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請溫靈官?
眾人聽到,皆面面相覷。
就連程劍心,都被吸引了注意力。
“有把握?”
旁邊的坤道有些不太相信。
這坤道法號嵐辰子,雖看上去只是不起眼的中年道姑,實則精通探查之術,已是門內中堅力量。
她的懷疑,自然有原因。
“丙丁生鬼符”這法器大名鼎鼎,青城山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酆都一脈依舊在沒落。
一是這個法脈的嚴苛規矩。
二便是術法難學。
持“丙丁生鬼符”,可召喚溫靈官。
這招堪比大殺器,但僅初代那幾名傳承者能用出,隨后就越來越難。
到現在,只存在于典籍中。
青城山的弟子,有時會私下里閑聊,開玩笑說這香火情也和人情一般,是越用越淡。
初代老祖一喊就到。
后代弟子,懶得搭理。
如今李衍要用這招,難免讓他們懷疑。
先不提他們的安危,萬一出了差錯,妖人將九鼎順利取走,蜀中必然會死傷無數。
這種時候,沒人敢大意。
“諸位放心,沒問題。”
李衍面色平靜,微微抱拳。
見他如此肯定,青城派其他人也有些拿不定主意,紛紛看向明山子。
明山子看向眾人,正色道:“我相信李少俠,他為人一諾千金,這種大事上不會亂來,就按此計劃行事,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定下計劃,眾人立刻四散行動。
趙顯達和幾名衛所將軍,重新召集兵馬。
成都如今煞氣濃郁,如同瘋狂夢境,雖不致命,但所有士兵進來后,狀態都不太好。
加上被癲狂的百姓所傷,有些人甚至心懷恐懼,想要偷偷逃跑。
危難之際,方顯英雄本色。
趙顯達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再加上得知蜀中會有大劫,這些軍士終于被鼓舞,計劃拼死一戰。
畢竟,蜀中便是他們的家鄉。
將人動員后,趙顯達等人又取來成都府地圖,仔細商議作戰計劃。
這次非比尋常,只有勇氣可不行。
他們的兵力只有一萬,而且是遠道而來,路途勞累,糧草輜重不夠,火藥也只夠支撐一次作戰。
而蜀王府卻有三萬兵馬,以逸待勞。
不僅如此,路上還要穿過幾條大街,那里已被癲狂的百姓占據。
要想順利通過,還得用些手段……
另一邊,李衍也在送行。
“三兒,老沙,路上小心!”
望著兩名兄弟,他再三叮囑。
“放心吧。”
沙里飛嘿嘿一笑,“又不進蜀王府,大不了我多弄點火藥,你們等著看好戲就行。”
李衍點頭,又對著旁邊抱拳道:“三位前輩,有勞了,還請護住我兄弟。”
這次跟著進地道的,還有三人。
分別是竹林六賢中的“地聽弦”岳三耳,“畫皮匠”崔白,還有青城的老道沖辰子。
這三人,一個是地師,可探查地脈,不至于找錯方位,功虧一簣。
一個是匠門高手,有各種秘術輔助。
而青城的老道沖辰子,看上去白發蒼蒼,但體型高大,滿臉疤痕,擅長雷法,在青城眾人中也算高手,專門前往壓陣。
地下暗道復雜,人數不宜過多。
這幾人,都是他們精挑細選。
“諸位,請跟我走!”
呂三悶聲點頭,便拎起包裹,帶著剩下幾人,迅速沖入濃霧飛雪中。
這里距離橋下密道不遠,但通往蜀王府的暗道,很多都已坍塌,必須繞好幾個彎才能到達,因此提前一步離開…
望著幾人遠去的身影,李衍心情沉重。
這次行動,與以往都不同。
從陜州到鄂州,他們雖接過不少活,但都是小規模沖突,大多時候遠離戰場。
而這次,卻是真正的戰爭。
加上那么多新式火器,誰也不敢保證,自己能安穩地從戰場上活下來……
“李少俠。”
身后忽然傳來個聲音。
正是都尉司千戶趙顯達。
他面帶猶豫,抱拳道:“我等思謀再三,也找不到順利到達蜀王府的辦法。”
“若對百姓下手,必血染長街,而且還沒到地方,火藥就會消耗殆盡。”
“最好的辦法,還是幫那些百姓解咒驅逐…”
“此計不通!”
