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427、封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青山 >>青山最新章節列表 >> 427、封爵

427、封爵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04日  作者:會說話的肘子  分類: 玄幻 | 東方玄幻 | 會說話的肘子 | 青山 
嘉寧二十四年,北方苦覺寺老和尚“禪照”云游至寧朝京城,于皇極殿受寧帝召見。

期間不知發生何事,宮中竟召欽天監監正胡鈞焰、欽天監副監正徐術、黃山道庭首徒張黎連夜進宮。

張黎常年隱居在崇南坊城隍廟,胡鈞焰平日在欽天監清修,倒是一早便進宮了。

可徐術卻不知去了哪,遍尋無果。

最終還是密諜司在百順胡同找到了酩酊大醉的徐術,將其抬入紫禁城內,直到子時才又將其抬出……

所以,敢醉酒進宮面圣的,陳跡并非第一個。

但醉酒進宮面圣,還敢在仁壽宮外呼呼大睡的,陳跡是第一個。

仁壽宮里的閣臣與部堂們轉頭默默看著這一幕,一時間誰也沒有說話。

府右街陳家以詩書傳家,祠堂立功過格,上寫立身三義“讀書、明理、躬行”,下寫傳家三寶“藏書、田畝、清名”,左寫為人三畏“畏天命、畏國法、畏人言”,右寫為官三不“不附權閹、不結私黨、不貪民利”。

家教森嚴之陳家,竟教出了一個狂悖之徒?

有人轉頭看向御座,可御座前紗幔遮掩,看不清寧帝喜怒。

吳秀對一旁小太監揮了揮手:“去,喚醒他。”

寧帝言語間淡然道:“不必了。”

諸臣一怔,吳秀面色晦澀難明。

寧帝看向山牛:“夢雞到哪了?”

山牛站在門檻外回答道:“回陛下,驛站飛鴿傳書來,夢雞已從開封府啟程,七日后抵京。審廖忠之事,還要再等等。”

“不等了,”寧帝看向廖忠:“廖忠,朕記得你是先帝正德三十一年榜眼,后因父親妄議朝政入罪,又在嘉寧十六年大赦?”

山牛將爛泥似的廖忠放在地上、靠在仁壽宮高高的門檻前,廖忠渾身不能動彈,也沒有急著回答寧帝的詢問。

他勉強抬起頭,出神的打量著仁壽宮內:頭頂梁椽上是道庭開過光的五雷符,再往上則是繪著二十八星宿的艷麗藻井,地上是光可鑒人的蘇州御窯青金磚,磚上暗刻著北斗七星。

廖忠沙啞感慨:“真漂亮。罪臣做夢都想來這仁壽宮里,看一看閣老與部堂們站過的地方,看一看朝臣如何與皇帝奏對,看一看這里如何定下家國大計……可惜帶罪之身又被削了功名,只能在夢里想一想,這一夢就是三十七年。”

殿中有部堂凝聲道:“放肆,陛下問你什么,你便答什么。”

廖忠卻不理他,只繼續感慨道:“罪臣本以為,等輔佐太子登基了,便能光明正大的站在這里,和眼前這些人一樣穿上紅衣官袍,獻治國之良策,光耀我廖家門楣。卻沒想到,第一次來這仁壽宮,竟是被人提進來的,狼狽,慚愧。”

陳閣老緩緩道:“你考中進士那年,老夫是學政,知你有真才實學,可惜了受家人牽連,心中有恨。”

廖忠笑了笑:“恨啊。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眼看我一腔報國之心,一轉眼被發配去了嶺南,投效無門,萬事皆休,怎能不恨?不過今日一看,這仁壽宮里也沒甚稀罕,五雷牌、二十八星宿……人間的帝王還要去求那些不問世事的神仙庇護,那誰來庇護我寧朝百姓?誰來庇護我大寧江山!”

吳秀勃然大怒:“大膽!來人,將他……”

“老夫已是將死之人,不必拿死來威脅老夫,”廖忠斜睨吳秀:“你們想問老夫什么?沒錯,是老夫挾太子逃離梅谷使其折節,亦是老夫要殺人滅口才會去尋陳跡,與太子殿下無關。老夫為太子效命十二載,這仁壽宮合該扯下紗幔,換太子去那御座之上!”

