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的地點,在上清殿。
原先的上清殿空間狹小,蜀中劍仙程劍心主事時,青城聲望不斷抬升,因此進行了擴建。
如今,已是頂高殿闊,上方巨大的藻井內,描繪著星圖與太極八卦,正位靠墻供奉著三尊神像。
太上老君居中,三豐祖師與呂純陽分列兩側,神像高聳,大殿廣闊,加上天氣陰冷,因此即便點了不少牛油大燭,也依舊陰暗神秘。
殿外,松柏凝霜,寒風裹挾著濕冷霧氣呼嘯,檐角銅鈴在風中發出清越聲響。
殿內人頭攢動,一片莊嚴肅穆。
紫檀香爐青煙升騰,如游龍盤繞梁柱,與窗外透進的光影交織,映得殿中供奉的神像忽明忽暗。
經過道童引導,眾人已經坐下。
青城辰空子為主,端坐神壇下方左側。
法事結束,他已換了身衣裳,身著玄色鶴氅,頭戴五岳冠,手持青玉拂塵。
身后兩名道童持寶劍與拂塵靜立。
一教之主的氣派頓顯。
而禮部侍郎裴宗悌,則居右首。
他一襲緋色官袍,與玄門素色格格不入,膝上擱著鎏金官印匣,匣內圣旨黃綾半露,正閉目養神。
這次大會既是玄門,亦是江湖,因此有些規矩還是要守,主持大會者唱名,眾人依次上香見禮,又是折騰了半天。
但大會的氣氛,也越發肅穆。
至此,辰空子才起身道:“諸位道友,今日開窖大會,非只為取寶窖秘藏,因為什么,想必諸位也已知道。”
“九鼎現世、火器革新、神州天時異變…諸般跡象,皆預示人道變革已至,諸位還需商量個對策……”
零零總總一番話,大意就是這件事,誰也無法置身之外,需要立下新的規矩,以免引發混亂。
隨后,禮部侍郎裴宗悌也起身宣讀圣旨。
他嗓音冷硬如鐵:“朕聞玄門通曉陰陽,今神州動蕩、妖人作祟,特命禮部協理勘定……”
待聽完圣旨,不少人臉色變得難看。
九鼎出現,肯定會驚動朝廷,這在所有人都預料之中,但沒想到,朝廷竟借此開始做文章。
“私藏九鼎者以謀逆論處!”
這個眾人不在意,畢竟九鼎這東西太重要,那么多人因此而死,他們也不敢碰。
此外,朝廷還要求玄門上報所有九鼎相關情報,也在他們接受范圍內。
但接下來的幾條,卻讓他們有些難受。
朝廷修改《大宣律》,正式將玄門術士罪名列入其中,且各派若有包庇之舉,同罪論處…
玄門中的一些術法,也會被玄祭司考核,若列為禁術,罪名便會定為巫蠱害人…
還有,賑災、建廟、傳法立教、大型的禳災法事,都要在玄祭司報備…
雖說其中一些,以前也是潛規則,但如此正式,還是讓眾人感受到了束縛。
尤其是列入律法。
朝廷既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能嚴查。
怎么做,全看朝廷心意。
“有點過分了吧?!”
待裴宗悌宣讀完圣旨,終于有人忍不住開口,“玄門自古以來,超然物外,涉及神州安穩,我等也并非不配合,但朝廷這么做,莫非想讓我們都當鷹犬?”
這一番話,說的很不客氣。
但有其開頭,其他人也跟著附和。
“是啊,朝廷想干什么?”
“步步逼迫,分明是不想讓我們活…”
李衍瞥了一眼,面色不變。
方才說話的,乃是師公教長老,來源于兩廣地區,流行于民間,在當地也有不小影響力。
但說真的是為玄門著想,那也未必。
這個法教龍蛇混雜,一團散沙,還有些與當地商賈勾結,借禳災之名斂財,私建廟宇。
但真要追究,很多事就不好辦了。
他又看了上方的裴宗悌一眼。
這位大人,昨日跟他還說話和藹,而如今卻像換了個人,對于下方的爭吵視若無睹,面色平靜喝著茶。
青城派的辰空子,同樣老神自在。
昨日他與這禮部裴侍郎,看似說說笑笑,氣氛不錯,但遠沒有表面上那么和諧。
京城那位皇帝想干什么,他已猜出。
自古以來,玄門、江湖,都是不穩定因素,每逢世道大亂,必有人借其力量生事。
蕭家奪大興基業,同樣如此。
其他皇帝還好說,但京城那位雄心勃勃,連擁有幾百年根基的播州楊家都滅了,怎會允許玄門始終不受掌控?
