿的道理啊!

文憑這玩意有肯定比沒有的強。

所以當然還是以鼓勵為主。

說完還特地轉身去邊上的書房,拿了套教輔書出來,就是后來據說很多考題,或者說考試內容都出自這套書上的那一套,這套教輔書高蕓特地印刷了上萬份,準備回頭放到本地各大圖書館。

現有高中也可以分一些。

至于能不能學會,能不能學透,能不能靈活運用,高蕓就管不了了,她做的這些事已經讓本地人領先了一大步。

“完了,姐,還有數理化!

我都好多年沒碰過了,看來必須抓緊時間復習了,我就不廢話先走了。”

看著高蕓拿出來的那套書,特別是擺在最上面的《數理化自學叢書》,高天養頓時就又回想起了當年被數理化支配的恐懼。同時瞬間反應過來,他此時的農學專業知識,特別是對大豆方面的研究,可能確實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是數理化的話,恐怕就真的不好說了。

本來成績就不怎么樣。

如今還有五六年沒碰過了。

想也知道,肯定得花大力氣去復習這些,不然能不能考上是真不好說,回頭要是考不上的話,那才叫一個丟人。

說完高天養就吃力的抱上那堆書。

趕忙回去。

確實吃力,因為不提其他學科,光是數理化自學叢書,就有整整十七本。

其中物理四冊,化學四冊,代數四冊,立體幾何一冊,三角一冊,平面幾何兩冊,平面解析幾何一冊,而且里面還沒未來教材那么多廢話,都是干貨。

加上其他的,總計近五十本書。

能不吃力嗎?


上一章  |  帶著快遞驛站穿年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