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筠腳步微頓:“這么快?我以為他能活到秋后的。”
他的確傷得很重,她斷定他活不過今年,但養一養,活到秋后應該沒問題。
李文英目光復雜的看著她:“聽說大內氏內部爭權,家臣叛亂,大內教弘是在混亂中被氣死的,也有說是被家臣謀殺。”
潘筠挑眉,好奇的問道:“隔著一片大海,你們是怎么收到消息的?”
李文英:“從前,因為朝廷不看重倭國,所以消息滯后,但民間的消息會靈通很多。
海寇、逃海的漁民,走私的商船……總有渠道把消息傳回來。”
李文英道:“大明的人出去驕傲又自卑,驕傲是因為大明乃泱泱大國,四海臣服;自卑是因為他們自知逃海是罪,若是出事,朝廷不會給他們做主,他們甚至不能自報家門,以免牽聯親朋。
這一次,武林盟和天師府聯手出海剿匪,不僅逃海的漁民高興,一些漢人海匪也興高采烈。”
潘筠:“他們興高采烈?”
“對,”李文英點頭道:“他們又不上岸搶掠百姓,本就不在我們的名單之內,甚至他們的家人也是倭寇上岸的受害者,武林盟和天師府能出海剿匪,必定是受朝廷支持的,這讓他們看到了朝廷開海禁的希望,也讓他們看到了朝廷要管理海域的希望。”
潘筠沉默,看向大海的方向。
在這里看不到大海,但能看到大海上那片澄凈蔚藍的天空。
“我一直不明白,朝廷為什么要放棄大海,”潘筠道:“那片大海就相當于廣袤的土地,那里面有數不盡的財富和資源。區區倭寇,區區海匪,豈值一提?”
“太祖皇帝時,天下初安是迫不得已,但之后呢?”潘筠道:“那么大一片資源和財富,就這樣放棄了?”
李文英道:“太宗皇帝使三寶太監下南洋,花費甚巨……”
潘筠冷笑:“那是因為他們把海貿緊緊地限制在了宗室的范圍之內,那么大一片市場,他們只肯讓姓朱的賺這一份錢,但凡打開海禁,讓民間之力進入,海貿絕不會虧!”
李文英:“你若這么回皇帝和朝廷,這個海禁還是開不成。”
潘筠:“我沒那么蠢。”
李文英領她走到書房,腳步微頓,低聲道:“燙手的山芋你有三個,兩只手肯定拿不過來,你至少得放棄一樣。”
銀礦、港口、海船,這三樣,人人都缺。
潘筠給了李文英一個眼神,推門進去。
陸明哲抬起頭來,露出微笑,起身相迎:“潘道長來了,快快上座。”
相比之下,龔夏就要慢一拍,但他也起身了。
潘筠抱拳回禮,在他們的對面坐下。
事情昨天張惟逸他們已經回的差不多了,但陸明哲依舊又問了潘筠一遍,然后鄭重的對她表示感謝。
感謝她的俠義之心,為泉州去年被屠殺的百姓報了仇;
慰問她的辛苦,這一去一回,她能保下所有帶去的人,實在是勞苦功高;
最后贊揚她的功德,不僅報了深仇大恨,還發現了銀礦,拿到了一個半的港口使用權,為大明下一步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潘筠對他的夸贊全部收下,然后直接道:“我愿將大森鄉的銀礦開放出來,不知朝廷何時派兵過去開采?”
陸明哲問道:“那里畢竟是倭國的地盤,潘道長可以做主?”
“我在山上有兩塊地,特意選擇避開了人群,可以悄悄開采,我觀察過,隔壁座山可以開采石頭,完全可以借開采石礦的理由開采銀礦。”
陸明哲:“要是被他們發現,石礦實為銀礦怎么辦?”
潘筠無語的反問他:“陸大人會允許人把吃到嘴里的肉又扯出來嗎?”
陸明哲頓住,不語。
潘筠:“被發現了就被發現了唄,他們能怎么的?是我大明國力比拼不過,還是我大明的將士打不過?”
陸明哲沉吟:“太祖時曾派水師出征倭國,卻鎩羽而歸……”
“他們又不是輸給倭國,他們是輸給天時,誰家好人會臺風天下海跑去打仗?”潘筠:“你們不能提前過去屯兵嗎?港口我都給你們準備好了?”
潘筠看向龔夏:“龔將軍,打仗這種事,需要我教水師?”
龔夏黑著臉道:“不必!只要我們的士兵能過去,我們就一定能贏!”
潘筠:“寇可往、走私商可往,你們一定也可以!只要選準時機。”
潘筠頓了頓后道:“你們要是拿不準時機,請問天師府道士。”
潘筠扭頭看一直沉默的張子銘:“張院主,我們天師府應該有這個服務項目吧?測算天氣,多少錢一次?”
龔夏立即道:“天師府亦歸朝廷所攝,朝廷部門間合作,不花錢吧?”