殿中閣臣們垂著眼簾默不作聲。

部堂們眼觀鼻、鼻觀心,噤若寒蟬。他們沒想到,夢雞沒來,廖忠卻自己將罪名全部攬下。也沒想到,廖忠臨死前會在仁壽宮里大放厥詞。

這番話大逆不道,注定是個凌遲的下場。

御座上的寧帝卻不動怒,緩緩開口道:“將廖忠押入詔獄,聽候發落。太子御下不嚴,押入十王宅禁足半年,每日抄錄道經三省己身。”

部堂們忍不住相視一眼,廖忠如此悖逆之言,竟只是押入詔獄?不過好在,太子終究是保住了。

山牛提起廖忠,轉身出了宮門。

經過太子身邊時,廖忠與太子對視,太子眼里深沉的仿佛能滴出黑色毒汁來,廖忠哈哈大笑,笑聲越來越遠。

卻聽寧帝再次說道:“解煩衛未查明真相便發海捕文書,吳秀罰俸三年,吳玄戈革職永不錄用。”

吳秀躬下身子,恭敬道:“是,內臣亦會每日抄錄道經,三省己身。”

就在所有人以為今日塵埃落定時,寧帝忽然看向殿外:“陳跡御前失儀,杖責二十,革職不用。”

說罷,寧帝起身往御屏后走去:“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大寧國祚綿延九百六十載,煌煌帝王四十八位,到朕這里也該有所改變了,都退下歇著吧。”

閣老與部堂們往外走去,兩排小太監提著宮燈引路,從陳跡與太子身旁繞過,只余張拙沒急著走。

他站在仁壽宮門檻外,靜靜看著解煩衛將陳跡按在孝悌碑旁,掄起廷杖一下一下打在陳跡脊背上。

杖責二十,打斷兩根廷杖。

宮中為防有人弄虛作假,杖責二十的潛臺詞便是打斷兩根廷杖,杖責三十便是打斷三根,杖責五十則是直接杖斃,杖停若人未死,行刑者以欺君罪名押入詔獄。

陳跡酩酊大醉,一聲疼都沒喊。

解煩衛正要將其拖出宮去,張拙忽然說道:“我來吧。”

他彎腰抬起陳跡的胳膊架在肩膀上,可陳跡看起來瘦削、身子卻重,他自己根本架不起來。

張拙左右看了看,四下已經沒人,只能對身旁解煩衛吩咐道:“幫個忙,我背他出宮。”

解煩衛相視一眼:“張大人,還是我們來吧。”

張拙不容置疑的篤定道:“我來。”

解煩衛無奈,托著陳跡放在張拙背上。

張拙一身紅衣官袍,背著陳跡慢慢往外走去,穿過紅墻金瓦,穿過恢宏宮殿。若從天上的夜色中俯瞰,兩人在寬闊的宮道中顯得格外渺小,宛如海上孤舟。

陳跡沒有睜眼,嘴唇翕動:“張大人一介文弱書生,可別把腰閃住了。”

張拙笑了笑:“若沒此次契機,新政與入閣只怕都要再等五年才行。你托我入閣,我背你出宮,算起來我不吃虧,只是委屈了你,被人追殺幾天幾夜也沒能報仇。”

“無妨,太子也沒有好日子過了。況且我真正的仇人也不在宮中,是陳家二房,”陳跡隨口道:“不如張大人給我講講今晚的事,有些事我看過去只覺得懵懵懂懂,沒有明白。”

“那就給你講講,”張拙背著陳跡穿過皇極殿旁的垂花門:“今夜徐閣老因病告假,沒來仁壽宮。陳閣老覬覦首輔多日,見不得我在徐府中代批票擬,所以近來多有動作。”

“如今太子突然出了事,他只能暫且放棄首輔之位,保太子不被廢儲。陳閣老做過太子的老師,若讓福王繼位,陳家勢必中落。或許太子現在失勢了,可只要保住太子就還有未來……你應該明白,陛下總不可能真的長生。”

張拙背著陳跡慢慢走,陳跡也有耐心聽他娓娓道來。

“你帶回廖忠,就像是把刀架在了陳閣老脖子上。陳閣老斟酌再三,決定拿出魯州給朝廷重新丈量田畝、推行新政。但此事亦可反悔,陛下擔心魯州陽奉陰違,便問山牛,夢雞到哪了,其實是在提醒陳閣老,他能讓廖忠說真話,亦可讓廖忠說假話。之所以將廖忠收押而不是問斬,也是留著這個后手,隨時可以翻供。”

“但陛下惦記的不止陳閣老,還有胡閣老,太子失勢之后福王能不能得寵,取決于胡閣老愿意付出什么。所以,等胡閣老愿意拿出山州、陜州,這盤棋才算是活了。”

至此,陳家、胡家,還有張拙背后的徐家,皆成了新政的擁護者。

仿佛正如太子所說,這仁壽宮與六畜場也并無異處,區別只在于六畜場賣奴是明碼標價的,奴婢會在脖子上掛著木牌,告訴你值銀幾兩。

但仁壽宮里的價碼,要靠猜。

張拙背著陳跡走過奉先殿前,繼續說道:“太子得以保全,只禁足半年,陳閣老松了口氣。而胡閣老那邊,往年陛下從未給福王派過差事,只許他做個富貴閑人,如今給了查鹽稅的差,你甭管它好不好查、能不能查,都是在昭告天下,太子可以爭的東西,從今往后,福王也可以爭……這就是胡閣老用兩州之地換來的東西。”