去年的收緊道牒,就是其手筆。
如今九鼎出,人道變革已至,對方更是坐立難安,必然會趁機削藩,約束玄門。
他很理解,卻難以贊同。
一來他是青城掌教,不想給自己頭上套箍。
二來玄門可非普通人,若是逼得緊了,誰知道會發生什么事。
然而,這位裴大人卻根本不聽,只是要他在關鍵的時候,站在朝廷這邊。
青城是玄門正教,不想丟掉這名頭,就不能和朝廷關系太僵,所以辰空子一口答應下來。
他很好奇的是,這位裴大人到底要怎么做?
與此同時,下方的喧嘩聲越發響亮。
似乎是見聲勢較大,很多不想惹事的法脈,也跟著說了起來,希望能避免此事。
但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忽然響起。
“諸位,太過了!”
只見一名頭戴斗笠,身著黑袍的矮胖中年人起身,笑著說道:“我等是玄門,但更是神州百姓,眼下人道變革將至,若再不收斂,恐有大禍,所以我梅山教贊成此事?”
此話一出,眾人頓時愕然。
“唐老九,你腦子壞了?”
“就是,說的什么胡話!”
有人忍不住呵斥道。
梅山?
看著那矮胖中年人,李衍也有些詫異。
他來青城的路上,蜀中神拳會會長鄒少海,托人快馬而來,送了一封信。
來信的目的,是說情。
梅山出名的捉妖人唐凌,因為替妹子報仇,跟無相公子攪在一起,還當街用火器殺人,事后被御史王大人關押在重慶大牢。
唐家在梅山是個大勢力,鄒少海讓他有能力的話幫一把,既能得些好處,也能賣個人情。
唐凌那人,李衍打過交道。
雖說腦袋一根筋,卻不是大奸大惡之輩,思謀再三,已決定幫忙。
然而,梅山的人來青城后,卻沒有找他。
李衍心中疑惑,卻也顧不上多想。
這突然發難……
李衍偷偷瞥了一眼裴大人。
二人多半是達成了交易!
果然,面對眾人的責難,那梅山唐老九毫無懼色,反而振振有詞道:“裴侍郎所言‘協力’,非是吞并。玄門護地脈,朝廷安民生,本無沖突。”
“九鼎若落于妖邪之手,必引地動山崩、生靈涂炭,屆時玄門亦難獨善其身…”
這些話是沒錯,但卻是在轉移話題。
畢竟眾人也沒說不同意九鼎之事。
然而,唐老九卻根本不給他們駁斥的機會,大義凜然拱手道:“神州劫難,我梅山責無旁貸,不僅同意此事,還會派弟子前往軍中效命!”
事到如今,終于圖窮匕見。
大殿內的眾人,也反應過來。
有人氣笑了,
有人微微搖頭。
梅山法教,想更進一步,成為玄門正教!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確實是最好的機會。
新式火器出,梅山法教是第一個研究出火器術法的教派,而且目前還是唯一的。
許多人猜測,與他們的獵人傳承有關。
無論如何,他們都是在這次人道變革中,擁有氣運者,自然要趁著機會沖一把。
梅山也并非齊心協力。
他們分上洞、中洞和下洞,號稱三洞梅山,還有散落各地的水師、家族傳承。
成為玄門正教,統合所有力量,實力便會一躍而起,成為排名靠前的大教!
而且,梅山立足湘西,朝廷若能將其收服,便能借其力量,輻射鎮壓神州南部。
一時間,不少南方法教的人,面色都變得凝重。
就連青城掌教辰空子也愣了一下。
掌控國家祭祀,可不是亂來,那是一個蘿卜一顆坑,如今早已滿員,所以玄門正教的名額才少。
給了梅山,要拿誰的……
忽然,他腦中靈光一閃。
兵部!