旁邊坤道嵐辰子搖頭道:“李道友要召請溫靈官,需提前半個時辰準備,我們這就要離開,不可消耗神念,時間上來不及。”
“況且那龍女的還未徹底穩定,她也是阻止此事的關鍵,那么多百姓,怕是會直接神魂耗散!”
趙顯達聽到,頓時滿臉為難。
嵐辰子說的沒錯,但硬要強攻,不知要殺多少百姓,那些衛所士兵也扛不住。
“我來吧。”
楊承化看到,抬起了手。
“有勞前輩。”
李衍二話不說,直接將青銅籃子遞了過去。
其他人看到,對楊承化的身份,更感興趣,想不通李衍這心高氣傲之人,為何對其如此恭敬…
他們不知道的是,楊承化此時已吸收海量二郎顯圣真君的香火,用香火相助龍女,根本不是問題。
無論如何,事情都已安排妥當。
李衍拍了拍武巴的肩膀,才轉身帶著青城派的一幫人離開。
他們主要是去布壇,程劍心師徒、楊承化、以及竹林六閑剩下的人,都會留下隨軍。
“師尊…”
看著程劍心越發蒼老的面龐,常天闕悲從中來,連忙將其攙住。
這一次,程劍心并未阻攔。
他任由常天闕扶著左臂,抬頭望向遠方,渾濁的眼睛有些失神,似乎想到了什么事,嘴角露出笑容。
“師尊,你在笑什么?”
“沒什么,老夫想起了當年,在北疆與金帳狼國余孽廝殺,情況之嚴重,今近日絲毫不差。”
“那時候,幾個平日看不慣的,都互相合作,甚至不惜替對方擋刀。”
“我神州血勇之氣,從未斷絕…”
唰唰唰!
風雪之中,一道道身影在屋頂閃過。
為了避免被街上百姓干擾,李衍他們一出門,便用了輕身的功夫,在屋頂飛檐走壁。
下方血色燈火染紅濃霧。
眾人就像是行走在血河上的幽靈。
后方跟隨著,全是青城山精銳,因此李衍毫無保留奔跑,身形快若閃電,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便來到蜀王府附近街巷中。
他們隱于黑暗,望著遠處宮城。
一百零八盞喪燈,發出清冷光芒,好似一座孤島,將四周血色濃霧排斥在外。
而下方,則是黑壓壓的大軍。
“這是冥教的引魂燈!”
明山子沉聲道:“此物制作艱難,冥教很少流出,看來這妖人很早以前就有準備。”
冥教…
李衍腦中忽然想起一道身影。
手持長幡,唱著哭喪的吊孝歌。
冥教名字聽起來可怕,實則也是玄門正派,源于秦漢宮中祭祀,精通各種喪葬術法。
他長安好友,夜哭郎申三酉便是冥教之人。
當時看其宛如高山,深不可測。
自己不知不覺也走到了這一步…
拋去心中雜緒,李衍扭頭道:
“諸位,準備吧。”
青城派眾人早有準備。
聽到他的話,倏然散開。
道袍翩翩,一道道身影,在猩紅霧靄中翻卷如鶴,以李衍為中心,散向周圍。
他們所選的位置,名叫鶴云樓。
這酒樓在成都府十分出名,乃前朝一位狀元回來時,諸多達官顯貴相迎,忽然有飛鶴降臨。
有人說這是好兆頭,寓意平步青云。
當即就有富商提議建議修一座酒樓,后來那位狀元果然位極人臣,所以這里又被稱為狀元樓。
成都學子宴請賓朋,都會選擇這里。
當然,此時的狀元樓也人去樓空。
法壇想要強,必須建的高。
青城眾人便是要借狀元樓高度,壓制對方。
只見明山子道袍翻飛,一手拎著羅盤查看,另一只手從背后背囊中,甩出一道道小旗。
與此同時,還有一名道人甩出錢。
嘭嘭嘭!