陳跡輕聲感慨:“陛下賣東西,真貴啊。”

張拙哈哈一笑:“世人只覺得我張拙賣官貴,殊不知陛下賣的東西才是最貴的,名分二字重若泰山。”

陳跡聽到此處,也終于有了幾分通透:“陛下給福王許了個查鹽的差事,想查鹽就要逼著胡家與徐家斗。陛下又賜婚齊家,是問問齊家愿不愿意改投門庭,拆了齊、陳兩家的結盟。齊家果然應下,隨了大勢。”

“沒錯,但齊家向來是墻頭草,與陳家也不會斷的。”張拙亦有些感慨:“一夜之間,陛下將一盤大棋揉亂,讓朝局變成了一團亂麻,不過是為新政爭取時間,讓我少些掣肘。唯一有些意外的是……”

陳跡說道:“廖忠?”

張拙嗯了一聲:“這廖忠為太子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十二載,卻被當做棄子,只怕恨極了太子。他在仁壽宮那番話,怕是壓得太子十年翻不得身了。”

陳跡想起山牛在垂花門外的那番話,不論廖忠恨與不恨,這就是內相想要的結果……是內相想要太子十年之內不得翻身。

他進京時間不短了,至今還未見過那位內相。

這位內相又從今晚得到了什么?

張拙忽然說道:“陳跡。”

陳跡:“嗯?”

張拙笑了笑:“你辛辛苦苦帶廖忠回來,最后也沒人愿意給你個說法,心中有沒有怨?”

陳跡平靜道:“沒有。”

張拙停下腳步,回頭看著身后恢宏的皇極殿:“陳跡啊,少年俠客固然暢快,江湖也固然令人振奮,可如果有想做的事……要做權臣。”

陳跡笑著說道:“記下了。”

張拙這才繼續往前走,背著陳跡慢悠悠走出午門。

午門外,小滿抱著小黑貓焦急的踱來踱去,小和尚在她不遠處默默背誦地藏菩薩本愿經。

小和尚低聲道:“小滿姑娘,你別走來走去了。”

小滿回頭瞪他:“念你的經!修行天天偷懶,何時才能派上用場?”

小和尚雙眼一閉:“阿彌陀佛,小僧不與你計較。慈因積善,誓救眾生,手中金錫,振開地獄之門……”

此時,小滿見張拙背著陳跡出來,趕忙湊上前來:“張大人,我家公子怎么了?”

張拙笑著說道:“沒事,只挨了一頓板子。”

小滿瞪大眼睛:“挨了一頓板子還叫沒事?”

張拙看見她懷里的小黑貓,略微詫異道:“這只黑貓……”

他壓低了聲音:“不該在乾清宮里嗎?不對,不是那一只。”

陳跡也睜開眼睛:“這不是張大人遣張二小姐給我送去的嗎?”

張拙挑挑眉毛:“沒有啊。”

陳跡陷入沉思。

小滿沒想太多,只催促道:“張大人,讓小和尚背著我家公子吧,我二人趕緊送他回家抹藥才是。”

張拙搖搖頭:“不急。”

小滿一怔:“怎么不急呢?”

“再等等。”張拙背著陳跡回身看向午門:“今日那么多人借了陳跡的光,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可陳跡卻還沒有。再等一等,他也該得些補償才是。”

小滿的小腦袋滿是疑惑:“張大人如此篤定?”

張拙灑然道:“這點補償都不愿給,那咱可就不給他賣命了。”

下一刻,午門內,一名小太監手持一封赭黃色圣旨高聲道:“陳跡接旨,看你身上有傷,免禮!”

陳跡從張拙背上下來,一揖到底:“草民陳跡接旨。”

小太監展開圣旨朗聲道:“朕惟古之帝王,蒐狩講武,所以昭武功、勵材勇也。茲有陳跡,技射冠乎群英,鳴鏑而弦不虛發,逐獸而馬不停蹄。搏虎豹則顯賁育之勇,貫革札則養由基之巧。終以所獲最豐,力壓眾俊,拔得魁首。”

“爾之忠勇,既彰于狩場。朕之恩賞,豈吝于功勛?特賜爾爵封‘武襄縣男’,食祿三百石,允世襲罔替。欽哉!”

這便是寧帝給他的補償。

陳跡封爵了。


上一章  |  青山目錄  |  下一章