張子銘微笑:“只要陛下下旨,天師府自然通力合作。”
陸明哲連忙把話題拉回來:“朝廷出兵需要章程,非一日便能定下,但我們現在還有人滯留倭國,潘道長更有三條海船在海上,這……還是先想辦法解決掉近前的事吧。”
潘筠身體前傾,感興趣的問道:“陸大人的意思是?”
“上書!”他道:“我可以代潘道長上書朝廷,將銀礦和港口獻于陛下,然后一邊等朝廷做決定,一邊派支先行隊前往倭國,打理港口,保護銀礦。”
說什么保護,肯定是想先開采,但她喜歡他的私心。
潘筠揚唇一笑,道:“我這船可不好空去空回……”
陸明哲微笑道:“潘道長的船為領頭船,為我大明將士引路,就與官船一般,不受水師稽查,你說是吧,龔將軍?”
龔夏沉默了一瞬才點頭:“是。”
潘筠:“我答應了留守倭國的大俠們,回來告訴他們的親朋,會送他們的親朋過去與他們團聚……”
龔夏皺眉。
陸明哲笑道:“這是應該的,潘道長三條船,船上總需要船員,多帶些人也是應該的。”
潘筠這才點頭,笑道:“那就勞煩陸大人代我上書陛下。”
當然,這只是初步的意向。
接下來,林盟主來了,大門關上。
朝廷代表陸明哲,水師代表龔夏,天師府代表張子銘,武林盟代表林盟主,還有潘筠自己。
他們開了一個五方會議,詳細談了一下,如何促進朝廷打開海禁,著重開發大森鄉銀礦,經營和倭國的關系……
說白了,就是他們作為先行部隊,這塊蛋糕要怎么分?
沒有朝廷指令,水師不能私自調兵,他們能做的就是放水,放開海禁的口子,讓江湖上的人出去;
以江湖俠士為兵,水師會派出幾個有指戰經驗的人一同前往;
泉州知府給他們保駕護航,同時也派出幾個有管理之能的人過去接手管理港口,給后行大軍打好基礎;
天師府輔助;
潘筠拿出銀礦和港口。
每一方都出力、出人、出物了,這一塊要怎么分?
大家談到了晚上,終于初步達成共識,房門這才打開。
陸明哲親切友好的和潘筠告別,轉身要走時想起來,回身問道:“潘道長和薛御史關系如何?”
潘筠微笑:“陸大人何來此問呢?”
陸明哲笑道:“薛御史跟隨潘道長左右,同生共死月余,我還以為你們感情會很好,這次他入京,一定會向陛下獻上銀礦和港口吧?”
潘筠:“陸大人只管放心寫折子,薛御史說不得還要謝你呢。”
陸明哲就明白了,薛韶和潘筠心中都有數,這潑天的富貴,他們接不住。
他哈哈大笑道:“薛御史果然聰明,潘道長果然通透。”
目送陸明哲和龔夏走遠,林盟主扭頭和潘筠道:“三竹道長若有需要,只管開口,我們武林盟中也有些人脈,可以為薛御史求情。”
“我還真有事請林盟主幫忙。”潘筠請林盟主幫忙找人購進大量的糧食和藥材送往玉山縣。
武林盟中啥身份都有,商號的東家、商會的管事、某某大商人的護院等,通過他的人脈買糧食和藥材,不僅速度快,價格還特別美麗。
所以啊,中國自古就是人情社會,把人脈這東西用起來,省去她多少時間和金錢啊。
要不是怕暴露,潘筠都想通過林盟主把手上那些寶藏出出去換錢算了。
好在她理智還在,壓下了這個想法。
她打算回頭分批出手,一批請屈樂出手,嗯,到時候叮囑他不能告訴林盟主,他親祖父也不行;
一批請玉山縣的錢老爺處理;
最后一批留給王璁處理……
潘筠讓妙真抱來一盒金子交給林盟主:“這算是定金。”
林盟主接過盒子,鄭重應下:“我今晚就安排下去,潘道長放心,最多五日,糧食和藥材就能送達玉山縣。”
潘筠頷首:“有勞。”
林盟主也離開之后,張子銘皺眉問她:“你要回玉山縣?你不是說你不摻和……”
“叛軍嘛,我肯定不摻和,”潘筠道:“我就是回去看看大師兄,順便給鄉親們送些吃的回去。”
張子銘直接問她:“你何時回學宮?你們一回來這邊的事就算結束了,我們打算明日一早啟程回學宮。”
潘筠道:“等糧食到了送下去我們就回去。”
張子銘警告道:“給你們十天的時間,十天之后必須回學宮去,潘筠,不要參與反叛之事,那不是我們可以觸碰的。”
潘筠連連點頭應下。
李文英等張子銘也走了才問她:“你哪來的錢?”
潘筠面不改色地道:“我去倭國殺進殺出一遭,不至于什么都沒得到吧?”
她道:“我連海船都擁有三條了,李師兄,你就不能把我想象得強大一些嗎?”
李文英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