隨著法旗落下,剛好從銅錢空中穿過,釘入周圍青磚黑瓦縫隙。
若有人從上方看,便會發現這些法旗構成個八卦圖案,青城道人們大袖翻飛,好似八卦流轉。
至于李衍,則盤膝而坐,凝神靜氣。
青城派道人們,這是在布置景陽法壇。
玄門正教的法壇,離不開“六十通真靖”與“三十會真壇”,“靖”用于內守防護,“壇”用于施展術法。
“景陽法壇”是其中特殊的一個。
《說文解字》中,“景”為光明、日光之意,亦可引申為“顯赫、祥瑞之象”。
玄門之中又有“景陽鐘響,群仙匯聚”之說,所以“景陽法壇”最大的作用,便是召請仙真。
青城派雖以武法劍仙之術聞名,但山上同樣有正一一脈,所以開壇設醮的手段并不差。
很快,諸多陣旗落位。
坤道嵐辰子在積雪的屋頂上奔騰縱躍,手中紅繩穿梭,將所有法旗連成一片。
隨后,她猛然落下,掐訣步罡。
嗡嗡嗡!
發髻三十六金針齊顫,所有法旗也跟著顫動,罡氣升騰而起,并且連成一片。
普通的景陽法壇,耗時日久。
設壇、奏樂、焚香…
流程極其繁瑣,一些道人甚至撐不住。
但對于他們這些高手,也能借各種手段,臨時進行搭建,勉強夠用。
但該有的規矩還是要有。
道人們除去協助者,還在明山子指揮下,分出護壇守壇,看管法壇之人。
很快,香火升騰而起。
李衍手握“丙丁生鬼符”,神魂內守。
他敢拍胸脯保證,自然有原因。
一是已存想出羅酆山,并且借助那件仙山博山爐,搭建起了外壇八將宮闕,可使用最純正的酆都法。
其二,便是他天官身份。
他這“丙丁生鬼符”來的蹊蹺,雷部剛考驗結束,這東西就被勒令送上門來。
看得出,當時絕塵子老道有多么不甘。
李衍心中已有猜測。
大羅法界中,有一派人想要搞事。
而現在,另一些人也活動了起來。
他們應該是《天條》的擁護者,不能主動下界,違反天條,所以要借他之手……
青城眾人忙碌之時,重慶軍隊也開始出發。
轟轟轟!
上萬鎧甲涌動,地面都為之震顫。
兩側屋頂上的積雪,嘩啦啦掉落。
肅殺之氣,似乎要將眼前的濃霧沖散。
這般動靜自然引起了街上百姓注意。
“啊”
密集的癲狂嘶吼聲響起。
這些百姓,此時已徹底瘋狂,兩眼血紅,口眼歪斜,流著口水,向軍隊沖來。
“準備!”
趙顯達一聲令下,士兵們紛紛舉起火器。
三眼銃、鳥槍、神火銃…
他們的火器明顯比不上蜀王府。
但殺人,綽綽有余。
趙顯達額頭冒出冷汗。
若有可能,他也不愿對這些無辜百姓動手。
但中咒的百姓太過瘋狂。
一旦近身,就有可能被咒法侵染。
真正的敵人是蜀王府軍隊,趙顯達可不想因為仁慈,在這里損失大量兵力。
想到這兒,他忍不住看向楊承化。
但見人群之中,楊承化手中拎著青銅籃,周圍人紛紛散開,讓他來到陣前。
“起!”
沒有復雜咒法,楊承化只是一聲低喝,周圍便狂風呼嘯,飛雪飄卷,將他包裹。
后方不少人看到,皆是臉色微變。
他們很多人,都是術數高手,眼前這般動靜,若準備妥當,他們也能搞出。
真正讓他們心驚的,是楊承化身上,忽然爆發濃郁香火味,涌入青銅籃。
這種等級的香火之力,就連山上廟中俗神,也不可能擁有,并且還在持續增長。
嗡嗡嗡!
隨著香火之力注入,青銅藍震顫愈發激烈。
終于,狂風翻卷,在籃上空形成龍卷。
與方才不同,吸收了大量香火之氣的龍卷風,變得如水桶粗,彎彎曲曲深入高空,直至消失不見。
這龍卷風,也隱約出龍形。
很快,附近周圍大街上的香火之氣,都向著楊承化瘋狂匯聚。
轟隆隆!
夜空之中,雷聲轟鳴。
沒多久,天上便下起小雨。
這小雨冰冷徹骨。
落在地上,映紅的積雪開始融化。
落在臉上,百姓們也紛紛呆滯停下。
一些人很快恢復清醒,看著周圍不知所措。
“走!”
趙顯達大聲下令,軍隊再次前行。
他們擺著鴛鴦陣推進,火器紛紛抬起,隨著前方下令,齊齊向天空開火。
清醒過來的百姓,見此情形,紛紛四散而逃,露出通往蜀王府的大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