軍中亦有兵修,但只是強在個人戰力和用兵之道,并無人專門掌控祭祀。
而軍中常祭祀兵主蚩尤,梅山法教的來源,亦與其有關,還都擅長新式火器…
氣運啊。
辰空子心中暗嘆,再無半點猶豫,直接開口道:“我青城山,贊同朝廷之策。”
“我武當也贊同。”
“斗姆院贊同…”
這些都是太玄正教的主要力量,幾乎是在辰空子答應的同時,他們便紛紛贊同。
裴宗悌自然也都找過他們。
但這些人和辰空子態度一樣,都在觀望。
他們都不是傻子,但梅山一家,或許不算什么,但有了朝廷支持,針對修士的火器術法和人員,恐怕很快就會出現。
大勢已定,若繼續耗著,難免會得罪朝廷。
一時間,大殿內寂靜無聲。
誰也沒料到,局勢竟變成這樣。
而禮部侍郎裴宗悌,也終于放下茶杯,抬起了頭,面色平靜道:“梅山法教淵源流長,如此心存天下,陛下定會歡喜,山門大慶之日,宗人府會前往賀禮。”
說罷,又轉頭看向大殿眾人,坦然道:“本官乃儒教弟子,亦是玄門中人,諸位需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陛下曾說過,玄門之力為正亦可為邪,路該怎么走,還要看諸位選擇。”
“既然無人反對,此事就這么定了…”
李衍深深看了裴宗悌一眼。
不愧是掌管玄祭司之人。
心機深沉,手段也著實厲害。
唯一不清楚的是,
這規矩會有多少人遵守……
青城玄門大會,令不少人心事重重。
當日,便有各種靈鳥信鴿飛離。
朝廷的規矩變得嚴苛、梅山法教圖謀正教之位,太玄正教和儒教以及佛門贊同,此事已不可逆轉。
他們的許多計劃,也必須隨之調整。
畢竟都知道,出頭鳥肯定最慘。
雖說如此,但開窖大會還依舊進行。
次日,便是寶窖開啟之日。
寅時剛過,丈人峰峭壁上,便再次開啟法壇,眾多青城道人誦經,布陣,安撫地炁。
寶窖相當于在地脈靈竅內造個冰窖,借地脈靈炁滋養,自宋朝至今,恐怕早與地脈相連。
開窖便相當于破開地脈。
一個不小心,便會造成地龍翻身。
最壞的結果,甚至會弄出妖眚之炁。
好在,法事順利進行。
待到巳時,一名名青城弟子腰系玄鐵鏈,在懸崖上飛檐走壁,進入天倉洞,以“分金指”震碎封泥,露出一個個碩大陶甕。
青城窖藏,以五行之法布置。
有些消息已經傳出。
金窖內有首山銅母、雷擊隕鐵、劍胚…
木窖內有三轉雷擊棗木、唐雕版《道藏》…
水窖有都江堰“臥鐵”殘片,乃當年李冰鎮水所用,已成靈物…
土窖有古蜀祭地玉璋靈器…
這些還是有名的,即便那些普通靈材,從宋朝溫養至今,恐怕也非同凡響。
當然,這些東西還不能直接買。
青城會先將其分門別類,挑出殘次品,這是一項不小的工程,即便眾多青城弟子全部上手,也要忙到天黑才能完成。
所以,真正的買賣交易在第三日。
這一天,李衍并未前往觀禮,而是待在朝陽洞內,仔細琢磨從龍宮水府帶出的石質神龕。
這東西是洞天石,能幫他擴充羅酆山。
上次吸收了仙山博山爐,讓他一舉開辟了外壇八洞,按照酆都法,這一次可以開辟內壇八將神闕。
酆都內壇八將,又稱八煞將軍、飛天八將,共同司職于酆都地府,職司離宮,巡游九幽,收錄生死,考召冤魂。
比之外壇八將,又強橫了不少。
模樣也更加兇惡。
按照常理,修煉酆都法之人,要恪守清規,苦修多年,心神極為純粹,才有機會慢慢開辟內外壇八將神闕。
然而,恐怕傳下酆都法的存在,也沒想到,會有李衍這怪胎,能借著大羅法身作弊。
內外壇八將神闕開辟,拱衛中央神闕。
李衍年前已建四重樓,在玄門中已屬奇跡,短時間內不可能繼續提升。
但這十六將神闕,卻能讓羅酆山變得更強。
戰力,已足以應付五重樓高手。
唯一讓李衍擔心的是神龕。
這可不是普通洞天石。
上面雕刻著古代西王母。
這些天,已經生出了少許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